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这是一个关于舰艇生命力的问题。抗风浪能力是舰艇生命力的一个方面。舰艇能抗多少级风浪,设计时就根据将来可能遇到的情况,按照极端的状况计算好了,按照设计要求建造的舰艇,都能达到设计要求,不然是交付不出的。据我所知,一般的舰船抗十级风浪是没有问题的。

一、什么情况下舰艇会翻沉

翻和沉是不一样的,沉是这条船的浮力不能支持现在的重量,就沉下去了;翻了不一定会沉下去,因为还有浮力,只有船翻了进水,水进多了,浮力不足以支持,才会沉。所以保持船的正常浮态很重要,船翻了进水,离沉就不远了。那么船在什么情况下会翻呢?

先了解两个概念,一个叫“重心”,一个叫“浮心”。重心是这个船所有重量的中心点,好理解;浮心是这条船浮力的中心点,也就是这条船排开的水的重心。当重心在浮心下面是,船是稳定的,像个不倒翁一样,摇到左边就有个力把它往右拉;摇到右边,这个力把它往左拉。这个力是重心以浮心为支点的力矩,而这个力矩把船拉回正常状态的能力叫船的稳性。当浮心低于重心时,浮心就会产生力矩,船就会翻沉。

重心的位置是不变的,浮心的位置随着船的摇摆而变化。所以让船摇摆小一点,浮心位置变化小一点,船就会安全;如果摇摆大避免不了,那么让船的浮心不会高过重心,船也是安全的,不会翻过去。我们经常听到介绍说“这艘军舰最大可以摇摆到35°”,意思就是“摇摆到35°重心还是在浮心下面的”。

所以,当重心高于浮心时,船会翻;当浮力小于重量时,船会沉。

二、舰艇有哪些抗风浪设计

风浪大时,会使舰艇摇摆,这样舰艇就会进水、浮心位置就会变化。如果水进多了,舰艇就会沉掉;当舰艇摇摆大,舰艇就会翻了。而舰艇要在任何时候都能执行任务,所以要求在大的风浪下都能安全,这些舰艇在设计时都有所考虑。

首先,舰艇的水密性很好,门、舱口、舷窗都是特效设计制造的,保证水密,即使外面的水有一定的压力,也不会进来,这样就保证了舰艇的浮力;其次,舰艇的重心很低,主甲板以上东西很少,这样保证了一般的摇摆都不会使重心变高的很厉害,只要重心在浮心下面,舰艇就是安全的;再次,舰艇上的物体都固定的很好,不会乱移动,油水舱有的有纵向隔板,使油水这些液体流动小,专业叫“减小自由液面”,这些措施都使浮心变化小,不利的力矩少,也就保证了舰艇的安全。

总之,这些使重心低、浮心高、位置变化小、水密性好、液体流动小,都是舰艇抗风浪的设计,是保证舰艇生命力的重要措施。

三、在海上,舰艇怎样操纵抗击风浪

在海上航行,抗击风浪最重要的三点就是:重的物品一点要移到更低的位置、不要让舰艇正横位置受风浪、保持好水密性让外面的水进不来。这些措施的作用是:让重心低、让浮心变化小、让浮力保持好。

有一个著名的舰艇沉没案例,是日本的“友鹤事件”。友鹤是日本在建的一艘军舰名字,当时日本为了尽量在军舰上多装武器,就牺牲了一些稳性。因为甲板上武器多了,重心就会高。结果这个“友鹤”刚刚出厂7天就遇到大风浪,舰艇摇摆过大,翻了,接着进水,不一会就沉了。

现在舰艇的抗风浪能力都很好,十级大风对舰艇没什么威胁。比如现在我国最小的22艇就能抗风十级,更何况大的舰艇。这么说吧,大的军舰是不怕风的,航空母舰遇到台风,漂着不动好了,不会有问题,叫漂航。

