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有意思,也有代表性,许多朋友把打导弹当作打枪、打炮一样了。

我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导弹的用法

海战不同于陆战。陆军地面作战时,要攻城夺隘、歼敌退敌,所以要进行大量的前期火力准备,进攻时,又进行大量的枪、炮射击,这样弹药的消耗量就非常惊人。现代海战,特别是导弹出现后,主要以精准打击为主,往往仗打完了,你可能知道打败了敌人,但你压根儿就没看到敌人的军舰。只要一枚导弹击中敌舰,不是沉没就是重伤。所以,不可能出现打枪一样打导弹。

导弹攻击时,先要进行战斗能力计算,单舰和编队的算法是一样的,结果是保证达到射击效果需要的导弹数。展开讲比较麻烦,可以说的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两枚导弹可以确保击沉敌一艘军舰(航母除外)。

用导弹攻击时,说明已接敌很近了,敌我双方都非常危险了,相比陆战,几乎是在拼刺刀。至于舰上的火炮,更不是主力武器,以前海上军舰用炮互轰是不可能出现的场面了。火炮只是用来扩大战果用的。

二、导弹有多少

一艘驱逐舰带八枚对海导弹,足够应付一场中强度海战了。大家不要以为大驱逐舰有一百多的垂直发射单元,有几百枚导弹,以为可以随便打。那是对空的,防御用的,不能用于对海攻击。

海战一般不是单舰活动,出去打战海上分几个编队的,还有空中支援保障。用导弹攻击敌舰仅仅是攻击方式的一种,并且还不是最优方式。

一个编队导弹打完了,战斗基本结束了,只要你不是瞎打,而是发现目标后打的,那么可以宣布你胜利了。比较可怜的情况是你被击沉了,导弹一枚未放,静静地随舰沉没。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马岛战争"或埃以战争。

三、发现即摧毁

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现在的飞机、军舰基本都是确保发现即摧毁。所以,谁看的远,谁发现的准就很重要。2018年,我军在南海演习,美航母编队在菲律宾以东不敢动,就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在新闻里讲了一下它的位置。当时的情况很复杂,如果中国不强硬应对,美国航母带着一帮盟国破船到南海我岛礁边“自由航行”,那么现在我们的人工岛屿还不知道怎样。现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航母的行踪也是诲莫如深,一会说航母在韩国、一会说在日本。他一个总统三军统帅真不知道吗?放烟花而已。喜欢军事的朋友应该记得这事。

总之,战争的样式是千变万化的,战场上的情况更是瞬息万变,不可能跟拍戏似的按剧本走。当然,作战计划是有的,作战行动其实就是根据不同的状况在不停地修改计划的过程,指挥官的水平就体现在这修改之上。陆战需要用无数弹药覆盖来夺取胜利,海战有时可能几枚导弹结束战斗。

四、说说结论

军舰上导弹打完了,战斗也就结束了。你胜了,回来补充;败了,也就这样了。

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现代战争中很难出现军舰把导弹打完的情况,现在的战争中,军队是非常专业和职业的,有一整套流程来分析作战的目标、战斗的方式、需要的兵力和弹药量,然后再根据需要配齐相关部队和装备。尤其是海军这种在海上独立机动作战的军种,会根据不同的任务灵活选择参战的军舰规模以及携带的弹药。当然,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大胆的设想如果导弹打完了该怎么办。

图为现代级驱逐舰发射导弹,由于现代级反舰导弹只有8枚,他的价值也在于这8枚导弹,因此曾经被人诟病为打完导弹就没有用了。

假设场景1:俄罗斯海军军舰导弹打完了

不同的国家对待军舰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军舰的使用方式也不同。我们先假设俄罗斯海军军舰导弹打完的场景。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海军并不是夺取远洋制海权的军种,而是发动核打击、掩护核潜艇、支援陆地作战滨海侧翼的军种,即便是在苏联时期,苏联海军也只是破坏敌人制海权的舰队,而不是争夺制海权的舰队。

图为现代级驱逐舰吊装日炙超音速导弹。

因此,俄罗斯海军带有明显的重火力、轻自持力的特点,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如果是高烈度的海战,军舰出海就意味着必须要打完导弹再回来,甚至不回来也可以。比如俄罗斯的现代级驱逐舰,就是侦察突击群的主力舰,平时用于跟踪敌舰,一旦开战,利用两座双管130毫米舰炮和短射程的日炙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压制敌人的火力,而自己的自卫方式只有4座AK630近防炮和一座单臂式飓风防空导弹。

