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其实常规潜艇攻击核潜艇并非不可能,只要战术运用得好,核潜艇也有可能被击沉的,因为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差别并不是太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原因一核潜艇胜在动力上可以几乎无限航行,潜深也比常规潜艇要深很多,但常规潜艇在这方面也不比核潜艇差太多。

核潜艇之所以先进,主要还是因为其所搭载的核武器以及其核反应堆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航行,常规潜艇在这方面要差了不少。因为常规潜艇必须在隔一段时间就得浮出海面,可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而且核潜艇能够潜水的深度高达五六百米,这样的深度可以说拥有巨大的优势。但并不代表常规潜艇就无法击沉核潜艇,毕竟都同属于潜艇,常规潜艇虽然无法一直待在水下。

但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常规潜艇已经换装了先进的AIP系统,使得即使常规潜艇也照样可以在水下航行很长时间不用付出水面,这就使得常规潜艇在这方面与核潜艇缩小距离。至于潜深,常规潜艇的潜深虽然无法达到核潜艇的五六百米,但在三四百米的潜深也已经足以满足战斗,可见实际上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差距并不是非常大。只要战术运用得当有合适的时机,核潜艇依旧有被击沉的可能,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差距无非就是航母与驱逐舰的差距,所以常规潜艇想要击沉核潜艇也并非不可能。

原因二核潜艇并非全部都搭载核导弹,现如今很多核潜艇也会搭载相当一部分常规导弹,跟常规潜艇没有区别,在武器装备相同的基础上,击沉也并非不可能。

常规潜艇所搭载的都是常规导弹,而不是核潜艇的核导弹,而反观核潜艇。在没有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很多核潜艇也会搭载很大一部分常规武器,这就使得双方在武器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只要有合适的距离和合适的战术指挥,常规潜艇击沉核潜艇也不是难于登天,毕竟现如今的常规潜艇也越来越先进,甚至很多吨位都在四五千吨左右,吨位大其可搭载的导弹数量也多,真要有机会攻击核潜艇,谁胜谁负很难说。

结语:

在现如今的时代,常规潜艇是主力,毕竟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核潜艇,所以常规潜艇也成为了各国的主流武器。而常规潜艇也越来越先进,在与核潜艇不是存在天大的差距之外,常规潜艇是极有可能击沉核潜艇的。

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常规潜艇与攻击核潜艇虽然都叫潜艇,都能发射鱼雷、导弹,但它们的差距却非常大,大到现代喷气战斗机与二战螺旋桨战斗机那么大。常规潜艇想击败攻击核潜艇的可能性非常小。(弹道导弹核潜艇任务不同,不在讨论之列。)

海洋是一个神秘莫测的三维世界,潜艇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上运动。攻击核潜艇体型大,机动强,设备多,拥有近乎无限的能量供应和续航能力,从而对常规潜艇,包括AIP潜艇形成了绝对的碾压。

第一、无限续航优势。

攻击核潜艇能在水下长期潜伏,自持力长达90天。仅氧气供应这一项,核潜艇就比常规潜艇优势的多。

压缩空气、电解水、氧气罐、再生药板、氧烛等是潜艇水下氧气供应的主要方式。其中电解水制氧量巨大,却需要大量的电能支持。

▲电解水装置

核潜艇只要反应堆不停就有无限电力供应,可以任性的电解水大量制氧,再配合空气过滤系统,使艇内空气充足清新。而常规潜艇就惨了,宝贵的电池不能制氧,只能靠氧气罐、再生药板和氧烛供氧,时间一长氧气含量下降,空气污浊不堪,船员就昏昏沉沉,四肢无力。

常规柴电潜艇水下靠电池航行,需要经常上浮充电。不依赖空气推进的AIP潜艇,倒能在水下低速潜航10几天,但AIP 功率小,高速航行还得靠电池。

除了氧气,核潜艇携带的生活物质也更多,生活环境舒适,士兵战斗力也更强。

第二、速度优势。

速度快的欺负速度慢的,这是潜艇对战中的规则。核潜艇水下速度30节以上,海狼、阿库拉等在35节以上,苏联661型核潜艇甚至飙过44.7节的高速。就算水下静音巡航,“海狼”级攻击核潜艇都有20节,与常规潜艇的最大速度相当。