总之,军舰抗击风浪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如果非要说的话,我觉得十级风是没问题的,前提是你要操纵方法得当。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法国海军“乔治.莱格级驱逐舰大大风浪中航行时的情景,这个视频很多人都看过,以旁观者角度来看,确实挺担心这艘战舰在这么大的浪里会倾覆。乔治.莱格级驱逐舰,满载排水量4300吨与我军054A型护卫舰差不多,在1970年代算是远洋战舰,但它在大风浪当中就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从图片里浪涌强度来看,最起码会有九级左右的风和七米高的大浪。

现代战舰不论大小在设计之时已经考虑到了巨浪和大风对战舰的影响,因为战争可不管天气是否恶劣!除了“不可抗击的自然力”之外,军舰都要去出海巡逻,所以根据战舰的大小都有抗风力等级和抗海浪🌊高度。通常来说排水量超过3000吨等级的战舰都具备抗10级台风的能力,当然排水量只有200~300吨的导弹艇、鱼雷艇...这类的小艇,有7级风力和4米高的海浪条件下就不能再出港了,浪太大真的有倾覆的危险。

海军远洋舰队出海前都要收到海军气象部门和地方气象台发来的气象预报,出海时要根据气象资料来安排航线,不能硬闯大风大浪海区,因为战舰可能受得了,但是舰员扛不住!如果出现人员在大风浪坠海死亡会追究责任的。美军“小鹰号航空母舰”也在9级大风浪中航行过。

虽然舰队出海可以避开风浪,但是战争有其紧迫性,为了快速赶赴战场有些时候也得硬着头皮去闯大风浪海区,舰船在大风浪海区航行时为了减少舰体的左右摇摆,都要将“减摇鳍”启动,以平衡舰体减少浪涌对舰体一侧的强烈推动。“减摇鳍”是现代战舰必备的航行安全装置,它在平时折叠在舰体一侧的水线一下,一旦进入高海况海区时就要开启。“减摇鳍”开启状态就是这个样子,它是由齿轮、液压杆收方装置组成。战舰有了它会使舰底部分面积增大、可以压制浪涌对舰底和舰侧的推动力,使战舰在大风浪中保持相对的平衡。

另外,现代战舰在舰型设计使长宽比大部分是1:8.5左右,舰体的长度减少而宽度增加,虽说主要原因还是垂直发射器的普及,但长宽比缩小,间接的让战舰在航行当中会更稳定,适航性能也就更好。这张风力等级表说明了多大风会引起多大的海浪,实际上大洋深处的风力最高可达17级,海浪高度超过了18米,这样强大的风力在太平洋战争中出现过,当时美海军上将哈尔西率领的舰队在菲律宾以东200公里的外海遇到了,虽然舰队损失惨重仅次于“珍珠港事件”,但多数排水量超过5000吨级别的战舰并没有沉没。这两张照片是台风过后的情景,航母的飞行甲板被巨浪打成了折角状态,虽然不能起飞舰载机了,但是航母的整体没有受到太大的重创,仍然可以自主航行。

通过上面的介绍,表明现代排水量比较大战舰可以在较大风浪里航行,倾覆的可能性很低,不过遇到超过10级以上的风战舰还是要尽量躲避的,现代战舰上的各种雷达,通讯天线、电子战装备...都非常昂贵,战舰在大风浪里航行舰体也许没事儿,但这些装备是比较娇贵的,被飞刮断卷进大海就是不小的损失!所以,战舰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在过高等级的大风浪中航行。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图为极限海况条件下行使中的054型护卫舰

军舰在海上最大的天敌就是风浪,虽然现代科技舰船上有完善的气象雷达装置,但是任然不能避免风浪条件下航行。比如说实战或者是训练,战斗可不会等天气。很多人好奇舰船一般能抗多少级的风浪呢?其实这个要分两点阐述。

