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强国吗?
过年了,怎么能不说说自信、欢乐的印度呢。假期马上就要结束,抓紧时间聊一聊:印度是强国吗?
答案是:印度只能算是个“地区强国”,还不是“世界强国”。强国分两种:世界强国和地区强国。
更进一步,印度如果想成为“世界强国”,还差很多东西,要补齐了才行,但印度能补齐吗?
没有任何偏见地说,印度人有自己的处世观,这是人家的自由。
他们是欢乐的,但欢乐大了,在外人看来,就是在自嗨;比如他们阅兵式上的“杂耍表演”;
他们也有自己的自信,不过自信过头了,变成自吹。比如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其实他们只是这么一说,自己恐怕也不是很在意,结果却成功地人世界各地的人急赤白脸地批驳。
一、印度是个被中断了的文明,也是个被耽误发展的国家印度,实际只是个地理概念,这个国家在印度次大陆上,之所以说它是次大陆,是因为他们这个地方并不是亚洲大陆板块的一部分,很早以前,他们是单独的一个大陆板块。
随着板块的漂移,这个板块撞到亚洲大陆上,结果在撞击处挤压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虽然和亚洲连在一起了,但地理上还是把他作为“次大陆”来看。如果不是板块漂移,他们就和现在的澳洲大陆一样,孤零零飘在大洋上。
这块大陆上也曾孕育了比较灿烂的文明,但可惜的是,这里的文明中断过两次。最早的文明是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或叫哈拉巴人)开创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文明神秘地消失了。
第二次中断是在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外族不断地入侵,导致古印度最强大的王朝——孔雀王朝覆灭;外来的入侵,把外面的文化和思想输入了进来,古印度原有的文明受到持续不断地排挤,以致中断,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说来可叹,印度几乎被世界各个时期强权打过,每次战争,印度的文化制度都加入新的元素,而印度又是个遵守“种姓制”的国家,“种姓制”严格的阶层划分本身就带来强烈的种族隔离和文化隔离。
所以,今天的印度有两个特点:什么人种都有,是个“人种博物馆”;什么文化都有,千百年来相互争斗不断。
印度最后一个王朝是“莫卧尔王朝”,它是蒙古人后裔巴布尔在公元1526年创立的,这个帝国一度非常强大,疆域辽阔。
但是到1858年,他们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灭掉,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巴哈杜尔的儿子、孙子都被英国人杀死,自己也被赶到缅甸,最后不知所踪。
西方国家在世界冒险、抢占殖民地,都是以公司的名义进行的,他们把抢劫当生意来做;这些公司都是强盗性质的,从海盗集团演变出来的。
西方国家鼓励他们冒险,还发给他们“海上劫掠证”,国家是他们的后盾,王室在海盗集团里有投资。这些公司在世界各地抢劫,是“奉旨抢劫”。
印度一开始被东印度公司征服,搞得一个公司统治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出现了许多问题;于是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接手了印度,1877年,英国专门成立了管理印度事务的国家部门,印度也就成为了“英属印度”,维多利亚女王成为正儿八经的“印度女皇”。
本来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好歹有一个强大的政权,在这个政权的管制下,虽然小国林立,但他们都服膺最大的王朝;慢慢发展也是能不断完善,说不定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也未可知。
英国人来了以后,他们没法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只能借助当地“土邦”管理。于是,在英国的统治下,巨大的次大陆板块看起来是完整的印度,实际上是许多小“土邦”在各自为政地管理着自己的地盘,英国毕竟是外来者,印度实际更加分裂。各个土邦有不同的制度、语言、宗教、种姓,如果上面没有英国人,他们就是一个小国。
所以,印度的文明是中断的文明;印度是被耽误了发展的国家。
二、独立的印度搞了个“不和谐”的“联邦制”英国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功后,成为世界霸主,“日不落”国家;在世界的地位如同今天的美国,甚至比美国还要霸道,因为现在的美国还有很多竞争对手,而那时的一个简直就是一家独大,其他国家不是他的对手。
所以,在印度,英国人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是“裁判者”,小“土邦”如果有纠纷不能解决,闹到英国人那里,没有道理好讲,英国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不服从怎么办?英国人就用大棍子抽,抽死拉到。
实际上在全世界,英国人都是这么干的,比如美国独立战争,美国人本来想让英国人减轻点税赋,让美洲殖民地好歹有点出路,结果,英国人压根不理,最后逼得美国人打了“独立战争”。
印度从殖民地独立以后,没有了英国人的管制,一下子还不适应:这么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啊。英国人在的时候,小土邦还是听英国人的;现在大家都一样,谁听谁的?