跑的快好处多多,不但能跟随水面舰队出征,甚至不惧普通鱼雷的攻击。

鱼雷的射程与速度成反比,跑的越快射程越短。以美国MK-48鱼雷为例,速度50节时最大射程才8千米。若核潜艇以35节速度狂奔,那攻击距离稍远的鱼雷耗尽燃料也追不上的。

核潜艇还能大变深变向机动,再用水下气幕弹干扰一下,鱼雷的燃料就更不够用了。所以常规潜艇要想攻击核潜艇,需要贴得很近才行。

而核潜艇打常规潜艇就不一样了,常规潜艇速度慢,水下巡航4~8节,全力冲刺才20几节。低速鱼雷射程远,核潜艇能在安全距离之外攻击。

再加上常规潜艇高速冲刺电池消耗快,只能维持1~2小时。一旦电池耗光,和平年代只能上浮投降,战争年代就阵亡了。

第三、性能优势。

核潜艇体型大,装载的设备多。无限电量供应,使核潜艇电子设备功率更大,性能更强。

和雷达一样,声呐直径越大探测距离越远,效果越好。“海狼”级核潜艇使用的AN/BQQ-6型艇艏球形声呐基阵直径就有6米多,而常规潜艇最大才4米左右。

艇身两侧的被动舷侧阵声纳也比常规潜艇大的多,还有TB-16D、TB-29A两套拖曳线列阵声纳。TB-16D声纳阵长100~150米,光拖拽缆绳就有800多米长。这种大体积、大功率的电子设备常规潜艇根本装不上,也用不起,性能差距太大了。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装备的宽孔径舷侧阵测距声纳

第四,机动优势。

在开阔的水域,攻击核潜艇的机动能力比常规潜艇强很多。就像空战中的能量机打狗斗机一样,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而常规潜艇抢不到发射阵位,追也追不上,跑也跑不了,开到极速在核潜艇面前也跟乌龟一样慢,真是气人啊。

不过,要说常规潜艇一点机会都没有也不对。

近海水浅,地形复杂,岛屿暗礁众多,渔船众多,各种地质水文条件限制了核潜艇的机动、隐蔽能力。在特定的近海区域和关键水道,多艘常规潜艇联合起来阵地伏击,或布放智能水雷也能让核潜艇寸步难行。

▲智能水雷

核潜艇不傻,不会一头扎进危险水域。它会提前侦查,就算常规潜艇坐潜海底不发出任何声音,主动声纳也有可能发现它。再加上海洋那么大,还是三维的,所以彼此错过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核潜艇恰好经过某艘常规潜艇的伏击区,又恰好在很近的距离上,那常规潜艇就有一次鱼雷攻击的机会。若一击不中,常规潜艇麻烦就大了。

所以综合来看,打击核潜艇这类任务还是交给专业的反潜舰、反潜飞机和已方的攻击核潜艇吧,它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立体反潜网

常规潜艇专注于近海防御、封锁破交、偷袭水面舰艇和侦察就行了,这才能发挥它灵活机动,性价比高的优点。它跟核潜艇不在同一个舞台上,还是不比较的好。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一起了解有趣的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常规潜艇,我国的039B型、日本的“苍龙”级,也不是最差的攻击核潜艇法国“红宝石”级的对手。

可以说,同代的常规潜艇,很难战胜同代的核潜艇。有人说,就差个核动力,就能差这么多吗?显然,就能差这么多,别不服气,核动力可不光是燃料几乎无限这么简单,他可以带来巨大的战术优势,我们一一详解。

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核潜艇。

首先,核动力潜艇水下航行速度更快,比常规动力潜艇快得多。在水下,核动力潜艇可以无限时间保持25节高航速,只要不到他的自持力极限,他就可以在水下一直高航速潜航。你不信?实际上,中美俄都进行过核潜艇的极限潜航测试,我国海军的091/093型核潜艇都进行过类似的试验,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核潜艇一直保持在水下航行状态,而且速度保持在高航速,每一次测试中,核潜艇都能航程上万海里的距离,这就是核潜艇的优越性。