图为秋月级驱逐舰下水特写,片状物就是减摇鳍

首先一条船的抗风浪性能要看船只的吨位,理论上说吨位越大抗风浪能力越强。但是也不是这么绝对,还要考虑一个结构强度。像航母这样的巨型战舰,舰载机纳入机库后可以抵御14级到15级大风,能承受9级海况(浪高14米)。而一般的大吨位驱逐舰则是能承受12级大风或者是9级海况,远洋护卫舰则是和驱逐舰同样的标准。像056这样的轻护卫舰肯定是不行的。

图为伸缩型主动减摇鳍

舰船抗风浪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就是减摇。众所周知,如果船只的重心不稳,很容易造成摇晃,从而被浪打翻。长时间大幅度摇晃也会对舰船造成不可逆的结构损伤。现代舰船都有比较高效的减摇鳍,这是抵抗海况的关键。少数对平台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舰船,比如说航母,还会有其他的减摇方法。

举个例子,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除了传统的减摇装置外,还开发了一套SATRAP自动操纵和减摇系统,还有主动式减摇鳍。也就是说通过计算机和传感器来测算摇晃幅度,在自动操控减摇鳍的角度来抵消摇晃。这使得排水量仅有4万吨的戴高乐号抗风浪性能接近美国10万吨级的尼米兹级,这是十分了不起的。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就数“轮船和飞机”了!我就是一名远洋海轮船员,我出生在内陆地区,从小到大没有见过大海,更没有见过轮船军舰,一直对大海和轮船充满恐惧。好笑的是大学期间我竟然学习的是“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也顺利的登上了巨轮,偶尔会见到了军舰等不一样的风景。

至于军舰能抗多少级的大风,我似乎不太清楚,但是我对于商船比较了解,我相信军舰的抗风强度肯定比商船要高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商船的抗风等级和真实的情况如何!

首先在海上的风力要比我们在陆地上大很多,因为陆地上有高楼大厦等建筑物,风在吹的过程中逐渐削弱,在海上就不一样了,一望无际的海面,没有任何的遮挡,所以轮船受的风力都是真实的风力,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在正式投入使用之前都是要经过抗风测试的,一般商船的标准是12级风力不沉,实际上即便阵风达到15级,商船左右倾斜摇摆的度数达到20度,虽然有点危险,但也是问题不大的,商船就如此厉害了,更不要提军舰了。

其次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在平常航行过程中,都会接收气象信息的。不仅如此,我们都会学习航海气象这门学科,根据云层也能判断出大风的走向。在大风来临,商船和军舰都会进行避风的。也许很多人都会好奇,那么大的海洋,没有遮挡物,去哪避风呢?船舶避风和我们想象的并不一样,在海上无论多大的风都是区域性的,并且可以提前判断风的走向,因为我们能提前接收到气象信息,只需要提起开船绕过大风区域就行了。还有的国家海岸线附近设计有防波提,船舶只需要开进防波提范围之内就可以保证非常安全了。

我们也许都听说过海难事故,但是因为大风让船舶发生沉没的案例在我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是没有的。就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了。整个船舶就像不倒翁一样,重心特别的低,船舶底部会留下压载舱,即便船舶是空载,压载舱里面可以打满水,保证船舶的稳性,所以风对于现在船舶的影响还是非常小的。特别是军舰,当有大风的时候,不用避风也是可以的,因为军舰的速度比较快,它们只需要调整航向,把船头对着风浪的方向,顶着风浪前进就可以了。虽然船舶会晃,但是绝对不会倾覆。最怕的就是船舶的一侧对着风来的方向,那将是特别危险的。

真实案例:

在我的跑船生涯中,曾经就因为一次大风差点把我吹进海里。2018年我们在加拿大锚地,当时我在值锚泊班,由于风力比较大,我们接到上级的通知,必须要抛双锚,锚链必须要跑到12节。晚上船晃的厉害,我在驾驶台认真的盯着雷达,不仅怕我们船走锚,还担心锚地里别的船受风的影响和我们船撞到一起。风一直在刮,船围绕着锚链一直在转圈,船长担心锚链没有刹死,便让我去船头看一下。我们船长是275米,刚走出生活区,我就感觉自己似乎站不稳,风吹的我呼吸困难,船长在对讲机里面叫我,我的回答他都听不清。突然一个浪打上来,再加上船的摇晃,风力很大,我一下子摔倒了,并且瞬间在甲板上滑行十几米,当时幸亏有栏杆,否则我就掉进海里了。当时的风力和大浪,掉下去基本上没有人敢救援,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

船舶因为风浪沉没的几率很低,但是对于一些邮轮来说几率就大了很多,因为邮轮上层建筑比较高,受风面积比较大,确实比较危险,但是军舰,商船似乎就比较安全了,万一船舶沉没,船上的人员该怎么办呢?其实也不用担心。

现在船上都有救生艇之类的设备。并且每条船上配备的很充足,必须满足这条船所有的人员有地方乘坐。即便是随风漂流,不至于被淹没。另外船员已经军舰上面的官兵都是有一定的经验的,特别是军舰上面,一出动就不仅仅是一条军舰,都是一个编队在行动。即便发生危险,附近的船舶肯定会第一时间救援的。近几年,其他国家还可以,美国的军舰就经常发生沉船,相撞的事件。这也足以说明美国的海航技术也确实很一般!

我在商船上工作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是一个老船员教我们的。因为我们的淡水都是自己买的矿泉水,喝完之后瓶子是空的,我们就会装满船上自己造的淡水,然后扔进海里。有人说这是一种坏习惯,对海洋环境是一种破坏。还有人说这是一种好习惯,这对于航海人的尊重,一旦有船发生倾覆,人员被漂流在一个荒岛上,里面的淡水似乎可以救命。其实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既然人能够漂流到的地方,装满淡水的瓶子也一定能够漂过去,不仅是为了咱们的航海人,或者哪一天自己也能救自己一命。

关于风浪,在海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无风不起浪”,这说的也就是浪花,因为大风吹起海面,行成巨浪对船舶进行威胁。还有一种说法是“无风三尺浪”,这说的是涌浪。是在海底下面的浪,表面上风平浪静,海底暗藏涌动。这也是特别危险的。所以对于航海人老说,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似乎都有一定的风险性,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更新,这种危险性似乎很小了。你们觉得风浪对于商船和军舰的影响大吗?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所谓无风不起浪,风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随着风力的增加,海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凶猛,这对于航行于大海的船只往往是致命的!军舰因为需要面对比民用船只更复杂的海况和气候环境,因此在建造时的抗风标准也是非常之高的!总的来说巡逻艇的抗风等级小于近海护卫舰小于驱逐舰小于两栖攻击舰小于航母,基本上是和排水量成正比。当然了,这也并不是一定的,比如后勤保障舰的抗风等级就小于大部分一线作战军舰。以目前人类的造舰水平,如果要用风浪击沉万吨级以上军舰,以地球上的台风而言,基本上很难完成这项任务,只有九级以上的地震海啸形成的30米以上的巨浪才有可能完成这项任务!(航母即使倾覆到如此角度,依旧不会翻船沉没)

根据我军现有的造舰标准,军舰的抗风能力主要分为五个等级,最低为抗8级风的五级,最高为抗12级风的一级,乍一看能抗台风貌似很牛逼,但其实这个标准并不高!12级台风的风速不过30到40米/秒,而当年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航母建造时的抗风标准据说达到了惊人的102米/秒,大大超过了我们最高的一级标准。而辽宁舰的满载排水量也不过6万吨,如果是八万吨级的尼米兹级和10万吨级的福特级航母登场,其抗风能力能够轻松民碾压目前17级的超强台风,因为其风速也不过60米/秒而已。(福特级航母建造现场,航母虽然上宽下窄,但其实底部有许多设备和压水舱,重心全部集中在这里,就像不倒翁一样,难以沉没)

