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放在中国历史中来比较,当然可以与刘邦、朱元璋这样出生低微却能开疆拓土、建立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档次的。

拿破仑是欧洲十八世纪的一个厉害的人物,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就连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也知道他的名字。据说当时有一个考试题,要考生对比“楚霸王项羽与法皇拿破仑”,就有考生写道: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非拿破轮之车的法皇所能比也。虽是笑话,但说明那个时候,拿破仑的名字就传到了中国。回到问题本身,拿破仑放到中国大历史之中,应该是个什么档次呢?那就要全方位看看拿破仑都有哪些成就。

拿破仑的一生都是故事,比如他的出生地科西嘉岛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他的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巴,是一个左撇子,据说左撇子的人都非常聪明。拿破仑的一生都是故事,比如他的出生地科西嘉岛。

科西嘉岛的名字来历比较浪漫:相传是特洛伊王子科尔与提洛王后的孙女西嘉相爱,两人就把名字合在一起命名这座岛叫科西嘉岛。在地中海这是第四大岛,前三大岛是西西里岛、撒丁岛、塞浦路斯岛,原来它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有自己的宪法《科西嘉宪法》,1768年并入了法国,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科西嘉岛作为一个大区,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实际上科西嘉人非常抗拒法国的吞并,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就是科西嘉人武力反抗法国吞并的重要人物,他是武装力量的领导保利的副官。1769年5月8日,保利领导的科西嘉独立战争失败,包括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在内的岛上居民被迫向法国人屈服了。

拿破仑本人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法国人,他的愿望是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 ,即使他后来当了法国皇帝,他也对法国吞并科西嘉耿耿于怀。每当谈及科西嘉独立战争,拿破仑就会说:“我永远不能原谅我父亲,他当过保利的副官,竟然同意科西嘉并入法国,他应该与保利共命运,随同他倒下。

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数学家

1779年,拿破仑进入奥顿中学学习,他是个聪明的小个子,据说数学成绩特别好,后来在他父亲卡洛·波拿巴的安排之下,拿破仑又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求学期间,以为个子矮、来自科西嘉,拿破仑经常受到欺负,那些贵族同学看不起他,他自己后来回忆录说:我那时很孤独,经常因为被欺负而和他们打架。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喜欢争吵、打架,我谁都不怕,即使关禁闭也不怕。

1784年10月,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布里埃纳毕业,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毕业后进入拉斐尔军团并被授予了炮兵少尉军衔 。这时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各种势力互相斗争,政权动荡;而拿破仑则在部队自学了许多知识,尤其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得作品对他影响很大。他还对数学、物理特别着迷,证明了“拿破仑三角形”,即:“以任意三角形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侧作等边三角形,连接他们的中心就会构成一个新的等边三角形;如果向内作三角形,结果一样。”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拿破仑成为法国英雄

1792年,代表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成立了法兰西共和国,并于第二年将路易十六处死,英国立刻干预,组成反法同盟,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遥相呼应,土伦战役爆发了。这时的拿破仑虽然只有24岁,但已经是个少校。本来他不在参战部队里,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任命为炮兵指挥官,而且这是反法联盟已经取得优势,法国的军队支撑不住了。拿破仑到来后,先稳住局势,集中所以火炮的力量攻占了具有重要战术价值的布伦海角高地,炮击了停泊在海上的英国舰队,给英军造成很大损失。这时的战局法军虽然没有优势,但已经一扫以前的颓势,变得咄咄逼人。再接再厉,拿破仑有提出新的大胆的作战计划,改以前的强攻计划为现在的围点打援的计划,并身先士卒地投入到战斗中,收复了土伦。

在土伦战役中崭露头角的拿破仑开始在法国的军、政界崭露头角,1795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准将,这在欧洲军事史上是空前的,并担任巴黎卫戍司令这一要职。第二年,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开始了他为法国东征西杀的传奇。在意大利,拿破仑的大军多次击败了奥地利帝国的军队,迫使奥地利帝国签订停战条约;在中东,他有成功地压制住英国势力的扩张并为法国控制住苏伊士运河;在埃及,他率领法国军队所向披靡,占领了亚历山大;虽然他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夺取了全盘胜利,但法国舰队在8月的阿布基尔海战中被英海军将领霍拉肖·纳尔逊摧毁,陆上部队被困在埃及。在叙利亚,虽然遭遇无穷的困难,但他还是多次击退土耳其军队,成功保住法国的力量。

