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不管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唐王李世民都是以非常正面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结果,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李世民的确是一位出众的明君;第二李世民是最后胜出的那个人。
李世民害死兄弟,登上皇位后篡改历史。李世民原本可不是李渊的合法继承人,因为唐高祖李渊是有太子的,而且太子李建成也算是一表人才,德行不差,身体也不错。所以李世民要想获得皇位的继承权,就必须要铤而走险。
很显然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那就是篡位。篡位的代价是很大的,因为他需要扫除两个障碍,一个是太子李建成,还有一个则是父皇李渊。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俩在玄武门被李世民给杀了,至于李渊,算是比较识趣的,为了保命主动让出了皇位。就这样,李世民在杀掉两兄弟,逼迫父亲退位的前提之下,夺取了皇位,也就成了后来的唐太宗。
李世民为了赢得后世的好名声,所以不断鞭策自己,任用贤臣,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在玄武门犯下的罪过,所以他终于还是对历史下手了,他不断让史官增加一些自己为大唐出生入死的情节,删减李建成和李渊为大唐付出的辛劳,最终居然将大唐王朝的最大功臣,变成了李世民。
似乎没有李世民,就不可能开创大唐王朝一样。可见唐太宗纵然是一代雄主,对于身后的名声也是比较重视的。
《西游记》中李世民进入地府的前因后果。在《西游记》中,讲述到泾河龙王掌管天下风雨时辰,但是袁天罡的叔叔袁守诚这位神算子却能够准确地预言风雨时辰。
那泾河龙王就非要砸袁守诚的招牌,毕竟天上下雨的事情是他管,袁守诚不可能比他还要神。结果两人赌了一场,居然被袁守诚给言中了!泾河龙王为了赢袁守诚,就违背天意,故意将雨量减少了一些,时辰也偏差了一些。
本打算去砸袁守诚招牌的泾河龙王,却遭到了天庭处斩的刑法,而且监斩官居然是魏征。魏征是出了名的谏臣,深得李世民信任。所以袁守诚就让泾河龙王去找李世民求情。
结果李世民为了能够搭救泾河龙王,在魏征处斩泾河龙王的时间段内,与魏征片刻不离地在一起。万万没想到,魏征打了个瞌睡,就上天把泾河龙王给杀了。
泾河龙王觉得自己十分冤屈,认为本来已经说好要救自己的李世民食言了,所以就将李世民的魂魄给拖入了地府。
李世民在地府的遭遇让他黯然伤神。到了地府的李世民,依旧知道凡间的那一套是管用的,所以立刻托关系找到了掌管生死簿的判官崔珏。崔珏生前是魏征非常好的朋友,所以李世民将魏征的介绍信给崔珏看了看,崔边二话不说就把李世民的寿命延长了20年,看来有关系才能走遍天下。
地府一日游中,李世民剪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还有弟弟李元吉,这两位都是他杀掉的。看到他们现在的惨况,李世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又遇到了一帮小鬼,不断纠缠着自己,李世民只好向崔判官求救。
崔判官告诉李世民,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让李世民给点钱就能够了事。可见凡间的所有规矩,到了地府,都是行得通的。
这个时候李世民到了渭水河边,看到一对金色的鲤鱼欢快地在水中打闹,李世民竟有些痴了,忘记了还阳的事情。好在带路的朱太尉将李世民一把推入了渭水,从而使得李世民还阳。
那么李世民看到的金色鲤鱼指的是什么?我认为李世民所看到的金色鲤鱼,代表着欲望。他对欲望恋恋不舍,这是凡间和地府的李世民所共同拥有的特性。
李世民这辈子就是被欲望所笼罩,杀掉兄弟夺取皇位,是因为对权势的无穷欲望,这是世上最大也是最可怕的欲望。
所以李世民用一生的勤勉,努力克制自己的这种欲望,就像一辈子戴着紧箍咒一样。越是难以克制,越是需要努力克制。
其实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他的内心压根就没有克制住对权力的欲望,所以他在看到金色鲤鱼的时候,居然连还阳的事情都给忘了。
也就是说为了权势,李世民甚至都可以忘记活下去的事情,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这辈子所有的克制,似乎都是白费了,因为欲望从未离开过李世民的内心。
