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2023年“新农合”个人缴费上涨到350元,很多人以为60岁以上的老人不需要缴纳新农合,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7月8日国家医保局下发了2023年新农合交费的新标准,新农合是专门针对农民制定的一项优惠医疗保险,上一年参保,下一年即可享受各项医疗报销,因此2022年交的其实也就是2023年的费用。
在通知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条肯定就是个人缴费标准,此前个人缴费标准已经实现了连续14连涨,因此今年绝大多数人认为缴费标准肯定还会上涨。
果不其然,个人缴费标准提高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当然相应的居民参保补助标准也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
这就意味着“新农合”缴费个人每年交了350元,而国家会同时上交了610元,打到医保账户上的金额将达到960元/人。
似个人多出了30元钱有些吃亏,但国家已经也为个人补交了30元,这绝对是对参保人员的一大利好消息,毕竟这是对自己以后生活的一种保障,这笔钱花得绝对值。
为什么要交新农合?自从2003年新农合出现之后,至今已经20年的时间,从刚开始的绝大多数人犹豫不决到如今的交口称赞,可以说新农合依靠自己的能力为无数保守治病难、治病贵的家庭带来了福音。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村子里很多老人得了大病之后,根本不会在医院治疗而是回家在药店中拿药吃药,从而导致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绝症,而根本原因就是家庭条件差,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治病。
《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道出了多少贫苦家庭生病时的无奈。
而“新农合”的出现,就是国家为了解决农村人因病致贫的难题而做出的伟大的举措,农村家庭只要每年缴纳很少一部分钱,国家就会配套资金缴纳到个人医保账户,而且可以享受看病一定比例的报销。
这就相当于国家为病人承担了一大部分的医药费用,从而大大减轻了病人看病的负担,让农民从不敢看病到慢慢地开始看小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朋友们的晚年生活。
如果没有缴纳新农合,那么对农民会有两大不利影响:
1、生病住院无法报销。
人这一辈子谁都无法保证不生病住院,而如今的住院医疗费用逐年上涨,特别是做手术费用动辄上万,如果无法报销住院费用,这对于收入不高的农民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
2、生了大病不等报销
现在的新农合有一个大病报销,这样当你生大病的时候,如果缴纳了新农合,那么可以报销6-8成左右,这样就能防止农民因病致贫的惨剧发生。
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新农合吗?最近网上有种说法叫“60岁以上农民不用再缴费新农合”,按照说法,当户口本年龄超过60周岁以后,农民就可以免费享受新农合了,每年不用缴费,还能享受到新农合的待遇。
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种说法纯粹是子虚乌有,国家从来没有正式文件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不需要缴纳新农合,所以别说是60岁了,哪怕是80岁甚至90岁一样需要每年按照规定缴纳新农合。
毕竟我们国家的60岁以上的老人比例高达20%以上,如果这部分人不缴纳新农合,那么也就意味着新农合的“本金”减少20%以上,而如果要维持新农合的本金不变的话,那么只能提高60岁以下的人群的缴纳金额,这无疑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资金压力。
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身体健康肯定和年轻人不能相提并论,生病住院的频次肯定要比年轻人多得多。
如果他们不带头缴纳,那么年轻人自然会有更大的怨言,缴纳的意愿降低,到最后,越来越少的人缴费新农合,报销比例随之降低,相当于是恶性循环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自己还能不能享受到新农合的福利。
结合上述,网上流传“60岁以上农民不用再缴费新农合”的说法是假的,不太可能实现,或者说近些年来,应该不会实现。
新农合哪些人可以免交?新农合虽然每年只需要上交几百元,但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国家考虑到这种情况,对于这些特殊群体给予了费用减免,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
1、长寿老人
我们知道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养老纯粹靠子女的赡养,他们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对于那些8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更是如此。
国家考虑到这种情况,对于80岁以上无收入来源的农村老人给予了费用减免,大大减轻了老人和子女的经济负担。
当然,这里的80岁并不是固定的岁数,每个地区有自己地区的规定,具体大家还是以地方性文件规定为准。
