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兵神李靖应邀评选古代十大名帅,谁会上榜?

九重云霄,天庭之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历史话题类节目,正在火热进行中。

张良: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浩史三人行》节目。我是天庭特约主持人张良,本期的话题是《选出你心中的古代十大名帅》,本期邀请到的三位嘉宾分别是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和兵神李靖,他们今天将与我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张良(西汉初):三位好!

孙武(春秋末)::张小友好!

韩信(西汉初):子房好!

李靖(唐初):留侯好!

张良:话不絮烦,我们直入主题。今天我们需要评出古代十大名帅,不妨就以唐肃宗确立的“武庙十哲”为基础,通过评检增删最终得出结论,三位没有意见吧?

三人:没意见。

△武庙十哲: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姜子牙为武成王,其祭典与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庙主祀是姜子牙,副祀是张良,历代名将十人的(包含张良)坐像分列左右两侧,合称“武庙十哲”。

张良:既然意见统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逐个讨论榜上人物。武圣太公望自然是铁定入榜,所以首先就是在下了,三位有何见教,今日但说无妨。

孙武:张小友辅佐汉高夺取天下,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能,的确令人十分佩服,入选武庙十哲当之无愧。然而今日主题有些不同,选的是名帅——为帅者当统领三军,鏖战沙场,严格来说张小友当年是参军谋士的角色,很少领军作战,因而老夫以为你应当在名士之列,而非名帅。

△张良,字子房,汉初封留侯

韩信:子房与信同朝共事,信最是了解。他多谋善断,屡献良策,的确为汉军的胜利立下不世之功。但如果让子房亲自领军上阵,却绝非他所长。(张良早期在古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行动失败,在韩国为相时领军抗秦也是战绩平平)

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馀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史记·留侯世家》

李靖:某素来仰慕留侯高才,火速入关、智斗鸿门、暗渡陈仓、下邑奇谋、兵围垓(gāi )下,桩桩件件皆是彪炳千秋的高明计略,令人高山仰止,受益匪浅。不过孙武子和淮阴侯说得也是实情,留侯乃名臣名士之首,不在名帅之列。

张良:呵呵,三位所言甚是在理,我本意正是如此。我们再来看下一位,齐大司马田穰苴(ráng jū)。

△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田穰苴的境界

孙武:田穰苴与我都出自齐国田氏,算起来还是我的长辈,他治军有方,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军事思想对我等用兵之人助益颇多。若是评选名帅,他实战经历不足却是硬伤。(齐国田氏的老祖叫陈完,是陈国逃难的公子,到齐后改姓田。孙武的爷爷叫田书,是陈完的五世孙,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田穰苴是田氏旁支,曾得齐景公一时重用)

韩信:诚如孙武子所说,司马穰苴有《司马法》传世,影响深远,称军事家没问题,但评选名帅就不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说起来好听,但实际上也代表着没有开打,后来没过多久齐景公就把他贬谪不用了,他这一生估计也没打过几个像样的仗。因而信以为司马穰苴入选有所不妥。(田穰苴曾任大司马,因而后世子孙称司马氏)

△《司马法》,武经七书之一

李靖:某对司马穰苴素来敬仰,《司马法》也曾反复拜读,堪称军事大家。不过二位所言不虚,为名帅者,怎么也得有几场实打实的大战绩才好服众。

张良:看来三位意见一致,那我们先将司马穰苴排除在外。下一位是孙武子您本人了,要不要亲自谈一谈?

孙武:既然探讨我本人,老夫自然要避嫌的,还是让其他两位来说吧。

韩信:孙武子太谦虚了,令人敬佩!《孙子兵法》乃是兵家圣典,为良将者必读之,何况名帅?您虽然出仕吴国时间不长,但是攻破楚国郢(yǐng)都一役着实精彩——仅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竟能五战五捷,以少胜多!您的学识和本领是相一致的,实在令信心悦诚服!

△孙武率吴军,一路攻破楚国都城

李靖:某附议,孙武子乃我等之师也,他若不能当选名帅,我等后辈就没人敢腆颜上榜了。

张良:孙武子入选看来是众望所归,如此便定下一人。下一位是魏西河郡守吴起,三位怎么看?

孙武:吴起这位后起之秀打仗是相当厉害啊,就连强悍的秦军也屡屡败于他手,老夫自忖遇上他不会认败,但也难以言胜啊!

韩信: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平手。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子壮哉!信以为吴子当紧随孙武子之后。

△吴起率魏军挫败强秦,尽收河西之地

李靖:吴子与孙武子并称“孙吴”,某是极为佩服的。虽然吴起贪功,杀妻求将,母死不归,然而他在魏国,秦人就不敢东向;他在楚国时,三晋就不敢南谋。放眼整个历史,能与他一决高下的统帅也难超一掌之数。

张良:吴子入榜实至名归,诸位皆无异议。我们来看下一位燕昌国君乐(yuè)毅,各位怎么看?