自己奋斗出的皇位,皇冠就要自己戴上

尽管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这时的欧洲的反法联盟与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已经联合,新政权危机四伏摇摇欲坠。

1799年11月9日,已经是法国人心目中英雄和救星的拿破仑秘密赶回巴黎,发动了雾月政变获得成功,结束了大革命以来各种恐怖局面轮番交替的形势,他自己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随后,拿破仑立刻对法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颁布了对欧洲和世界都有深远影响的《拿破仑法典》。法国在拿破仑的带领下改变了面貌,国力日渐强盛,拿破仑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也前无古人的高度。1804年11月6日,通过公民投票,法兰西共和国改名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法国人的皇帝 ”。有意思的是,很有个性的拿破仑在加冕仪式上,自己把皇冠戴在了自己与妻子约瑟芬的头上,按照拿破仑的说法是:自己奋斗出的皇位。

以一国之力横扫欧洲,终结神圣罗马帝国,成为欧洲霸主

一直以来,拿破仑就有从英吉利海峡登陆英国的构想,也有打散以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的强烈意愿。这两件事终于在1805年同时发生,对英国的攻击开始于特拉法尔加海战,也结束于特拉法尔加海战。这场海战以法国海军全军覆没收场,英国海军赔上了他们的海军传奇人物纳尔逊的生命,但奠定了超过一个世纪的海上霸权;法国则失去了海上同英国争斗的可能,也破灭了拿破仑越海攻击英国的梦想。海战失败了,陆上拿破仑取得了胜利,他亲自率领军队于1805年9月挥师东进,并于10月12日占领了慕尼黑,10月17日反法联盟投降,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失败。

随后,拿破仑在1806年和1809年接连打败了第四次、第五次反法联盟,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和平条约;攻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迫使奥地利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并割让大片土地;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拿破仑还封他的兄弟约瑟夫·波拿巴为那不勒斯国王、路易·波拿巴为荷兰国王、热罗姆·波拿巴为威斯特伐利亚国王。从此,法兰西第一帝国确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1810年,拿破仑迎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为妻,法国和奥地利结成同盟,法兰西第一帝国达到空前的鼎盛。拿破仑大帝成为了欧洲霸主,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比肩齐名。

总有刁民不服我,沙俄就是第一个

英国时拿破仑心里的痛,他的海军被英国打败,为了征服英国,拿破仑要先降服俄国。1812年5月,当上欧洲霸主的拿破仑率领使用12种语言的60万大军远征俄罗斯。他连战连捷1812年9月16日,拿破仑攻进莫斯科。本来拿破仑以为俄国人这就是完蛋了,亚历山大一世会来和他签订协议,没想到俄国人一把火把莫斯科烧个干净,紧接着的严冬到来,让没有准备好的法国大军饿死冻死许多,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拿破仑只好撤军,可怜来时60万,回去的不到三万。拿破仑的东征俄国以惨败收场。

俄国的亚历山大一世趁热打铁,于1813年马上再组反法同盟,拿破仑也重整旗鼓,双方继续在欧洲大地上激烈厮杀。虽然拿破仑的军事指挥才能无与伦比,在莱茵地区、德累斯顿战役、吕岑之战、包岑战役、布里埃纳城等法军都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绩,但是这时的法国国力与兵力都支撑不了这么消耗剧烈的战争,那些以前被征服的国家也纷纷倒戈。

1814年3月31日,反法同盟的35万大军攻占巴黎,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4月13日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了。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保留了“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兰西王国国王,这就是有名的“波旁王朝复辟”。

卧薪尝胆小岛上,卷土重来未可知

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逃出小岛,回到法国,带着700人向巴黎进军。一路上,法国的人民和军队没有忘记他,纷纷加入他的队伍,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仓皇而逃,拿破仑开始了他的“百日王朝”开始,专门针对拿破仑的反法同盟也迅速成立了,这是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军队,法国却只有28万。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法军惨败,百日王朝彻底垮台,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再也没有回来。