不过朱太尉的那一脚是比较有意思的,那代表着魏征这样的紧箍咒,在关键时刻能够拉李世民一把,不至于使得李世民泥足深陷。
参考资料:《西游记》。
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西游记李世民进入地府的原因
泾河龙王因为和袁守诚(袁天罡的叔父)打赌,结果因为下雨的时辰和雨量不够,要被玉帝处斩,监斩官是人曹官魏征。袁守诚也由于自己的失误,给泾河龙王带来杀身之祸,提出一个建议:让他找唐王李世民求情。没想到李世民居然答应了,在规定时间内,李世民和魏征在一起,不得走开,这样就斩杀不了泾河龙王了。没想到的是,玉皇大帝竟然让魏征瞌睡的时间就把泾河龙王斩了。这下泾河龙王直接找上了李世民,把他拖进了地府。
李世民游地府1.进地府遇到了在阴司掌生死簿的酆都判官崔玨,唐太宗便将魏征的信交给了崔玨,原来这个崔玨以前是先帝时期的臣子,与魏征是好友。崔玨偷改生死簿,将李世民的阳寿改长了20年。
2.在地府,李世民首先见到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在还阳路上,路并不好走。书中记载: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
3.到了渭水河边,李世民看到一对金色鲤鱼在渭水河里翻波跳斗,他看了心喜,驻足观看竟然不肯离去,被朱太尉推下渭水,竟然还阳了。
佛教里的鲤鱼代表了什么金鱼在佛教中是一种吉祥象征,佛八宝中有金鱼图案。
金鱼——象征自由和超越,代表富裕和祥和。鱼行水中,畅通无碍,可透视混浊的泥水,故金鱼有慧眼之意。
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之意。金鱼的眼睛象征佛眼,金鱼眼睛常开,就象佛时时刻刻照顾众生,永不舍离众生。
李世民贪看两条金鱼的原因1.李世民有佛性。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应该是返回阳间的地方,里面暗藏佛眼,李世民有佛性,深深被佛眼展示的佛法吸引,因此驻足观看。
2.李世民能够转世应该是佛祖做的局。
李世民在地府出来还阳,还阳的地方竟然是佛教的解脱之门,有点不对啊,这是地府的地方,原来地藏王菩萨在18层地狱,发誓超度地狱的所有鬼魂才成佛,压力比较大,单靠阴曹地府解决不了啊,需要阳间的配合。李世民是阳间配合的最大助力。
3.地府也有事,改生死簿瞒不过阎王。
李世民多了20年阳寿,阎王们也不是吃素的,岂是一个小小主管生死簿的主管能决定的。地府枉死城人满为患,也是不好解决啊。
1.阎王拓展地皮,让李世民派一个刘全(据说是神仙)的人,顶着南瓜送给十殿阎罗,据说南部蟾州的人,死后要归地府管辖,这是地府在拓展生存空间啊。
2.阎王要礼物。李世民大赦天下,施斋救济贫困百姓,还做了一场浩大的“水陆法会”,这“水陆法会”做什么用呐?就是给地府送吃送喝,阴间因为李世民称帝,死的鬼魂太多了,阴间也不好混啊。
3.李世民建大相国寺,超度亡魂,寻取经人,获大乘佛法普度众生。
阎王也是非常精明的。
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儿子,英勇善战,身边还跟随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李世民率领这些人打败了窦建德、王世充、薛仁杲、刘武周等军阀,可以说是李渊建立唐朝的大功臣,可是因为不是嫡长子就只能屈居秦王。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觉得李世民功高盖主,又处处与他作对,李世民干脆先下手为强灭掉了两个人,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自己做了皇帝,他的皇位来的不正统,但是还是算一个好皇帝,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还善待功臣,跟随他的人大多数都得以善终。
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传闻肯定是很多的,在《西游记》中就有过这样的记载,说是李世民死后进了地府,但是却又很幸运地改了生死簿,可以返阳再活20年。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但是李世民在渭水边看见了一对金色的鲤鱼后,居然不动了,还是被朱太尉推下渭水才返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个传奇故事吧。
