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而且是个瞎子。

你不得不佩服一件事,活的久真的可以无敌。乾隆活得久,熬死了几任太子,康熙活得久,生了三十多个儿子互相争权夺利,嘉靖活得久,把儿子做皇帝的时间都占用了。可见活得久有多么可怕,同样窦漪房老太太也是活得久的典型代表人物。她从汉文帝时期的皇后,变成了汉景帝的太后,又成为了汉武帝的太皇太后,简直属于传奇人物,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成长历程。

第一,从服侍吕后的一名宫女,成为代王妃。

窦漪房最初只是千万名入宫的宫女中的一员,丝毫没有任何特点,她进宫以后,说是服侍吕后,其实很可能连吕后的面都没见到。吕后将宫女们分给各地的诸侯王时,窦漪房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赵国,可惜她没有使出点小手段,去贿赂一下管事的人,所以被分到了苦寒之地代国。当时的代国处在北方,跟匈奴接壤,常常遭受战争的祸端。

当年刘邦将自己的哥哥刘喜分封在这里,在面对匈奴的进攻时,没想到他带头逃跑。可见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是运气对窦漪房来说,还是不错的。因为他来到代国以后,得到的代王刘恒的欣赏,成为了代王妃。或许这是刘恒刻意为之,毕竟是吕后的人,这么对待可以在吕后面前显示忠诚。不过窦漪房确实得到了刘恒的钟爱。

第二,好运不断,代王刘恒登基,窦漪房成为皇后。

成为代王妃的窦漪房,运气简直好到家了,她必须要感谢一下自己的老东家吕后,因为没有这座靠山,一个小小的宫女怎么可能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儿媳妇呢?这个时候还不是她运气最好的时候,因为吕后的努力,她儿子汉惠帝刘盈终于被她给吓死了。后来连续改立了两个不知名的小孩儿做了皇帝。等到吕后死了以后,陈平和周勃两个人联合发动了政变,将小皇帝赶下台,改立代国的刘恒做皇帝。刘恒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的外戚力量如此薄弱,居然会被改立为皇帝,其实正是因为这一点,陈平他们才会立刘恒为皇帝。刘恒做了汉文帝以后,窦漪房也水涨船高地成为了汉文帝的皇后。

第三,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刘启登基,窦漪为太后。

窦漪房为汉文帝刘恒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就是馆陶长公主,长子是刘启,还有一个小儿子刘武。这三个人在未来的汉朝天下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汉文帝去世以后,刘启作为长子,自然是接任成为了皇帝,就是汉景帝。汉景帝本人是没什么作为的,因为他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跟自己的老爸和儿子都没法比。这个时候窦太后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她是一个果断的人。她一直希望自己的小儿子能够在汉景帝百年之后继承皇位,兄终弟及的事情可以再次发生。

但是汉景帝自己有儿子,当然不想这种事情发生,所以一直都推辞。你们以为梁王刘武是一个不中用的人吗?那就错了,当汉景帝时期发生七国之乱的时候,梁王刘武帮助哥哥平定叛乱的功劳是非常大的,也不是一个浪荡公子哥,所以他做皇帝也没什么不好。窦太后不是傻瓜,如果刘武不成器的话,她不会拿大汉的天下开玩笑。可惜在群臣的反对之下,汉景帝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刘彻登基做了皇帝,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第四,汉武帝登基以后,窦漪房成为了太皇太后,执掌大权。

汉武帝登基主要依靠的就是馆陶公主的势力,她将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了汉武帝,达成了联盟关系以后,便将刘彻推向了前台。不过刘彻登基的时候岁数还很小,而他的母亲此刻的王太后,并没有掌权的能力。这个时候在汉朝根深蒂固的窦漪房再次站了出来,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上朝听政,汉武帝前几年的所有政策基本上都是窦漪房决定的。因为她是黄老学说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她的施政方针是无为而治,这也延续了汉文帝的政治策略,为汉武帝积攒了不少资本。我是江湖小晓生,你对窦漪房的一生有什么看法呢?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首先,窦太后并没有独揽朝政很久,文帝与景帝在世的时候,窦太后虽然对朝政有所影响,但远远没有到吕雉临朝称制的那种程度,不要把电视剧当做正史。