图为光荣级导弹巡洋舰上的火山反舰导弹发射筒,一共备弹16枚,打完之后要么敌人被击沉,要么自己准备防御,俄罗斯就这么干脆。

在实战中,现代级会在视距范围内迅速的压制敌人航母战斗群的护航军舰,重点打击宙斯盾驱逐舰和巡洋舰,并且把敌人舰队位置不断发回给后方的导弹突击群,自己根本不需要考虑生存,因为在这个局面下,现代级几乎很难不被击沉,他的使命就是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打完所有的导弹。后方的由光荣级巡洋舰、基洛夫级巡洋舰等大型舰组成的导弹突击群迅速向事发海域发射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如花岗岩和火山导弹,对编队内的大型军舰比如航母展开打击。

图为现代级驱逐舰发射反舰导弹,现代级驱逐舰要在视距内压制敌人的军舰。

因此,对于俄罗斯海军而言,战时导弹打完了这是好事,说明他们压制敌人的目的实现了。当然,他们也根本无需考虑再装填,一来后勤能力达不到,二来军舰导弹打完后,要么敌人舰队已经被摧毁,要么自己就要被击沉了,所以也无所谓再装填了。这就是俄罗斯著名的饱和攻击战法。

图为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军舰的垂直发射系统有多少单元,基本就是备弹多少发。

假设场景2:美国海军军舰导弹打完了

美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不同,美国海军是远征型的部队,是远洋机动作战的制海舰队,美国三军总战略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作战,其中海军奉行的战略就是海上机动作战,这点从未改变,只是90年代后期有一段时间转为错误的由海向陆作战思维,当然后来又得到了纠正。总的来说,美国海军的军舰总是要在远洋地区长期脱离本土和母港活动,补充弹药实在是不方便。

图为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的MK41垂直发射器正在吊装导弹,吊臂占用了3个单元的垂发空间。

同时,对美国海军而言,不论是高烈度还是低烈度战争,美国海军的军舰既然长期不返回母港,就很难确保弹药总是填满的,于是美国人的办法是军舰带上足够的弹药,除了装在发射筒内的导弹,军舰还设置了弹药仓库,装满了各种导弹,以便于海战中导弹打完了,能够迅速进行就地自己补充,采取的方式是改造导弹垂直发射器。

上图为MK41垂直发射器上的吊臂在工作,下图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靠港后,在港口补给弹药。

美国的MK41导弹垂直发射器是8单元为一组的,但是不论是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还是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他们在舰上的MK41发射器中,都有3个单元是空出来的,里面装着一座吊臂,这个吊臂就是专用于装填垂直发射器内的导弹的,一旦导弹打完,这条吊臂就会伸出来,把储备的导弹吊装进导弹发射器中,继续进行作战,这就是美国人的办法。

图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他们需要经常在远洋独立作战,因此自我保障的能力比较强。

假设场景3:我们海军军舰导弹打完了

我国海军的舰艇一开始有着典型的苏系风格,重火力、轻自持力,但是后来新一代大型军舰越来越接近西方理念,我国海军也从空潜快为主的破坏制海权型海军,转变为以航母为主、大型舰艇为辅的远洋制海型舰队,因此我国海军兼有俄罗斯海军的特色和一些西方海军的思维。对于军舰而言,导弹打完了会有不同的方式解决。

图为我国052C驱逐舰上的垂发弹药吊臂在工作中。

比如,我国海军的052C型导弹驱逐舰也装备了一个导弹垂直发射器吊臂,一旦垂直发射器内的红旗9导弹打完了,可以从弹药库迅速提取新的导弹,通过吊臂装填到导弹垂直发射器中。但是这个吊臂在后来的052D和055型驱逐舰上被取消了,理由是我国海军垂直发射导弹很多,从054A到052D到055,垂直发射器从32单元岛112单元不等,一个驱逐舰支队就有近一千个垂直导弹发射井,实在是没有必要进行再装填,如果有这个必要,可以派出两个驱逐舰支队。