在《西游记》中其实有过几次关于鲤鱼的记载,都和李世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谁叫他是真龙天子了。第一次是唐僧的爹陈光蕊救下了一条鲤鱼,这鲤鱼其实是洪江龙王变的,善良的陈光蕊也得了善报,被水贼杀死后又靠着龙王的帮助还魂回家了。
第二次就是今天的故事起因了,
说的是李世民为何会进地府。
袁天罡的叔父袁守诚因为能神机妙算,就摆了个摊子给人算命,他也不要算命钱,只要人给他一条金色鲤鱼就好了,这可惹怒了泾河龙王,这么下去自己的子孙不都都抓完了。
泾河龙王怒气冲冲跑去找袁守诚算账,两个人打赌定输赢,泾河龙王一心想赢就把下雨的时间和数量都改了, 触犯天条被玉帝下令斩了,监斩官正是魏征。
不甘心的泾河龙王就去找唐王李世民,李世民跑来帮忙很想保住龙王,狡猾的玉帝却趁着李世民睡觉的时候杀了龙王,李世民也稀里糊涂地死了,跟着泾河龙王去了地府。
不过进了地府的李世民运气很好,
掌管生死簿的判官崔玨是魏征的旧识。
看在魏征的面子上,崔玨修改了李世民的生死簿,又给他增加了20年阳寿,然后让他赶紧返阳,李世民非常开心,因为在天府的遭遇那可是一点都不愉快,是处处受到惊吓。
李世民在枉死城的时候看见了很多枉死的人, 这些人面色恐怖,更恐怖的是里面还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喊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李世民被吓得心惊肉颤,走路都哆嗦起来,喊着“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更是恨不得自己有双翅膀可以马上飞到阳间。
可是骑着马,跟着朱太尉还阳的李世民走到渭水边时居然不动了,因为他看到了一对金色的鲤鱼,盯着鲤鱼看入了神:
唐王见了心喜,兜马贪看不舍,太尉道:“陛下,趱动些,趁早赶时辰进城去也。”那唐王只管贪看,不肯前行,被太尉撮着脚,高呼道:“还不走,等甚!”扑的一声,望那渭河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啥意思了?意思就是说唐王李世民很喜欢鲤鱼,看入神了,不肯往前走了,连送行的朱太尉的话都没听了,朱太尉没有办法,担心误了时辰,就把李世民从马上推下渭河,李世民才得以返阳。
李世民为何盯着金色的鲤鱼不动了?
第一,李世民在地府的时候,内心无比紧张,现在到了渭河边马上就要返阳了,已经缓过气来,看见漂亮的鲤鱼,觉得自己已经安全的李世民就看入神了。
第二,纵观全书,鲤鱼都是祥瑞,第一次的鲤鱼是洪江龙王变的,第二次的鲤鱼也算是龙王子孙,这第三次的鲤鱼身份肯定也不会低,有些资料说是泾河龙王变的,他死得有点冤,李世民心生内疚,就看着入神了。
第三,鲤鱼跃龙门,鲤鱼在历史上其实也一直都是祥瑞,它代表着吉祥,是很有灵气的,遇见祥瑞那就是好运就要来了,李世民当然要细细看,免得丢失好运。
故事说完了,最后得加上一句:
本故事来源于文学作品,不可当真。
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除了唐僧西天取经这条明线之外,还存在多条暗线,金色鲤鱼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暗线之一。借助这条暗线,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到整个西天取经计划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同时,也能够深刻体会到西天取经这件轰动三界的大事件的本质及其背后各方势力的博弈情况。因此,要想弄清楚唐太宗在渭水河边贪看金鱼迟迟不肯离开的真实原因,我们需要系统梳理一下原著中金色鲤鱼出现的几个场景,并从宏观上对这些场景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其中暗含的深意。
据统计,金色鲤鱼在小说《西游记》中前后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在陈光蕊高中状元之后走马上任途中,在万花店门前遇到有人叫卖金色鲤鱼。光蕊见之不忍,于是买下鲤鱼并在洪江将其放生;第二次是在长安城,袁守诚每日为渔民张稍卜卦,告知他下网捕鱼的方位、时辰,张稍每日奉献一尾金色鲤鱼作为酬谢;第三次出现在渭水河边,李世民游览地府之时,贪看金色鲤鱼翻波跳斗,随后被朱太尉推下渭河从而成功还阳;第四次则出现在通天河,一尾观音菩萨莲花池养大的金色鲤鱼下界为妖,阻挠唐僧西天取经。