2、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提到没有经济来源的群体,除了老人之外可能就是残疾人,毕竟先天上的残疾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这份差距。
所以,国家除了免除残疾人的新农合缴费之外,还有各种补贴来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当然不同的地区政策也有所不同,打击还是以当地的官方文件为准。
3、特殊群体
每个村应该都有一些五保户、贫困户、低保户、孤儿、困境儿童,这些人不仅没有丝毫经济来源,甚至还需要国家的额外救济。
对待这些群体,国家自然不可能再让他们自己缴纳新农合费用,不仅如此,他们生病住院甚至报销比例会更高,这就是我们国家温情的一面。
4,退役军人等优抚对象
这个免交群体是今年的一大新亮点,在之前的时候,虽然说对退役军人很多的优惠政策,而今年明确为可以免交新农合。
2023年“新农合”有哪些利好消息“新农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它只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人看病贵的难题,但有些疾病不在医保范围那就爱莫能助了,而2023年的“新农合”则释放了以下利好消息。
1、将报销比例提高到70%
以前的“新农合”不同的疾病,甚至不同的区域报销比例都不一样,有的疾病甚至只能报销不到50%。
如果看病花费10万元,国家医保可以报销5万元,而个人自然需要花费5万元,这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依然是不小的负担。
而2023年的“新农合”明确稳定医保住院报销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住院报销比例的加大,无疑可以大大减轻了大病者的负担。
2、加大对三孩生育报销力度
现在由于出生人口的持续下跌,国家为了鼓励生育,放开了三胎政策,但很多年轻人受限于孩子抚养的高成本,生二孩甚至三孩的意愿不大。
为了支持生育三孩政策,新农合将加大对三孩生育的报销力度,减轻三孩生育医疗费用,这不仅缓解了年轻人的生育负担,而且有利于我门国家的人口增长。
3、异地实现统一标准报销
以前医保报销只能回原籍所在地报销,比如一个人在上海工作生病住院,而且是在老家陕西交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那么他只能拿着上海的住院发票回到老家山慈报销,不仅仅耗费大量的往还时间的精力,而且报销额度还比较低。
而在2023年的“新农合”中,明确规定了外地人要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同样的补助条件和报销标准,这对于广大的在外务工的人来说是天大的喜讯。
4、加大门诊慢特病
以前的新农合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有些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在新农合的范围内,这样农村人即使交了新农合,但假如得的是以上慢性病也没法享受报销政策,这其实是很不合理的。
因为往往慢性病是最耗费金钱的,因为他们需要长期吃药,而且药的价格往往不便宜,所以很多得了慢性病的人由于没钱买药慢慢的拖成了重症甚至绝症,让人唏嘘不已。
而2023年的新农合规定慢特病的门诊用药也能与住院同等报销比例,这简直是对慢性病患者的天大喜讯。
5、加大中药报销力度
中医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医疗力量,在农村很多农民甚至更相信中药的效果,而中药自然不在医保保险的范围之内,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而2023年的”新农合“将推进中医医保方式改革,对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将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并探索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6、加大对特困群众的救助
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2023年的”新农合“规定:对于特困人员要全额资助。
对于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会进行定额资助,对相关部门认定核准身份的困难群众要按规定实施分类救助。
比如在农村丧失劳动力的低收入人群和特困人员,不需要缴纳农村医疗保险费用,对于低保户每人每年只需要缴纳100元参保费,这无疑是一种精准施策。
对于那些想参保,却没有能力参保的人群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综上所述,2023年”新农合“虽然提高了缴费标准,但这是国家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的适时调整,而且附带了以上6大利好消息,体现了我们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写在最后”新农合“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是国家站在大局出发为农村家庭出台的政策,本质还是希望可以尽量帮助农民,防止因病致贫。
2023年的”新农合“虽然看似提高了30元标准,但也提高了报销范围和比例,可以说是医保政策的又一大进步,是广大医保患者的福音,大家觉得呢?