上图为054A护卫舰在补充HQ16防空导弹,下图为052B驱逐舰在补充HQ16防空导弹,虽然是同一种导弹,但是发射器不同,补充的方式也不同。

当然,我国海军打完导弹之后,也可以继续发扬艰苦奋战的精神,进行海上近距离作战。

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发生军舰导弹打完的概率比较低,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么就赶快跑吧!这种情况下呆在原地就只能等死,尽管跑得再快也没导弹来得快,但坐以待毙总不是办法。

主流军舰导弹配置

一般一艘军舰的导弹配置和数量会根据任务需求而定,正常情况下都够任务使用并有富余,所以出现导弹打完的概率是极低的。

就拿我国主力驱逐舰052D来说,它的导弹配置比较完备,拥有64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如果满载弹量搭配,可携带32枚红旗-9远程防空导弹,8枚鹰击-18反舰导弹,16枚-鱼8反潜导弹和8枚红旗16中近程防空导弹以及机库上的24联装红旗10防空导弹,所以一艘052D能携带88枚导弹。后续的通过一坑四弹技术,有把8枚红旗16改配为其他导弹的情况,这样一艘052D能装下112枚导弹。

就052D的载弹量来说,已经足以应付一场中等强度的战役了。而像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也基本可以搭配100多枚导弹进行作战。世界第一导弹舰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更是可以携带426枚各式导弹,十足的海上武器库。

这些作战舰艇只要不是孤军奋战遭到群殴,正常情况下都不会遇到无弹可打的地步。所以问题所说的情况比较特殊,也基本不会发生。

军舰导弹打完了如何补充

军舰打完导弹后,首要选择还是要撤到安全地带,最好就是能回自家军港补充,这样对于自身安全和作战效率来说是最好的。如果实在回不去,那就只能进行海上填装了,但这个效率和条件估计十分低下。

军舰导弹打完后,自身不具备导弹填装能力,如果要进行海上填装,要有补给船才能进行,而一般的直升机只能运送轻型导弹,即便运来军舰上也要有相应的起重机才行。而且由于舰载导弹都比较精密,这对于填装要求比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事故。

美国曾研发出一种导弹垂直发射再装填系统,为的就是不让军舰“弹尽粮绝”。这款垂直再装填系统主要由一台起重机组成,当补给舰把导弹储存箱转移到舰上后,起重机再把导弹储存箱安放在垂直发射筒里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军舰导弹不够用的情况发生。

美国人的这一构想挺好的,但实际意义并不大,后面他们也放弃了该系统。美国人当时对该系统的要求是在五级海况情况下每小时能装填10枚导弹,这显然不切实际。世界大洋大多数时间都是7-8级海况,为了填装看来还需要特地找个安静的海。而每小时只能装10枚,一艘军舰装一轮导弹要10几个小时,这在战时不被打成筛子才怪。

目前海上导弹填装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军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海上填装。目前各国对于海上导弹填装使用得都很谨慎,基本都把精力花在导弹的打击效率上。总而言之,军舰导弹打完后,回港是第一选择,海上填装是次之。

综述

现代化海战,军舰导弹打完的情况比较少,即便是打完了,在成体系化作战情况下,也有其他军舰增援。所以只要军舰不浪射,不冒进,从容撤退还是不成问题的!

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首先这种情况的概率很小,军舰自身装载的导弹等弹药往往是足够完成作战任务的,而且很多时候军舰都是以编队执行任务的,一支编队往往就能达到数百枚导弹的火力,基本能够执行所要完成的作战任务,完全是足够使用的。

而且出发之前,作战部门会考虑到编队可能遇到的情况,尽量保证弹药充足。而如果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作战任务,比如编队搭载的弹药不够作战使用时,往往会采取其他应急预案,派遣增援部队等,保证火力够用。

但是毕竟军舰会有打光弹药的一天。如果军舰的导弹打光了,基本只有回港补充这一个选择,现有技术无法做到在海上补充导弹。导弹体积大,重量沉,需要精确地部署到发射设备上,而现代军舰一般使用的都是甲板利用率高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所以在海上是很难补充的,只有回到港内利用港内设备补充。

不过也不是所有导弹都不能补充。像轻型防空导弹等,是可以包装好后通过补给舰或者直升机进行补给的。而像我国此前经常使用的斜置导弹发射箱,由于是暴露在外面的,也是可以直接通过补给舰上的吊臂等进行吊装来补充的。