从这几次金色鲤鱼出现的场景来看,它们或多或少都与唐僧有关。第一次鲤鱼出现,为十八年之后唐僧寻亲报冤埋下了伏笔;第二次第三次出现,则引出了唐僧为李世民举办水陆大会;最后一次出现,唐僧被抓,西天取经计划因此受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色鲤鱼的出现,都是在为唐僧西天取经做准备工作。金鱼每出现一次,取经进程就向前大幅度推进一次。所以说,金色鲤鱼的出现并非偶然,其背后一直有人在有意操纵,而这个人就是西天取经项目的具体策划人——观音菩萨。
无论是在小说《西游记》中,还是在现实的佛教经典著作中,金色鲤鱼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它是佛宝之一,象征着富贵。因此,不少佛教大佬都有养育金色鲤鱼的传统,这其中对鲤鱼最钟爱的当属观音菩萨。在南海珞珈山的莲花池里,观音菩萨养了不少金色鲤鱼,这些鲤鱼长期浮头听经,慢慢修成了正果。在西天取经策划阶段,这些金色鲤鱼在观音菩萨的指使下,分头前往洪江、泾河以及渭河,暗中帮助菩萨完成指定任务,为西天取经计划的顺利开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出现在渭河里的这一对金色鲤鱼。这两条鲤鱼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李世民顺利还阳,进而举办所谓的水陆大会。在遇到金色鲤鱼之前,李世民在崔判官的安排下游览了整个地府。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次游览的体验并不是很好,一路下来看到的都是非常骇人的景象。首先他们经过的是幽冥背阴山,山中黑雾笼罩,旋风滚滚,一眼看上去皆是些魑魅魍魉、牛头马面之类的鬼怪,让李世民感到心惊胆战。接下来他们又到了一十八层地狱,里面成群的小鬼被折磨受罪,其景象更是让人毛骨悚然。
随后,在崔判官的引导下,李世民又先后经过了奈何桥、枉死城、六道轮回之所等等,总之都是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所。其意图就是要让李世民深刻体会到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过,进而意识到举办水陆大会的重要性。在此之后,画风突然一转,让人感到胆寒的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江水如镜,两尾金色鲤鱼欢快跳跃的生动景象,与太宗之前所见到的凄惨恐怖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反差当然会引起李世民的兴趣,特别是出现了代表富贵的金色鲤鱼,因此才会驻足观看。
而这也正中了观音菩萨的圈套。根据原著中的描写,渭河其实就是由阴间进入阳间的入口。当时李世民和朱太尉均乘坐快马,奔跑如箭,如果不想办法让李世民在此停留,朱太尉也就没有机会将他推入河中,从而误了还阳的时间。因此,观音菩萨才安排自己莲花池中的两尾金色鲤鱼到此,吸引太宗的注意力,为朱太尉帮助他顺利还阳创造机会。刚刚一路受到惊吓的李世民看到代表富贵的金色鲤鱼之后,联想到自己富贵的帝王生活和为了获得这种帝王生活而付出的代价,二者对比心生感慨,故而驻足不前。
除此之外,李世民看到金色鲤鱼之后迟迟不肯离去,也象征着他对富贵和帝位的执着追求。金色鲤鱼者,富贵也,看到眼前的富贵,哪位帝王不心动呢?这也为他还阳之后,坚定的执行崔判官交代的送南瓜、还库银、举办水陆大会等事项埋下了伏笔。而这些事项都是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帝位和富贵生活,李世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由此,吴承恩的讽刺、批判功力可见一斑。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唐王一一准奏,辞了崔判官,随着朱太尉,同入门来。那太尉见门里有一匹海骝马,鞍韂齐备,急请唐王上马,太尉左右扶持。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唐王见了心喜,兜马贪看不舍,太尉道:“陛下,趱动些,趁早赶时辰进城去也。”那唐王只管贪看,不肯前行,被太尉撮着脚,高呼道:“还不走,等甚!”扑的一声,望那渭河推下马去,却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
这是西游记里的一段。为什么贪看不走呢,既然是故事,那我就讲个故事来回答。
诸位,你道这鲤鱼是鲤鱼,在唐王李世民眼里可是两匹马。
莫要吃惊,鲤鱼为何是马匹?