周恩来同志是这样评价拿破仑的,也许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也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气与毅力。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很多人非常推崇拿破仑,认为他是近代欧洲最牛的人物;和他相比,中国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弱爆了。但其实呢,拿破仑只是一个被大家严重高估的人物。

不过,硬是把拿破仑拿来和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相比,实在有些不伦不类,因为两者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完全不同,所面对的客观情况也完全不同,本质是无法拿来相比的;因此,如果真的要相比,我们也就只能以最后的结果来比。

首先,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自然无法与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这种第一梯队的帝王相提并论。

道理很简单,乱世之中,刘邦用十年时间恢复了大秦帝国的荣耀,开创了西汉两百年天下;刘秀用十多年统一天下,恢复了大汉帝国的荣耀,开创了东汉两百年天下。

李世民就更不得了,他在天下分裂混战三百多年后,奋起神威用了十年时间,又恢复了秦汉的荣耀,让它更上一层楼,开创大唐帝国三百年天下,更是让全世界都知道了我大唐盛世!

至于赵匡胤和朱元璋,一个结束唐末长达百年的混乱,开创长达三百年的大宋帝国;一个在乱世之中,在中原王朝受契丹、女真、蒙古多年欺压之后,奋起神威再复大汉荣耀,缔造了“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帝国。

反观拿破仑呢,折腾了一辈子,距恢复罗马帝国的荣耀自然远的很;就是恢复法兰克帝国的荣耀也远的很;折腾到死,欧洲距统一,还遥不可及呢!他与刘邦、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等人的成就相比,实在是萤火与皓月之间的差距!

接着,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就是和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相比,也差着一大截。

因为,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都统一至少三分之一个中国,有的甚至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国;关键是,在他们生前,他们的统一并没有出问题,而且他们的帝国也没有出现问题;甚至在他们死后,其帝国也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反观拿破仑呢,他虽然曾经统一了法国,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可最后的结果,他先后两次被击败,最后自己也被流放到一座孤岛上孤苦无依,他所缔造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更是一世二亡!从这层意义上说,拿破仑和曹操、刘备、孙权、石勒、刘裕等人相比,实在差着一大截。

最后,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上,恐怕也就是项羽、李存勖、李自成、洪秀全之流的水平。总而言之,前期英明神武,所以也算取得了不少的胜利,后来呢?越来越脑残,于是败了又败,一败再败,终于输得一干二净。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拿破仑如果放到中国,在历史上最像的应该还是项羽吧。拿破仑严格来说是一个优秀的将军,而并非一个称职的帝王。他对自身的定位,以及他的政治纲领是模糊不清的,这一点与项羽非常像。项羽这个人,虽然有推翻秦朝的志气,但是并没有想过自己当皇帝。否则,进军咸阳后,他要当皇帝,找个理由也就当了。如果他想当皇帝,必然就会在各方面提前准备。也不会再搞分封制。但是从历史的事实来看,他显然毫无这方面的打算和准备。留下刘邦这个大敌,把天下分封出去,自己去当一个王,这是他后来失败的根本原因。如果他敢于当皇帝,完全可以更好地利用天下的资源,也可以给自己的部下更好、更广阔的未来预期,从而取得他们坚定的支持。并且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追随他,这样的话,自然也就没有刘邦什么事了。要知道韩信本就是他的部下,也出走到刘邦那里去了。人们显然更愿意追随一个皇帝,而不是一个王。刘邦就敢当皇帝,这是他成功的关键。项羽的失败,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自身定位,以及在政治上的方向出了问题。