最活生生的例子莫过于二战时期美国的台风将军哈尔西了,在1944年他曾经率领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勇战14级的眼镜蛇台风,最后收获了两艘航母重创,3艘驱逐舰沉没、800余人丧生的悲惨结局。不过哈尔西当年的航母不过是排水量2.4万吨的独立级轻型航母而已,虽然遭受重创,但是也不过是木制前甲板被吹断,舰载机被吹落海中,离沉没还差的远。现代航母多采用全封闭式钢制甲板结构和水密舱室结构,抗风浪、抗沉没性能比二战时期强过百倍,应对14级的台风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独立级航母前前甲板被吹断)

既然航母的抗风能力如此之强,那么普通的护卫舰、驱逐舰呢?依旧以我们的造舰标准为例,排水量在200吨以上,1000吨以下的近海军艇一般要求能够达到3级抗风标准,也就是10级风,风速约25米/秒,也就是说最不受我们待见的037型猎潜艇排水量约375吨,但其实却能抗住10级大风的正面冲击!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2500吨以下的护卫舰抗风等级要求为2级,能够承受11级热带风暴的袭击,风速约30米/秒,目前来看排水量1400吨的056型和1600吨级的053H护卫舰都具备这样的能力。(056护卫舰)

排水量在2500吨以上的大型护卫舰和驱逐舰则要求抗风能力达到最高的1级,也就是普通的12级台风下(风速约35米/秒)依旧要能够正常航行。目前来看,054A护卫舰和052CD、055驱逐舰都具备这样的抗风能力,也正是因为具备这样几乎全天候、全地域的恶劣海况出海作战能力,054A和052C才能担当索马里海域的护航大任!补给舰虽然建造标准更低,但是以护航能力推算,目前2万吨级的903级补给舰和4万吨级的901级补给舰最低也拥有抗12台风的能力!(在阿拉伯海大浪中航行的054A型护卫舰—舟山舰)

主流的军舰舰体虽然抗风能力可以达到最强的台风级别,但是一般遇到恶劣海况还是会尽量避免出战。因为一些外露的雷达天线和烟囱、桅杆之类的脆弱突出部还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最重要的是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之下,军舰水兵在摇晃的船舱之内连正常的走路都成问题,更别提操作武器装备进行战斗了。而对于航母来说,别说台风,就是10级大风天气下也根本难以进行正常的舰载机起飞着舰作业,作战什么的就别提了。总结一下,军舰的抗风能力其实只是考虑极限状态下能够保全舰体和主要设备完整的一个标准,但却并不是要求舰船在这样的风浪下仍旧能够正常作战。(南海恶劣海况下,辽宁舰发生甲板上浪现象,这时候舰载机都要回收到机库之内)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军舰在海洋里行驶,一般能抗多少级风浪?会不会沉没?

军舰的吨位越大越沉,其抗风浪的级别就越高。像航母几万吨的排水量,就能抵抗海上12级台风,如遇到12级以下的台风,它还能安然无恙、乘风破浪的航行。

而排水量在几千吨的战舰,包括各类驱逐舰、护卫舰等,最多能抗十级以下台风。这是因为在军舰设计时,是按小孩玩具不倒翁设计的,它们是船的底部沉,在船的底部制做了很多的隔离舱,这些隔离舱装上弹药、燃油、淡水、食品等。一旦用完食物和淡水,就往隔离舱内装海水,总之时刻保持船的底部有重物沉压,这样能保持舰在海上遇到台风即便是左右晃也不会覆翻。

特别大的台风也能对航母编队构成威胁,比如美国的航母编队前几年遇到16、7级的飓风,没有及时进港避风,结果被飓风吹翻了好几艘战舰,航母虽然没有翻,但是甲板上的飞机被飓风吹进大海,损失惨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