这就不懂冥府了,不要用常理来揣度冥府的逻辑。
鲤鱼从来都是仙人坐骑。
《列仙传》上说琴高修道,经常在涿水里游泳,说是为了捉龙,有一天他对弟子们说:“你们在岸边摆好祭品等着我。”跳入水里去了,过了一会,就见琴高骑着一条鲤鱼跳出来了,他在岸边停留一个月,供人瞻仰祭拜,然后他又跳入到水里去了。
《三吴记》里有一个故事,有个叫王述的人在天台山就看见一个青衣人骑着一条红鲤鱼飞到天上没入云中,王述登高远望,只见大海上风起云涌,电闪雷鸣,过了一会,这个人骑着鱼又回来了。
《神仙感遇传》有个女神嫁给了一个凡人张镐,两人一起回了家。共同生活了十年,有一天妻子说:“既然如此,你给我一斗鲤鱼脂吧。”张镐为她买了,妻子将鱼脂倒在井里,她自己也跟着跳了下去,过了一会,骑着一条鱼飞了出来,对张镐说:“咱们就这样分手吧。”说完乘鱼升天。
看看吧,这两条鲤鱼就是来接李世民的,不过李世民是黄帝,所以派了金色鲤鱼。
李世民从来没见过可以骑着鲤鱼的,就多看了几眼,旁边的朱太尉受不了了,一巴掌把马给驱赶到了水里,所以李世民就回到了阳间。
都是那鲤鱼之功啊。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西游记唐太宗李世民从地府返阳前,到渭水边看到那对金色鲤鱼,为什么迟迟不肯离开?
唐王宫中坐,阴锅天上落。李世民被忽悠进阴沟里,哆哆嗦嗦地体验一把地府一日游,因阴间遇"贵(鬼)人",才得以还阳。
返阳路经渭水河,唐王见河中有对金色鲤鱼,心中大喜,迟迟不前。阴司导游朱太尉一把将唐王推入渭水河。唐王重返大唐。
钓鱼抛饵,钓帝王得用龙。水很深,局很大。李世民为何见鲤大喜?还阳路上他参观的那些可怕景点才是重点。
【1】一场对赌钓唐王话说泾河龙王与袁守诚对赌。龙王不服,违抗玉帝圣旨,私改降雨点数,犯下天条。为保命,龙王只好去求袁守城。袁先生说,明日午时三刻,你会到魏征处听斩,要想保命,抓紧去求当今唐王。
泾河龙王便幻化人形,说明原委,求唐王救自己一命。李世民心想,臣魏征监斩,这事不难办,就答应了龙王。
唐王做戏是认真的,缠住魏征先议政后下棋,只待熬过午时三刻,泾河龙王可救。奈何天意难违,魏征在对弈中睡着,梦中把泾河龙王斩了。李世民闻知大惊,一声长叹……
泾河龙王冤忿而死,冤魂常来纠缠唐王,并把唐王告向冥司。冤有头债有主,李世民自知难逃一劫,病入膏肓,瞑目而亡。
【2】渭水遇金鲤,李世民大喜①唐王还阳遇金鲤
地府上演大戏,阴间鬼王对质阳间人王。泾河龙王被斩实乃天意,鬼王也得讲道理,于是查询唐王是否大限已到。
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贵在地府有冥亲。
先前是,魏征有故人崔珪在地府为判官,便书信一封给老崔,以方便疏通,并让唐王带去地府。崔判官掌生死簿,把"贞观一十三年"改成"贞观三十三年"。冥王责崔判官和朱太尉为唐王还阳引路。
一路遍是无法超度的冤魂野鬼。鬼哭妖嚎,李世民也跟着嗷嗷叫,腿直打哆嗦。
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唐王见了心喜,兜马贪看不舍。朱太尉用手一推他掉入河中,就脱了阴司径回阳世。
——西游记第十回
李世民来到渭水河,见水中有2条金色鲤鱼在翻波跳跃,便驻足观望,心中不由大喜,迟迟不肯再行。朱太尉一把将李世民推入河中。唐王终于又回到大唐。
②唐王观金鲤
鲤鱼的翻波跳斗,地府的阴气沉沉;鲤鱼的金色,地府的灰暗,实在太违和了。人间为阳,地府为阴。鲤鱼本不是冥界之物。
佛教有八宝,其一为(双)金鱼。
金鱼象征佛教的永生。鱼游水中,畅行无阻,自由豁达,代表佛家寻求解脱、超越世间的修行。金鱼有再生和永生之寓意。
看见地府渭水河里的金鲤鱼,李世民恍然顿悟。从头到尾都是佛祖的安排,唐王大喜。李世民悟出了什么?要看他看到了什么。