孙武:乐毅乃是战国名将,听说他助燕昭王攻伐齐国,连夺70多城,几乎使齐亡国,这一战绩连老夫也颇感惊讶。此人还独对莒(jǔ)、即墨两城围而不攻,深谙攻城不如攻心的道理,是一位高明的统帅,可惜燕惠王昏庸无知,竟使得这一切功败垂成。

△乐毅攻齐

韩信:信也深感惋惜,乐毅何等帅才,攻城拓地,劳苦功高,却横遭君王猜忌,致使强燕无望,那燕惠王真是可怜又可怜!

李靖:淮阴侯看来是颇有感慨,某又何尝不是?君王猜忌历来最寒人心,乐毅也好,你我也罢,皆是最懂这其中苦味的。

张良:无人嫉妒是庸才,三位且先宽心。看样子乐毅也可以暂入榜中。下一位是秦武安君白起,三位可有异议?

孙武:长平之战老夫已有耳闻,坑杀赵军降卒40余万,白起此人杀性不小,不过慈不掌兵,这对统帅而言倒也无可厚非。

△白起巅峰,长平之战

韩信:在信看来,白起当真是天生的帅才。他生平大小70余战,无一败绩。不光如此,他的歼敌数也是高达百万之多,占战国时期总战死数的二分之一,堪称“杀神”。

李靖:某以为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实至名归。他的军事思想领先于那个时代,以歼敌为要务,以筑垒工事为辅助,且能料敌于先,因势而变,野战能与其抗衡者寥寥无几,就像赵将廉颇也只能以守代攻,否则难挡白起锋芒。

张良:秦国虽然是我韩国的世仇,但是白起之能的确令人佩服,此人上榜理所应当。下一位是汉淮阴侯韩信,淮阴侯要不要先谈谈?

韩信:孙武子珠玉在前,信怎能不效仿在后,还是让他们二位来说吧。

△楚汉战争,北方几乎都是韩信打下的

孙武:呵呵,听说韩小友在后世有“兵仙”的美誉,如此高的评价又岂是浪得虚名?可以说,是你左右了楚汉战争的结局。西楚霸王原本胜算更大,你辅佐的汉高祖本不是他的对手,结果你硬是打穿了北方,抄了项羽的后路,真是后生可畏啊!

李靖:淮阴侯的本事某耳熟能详,佩服之至。凭一己之力,北上平定魏国、背水一战破代国和赵国,之后继续下燕、定齐,最后在潍水之战击杀大将龙且(jū),端是成就了一番不世之功啊!

张良:淮阴侯的本事我是最清楚的,那也是一定要入榜的。下一位是蜀汉丞相诸葛亮,有人觉得他是文官不该入选,三位怎么看?

△五次北伐,诸葛亮打得魏军心服口服

孙武:诸葛亮此人看似文官,但其统兵的本事可不简单。历数蜀地政权几乎都是积弱偏狭、自守一方,而诸葛亮带领的蜀军却能以攻代守,迫使曹魏强军不敢轻撄其锋,大多都在被动坚守。想做到这一点靠的不是国力、地利,而是诸葛亮本人的军事才能,强到令曹魏诸将寝食难安的军事才能。

韩信:蜀汉也算是我大汉续统政权,后期几乎全靠这位诸葛丞相一力支撑,有他在一天,曹魏就只有防守的份,其死后蜀国逐渐衰落便可知这一点。

李靖:诸葛武侯的治军之法和八阵图,某极是佩服!其用兵严整、进退有度,唯有用奇稍显不足,但瑕不掩瑜,诸葛武侯依然堪称最杰出的统帅之一。

张良:诸葛亮乃是天下奇才,不负卧龙之名,也先纳入榜中。下一位是唐卫国公李靖,三位意下如何?

△李靖灭东突厥

孙武:李小友三千精骑,深入敌境,大破东突厥,此等战绩实在是如雷贯耳啊,老夫佩服!

韩信:李靖乃是大唐军神,南征北战,不往不利,连李世民都忌惮非常,信神交久矣!

李靖:二位前辈过奖,某虽有寸功亦不过先贤,愿附骥尾!

张良:呵呵,药师过谦了,以你的战绩和著述,此榜必有你一席之地。最后一位是唐英国公李勣(jì),各位怎么看?

孙武:又是一位李小友,听说此人破突厥、灭高句丽、定薛延陀,有平三国之功,可谓大唐军方仅次于李靖的统帅了,此人入榜理所当然。

△李勣灭高句丽

韩信:信以为李勣用兵稳妥扎实,又不失轻灵巧变,乃贤将之风也。大唐第二战神名副其实!

