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导语:
在平定了徐州以后,曹操将车胄封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并且让他带着老婆孩子一起留守在徐州。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曹操凭什么就这么相信车胄呢?他有何过人之处?
其实我们在历史上,很少见到对车胄这个人的记载,不过他一出现,就足够让我们感到惊艳,这是一个活不过一集的大将。
01曹操手里没几个州,把徐州给车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生官渡之战,袁绍才是中原地区真正的土豪,手里有青州、幽州、并州以及富强的冀州。而曹操手里呢?只有兖州、豫州、司隶以及徐州。
徐州是刚刚从吕布手里抢来的,这期间吕布还曾经攻打过曹操的兖州,所以曹操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徐州作为刚刚被征服的州郡,曹操居然放心大胆地交给了车胄,可见车胄这个人并不简单。
四年,张杨为将杨丑所杀。以董承为车骑将军,开府。自都许之后,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三国志》
曹操打下荆州的时候,才敢把这块地盘交给曹仁掌握,打下汉中交给夏侯渊掌握。而这都是后话了,在此之前的封疆大吏,或许只有车胄一人。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车胄不是自己独自一人前往徐州的,他是带着一家老小到徐州去的。这可以说明两件事:
首先车胄这次调往徐州,就不会有太大的人事调动了,应该是长期驻扎在这里。如果短期调动,车胄没有必要拖家带口。
其次车胄能够拖家带口,可见曹操对他有多信任。一般将领外出打仗,妻儿老小,那可都是要留在大本营的。至少可以作为人质来利用,这也有利于君臣之间的关系。
可是曹操却如此放心车胄,不免让人觉得车胄和曹操的关系不简单。不管信任的原因是什么,反正可以肯定曹操是信任车胄的。
所以说曹操封车胄为车骑将军,一点也不奇怪。毕竟两人的关系已经到了某种程度,而且曹操也放心车胄这个人的能力。
大胆猜测一下,这就好比刘备放心关羽镇守荆州一样,既对他的忠诚感到放心,又对他的能力感到放心。曹操对车胄的心思,应该也是一样的。
02车骑将军或许没有给车胄。我们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从《三国志》上的讲解来看,车胄只是获得了徐州刺史的任命,并没有获得车骑将军。
他获得车骑将军的任命,是在演义里看到的。所以这就有一个疑问了,到底哪个是真的呢?其实我们可以退回去看看这一段历史。
车胄获封车骑将军前往徐州的年份,是公元200年1月份。而这一年有一段非常有意义的故事,那就是衣带诏泄露的事情。
国舅董承在公元199年,获封车骑将军。不过当时已经是曹操当权的时代,他这个车骑将军压根就没有实权。所以他为了解救汉献帝脱离苦海,就联合了刘备、马腾等好几位大臣一起,准备谋杀曹操。
这期间就有一份衣带诏作为他们起事的精神支柱。衣带诏是汉献帝所写,具有奉旨办事的理由。公元200年的正月初五,衣带诏时间泄露,董承等人全部被杀,刘备此刻早就已经逃往徐州。
这么来看的话,车胄应该是在刘备离开许昌前往徐州之前,就已经获封车骑将军、徐州刺史了。然而如果在这之前的话,那就是衣带诏事件没有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董承才是东汉的车骑将军。
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三国志》
同一个时期,不分左右的情况下,怎么会出现两个车骑将军呢?虽然演义上是把车胄任车骑将军的时间,也安排在了公元200年的1月份,可还是有时差存在。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曹操只是给了车胄徐州刺史的官职,并没有封他车骑将军。所以说这里应该是演义上的一个漏洞。
03车胄极有可能是一位文官,类似荀彧这样的文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论呢?其实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当时徐州城屡次遭受曹操的袭扰,百姓们对曹操的厌恶之情已经达到了不可消除的状态。
陶谦活着的时候,曹操曾经攻打徐州,并且在路上屠城三座,血流成河,泗水为之断流,可见惨况非常。
吕布抢了刘备的徐州以后,曹操再次带兵来袭,再次采取了屠城的策略,先后屠杀人口达数十万之多。以至于徐州都不剩下什么人口了。
经历了这两次屠城以后,曹操在徐州,其实早就失去了民心。那么这个时候曹操要想统治徐州,该怎么做呢?
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
我认为曹操应该以汉献帝的名义,派遣朝廷命官前往徐州,努力发展徐州的农耕经济,而不是派遣重兵把守徐州。因为徐州的百姓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争,真的是看到士兵就害怕,哪里还有什么心思重视生产呢?
车胄极有可能就是那种,类似诸葛亮、荀彧之类的文臣,他胸中有治理地方的韬略,所以担当了这次的重任。
总结:车胄是文臣有这么几个说得通的理由。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车胄应该只是徐州刺史,并不是什么车骑将军。那么我为什么说他是文臣的概率大呢?