汉武帝能做皇帝,跟窦太后一族有很大关系,若非窦太后的女儿窦太主(馆陶公主)的支持,刘彻也做不上储君,荣登九五大位。

景帝死后,刘彻登基尚且年幼,朝政由窦太皇太后所掌控,当时的窦家势力仍旧雄厚,刘彻根基不稳,太皇太后对当时的朝政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掌握着军权。

刘彻想借汉朝当时强大的国力攻打匈奴却被窦太皇太后所否决,除了窦氏信奉黄老,当时的汉朝与西域等地一无所知,很容易孤军深入,年轻莽撞的汉武帝被窦氏所阻止,事实证明,后来也直到张骞通西域,汉朝才顺利出兵西域,不得不说窦氏的确是个杰出的女政治家。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西汉的太后,从吕后开始,一直到西汉灭亡,可以说每一代帝王的太后都有干政的事件。正如题目所说,我们看看,汉武帝的奶奶凭什么能把持朝政那么多年?

我们先说汉武帝的奶奶窦氏是谁的皇后?

这个窦氏就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她的辈分极其的高。要知道汉文帝可是刘邦的儿子,刘邦是汉代第一位皇帝。通过这层关系,知道她在西汉的地位了吧。

第二个就是汉代以“孝”著称,汉代的每个皇帝谥号前,都有一个孝子,比如说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汉文帝是最孝顺的一个,他的母亲薄太后生病喝药的时候,汉文帝都要亲自喝一下,尝一下味道,然后才敢让母亲喝。

就是在这种孝道的影响下,西汉太后的地位,就尤其的显著了。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当皇帝,这时候窦漪房就升级为窦太后了。

她在汉景帝朝,干政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想立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为帝,也就是说等汉景帝百年之后,这个皇位要传给刘武。

窦太后有这个想法,就告诉了汉景帝,作为儿子的汉景帝,也不敢反对母亲,他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当时,他们一家人是在聚餐,参加聚餐的人还有窦太后的侄子窦婴。

当窦婴听汉景帝说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的时候,窦婴就不高兴了。他说按照汉朝的祖制,皇位应该是父子相传,怎么能是兄弟相传呢?

让汉景帝罚酒三杯,因为汉景帝说错了话。

窦婴就这一句话,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把窦婴的官职给免了,也不让他随便进入皇宫了。你看老太太是不是很有权威呀。

当然,最后这件事窦太后也没有得逞,因为袁盎给老太太讲了一个,关于宋国王位兄弟相传,引起后代互相残杀的故事。

窦太后听了袁盎给他讲的故事,就决口不提让小儿子刘武当皇帝的事情了。

看来她也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呀。

汉景帝死后,汉武帝登基,这时候作为奶奶的窦太后,辈份又增加了。她的地位在皇宫之中,更加的权威了。

汉武帝刚登基的时候,比较郁闷,因为这时候的所有国家大事,都是有窦太后说了算,窦太后崇向黄老之学。

汉武帝看窦太后不顺眼,想要独揽大权,大搞独尊儒术。为此,他还提拔了一批干部,把窦婴,田蚡和赵绾等人给提拔了上来。他们想干一番事业。

这时候新上任的赵绾就给汉武帝提建议,说国家大事应该有皇帝做主,就不要让窦太后参与了,结果这件事被窦太后知道了。

窦太后把卫绾给杀了头,窦婴和田蚡也罢了官。

窦太后又选了自己信任的人,当宰相管理朝政。并且还告诉汉武帝,你小子给我老实点,要不连你也给废了。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见到这种情况,也是让汉武帝小心点,别人惹事生非了。

没办法汉武帝现在人在屋檐下,只能当个傀儡皇帝,反正他也不用急,毕竟老太太也活不了多久了。

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在窦太后活着的时候,没有任何功绩可言的原因。到了窦太后死了,他才开始把大权给独揽过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窦太后能独揽大权这么多年的原因。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汉武帝的奶奶是窦太后,她的名字叫窦漪房,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那为什么窦漪房独揽朝政这么久呢?这里面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汉朝的制度使然。

汉朝是一个很讲孝道的朝代,所以汉文帝一般叫做汉孝文帝,汉景帝叫做汉孝景帝,汉武帝叫做汉孝武帝。中国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里面,有一个是“亲尝汤药“,讲的就是汉文帝侍奉薄太后的故事。