【3】还阳路上的恐怖启示录唐王先进鬼门关,又到森罗殿,见过十代阎王,阴阳二王会晤,崔判官改命,唐王还阳。漫漫还阳路,唐王吓得走路都劈腿。
第1站丨幽冥背阴山
背阴山,凸凹陡峻,险恶幽冥,阴风阵阵,黑雾弥漫,不闻人间鸟兽声,只见幽幽鬼妖行。石崖处,荆棘丛,山涧底,昏洞中,魑魅魍魉闪现,鬼怪妖邪藏匿。
唐王只见大唐不夜城,哪闻阴间鬼哭声。
第2站丨十八层地狱
生前作下千般孽,死后通通遭罪刑。骗偷抢霸,恶欺害杀,愁苦痴傻,堕落阴间无解脱。"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唐王心中惊惨至极……
第3站丨奈何桥
阴风滚滚寒透骨,血浪滔滔卷腥污。桥上鬼差守,桥下鬼嚎哭。水中冤魂苦,往来无船渡。
唐王久经沙场,奈何桥上直抖腿。
第4站丨枉死城
枉死城里鬼怪嘈杂,"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一群缺胳膊少腿、部件不全的鬼魂拦住唐王大喊"还我命来!"
李世民惊见父亲和兄弟也在其中,已经吓破胆的李世民连喊"崔先生救命!"
崔判官说,这些都是枉死的冤业,无处收管,永无超生,并叮嘱唐王回去后做一个水陆大会超度这些鬼魂,地府可安宁。
第5站丨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丨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善恶到头终有报。判官再次嘱咐唐王,切记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阴司无怨无枉,阳世方得安乐太平。
第6站丨渭水河
想那一路幽冥阴森,鬼魂飘荡,哭泣不绝,唐王惊惶不安,连连悲叹。
地府万千冤魂野鬼,皆是生前作下的冤孽。作为阳间人王,惊惨、悲叹又有何用?唐王也哀叹泾河龙王之冤死,龙王还是成了冤魂,并把他告到冥司。身为天下之主该怎么做?渭水一对金鲤给了李世民答案。
李世民具备佛性。如果李世民参不透,则无悲怜天下之心,就不是合格的唐王,他也就不用再回去做唐王了。可见,知识有时可救命。
小编结语李世民重返大唐,即刻下旨,邀请高僧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水陆大会。这个高僧就是金蝉子唐僧。后面唐僧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①先由樵夫把泾河龙王引到袁守城处,袁守城下套后又把龙王引到唐王处。唐王上钩。
②魏征夜观天象,奉玉旨梦斩龙王。可怜的龙王死后还在替人做戏,把唐王告到冥司。细思极恐,唐王去地府途中偶遇观音。
③又是魏征一封信打通地府崔判官。崔判官和朱太尉引唐王参观了地府各大恐怖景点,边走边介绍,紧暗示慢叮嘱,生怕唐王吓傻了。
④唐王走到渭水河,看到金鲤鱼才恍然大悟……原来佛祖有安排。
只有亲历生死,目睹地府惨状,唐王才会惊惨,才有破除万难取真经的决心。一路恐怖经历都为了最后一站渭水河铺垫,要不然判官会逐个介绍那么细致?
崔判官告诫唐王,"阴司若无报怨,阳世则享太平"。善恶到头终有报,地狱的苦难来自生前的千般罪孽。鬼话翻译成人话,"天下何以太平?灭冤孽可也。何以灭冤孽?快快取经,普度众生。"
地府走一遭,李世民参得透彻。看看地府惨象,都是生前的罪孽,作为阳间人王不反思吗?金鲤鱼:最该修行的就是你唐王,去西天取经!赶紧的!
西方佛祖、天庭玉帝、人相魏征、地府判官,四方联合做局,唐王果真有面儿。那厢猴哥已经等得烦死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