首先,车胄前往徐州,是为了安抚百姓,重治生产的。并不是为了重兵把守,防止外敌入侵的。而文臣更加适合这个角色,他能够有效地减轻百姓对曹操的仇怨。
其次,车胄是拖家带口前往徐州的,如果他是一员虎将的话,在曹操创业初期,哪里来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成为封疆大吏呢?曹操那些兄弟们诸如夏侯渊、夏侯惇、曹仁还都在排队呢,车胄何德何能?
再者,此前从未听说车胄为曹操立下什么功劳。如果他是一员虎将的话,在曹操征战天下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留下任何记载。
答案或许只有一个,车胄原先是汉朝的臣子,后来曹操接汉献帝过来以后,车胄转而就投到了曹操麾下,这属于间接叛汉了,可是百姓们不清楚。
车胄这个人是有一定治国方略的,所以曹操放心地让车胄前去恢复徐州地区的生产。曹操希望用车胄的治理,让徐州百姓淡化对他的恨意,转而将矛头指向其他人。
没想到刘备过去,直接把车胄和他全家给杀了。并且应该告诉了徐州百姓们,车胄是曹操的人,杀车胄,是为了给徐州的百姓报仇雪恨。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演义第二十回,曹操击破吕布之后,命令车骑将军车胄权领徐州。刘备、朱灵击败袁术,朱灵带兵回到许都,刘备留在了徐州,将车胄杀死,张飞夷灭了车胄全家。
但在史料中,对于车胄的记载很少,据《先主刘备传》记载,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留下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到了小沛。也正如题主所说,《刘备传》记载,献帝国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衣带密诏,斩杀曹操。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惧怕,主动请求要击袁术,趁机摆脱曹操囚笼,出走徐州。
这是陈寿明确的记载,不会有错。董承是车骑将军,车胄是徐州刺史。演义所说车骑将军车胄不足为信,这不算大问题。关羽都能被罗贯中先生安排斩杀华雄、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这点事算不得啥。
董承是国舅,在献帝最悲催的岁月里,一直陪伴着他,而且弄出了个衣带诏这么大的事,陈寿记述董承时自然会更加严谨。况且,董承是献帝身边的人,其史料是有具体记载的,不会有错。
因此,车胄不会是车骑将军,仅仅是刺史,这没有太多可说的。
车骑将军是不小的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军阀混战的情况下,军事将领的权力、地位就更加突出,非一般杂牌将军可比。
究竟有多大,看一下具体的史料:
汉制,金印紫绶,位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由此可知,这个职位很高,但一般不常设。在汉代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才拜官出征,平定叛乱之后便解除官职,交回兵权。
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在叛乱,车骑将军也就成为了常设的将军。但是,此时天下都在平叛,也就不是车骑将军专门负责的事,但其地位依然如旧。
刘备归附曹操之后,被拜为左将军、领豫州牧。就一般而言,州牧是德高望重的刺史才能领授。左将军在车骑将军之下,刘备是豫州牧,车胄是徐州刺史,也就不可能是车骑将军。何况董承是车骑将军,没有出现空缺,更不可能授予车胄。
董承被曹操诛杀,到刘备杀死车胄,这段时间太短,授予车胄车骑将军的可能性极小。
正如题主所说,这个官职太大,不可能授予车胄。
再分析一下车胄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可能更好理解这个问题。
据《曹操传》记载,刘备诛杀了徐州刺史车胄,但没有记载曹操啥时候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演义中,曹操诛杀吕布后,任命车胄为徐州刺史留守。这事恐怕靠谱,值得采信。
据此推断,车胄可能的情况是:一是跟随曹操出征,或者曹操平定吕布后,从朝廷征召为徐州刺史;二是车胄本属徐州当地官吏,提拔使用。
徐州本地有头有脸,跟随过陶谦、吕布、刘备的人物,都有一些史料记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的车胄不太可能是徐州本地官吏。
徐州刺史也是地方大员,封疆大吏,也应该有很深的资历才可以担任。
比如刘琦,赤壁之战后,刘备表奏为荆州刺史,这是得益于其父刘表的关系;益州牧刘璋是继承其父的职位。车胄没有这些背景,最大可能来自于朝廷。
徐州刺史看似是个高位,但却是个烫手的山芋。曹操与陶谦的恩怨情仇,导致了曹操对徐州屠城,积怨很深。而且徐州面临袁绍、袁术的夹击,要守得住恐怕需要很大的兵力,曹操当时还并不具备这个实力。他不太可能派遣自己的心腹将领或者文臣去把守,最好的安排,就是从朝廷派遣官吏担任。既减少了自己核心团队的人员危险,也表明了曹操拥护汉室的心迹。
在当时的情况下,刺史的任命没有具体的资历要求,只要曹操想任命谁那就是谁。
因此,在豹眼看来,车胄不可能是车骑将军,因为这个官职太大,太重要,车胄又不是曹操的心腹重臣,也就不会任命他为车骑将军。豹眼一向把演义当作小说来看,不会纠结它的历史真实性。车胄最大可能的是从朝廷里冒出来的,献帝再不济,手下二千石的官吏还不少,随便挑一个吃闲饭的出任刺史,也具备资格。宰相家奴七品官,何况是天子呢?跟随献帝从长安返回洛阳的官吏中,随便一个就具备这个资格。
之所以车胄历史记载较少,最大的可能就是之前没有啥出彩的地方,不值得立传。在别人的传记中留下个名字,打打酱油就很不错了。
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车骑将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将军官名。汉制,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车胄是司州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东)。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置车骑将军、徐州刺史。曹操灭了吕布,后来任命车胄为车骑将军、徐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年),左将军刘备杀胄,据沛以背曹操。