印度虽然学着搞了个“联邦制”,有28个联邦,但这些联邦其实就是以前小土邦合并的。可想而知,印度中央政府地下的“邦”,权力是很大的。刚建国的时候,有些实力较强的“邦”都有独立的倾向。
印度的开国元勋尼赫鲁在印度有很高的威望,他强力压下来一些“邦”想独立的冲动,并在1956年重新划分行政区划。不过这项工作做到一半就中止了,要不然,今天的印度是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总之,印度的“联邦制”是不和谐的,主要是中央政府强势地位,但下面各“邦”也权力巨大。这就没法相处了,尼赫鲁有威信,工作好做;如果总理弱一点,国家就一盘散沙。
比如现在的莫迪政府,因为莫迪是个信“印度教”的强人,群众基础厚实,所以很多事好办,要不然,就现在的局势,印度早乱了。
一个说是“共和国”的国家,“共”而“不和”;说是“联邦制”的国家,有“邦”难“联”;说实行“民主”制度,却需要“强人”才能压制;说是“自由”的国度,警察在大街上还是用大棍子抽人。这就是现在印度的样子。
三、总想成为世界上一切争端的仲裁者、一切问题的最终决定者由于被英国统治太久,养成了印度人事事都向英国学的习惯。问题是他们不学现在英国人的样子,偏学“日不落”时期的英国,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我是一切问题的“裁判者”,这就导致现在很多国际问题,别的国家没法和印度商量。
无论什么事,印度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从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就像以前英国人不考虑印度人想法一样,这在国际上就是不讲道理了。
比如1962年的战争,北边大国怎么也想不明白:印度人怎么能自己画一条线就说那里是自己的,还把军队往里开?
而在印度人看来,他们已经很保守了,因为他们觉得:我说的就是对的、对的就要执行、不执行就来打。这就是英国人管理他们的那一套逻辑,被印度人继承了。
四、为什么说印度不是世界强国,而是个地区强国呢世界强国,起码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几个方面都要是世界领先的。先说政治,印度就不合格,自己搞了个“联邦制”,还是个四不像,中央政府的权力一会儿强、一会儿弱,非常不稳定。
而在国际上,印度也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说明世界上的事你没有最终决定权。
看一个国家是不是“世界大国”很简单:你能不能“成事”。你要想在世界干一件事,在联合国提出来,有一帮国际跟随,说明你能“成事”,你厉害。比如美国,常常以联合国名义组建“联合国军”。
实在不能成事,能“败事”也行,一个事情我不同意就不好办,我反对能“一票否决”。这也是“世界大国”。
国家力量在联合国“能成事、也能败事”,当然的“世界强国”;国家力量在联合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不简单,也是“世界大国”。
在国际上,既不能成事,也不能败事,只能跟在强国后面混,怎么能算是“世界强国”呢。
军事、科技、经济这三方面要在世界前列,这些和印度都不沾边。文化上沾点边,因为印度也有古老的文明,是个“文明古国”,世界公认的古代文明古国之一;但是,他的文明是中断的,还是两次中断,这又让人觉得怪怪的。
当然,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世界强”时,是否是文明古国并不重要。当其他条件不太满足的时候,这一点才显得重要起来。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印度都不是“世界强国”。
印度是一个“地区强国”,这一点是肯定的,主要在南亚地区,印度周边的国家太小,没有国家能和印度竞争的。事实上,世界最弱的地区也就是南亚地区。
在南亚地区,印度体量最大、经济最强、军事最棒、文化最古老、科技最发达,这些都没问题。印度也很霸道,把周边小国管得服服帖帖的,他们笑话缅甸、吞并锡金、包养不丹、拉拢尼泊尔、敲打巴基斯坦、吓唬孟加拉国、威胁斯里兰卡······
因为体量大,印度好歹在世界经济体里面能排在第五,很多人还说印度人口多、年轻、有后劲等等,并以此来推断,将来印度能成为世界大国。
姑且认为这些都对,但据此就推断印度能成为世界大国,其实很难,印度有不可解决的问题制约了他的发展:制度问题、语言问题、种姓问题、所有制问题、人口优势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问题···等等。
印度人性格真的好,他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了:来世做个高种姓的上等人,这一辈子就这样拉到。
所以,看到吹牛的印度人,大可不必认真,也许他们自己都没当回事,你急个甚?我们说“要随遇而安、要认命”,殊不知,印度现在就是这样。你活了半辈子才明白的道理,人家早就懂。
谜一样的世界局势、谜一样的人生观点,造就了印度的迷之自信,也阻碍了印度成为“世界强国”。
印度是强国吗?