图为我国海军093G型核潜艇。

相比较而言,常规动力潜艇在水下航速上就差远了。他们只能保持25节以上高航速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然后就需要上浮换气,这已经是极限。如果要保持长时间的潜航,那常规潜艇就只能以2-5节的低航速在水下徘徊。即便是非常先进的常规动力AIP潜艇,比如日本海自的“苍龙”级,最长潜航时间也只有14天左右,而且航速只能维持在2-5节的低航速。

有人说,这点速度的差别,就能在战斗力上差那么多吗?那是当然,常规潜艇航速太慢,经常需要上浮换气,因此只能执行“伏击”任务,说好听点叫“围猎”任务;而核潜艇的航速较快,可以跟随主力舰队作战,甚至经常作为航母编队内的护航舰艇使用,他可以依靠高航速迅速夺取优势的空间、位置,因此适合执行攻击性任务,被苏联称为“水下巡洋舰”。伏击和攻击,在战术上的差距可就大了。

图为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内部空间巨大。

再者说,在潜艇之间的对决中,核潜艇因为速度更快,因此在水下更加灵活机动,在搜索和攻击中,自然优势更加明显。同时,核潜艇的动力充沛,因此他的吨位可以更大、空间可以更大、设备可以更多、武器可以更丰富。比如,一般的攻击核潜艇,吨位都在7000吨以上,而最大的常规动力潜艇,吨位仅4000吨。

图为俄罗斯核潜艇内的餐厅,核潜艇空间要比常规潜艇大的多。

吨位较大的核潜艇,可以携带尺寸更大的声呐基阵设备,提供更充沛的电力供应,因此搜索能力有优势。吨位较大的核潜艇,可以使用跟多的高屈服强度钢材,因此耐压能力更强,潜深更大。吨位较大的核潜艇,可以携带口径更大的重型鱼雷,因此攻击的威力更大。吨位更大的核潜艇,可以携带更多的巡航导弹、反舰导弹,实现远程攻击能力。

最后,核潜艇由于吨位大,因此内部空间也大,潜艇内的设施更为完善,在长期潜航的远洋作战中,更加完善的内部设施、更加充分的物资保障,能带给士兵更持久的战斗力保障。比如俄罗斯的台风级核潜艇上,甚至还有大餐厅和浴池,一般的常规潜艇上,根本没有空间设置这些设施。

总而言之,核潜艇因为使用了核动力,所以速度更快、吨位更大、潜深更大、武备更多、自持力更强、环境条件更好,所以战斗力更强。

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一个国内部分军事媒体流传了很久的伪命题,那就是关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苍龙级常规潜艇,很多人对其作战性能大加褒赞,声称满载排水量4000多吨的苍龙级常规潜艇不仅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常规潜艇,而且就算比起核潜艇也是毫不逊色。那么常规潜艇真的是只要吨位做大一点儿,再上一些高大上的新技术,就可以匹敌核潜艇了吗?

实际上在技术水平没有代差的前提下,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综合实力差距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在潜航时间方面,核潜艇在理论上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续航动力,在水下轻松愉快的潜伏几个月也毫无问题,而且这还是考虑到潜艇艇员生理承受能力的保守估计。传统柴电动力常规潜艇的潜航时间只有几天,即便是AIP动力常规潜艇最多也只能提高到几周。

在航速方面,核潜艇的巡航速度超过30节,丝毫不亚于大中型水面舰艇,能够伴随航母战斗群快速机动。常规潜艇的巡航速度只有可怜巴巴的几节,如果想跑20节以上的高速充其量坚持几个小时就只好趴窝了。要知道航速的差距对于潜艇对战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因为航速高的一方可以更快地进入有利发射阵位先敌开火,也更容易有效规避对手发射的鱼雷。

核潜艇PK核潜艇,如果双方的巡航速度只相差几节,战斗力差距都已经很明显了。更不要说常规潜艇PK核潜艇,巡航速度相差二十几节甚至三十几节,更是只有被单方面吊打的份儿了,即便双方使用同样的鱼雷,核潜艇的不可逃逸范围最多相当于常规潜艇的零头,就好比两个枪手对狙,一个人的枪有效射程高达1000米,另一个人的枪有效射程只有100米,这个仗还怎么打?

