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能够强势崛起?
新年第一天回答这个的问题,挺应景。
其实我不同意“中国强势崛起”这种说法,好像我们一直就很“衰”似的;
从历史上看,现在的中国只是“正常回归”。
一、选几个时间段对比一下先从秦朝说吧,大约在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再早就不好比较了,因为西方还在部落社会里摸索。
当然,有人会说:古希腊是公元前800年就有的文明,他们经济生活之繁荣、科技水平之发达、文化哲学之兴盛、建筑制度之超群,实属人类之光、世界之巅。
古希腊文明到底是虚构的还是确有其事,好像有争议,主要在证据上面。姑且认为它是真的、确有其事。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那些成就都是真的,那么西方中世纪的愚昧怎么解释?现在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比不上伟大的希腊文明就是他们的退化。
另外,即使是真的,又能怎样?我们的商朝约在公元前1600年就建立了,这是有明确考古发现和科学断代的,包括青铜器的使用、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而西方说公元前800年时他们就有图书馆,那些图书据说都是“泥版”,听着玄幻无比。
还是从秦朝开始吧,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重用商鞅,为发展经济水平和军事能力,商鞅城门立木,推动两次变法,让秦国逐渐强大。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为“秦始皇”,设立了一系列先进的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在农业方面,开凿灵渠以通水系;军事方面,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内政方面,销刀兵以熄争杀,集大权于帝王一尊。秦朝的伟大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认知来评判当时的情况。
欧洲和秦朝制度接近的国家形式大约是公元前63年的罗马帝国,他们第一个“皇帝”屋大维开创了元首政制;欧洲其他人种都在过着部落生活。牛X的日耳曼人内部在互相砍杀,英格兰岛上的英国人还在树上摘果子吃。
屋大维之前的罗马帝国是松散的,内战不断,外患难平;是屋大维实行亲民政策、改革了军队、规划了罗马帝国对外的扩张方向,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
说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秦始皇,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秦始皇比屋大维早200年;与屋大维同时期的中国大地上是汉朝中间的一段时间:王莽新朝时期。很多人忽视了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的先进意义,总是把他当做“篡位者”。
王莽的确是篡位上台的,但他实行的制度又比前面的秦汉先进许多,比同时期的罗马帝国文明、科学。他最大的特点是重视人才,重用儒生,笼络贫民;但他也因为激进的社会改革造成了混乱,早早下台。
之所以做这些时间上的对比,想表明:从古以来,我们的制度、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前进。文明不分优劣,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文明从出现就一直是生机勃勃的,很长一段时间居于世界前列。
二、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最大的经济体,这是没问题的更早的狩猎活动就不说了,全世界都是从农耕文明开始发展的。在农业国家中,我们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汉朝就已经成功征服不断侵扰的游牧民族,向西联系,使臣到达中亚腹地,一方面为了制止外族入侵,另一方面想打通对外交往之路。
三国时期乱哄哄的,日本那时候才刚进入农业社会的“弥生时代”,他们从中原学会制陶器、炼铁、冶铜,他们向汉朝朝贡,获赐金印,兴高采烈;三国时他们不知道陆上大国到底谁说了算,就近向东吴进贡,学习东吴的一切。
唐朝是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当时的长安就是个国际大都市,人们与外界接触深化、制度开明,各个人种在街头都能看到。丝绸之路连接了大国与西方的贸易;遣唐使也把大国的文明不断传到东瀛。
到宋元时期,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他们垄断了丝绸之路的交易,从中大肆压低中原货物价格,提高卖向西方的价格,让大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在欧洲贵得离谱,连王室都买不起。
为了打破陆地上的约束,很早就有的海上丝绸之路在这个时候鼎盛起来,中原与西方的海上贸易开启新篇。西方国家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不断从海上向外发展,到处探险,逐渐积累了大量航海技术,开拓了新的领土。
从现在看来,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对西方从海上向外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一个陆权大国却因此而逐渐萎缩。尽管如此,一直到清朝乾隆朝之前,中国都还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说这些东西,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说:我们以前一直站在世界之巅,那是一个持续几千年的时间段。
中国的衰退是从清朝开始的,到共和国建立,也不过几百年时间,和历史比起来,太短了。所以,我们现在的崛起,更多的是一种“回归”——我们本就是如此地位。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落后了,什么原因?从清朝开始,我们落后了,这种落后是致命的,招致后来一系列悲惨后果。落后在哪些方面呢?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落后呢?