薄太后重病三年,汉文帝就亲自去照顾薄太后,薄太后所有的汤药,都是汉文帝先尝过之后,然后再给薄太后服下。

汉景帝做为汉文帝的儿子,而汉武帝做为汉文帝的孙子,自然也深厚汉文帝的影响,所以就很孝敬太后,太皇太后。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吕后的影响,有的人会很纳闷,怎么会跟吕后有关呢?刘邦死后,因为汉惠帝比较嬴弱,而且年纪不大,所以,一直是由吕后掌权,而汉惠帝在位也只有七年,汉惠帝死后,虽然有立皇帝,但是皇帝十分年幼,所以仍由吕后来掌权。

所以在《史记》里没有惠帝本纪,而只有吕后本纪,也就是说在司马迁的眼里,当时的皇帝不是汉惠帝,而是吕后,由此可见,当时的大臣们,也这样认为,他们默认了,太后临朝听政的事情。

汉朝的皇帝,第一讲究的就是孝道,所以会很尊重太后的意见,很多朝政大事,也会咨询一下太后的想法,如果太后比较反对的话,一般也会搁置不谈的。

汉景帝是窦漪房的儿子,而汉武帝是汉景帝的庶子,而且是排名比较中间的,汉武帝是在馆陶长公主的帮助下成为太子的,而馆陶长公主还是窦漪房的长女,窦漪房是汉武帝刘彻的祖母。

窦漪房对汉景帝的影响是很大的,窦漪房还一度想让梁王刘武继承帝位,汉景帝都无法直接拒绝,更不用说十几位继位的汉武帝刘彻。窦漪房是信奉黄老学说的,而汉武帝是比较相信儒学的,丞相与御史大夫都是由窦漪房任命的,汉武帝根本无能无力。

所幸,窦漪房死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才真正掌权。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先看一下这个小故事。

吕后在刘邦过世后,惩罚刘邦后宫得宠的女人,真的搞得"姬飞狗跳"。这还不解气,又把宫中的侍女该嫁的嫁,该分给诸侯王的就分。代王刘恒就被分到五个美女。其中就有清河窦漪房,偏是四王子一见就对上了眼,这女人连二连三,一鼓作气地生下刘嫖,刘启,刘武。深得刘恒宠爱。而刘恒的王后,也生了几个儿子,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全死了。这很奇怪的,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而结果是窦漪房成了王后,刘启成了王太子,这是明摆着的。

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很强力,对皇上四兄很随便,这让朝臣很不爽。刘长杀辟阳侯审食其,吓了一大帮人。连窦皇后也噤声不言。但刘长"谋反",无人可救。窦氏才松了口气,汉文帝欲治太尉周勃,窦太后骂儿子说太尉将南北军手握百万大军不造反,现在在一块巴掌大的地方还敢造反吗?汉文帝赶紧放了周亚夫。

窦婴是窦太后娘家子侄,很有才华,喜欢感情用事,因为皇家吃饭时插嘴让姑妈窝火,不喜欢他了,他就去打猎钓鱼了。吴楚七国叛乱,她首先想起窦婴,说他有将才,能带兵。窦婴与周亚夫带三十六将军屯兵百万于荥阳。击败叛乱后,窦婴功封魏其侯。老太太有识人之才。

至于家事,不外乎想两个儿都当皇帝。至于孙辈,孙子是皇太子,则外孙女就该是皇太子妃,未来的皇后。这一思路就是刘彻与阿娇的故事。

窦太后是大汉的媳妇,所以母仪天下,很爱学习,信奉黄老,以至于官场,宫中,朝廷,地方,掀起了一场热烈的学习高潮,在宗室外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人手一本老子著作。这读书活动,无疑推动了"文景之治"的步伐奠定了舆论上的基础。

儿子汉景帝驾崩,老太太第二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透了,又由于前太子刘荣的死而恨死汉武帝母亲王夫人。这一家子只有女儿刘嫖在侧,而大长主公又是个一点也跟不上母亲的人。窦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就只得死死抓住权利,控制朝廷,才保得住自己和女儿馆陶公主一家。汉武帝初即位,独遵儒术,明显与老人家唱对台戏。后来赵绾和王臧上台,一句"无奏事东宫",直接触怒老太太,这一怒,就宣告"建元新政"破产……那手段真是快,准,狠。应了一句话"姜是老的辣"。这瞎眼的太皇太后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明正言顺干政,却又没有落下骂名,值!

汉武帝的奶奶窦氏为什么能独揽朝政这么久?