说一个国家是不是大国,要看如何定义大国,如果大国的意思是国土面积大,人口多,那么无疑印度是一个大国。这也是大家经常说的大国的含义。但是,如果严谨的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讲,“大国”通常指的是在政治或经济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一般仅指五大国和日本。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成为常任理事国,正是为了获得一个大国的地位。
印度在人口数量、国土面积和经济总量上都符合一个大国的硬件条件,但缺的是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影响力。因为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缺乏话语权,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虽有一定规模,但可替代性太强,无论是在政治事务还是经济事务中影响力都有限。所以印度还不是一个世界大国。但是,必须承认,印度的国家实力增长很快,现在印度无论从政治军事经济哪个角度讲,都已经不折不扣的是南亚第一强国,在南亚具有很大的地区影响力。未来,印度能否成为世界大国,取决于印度的经济能否实现真正的腾飞,对世界经济产生拉动作用,同时取决于印度是否能够在大国博弈中取得成功,获得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任务对印度来说都极具挑战。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印度是强国吗?
印度当然是强国,不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印度都能算得上是世界排名靠前的强国。
很多人都有疑问,不是说印度方方面面都不如我们吗?确实,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事强国,印度和我们比起来,自然是方方面面都落后。但是要知道,世界上可不止有美国、中国、俄罗斯等世界级强国,也不光有英国、法国等二流强国,还有印度这样的三流强国。印度的GDP在2019年时达到2.8万亿美元的巅峰,当时位居全球第五位,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滑到第6名,虽然不如第2的我国,但是也算是个较大的经济体了。
图为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
印度的军力排名仅次于五常,也就是位居美国、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5个国家之后,名列全球第6位。很多人认为印度的排名不可能如此之高,能够对第6名的位次产生竞争的只有日本、以色列,我们可以详细分析一下,看看印度的军力能不能压过日本和以色列。首先,我们先看看印度绝对占优的领域:核武器。
图为印度海军歼敌者号核潜艇线图。
印度有核武器,而且是导弹核武器。1974年到1998年,印度进行了5次核试验,到1998年公开宣布拥有了核武器。随后,印度连续研发了大地系列和烈火系列导弹,其中大地系列导弹是短程导弹,射程120-300公里不等,而烈火导弹是中远程导弹,射程覆盖1000-4000公里。此外,印度还发展了潜射的K-15和K-4导弹,其中K-15射程750公里,K-4射程稍远,达到了3000多公里,这些导弹中的一部分,可以携带核弹头。
图为印度海军国产的歼敌者号核潜艇。