拿破仑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拿破仑是因为法国大革命而崛起,本来是属于打破皇帝封建统治的力量。而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比如与其他的国家作战胜利后,就极力的推行民主的思想。但是这一套,在当时那个年代的欧洲,并不怎么被理解,也很难被接受。而作为一个征服者,也很难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的信任。这样拿破仑的身份就显得很尴尬。最后法国人折腾了一番,自己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了,想搞一个民主制,结果既无纲领又无基础,在某些人的推动以及拿破仑的默许下,最后拿破仑成为了自己曾经要打倒的对象“皇帝”,成为了皇帝肯定就还需要一帮贵族支持。于是以前曾经被打倒和驱逐的老贵族又被接纳,回来了(拿破仑自己也感到很无奈,他这样说:“我为他们打开了客厅的大门,他们就急忙冲了进来。”)当然也有闹革命的人成为新贵族。老贵族和新贵族之间,相互憎恶,矛盾和争斗不断。参加革命兴起的将领里面,肯定也有人觉得他背离了革命的初衷,从而对他不满。比如从士兵晋升上来的元帅贝尔纳多特,后来离开了他,好像是到瑞典当贵族去了,反正就是不支持他了。这样对他的力量必然会有明显的削弱。

另外,项羽和拿破仑都是比较好大喜功的人,都喜欢表现自己。每次打了胜仗,都喜欢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而不喜欢把功劳让给部下,并且给予足够的奖赏。比如拿破仑就喜欢在每一场战役中,由自己来完成最后的那一击,别人打了半天,把敌人打的差不多了,他最后来那么一下结束了战斗,就好像别人都不行,而是由他来完成了关键的一击了结了敌人,这样就可以把功劳大部分都揽到自己身上。在一次战役中,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前线的那位将军没有听从他的指挥,自己就打败了敌人,结束了战斗,而没有等待拿破仑前来。结果就遭到拿破仑的不满。拿破仑这样做,也必然会引起手下将领的抵触,与他离心离德。在这一点上,项羽跟他是一样的。

拿破仑与项羽都是擅长于军事,不太懂得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的人。如果不打仗,就根本显示不出他们的才能。因此,他们都是喜欢发动战争的好战分子。并没有能力,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把国家治理好。因为好战,而国家的经济实力跟不上,最终也就带来灭亡。拿破仑的军队,很多时候,即使打了胜仗,如果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缴获,自己也是伤筋动骨,跟打了败仗差不多。国家的人力物力不断遭到消耗,而难以再生和补充。虽然打了很多胜仗,但只要来一次大的失败,就难以翻身。项羽的情况也是如此。刘邦就不一样,有萧何这样的人搞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身后有强大的人力物力支持,打了败仗很快就能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综上所述,拿破仑与项羽非常相似,都是毛病多多的人,其实有这样的人并非国家之福。因为法国是一个实在没有多少亮点的国家,因此把他奉为至宝,捧的很高。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见仁见智吧!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拿破仑就是一个修车作坊里的专门拆卸车轮拿破轮的小工,不仅没车连新车轮都没有机会摸的伙计!论档次相当于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民国时期一些文化人,有点象今天的“公知”,喜欢将那个拿破仑的跟西楚霸王项羽相比较。于是一大学招生考试,其中作文标题为:《霸王与拿破仑》,一考生接过考卷,不屑地写道:

霸王力能扛鼎,何况一破仑乎!

其实我也只知道楚霸王项羽,不知道那个拿破仑的到底是谁。

拿破仑放到中国历史大概是个什么档次?

中国历史上应该没有可以和拿破仑做类比的人。

首先拿破仑对于法国的意义远远超过法国。整个法国对于欧洲的影响力是建立在拿破仑的基础上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像拿破仑一样有那么大的世界影响力。各位可以看世界国旗,很多都是三色旗。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受法国影响。

在社会制度的角度,秦始皇和拿破仑可以类比。秦始皇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制度的开创者,除了秦始皇以外,中国的历史人物绝大多数不是开创者。但是拿破仑的死后,拿破仑的社会制度其实留下来了,法国1804年的民法典照耀整个欧洲,孕育了整个欧洲。但是秦始皇的法家思想,其实在秦始皇死后很快就被废止了。

在民族国家的构建上,拿破仑应该可以和汉武帝做类比,孕育了一个民族。从血统和国家关系上拿破仑和唐太宗类似,唐太宗有有少数民族血统,而拿破仑是科西嘉人。

从悲情英雄的角度,拿破仑和项羽类比是非常相符的。但是项羽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影响。这个角度,拿破仑和项羽区别太大。

所以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和拿破仑类似。但是几个人综合起来,和拿破仑有一定的相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