汉武帝的奶奶窦漪房,她是汉景帝的母亲,汉文帝的皇后。正是因为她的身份特殊,辅佐过三代帝王,所以,她在朝中的权威,才是无人能及的。

这也是他能够独揽朝政这么多年的缘由。

其实窦漪房的人生,还是很传奇的,下面我们讲一下,她有个怎样的逆袭人生?

窦漪房因家贫,被送到宫里当宫女。

窦漪房是河北人,当时属于赵国,她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比较贫困,所以,被父母给送到了宫里,不得不说,到了宫里是窦漪房发迹的开始。

本来窦漪房到皇宫的时候,是吕后执政。

按理说吕后是个女人,她不喜欢宫女,看上去似乎窦漪房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但是,吕后的儿子刘盈因为意外去世了。

所以,吕后要巴结刘邦的儿子了。

这时候吕后想到的就是,挑选几个漂亮的宫女送给刘邦的儿子。其中窦漪房就是被选人之一。

阴错阳差,窦漪房被送到了代王刘恒那里。

窦漪房家是河北的,在她被选中之后,她很想去赵王那里,当赵王的妃子,毕竟这里距离她的家比较近。

但是,当时这件事,是由太监负责的。窦漪房说了不算,毕竟他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的宫女。

这时候窦漪房,就找到了管这件事的太监,想让他通融一下,把自己分到赵国。当时的太监也答应了她。

本来窦漪房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到了出发的那一天,窦漪房得知自己是被分到了代国,当了代王的妃子。

为此,她还大哭了一场。

窦漪房的幸运,正是她来到了代国。

本来窦漪房是想去当赵王的妃子,但是,阴差阳错的是,她意外的来到了代王这里。让她稍微宽慰一些的就是,代王刘恒对她十分的宠爱。。

所以,没过多久,她就把之前的悲伤给忘却了。

窦漪房自从被代王刘恒宠爱之后,在她身上发生了一连串的幸运事件,先是刘恒的王后去世了,所以,被刘恒宠幸的窦漪房就变为了王后。

窦漪房因为受宠,她还为刘恒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三个孩子,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他们分别是长公主刘嫖,汉景帝刘启和梁王刘武。

对于窦漪房来说,更加幸运的是,代王刘恒之前王后给他生的六个儿子,也全部去世了。

所以,这时候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就成了太子。

到了后来,吕后去世,诸吕被灭,代王刘恒就被叫到了宫里去当皇帝了。

代王刘恒当了皇帝,窦漪房晋升为了皇后。

代王刘恒在诸吕被灭之后,由功臣派的周勃和陈平选到了朝中当皇帝,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这时候汉文帝刘恒就把自己宠爱的窦漪房立为了皇后。

窦漪房的大儿子刘启,也就成为了皇太子。

母以子贵,窦漪房从一个宫女,逆袭成为了大汉的皇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之路。

从这期间开始,窦漪房就开始辅佐丈夫刘恒治理天下了。

因为辅佐刘恒治理天下,让窦漪房积累了强大的治国能力。汉文帝刘恒因为去世的早,他去世之后,窦漪房的儿子刘启开始登基当皇帝。

儿子刘启当皇帝,窦漪房晋升为皇太后。

刘启就是汉景帝,汉景帝是个大孝子,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在他当皇帝的时候,他都要争取母亲窦漪房的同意。

窦漪房还想让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当皇帝呢。当然了这件事也只能把等到汉景帝百年之后了。

汉景帝对于母亲的这一意见,竟然表示同意。不得不说,汉景帝对于自己的母亲的话是百依百顺的。

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窦漪房的地位。

连皇帝都要让她三分,更何况是其它人了。所以,对于窦漪房的权威,任谁都是不敢去挑战的。

汉景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彻,也就是汉武帝继位,这时候窦漪房晋升为太皇太后。

这时候的窦漪房更是地位无人能及,她是真正的辅佐了三位帝王的人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尽管很想有一番作为。

但是,都是在窦漪房的阻挠下,给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汉武帝推崇儒学。所以,这让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发生了很大的矛盾。

因为汉武帝不听话,窦太后差一点就把汉武帝给废了。经过这件事,汉武帝再也不敢和窦太后作对了。

汉武帝真正有作为的时候,正是在窦太后去世之后。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何窦漪房能够独揽朝政这么久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