相比于印度的核武器,日本连远程的导弹都没有,在远程打击方面,实在是不如印度。当然,以色列还有杰里科弹道导弹,射程达5000公里,有传闻以色列也有核武器,但是未能证实,不过即便是以色列有核武器,那也没有印度的核武器种类丰富,要知道,印度可是有导弹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武器打击的隐蔽性和二次反击能力都更强。
图为印度空军阵风战斗机。
除了核武器,印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航空母舰,这又是一个日本、以色列都没有的装备。印度现役唯一一艘航母,叫做维克拉玛蒂亚号,也就是超日王号,这艘航母排水量4.5万吨,搭载米格-29K舰载机,一共载机40多架,包括近30架米格-29K,以及十多架直升机。该航母是从苏联海军的1143型基辅级、巴库号载机巡洋舰改造而来,由于是巡洋舰的底子,因此他的问题有很多。
图为印度空军苏-30MKI和LCA战斗机并飞。
比如,他的舰岛几乎位于整个军舰的正中间,对舰载机的起降造成了很大干扰,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甲板空间。其次,他没有外舷升降机,超日王号的前后两台升降机都是内舷升降机,一次只能升起1架米格-29K战斗机,起降效率不高,而且由于1号升降机位于其舰首的1号战斗机起飞点后面,而这艘航母又没有配备挡焰板,因此在航母进行起飞作业的时候,1号升降机是无法使用的,对于航母运作效率影响很大。
图为印度阵风战斗机。
但是比起日本和以色列,印度海军航母已经足够强大了。以色列海军非但没有航母,就连大一点的军舰都没有,最大军舰是仅有2000吨的萨尔-6型护卫舰,接下来的萨尔-5只有1000多吨,萨尔-4.5只有数百吨,所有军舰都只能算是轻型护卫舰。相比而言,印度海军除了航母,还有3艘加尔各答级神盾驱逐舰,3艘德里级驱逐舰,还有6艘俄罗斯生产的11356型护卫舰,总体实力压过以色列海军数个档次。
图为印度海军11356型导弹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情况能好很多,但是也只有4艘直升机航母、8艘宙斯盾驱逐舰堪战。直升机航母不是真正的航母,他只能使用直升机作战,日本计划对其中2艘出云级直升机进行改造,使其可以搭载F-35B舰载机,改造完成后将会成为轻型航母,不过起降效率很低,且没有滑跃甲板,只能滑跑起飞,F-35B的作战半径较短,无法和米格-29K对抗。
图为印度陆军T-90主战坦克,印度有2700多辆T-72和600多辆T-90。
同时,印度海军有1样日本海自没有的先进武器,那就是核潜艇。虽然印度的国产核潜艇性能较差,但是再差的核潜艇也比常规潜艇强,毕竟人家的续航力无限,可以水下连续高速航行,这都是常规潜艇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印度还从俄罗斯租借了1艘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可能会在近期租借到期。日本海上自卫队虽然驱护舰很多,但是没有航母,没有核潜艇,显然无法和印度海军匹敌。
图为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上的米格-29K舰载机。
总而言之,印度是一个经济实力全球第5-6名,军事实力全球第6名的强国。既然经济和军事都在前十,那就肯定是强国,如果这样的国家不算是强国,那么世界上就只有五常能称为强国了。当然,印度也只是所有强国里一个三流的强国,毕竟印度的科技实力实在是无法恭维,几乎所有的先进技术都依靠外来进口,所以印度还不能算是一个一流的强国。
印度是强国吗?
印度算不上是强国,但是绝对算得上是人口大国。
印度是强国吗?