曹操封车胄为车骑将军处于何种原因不详,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车胄在曹操的心目中非常重要,曹操阵营兵多将广,车胄能脱颖而出被曹操拜为车骑将军,还委以重任,当徐州刺史,这么重要的官职,说明车胄此人武功,军事韬略是很不错的,曹操是知人善用,能入曹操的法眼很不简单的一个人,平时在曹营中很有威望。曹仁是大将军,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是很大了。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中的主要内容是:刘备受了董国舅的衣带诏之后,在自己住所耕地,就是所谓的“韬光养晦”。有一天下雨,曹操让刘备去喝酒,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曹操让刘备论英雄,刘备故意说原始、袁术、刘表、孙策等人。曹操并不在意,曹操最后说天下英雄就是我和你,吓的刘备手里的筷子都掉地上了。所以后来刘备就找借口去了徐州。
徐州的车胄接到曹操的命令,要他杀死刘备。车胄与陈登商议,因陈登与刘备感好,暗地里送信于刘备。当刘备人马来到徐州城下,关羽诈称张辽,因车胄不认识张辽,趁车胄出城查看时将其斩于马下,张飞进城又杀了车胄全家。
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答:车胄的车骑将军是罗贯中给封的。事实上并没有可能到这个官职。
理由有三个。
第一当时车骑将军已有人,是谁呢?就是曹操本人。再说了汉朝的官还是要经过汉献帝批准才可。其他是不能说只能做的事情。
第二、车胄哪里来的能力接受这么高的职务。
作为三国演义中的打酱油角色,不需要给他带一身这么昂贵的头衔。实际上 徐州刺史也是名存实亡的。那边一下子被刘备借着和被朋友的老板 一起吹牛。说这个徐州太守的官不好做,建议换一个更好的。车胄只不过是因为其中一员而已。
第三、车骑将军是一个至高官职。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将军官名。汉制,金印紫绶,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而在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战事时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后便罢官。东汉末年开始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废除。
对于车胄来说这是不可能嘚理由就是曹操想做官的时候也遇到一些努力让生活变的好。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但是这个车胄没干什么事情,加强了军务,但是实际效果等于0
结论 车胄没有做过车骑将军 但是徐州刺史的还是挺好的
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车胄:曾经在曹操手下任职徐州刺史,历史对他的记载很少,可能是他在支援臧霸与青州袁谭的对抗时,被刘备斩杀了。车骑将军:中国古代高级将军的官名。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位次上卿,或比三公。掌管京师兵卫和宫卫士,官居第二品,也是战车部队的统帅。汉朝时,车骑将军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战争时可以带兵出征,战争结束后要交出兵权。东汉末年已经成为常设的将军官名,唐朝之后被废除。
“车骑将军”最早出现在《史记·灌婴传》中,根据以上记载 “车骑将军”,是战时临时受命的军队统领,官职并没有固定。汉文帝继位元年(即公元前179年),“车骑将军”官职名正式以固定。
西汉时期的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掌管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等等。武帝执政时期,车骑将军由功臣与亲信担任,后来主要由外戚担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汉后期皇权旁落外戚的事实。
东汉时期的车骑将军东汉时期的将军官职也是汉朝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大将军位列三公以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列三公以下。前、后、左、右将军,位列九卿以下,而且不固定。东汉中期,汉朝的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用大将军执政,与太傅三公合称为五府。
董承(?─200年)生年不详,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岳父,他是董贵人的父亲,最后官职是车骑将军。
三国时期曹魏的车骑将军车胄:曹操官拜车骑将军、曾任徐州刺史。曹操灭吕布以后,任命车胄为车骑将军、兼任徐州刺史。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左将军(蜀汉开国皇帝,昭烈皇帝)刘备因为车胄傲慢而袭杀车胄,占据小沛抗拒曹操。
车胄是车骑将军?官职太大了吧?
答:《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三国演义》上说是“曹操置车骑将军、徐州刺史。”一点都不大!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如果嫌车骑将军官职大,那么太尉怎么办!
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
中平6年,189年汉灵帝刘宏派使者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官拜三公。不还是幽州刺史吗!
太尉可要比车骑将军大的太多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