首先,我们一直固守自己的农业化社会,生产力低下、军队战斗力原始,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科技,没有跟上人类第一次工业化浪潮。八国联军不到两万人兵力就把一个腐朽、愚昧的清政府打得向西逃跑,实在可悲。
其次,我们当时一直沉浸在中原泱泱大国的虚假繁荣里,封建思想抱残守缺,皇室、官员不顾人民死活,选贤任能仍是守旧的“四书五经”。
在社会需要大变革之时,没有一个如秦始皇那样划时代的伟人出现。大清那种“家天下”的封建制度已经严重阻碍社会进步,即使没有外敌,也在渐渐衰落,灭亡是时间段问题。
最后,人为制造的隔阂也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当英美俄日等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之际,国内也有求新求变的思潮和人物。而清政府为了生存,官员为了自己的富贵,不顾国家利益,消极对待好不容易出现的“洋务运动”,严厉打压“求变图存”的“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国家实力一日千里地发展,中国“变法”失败,国家在落后的境地日复一日地蹉跎。甲午战败,一个原来跟藩国差不多的日本居然想灭亡大国,他们也真正开始实施,而大国一点办法没有,只能割地赔款,看着局势越变越糟。
什么原因导致当时的中国不思进取,遭外敌如此掠夺、瓜分呢?主要是四个原因:文化方面的缺失、地理上的限制、思想上的保守、选才上的禁锢。
我们在自豪于自己文明伟大的时候,也要反思:为什么我们在几千年时间里,自然科学方面发展得如此缓慢?本来在一些领域的优势经过长时间的淘汰,都落后了。
科技发展总是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发展的,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能建立一个物理体系,难道我们祖先就没有被苹果砸到过脑袋?不要从偶然方面找借口,这是文化方面的缺失。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面的山脉是天然的屏障,保证了东部平原的王朝安心发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的地理环境也让我们没有向外发展的动力。
海上更是因为贸易的原因,让中原王朝避之不及,因为王朝自给自足,贸易总是单方面输出,赚到银子不假,造成自己经济危机也是必然,所以,封闭的王朝也没有动力向海洋要发展。
我国的封建王朝在思想上保守,紧紧抱着教条,永远君君臣臣那一套,没有一点变化。战国时期秦穆公就能变法,造就强大的秦朝;随后的汉、宋、明有三次大的变法,居然都有失败告终,以至于明以后,再也没有人变法了,大家继续抱残守缺地混下去。
一个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社会,不落后没有天理,落后了不挨打天理难容。
四、我们为什么能够“正常回归”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穷二白,用不到一百年时间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我说这是一种“正常回归”,中华民族本就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优秀的民族,从清末到建国前那段受侵略、欺负的历史状态是“不正常”的。
我们的人民勤劳奉献、我们的文化兼容并包,现在中国的发展成就,都是我们的前辈用几代人的奉献换来的。“他们一辈子吃了两辈子的苦”,这句话让人动容。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们不得不吃“两辈子苦”,因为要还以前不思进取的“债”。
中国人是讲奉献的,在建设新中国的时候,大家一样过着艰苦的日子,共和国领袖也很清苦;改革开放以后,“工农兵”奉献巨大,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引进先进产能,许多工人下岗,生活陷入困顿,有怨言,但更多的是忍耐;
城市化建设、经济特区建设,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干最苦的活,拿最低的工资,他们的奉献让发展地区完成基本的积累;“军队要忍耐”,这是设计师的话,国家发展有顺序,我们要利用难得的和平时期加快发展。
中国人是勤劳的,不信走遍世界,即使南太平洋最偏的小岛,都有中国人开的小店。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
西方发达国家高福利,他们要享受生活,他们也有资格享受,因为他们的祖先吃过苦,打下来基业。我们也想享受,但我们要还以前的债,我们只能辛苦打拼。
五、做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我们现在只能说是略有成就,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在追赶的位置。所谓的“强势崛起”,还是少说,因为这不是完全真实的状况;更不是我们大国应有的胸襟。
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通过前辈的奋斗、奉献,我们才有现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现在的我们,还要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真正地回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这个意思。
不劳而获是不会长久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是我们需要的奋斗精神,只有奋斗,我们才能完成追赶,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建立文明富强的国家;
“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我们现在该有的心境,我们要自信,这个自信是建立在我们不断努力基础之上的。
所以,现在的中国只是在“正常回归”,在朝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努力。实际上,我们是要做更好的自己。
新年第一天,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