凡事都要和中国攀比,这已经是印度的常态了。由于印度的综合国力,科研能力,经济实力,工业规模等诸多领域都不及中国,所以攀比的结果往往是以中国的压倒性优势而告终。但是,这仍旧没有阻挡印度继续与中国攀比的热情。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印度媒体表示,印度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想要得到中国的"认可",也希望中国像对付美国那样"认真应付"一下印度,满足印度的"大国虚荣心"。
"激光打印""莫迪老仙""恒河神水""印度阿三",这些嘲讽讥笑印度的字眼,实际上在印度国内早已经传开了,不少巴基斯坦网友在社交媒体网站遇到印度人时也经常使用这样的字眼去挖苦讽刺印度网友。一旦印度网友"回击",巴基斯坦网友则会耐心讲解这些年印度与中国攀比的结果。中印两军6月爆发的肢体冲突,传播最快的就是巴基斯坦网友,最开心的也是巴基斯坦网友,很多巴基斯坦网友甚至制作了专门的漫画插图和PS图发到印度群体的社交网站,这些都使得印度网友十分愤怒。
除了以上碰撞之外,不少印度人还有着根深蒂固的"1962年情节",与其说是情节,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在这之后,印度将中国视为"成为大国的垫脚石",是作为"战略主要级别"的对手。而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则是"蛮横无理的邻国",只能作为"战术层次次要一级"的对手。这种本就"不公平"的态度更加引起了印度的不满。印度人本身就有着极为庞大的虚荣心,喜欢被"簇拥"的感觉,但国际目光一次次的落在中国身上,就像2016年特朗普与希拉里决战,二人全程都在叫喊着"CHINA",但从没有人提到过"India"。这样的差异对待,令印度媒体和印度政府很不爽,普遍认为"印度的存在感太低了"。
说到这里,基本上就能对印度的做法有所了解了。但是,印度的实力还是太差,即便是印度所谓的"高经济增长率",背后也是注入了极大水分的数据。以牛粪为例,这也能被反复计入当地的"GDP产值"中,如果在贫民区再搭建一个小型棚区用于生活的话,又能造成一份"价值"。印度官员认为,这样的价值体现在了"地产"行业,是合法性质的产值收入。
在如此疯狂的注水下,印度的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英国,大有赶超德国的势头。但是,从来没有人认为印度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英国或者法国,也没有人会去认为,现在印度已经强于英国。虽然印度在国际上向来都是"买买买",但是它的成交率非常低,很多已经谈拢的项目可能因为印度政府的临时变卦而以失败告终。
印度是强国吗?
说起印度啊!它也算是个大国吧,他的规模还是很大的,虽然声称 “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 的尼赫鲁本人已经被印度人抛弃,但 “要做大国” 的理念还是被印度人继承下来了。印度作为大国的体现,一在于其人口,二在于国土。很多人喜欢 “小国寡民” 的状态。似乎国小则与世无争,寡民则民无可争。
这样就能过上好日子。但看看历史就知道,真正国小民寡,还能有好日子过的国家其实不是很多。比如网上许多人推崇的不丹,国很小,人口也不多;但你们以为不丹真的很幸福?处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不丹的日子其实很不好过。欧洲也是如此。不少人以为欧洲人少所以幸福啊。那欧洲为什么愿意引进大量外来移民呢?原因之一就是欧洲内部的人口流动(欧洲一体化)不足以解决人口减少问题,所以只能从外部引进移民。
而印度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印度面对的问题反而是人口净流出,也就是印度人所谓的 brain drain(人才流失)。这也是印度人口多的一个体现。印度的国土不是太大,但也不小,有 290 多万平方公里。但我们为什么说印度大呢。关键在于,第一:印度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整个南亚只有印度这么一个大国;第二:印度的耕地多。基本上没有大片人迹罕至且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说来说去,印度作为大国,关键还在于印度人的大国心态。
这种大国心态是和自卑的被殖民者心态交织在一起的。印度人和精神印度人喜欢说三点理由来证明印度是大国。一是十几亿人口的印度人讲英语;二是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民煮国家;三是印度(年轻)人多。其实他们想去证实的东西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印度本来就是大国,无需再去找更多理由了。
印度在东南亚是最霸道的!最爱欺负欺负我们的好朋友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的装备太杂了,差不多都是进口,美国的,俄罗斯的,欧洲的,所以这些不同国家的武器之间的整合、后勤保障很有难度。说印度的军事,可以写很多。我这里告诉你吧,印度对中国形成不了多大的威胁,只要我们能警惕印度的海军和核军力就行。印度的陆军,在练几百年都不是中国陆军的对手。还有,印度的经济实力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经济实力还很差。
经济实力差,百姓还在饿肚子,这个阿三白痴啊,还搞什么军事大国,和中国干。印度现在成了美国的炮灰。在这里我不得不说印度的经济结构,这么穷,偏偏要发展软件之类的高新技术产业,他们的经济学家吃白饭的哈哈,他们现在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先让老百姓都有工作,都有饭吃才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只是一个区域大国,还不是世界性的大国。其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向,对南亚的影响固然是举足轻重,但对世界的影响,与其国土和人口都远不能成比例。注定它成不了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