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缴2023年那350元的居民医疗保险费呀,但那是有条件的,不是60岁以上老年人人人有份的,你是低保人员、特困人员、残疾人员等困难群体人员嘛,要是就可以免缴350元,要不是就不能免缴,仍旧需要缴费,否则就无法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待遇。
现在有些人总想着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昨天建议给老年农民每月发放千八百元的养老金,今天又提出老年农民应该免缴居民医疗保险费,后天又说应该让农民一次性补缴职工养老保险费按月领取养老金。
提出
居民对于每年都在上涨的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有意见,国家涨价肯定有国家的通盘考量,肯定不是随意的,肯定是为老百姓的医疗报销着想的。
居民不要总是拿居民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涨了几十倍说事,一个人有一个最为基本的医疗保障那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老是对于居民医疗保险的不足指指点点,应该更多地看到它的基本保障性。
居民要是看不上居民医疗保险,那就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呀,每月五六百元;要是觉得还有缺陷或不足,还可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据了解,2021年全国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0亿人,希望你也是其中的一员,能有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么多人都成为了参保人员,难道你是特殊的居民呀,你要真是这样的人,只能说明你在市场上混得不怎么样,要不然不会总想着享受免费的午餐。
大家都参保缴费了,你也顺势参保缴费就是了,肯定不会吃亏,就不要想这想那了。要是想这想那,为了那区区350元而游离于居民医疗保险之外,一旦发生医疗开支,一分钱的医疗开支可都无法报销呀,这是多大的损失呀,并且还无法弥补。(原创:周凤迟)
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2023年的新农合涨到350元了,确实涨得有点快,也有点多,对于有的农民缴费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但是要认识到新农合是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困难的。
在过去的好多年,凡是家中有老年人的绝大多数是住过医院治过病的,只要住一次院就会花去几千上万的。住院后在新农合报销的最少有一半吧,比全家人缴费多少年都多得多,如果是大病花的钱很多,除正常报销外还有大病报销,因病反贫的还可以申请国家救助。从这方面讲,新农合缴费是对个人有益的。
新农合是互助性质的,就是把大家缴的钱,还有国家补助的钱汇集到医保基金账户,解决因病住院的人的报销问题。当然年轻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好多年都不住院看病,但是用年轻人缴的费解决老人看病的报销,这有利于每个家庭。也对年轻人是好事。
新农合是缴一年保一年,不论多大年纪的老人都要缴,尤其是年纪大的老人,身体欠佳,生病多,需要住院治疗的概率大,如果不缴的话,住院不报销,个人负担不起,会给家中造成麻烦。所以,要克服困难,把新农合缴上。
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3年的新农合缴费标准增长到了350元。那么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不需要缴纳费用呢?虽然我们都知道60岁,是我们国家目前所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就是说你到达60岁的年龄,就可以享受到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而且无论你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都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你只要满足15年以上的累计缴费年限就可以了。
那么很多人在参加新农合的过程,中,是不是也会认为60岁以后就不需要交费了,因为他已经退休了,退休以后就可以享受到退休的待遇,比如说,享受养老金的同时,也可以正常去享受到新农合的正常报销待遇,所以不需要交纳这350元。但实际上我们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不享受退休待遇的,即便自己到了60周岁以上的年龄阶段,也需要正常的去参保交费。只有完成相应的交费以后,才能够享受到正常医保的报销待遇,否则的话是不能够享受到报销。
当然有一部分人群,他是不需要交费的,你比如说自己参加的并不是新农合。而参加的是属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于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人群来讲,是可以享受到医保的退休待遇。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25年左右,部分地区对于男性达到30年就可以享受医保的退休,他们自然就不需要再去缴纳新农合了。还有一部分群体,比如说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直接享受到免除这350元的交费,也不需要交纳费用,也可以享受到新农合的报销。
感谢岳总,请加我的关注。
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新农合确实是好,有病所医的真正体现,说不好的人有但不多,但是每年涨,带来了不少不好的负面影响,老百姓最讨厌的是涨价,刚翠涨的不如一步到位。新农合交的太高了一家几口人几千元确实有很多困难。
2023年新农合涨到350元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需要缴纳吗?
中国的新农合缴费,主要就是出自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一生务农,吃苦受累,平时小病小灾的没有看过医生,利用偏方治疗一下。老来一身的毛病。
花钱买个保险,恐怕万一得了重病给儿女们添麻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