李靖:懋(mào)功与我共事多年,我深知其用兵之能,在内为国之柱石,在外为敌之雷霆,该当入选。

张良:好了,李勣暂定入榜。那么除了我和田穰苴,目前十大名帅榜还差一位,三位请商量一下,选谁补位?

孙武:武庙十哲乃是唐朝所立,因而没有囊括后来朝代的统帅,我们本次评选应当尽量照顾周全,所以老夫首先推荐宋朝的武昌郡开国公岳飞。岳飞的岳家军可称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军,而这一切的造就者正是岳飞。此子真乃统帅大才,允文允武,强悍的金军硬是被打得闻风丧胆,若不是赵构(宋高宗)、秦桧这些阴损自私的人拖后腿,害死了岳飞,宋朝很大可能恢复失土,赶走金人。

韩信:岳飞精忠报国,逆境崛起,护佑中华,信附议!赵构、秦桧小儿真粪土尔!

李靖:壮哉,岳武穆内外交困之中,依然为护汉家衣冠,奋力拼战,威震敌酋,无人能挡!某也附议。

张良:好,既然意见一致,那么我们就将岳飞补入榜中。

最终评定

张良:那么,到此还不算完,正如孙武子说的那样,这个榜中以唐以前的名帅居多,有失公允。因而接下来,三位每人需要提出一位新人,来替换掉榜中的一人,如果大家都没有异议,则将形成最终评定。

孙武:甚善,老夫想再提名一位有为后进,明朝的魏国公徐达。此子有“大明长城”之称,乃是明朝第一统帅,他骁勇有谋,复我汉土,驱逐敌虏,直捣元都,战功显赫!我想将乐毅换下,一方面春秋战国的统帅占位较多,另一方面从能力和功绩上徐达也要比乐毅更胜一筹。

韩信:孙武子提议合情合理,信附议!

李靖:某也甚觉妥当。

韩信:信也来提一个,就选汉大司马卫青。卫青与霍去病乃是汉武时期的双星,二人开疆扩土,战绩彪炳,不过在统帅才能的全面性上还是卫青占优,因而以他作为代表了。卫青替掉诸葛亮,毕竟卫青的统兵能力和战绩是明显优于诸葛亮的。且二人皆出自汉统,替换一下也不算厚此薄彼。

孙武:呵呵,单就统兵之能,卫青确实优于诸葛亮,老夫无异议。

李靖:卫大将军定龙城、复河朔、袭高阙、出定襄,开疆拓土,所向披靡!某也无异议。

李靖:最后一个,某选一位后辈,明朝的少保戚继光。此人练军用兵皆是一流,且顺应时代发展多有创新,一生南除倭寇,北震鞑靼,若不是明朝当时衰败显露、党争严重,他会有更多更显耀的战绩。以他替换李勣,李勣虽说与他相差不大,但是从二者对国家和军事的贡献而言,戚继光更具时代性,略胜一筹。

孙武:嗯,老夫十分欣赏此子,他的《纪效新书》我也看过,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很好!

韩信:信也知这个戚继光,好家伙,于军事一道独树一帜,到哪都能威震一方,明朝当时得此良将真是运气。

张良:看来三位的提议都得到了有效认可,那么十大名帅评定可以给出最终结果——姜尚、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卫青、李靖、岳飞、徐达、戚继光。

张良:好了,感谢三位嘉宾的支持,本期《浩史三人行》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文化,分享生活感悟,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分享,在此感谢。

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兵神李靖应邀评选古代十大名帅,谁会上榜?

孙武首先出局,他更多以谋士身份出现于战场,吴军的胜利更多是因为伍子胥,作为将军,伍子胥比孙武更合格。

兵仙之名来自于明代一不通军事的小说家,而秦末乱世战争水平之低令人发指,背水一战这种战例是不可能在战国或者三国时期这种高水平战争时期出现,无论是攻齐还是垓下韩信唯一一次与项羽的交手,都足以显示韩信战场指挥能力的不足,这方面别说项羽刘邦,他连灌婴曹参都不如。

相比之下李靖参与的无论是战争水平,还是战略眼光,临阵指挥都强于孙武,韩信。

战国吴起善于军事改革,能强军,白起长于战略布局和战场指挥,单论统领大军征战天下为帅的话,白起无疑古今第一人,毕竟他能把七雄之中垫底的秦国杀成强国唯秦,天下胆寒。吴起内,白起外,只要有足够的支持,绝对的横扫天下。

兵圣孙武、兵仙韩信、兵神李靖应邀评选古代十大名帅,谁会上榜?

是我审题有误吗?三个都能上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