在艇载设备方面,核潜艇有核反应堆提供的充沛电力,还有足够的艇内空间,可以容纳功率更大、性能更好的声呐系统,比如拖曳式声呐、舷侧阵列声呐、球形声呐等等,并且不受限制地自由开机;武器装备也更加丰富多样、威力强劲;艇内也有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让潜艇艇员保持更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相比之下开个空调都要担心会不会停电的常规潜艇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当然常规潜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核潜艇的上述优势需要在深海远洋当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到了水深有限、环境复杂的近海大陆架区域,就难有用武之地了。这个时候吨位更小、转向更灵活的常规潜艇就可以依托有利地形地貌(特别是一些出入岛链的比较狭窄的必经水道)隐蔽设伏、守株待兔,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关闭发动机,躲避对手的被动侦察,出其不意地打核潜艇一个措手不及。总而言之,核潜艇主要用于远洋作战,常规潜艇则主要用于近海防御,后者只有在特定环境下才能有机会与前者进行周旋。

作者:刻雨无痕

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战场上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是概率问题而已。手枪击落飞机你信吗?第一反应肯定不信吧?但是历史上就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手枪击落战斗机的事情。这把手枪是著名的M1911,而被击落的战斗机则是日本零式战斗机。而且飞机刚刚出现用于作战的时候还没有机载武器,飞行员空战都是用铁链,甚至是石头。这种时候掏出随身携带的配枪互相射击,最终打死对方飞行员击落战斗机的情况则出现过。所以说,常规潜艇虽然性能不如核潜艇,但也有可能击沉核潜艇,只不过概率非常小。抛开偶然,只说正常情况下的双方对抗,常规潜艇基本上遇到攻击核潜艇没有还手之力,击沉核潜艇的可能性非常小。作一个小小的沙盘推演,就以被吹上天,一度性能直追核潜艇的日本苍龙级常规潜艇作为常规潜艇一方的选手。另外一边则用美国海军序列中,年龄比较大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作为核潜艇选手。双方在风平浪静的太平洋海洋中相遇了,双方和外界联系的设备通通抠掉了,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不能借助完善的作战体系碾压苍龙级。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吊装鱼雷

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产品,水下排水量在7000吨左右,装备有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装备有4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MK-48重型线导鱼雷。MK-48是世界著名的重型鱼雷,主动攻击模式下射程50千米,航速达到40节。被动攻击时航速可以达到55节,不过射程减到38千米。MK-48型鱼雷战斗部重267千克,这个装药量,就算一艘万吨大舰都得报废。洛杉矶级艇艏AN/BQS-13DNA艏部球形基阵声呐就是那个球球。

其中搜寻目标关键的水声装备为一套高性能的BQQ-5型综合声呐系统,其中包括一部直径巨大,探测距离非常远的AN/BQS-13DNA艏部球形基阵声呐;一部BQG5D宽孔径舷侧阵声呐;一部BQR23/25细线型拖曳阵声呐;一套BQS-15型主动式高频进程测距声呐和一部MIDAS测冰声呐。水声系统总体性能非常出色,其中AN/BQS-13DNA艏部球形基阵声呐为主要作战用的,可以远程定位目标,将数据进行共享引导空中打击。但是这里推演没有空中打击,所以这部声呐做的就是定位对方,然后引导鱼雷攻击。苍龙级是日本常规潜艇,排水量没有超过3000吨,但是却装备有6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美国的MK-37鱼雷或者日本的MK-48鱼雷仿制品89式重型鱼雷。这两种鱼雷都是美国血统,其中MK-37是1957年的老年人,弹径是482毫米。而89式则是MK-48型日本仿制品,加装有光纤制导技术,据说更为灵敏,准确度更高。其关键的水声系统为ZQQ-7整合式声呐系统,由亲潮级的ZQQ-6声呐改进而来,整套系统有一部弓型声呐,四套侧向阵列声呐和一部拖曳式阵列声呐。特点是地频远程探测性能突出,改善了潜水海域复杂背景噪声情况下的识别能力。除此之外,还配备了侧向阵列声呐和拖曳阵列声呐,因为设备体积较大,而且耗能也大,所以一般只有核潜艇才会装备这两种声呐。作为常规潜艇,还装备有侧向阵列声呐和拖曳式阵列声呐,但却自持力不足,根本没办法将这两套声呐的作用发挥出来,实现长时间水下战备,实在是有点浪费。性能对比完了,推演开始。洛杉矶级核潜艇采用核动力,电用不完,主动声呐一直保持高强度搜索状态,首先发现了同样在太平洋海底巡航的苍龙级。苍龙级发现自己被洛杉矶级发现之后,赶紧加速到20节的最大速度,并战术机动,企图躲开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的锁定。但是,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最大水下速度32节。一个跑,一个追,距离越来越短。潜艇发射鱼雷