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打光了导弹还有火炮和鱼雷,有深水炸弹、反潜火箭弹。当然,现在海战的主要武器是导弹,如果把导弹打光了,也就差不多等同于把武器弹药打光了。要是在海战中军舰把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打光了怎么办?,是“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还是举白旗投降?又或者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一般来说,除非是自己无能瞎乱搞,要不然的话在海战中基本不存在弹药打光了的事。

咱们有句话叫“不打无准备之仗”。你这支军舰编队打算去哪,打算打一场什么样的仗,估计要打多久,事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作战的参谋啊,后勤保障部门啊,战场调度人员啊……他们都会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和应急预案。比如说咱们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面对的主要作战对手是海盗,那咱就多带些炮弹,各种枪械的子弹,至于各类防空、反潜、反舰导弹、鱼雷等大杀器就带得比较少了。因为这玩意基本派不上用场,带少量防身就行了。如果你去和别国海军打一场现代化的海战,那防空导弹、反潜导弹、反舰导弹、鱼雷这些大杀器就要多带了。因为打现代海战主要就是靠它们。另外,还要考虑战斗进行多久,是正面硬杠还是背后偷袭?是打几炮吓唬人还是要把对方直接团灭?等等,等等,所有的问题都要预告评估并做相应的准备。毕竟打一天和打一个月所要做的准备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有准备又怎样?毕竟军舰上的武器库有限啊。再怎么打总有消耗完的时候啊。这就是后勤保障部门的事了。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战争开打,无论是陆战也好海战也好,后勤保障部门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源源不断的将战争所需要的物资,如武器弹药、装备、油料、食物和水等等运往前线,绝对不能让部队断顿饿肚子。

在陆战中,指挥官都会留下部分人员作为预备队的,在海战中也一样,指挥官不会让所有的军舰一块上。当在前线中的军舰武器弹药消耗达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指挥官就会要这艘军舰边打边撤出战场到后方补给,而它的空缺则由齐装满员的预备舰补上。所以,在海战中不会出现军舰弹药打光的事。

那万一补给线被切断了呢?这也有应急预案。万一补给线被切断,那就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恢复补给线。不但补给线切断要有应急预案,其他的很多事都要有。例如咱们看电影《战狼2》,雇佣兵和反政府武装屠杀平民,我海军编队通过战场监视系统看着,并做好了一切准备,却因要等上级批复命令而无可奈何。当上级同意他们使用武力的命令一到,随着舰队司令怒吼一声“开火!”,军舰上的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尾焰向目标飞去。这一幕确实很燃。但燃归燃,现实中如果真发生这样的情况,指挥官根本不需要请示上级,因为在前往战区撤侨时就已经制订有应急预案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他只需要根据预案做出决定就行了。这些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后勤补给线切断,指挥官阵亡,失去联系、陷入重围……。回到原来的话题。如果补给线被切断,那第一要务当然就是要千方百计恢复补给线;如果恢复不了,那就要当机立断,立刻撤退。绝对不能等到弹药打光了在那抓瞎。

那如果真的把弹药打光了,怎么办?一艘没有弹药的军舰就是一艘废舰,和烧火棍没什么区别。碰到这样的倒霉事,一是赶紧开溜,有多快跑多快;要是跑不了就举白旗投降;如果不愿意投降,那就打开水密舱门自沉,又或者像邓世昌那样开足马力朝敌舰撞过去。除此之外,没别的招了。

军舰导弹打完了怎么办?

打完就打完了,能怎么办?

只能凉拌。

就如同中日甲午海战中的致远舰一样,海战中打光了炮弹,邓世昌也变不出炮弹来,只能命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本吉野舰撞去,结果被鱼雷击沉。

我想北洋舰队出海时,肯定也是备足了炮弹,但海战打的太激烈了,参谋们计算出来的一次性海战用弹量,几乎比实际海战耗弹量少了好几个零,这才出现甲午海战致远舰打光炮弹的悲剧出现。

现代海战也有可能有舰载导弹打光的可能,现代海战都是超视距打击,用炮的战争越来越少,没了导弹也就等于失去了打击手段,也只能在舰队其他军舰掩护下退出战斗,以最快的速度返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