苍龙级的指挥官非常专业,发现逃脱不了之后开始和洛杉矶级转圈圈,准备回头拼个鱼死网破。洛杉矶级核潜艇的指挥官发现了苍龙级指挥官的想法,开始放缓速度,保证安全距离,但是死死咬住苍龙级。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苍龙级经过高强度机动,电池里的电是越来越少,机动能力越来越差。最后,洛杉矶级开始靠近,高速机动之后,迅速转向,强占侧舷最佳鱼雷发射阵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4枚MK-48以50节的高速向苍龙级冲去。砰!苍龙级直接被摧毁,常规潜艇完败。

常规潜艇击败核潜艇可能性大吗?

英国皇家海军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之一,总体作战能力在世界攻击型核潜艇排名中经常位列前五名之列。

但是,在去年4月份“美英法三国联军”空袭叙利亚期间,“机敏级”却被俄罗斯的“基洛级”常规潜艇驱逐…大概的经过是:“机敏级”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叙利亚外海(估计是在200海里之外) 打算使用“潜射战斧导弹”打击叙利亚境内的目标,刚刚进入到发射海域就被俄军“基洛级”跟踪,在进行战术机动后仍然没有摆脱的情况下,最后“机敏级”只得放弃发射“战术战斧”导弹的企图 撤离发射海域。“基洛级”常规潜艇是1970年代末才研制和建造的潜艇,水下排水量接近3000吨,属于大型远洋潜艇…不过由于设计年代久远,它没有使用AIP水下推进装置,仍旧使用蓄电池组为潜艇提供水下动力。

实事求是的说,基洛级常规艇在深海区不论是水下航速/航程、机动能力、武器装备性能…都比不上“机敏级”!它们之间如果真的是在交战状态“基洛级”的胜率会在20%以下,但是在浅水区“基洛级”伏击“机敏级”的成功率会大增,原因是浅水区要限制了“机敏级”这种水下排水量超过6000吨级别的大型艇的机动能力,并且在浅水区谁掌握的水下海图全面,对于水下的航道、大陆架、礁盘…等环境知道的越清楚谁就会在水下交战的胜率越高,这个事情就相当于在家门口作战一样,守卫的一方会利用“地利”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而且在靠近领海的浅海区,己方会布设“水下声呐基阵”去配合己方常规潜艇作战…苏/俄是叙利亚的盟国 在“拉塔亚基”和“塔尔图斯”两个军事基地经营了50多年,为了确保两个基地的安全,在叙利亚外海布置“水下声呐基阵”不是没有可能,并且苏/俄大型电子侦察船也会利用声呐完全掌握了这个区域的海底状况…所以,皇家海军的“机敏级”在海区熟悉程度这个方面要大大的落后,这也就出现了单项透明这样的状况。“机敏级”下水时少见的全部艇体外观,红框里的就是它的大型艇舷“被动式声呐基阵”,潜艇在水下基本上使用“被动声呐基阵”去获知外面的情况,只有在发现和确定敌人后,再最后实施鱼雷攻击的时候才使用“主动声呐”…要是一般巡逻时就使用“主动声呐”会被敌方的潜艇探知,这个就和“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对着手机大声说话一样”。总体来说,常规艇要想战胜核潜艇是要有一些条件的,包括:地利优势、其它“水声对抗装备”的配合,现代战争也确实讲求“体系化作战”,谁的体系化越完善,哪怕是在局部区域相当完善也会站得先机,而常规潜艇大部分时间也就是在近洋(浅蓝)活动,你就是让它去“深蓝”它也力不从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