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看了很多关于楚汉之争的电视和电影,也看过一些书,但从来没提过项羽有后代的事情,项羽有儿子么?

据项氏宗谱记载,虞姬是项羽的正妻,曾生过1个儿子,取名隆。后来,项羽乌江自刎,项隆的下落就无人知晓了。

项羽真的有儿子吗?

想必不少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对此也很好奇,还查了不少资料。

2012年,在项氏文化研究会上,自称项羽后人的项永亮、项锡山等人,向全国各地专家展示了《汝南项氏宗谱》。这本编写于1949年的宗谱,详细记载了项羽及其后人的情况。

《汝南项氏宗谱》十一世:婴子,籍,字羽,学万人敌,建业曰“西楚霸王”,分封列国,事载秦纪,夫人虞氏。庙建乌江……生子一:隆。

据宗谱记载,西楚霸王项羽有位姓虞的夫人,是他的正妻,并为他生下1个儿子,取名项隆。

这是真的吗?项羽真的有儿子吗?

在详细分析这件事之前,我们得先来看看正史中项羽、虞姬的人物形象。

正史中的项羽

我们所熟知的项羽,出自楚国贵族,一开始就立志夺取天下,只是后来输给了刘邦,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结局。

项羽虽死,但他的事迹、他的英雄气概,一直广为流传。

有关项羽的正史记载,主要来自司马迁的《史记》。

在《史记》中,项羽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

他有远大的人生抱负,一心只想学抵挡万人的兵法,而非只挡一人的武力,看到秦始皇的游行队伍,也敢直言:“彼可取而代也!”

可惜,在成长路上,项羽重武轻文,才学肤浅不扎实,就连兵书、兵法也很多都是浅尝辄止:“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他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敢于破釜沉舟,在彭城之战以3万精兵打败了刘邦的56万大军,导致刘邦为逃命几次把儿女踹下马车。

可在用人识人上,项羽唯武是用、任人唯亲、任人唯恩,尤其重视项家诸将领,将陈平、韩信、季布等人推给了刘邦,还因为小小反间计,失了范增这一大谋士。

他恭敬爱人,能够体恤百姓,为人讲礼,见到生了病的百姓,会给他们分食物。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

可他的格局又太小,在征战中肆意殃及无辜,凶狠残暴,全然不顾及名声。

他坑杀20多万秦兵,入关后洗劫咸阳,毁宫室,掳掠妇女和财宝,干完一票大的,就想着回江东老巢……

这样的西楚霸王,注定不可能成就霸业。

正史中的虞姬

在《史记》中,司马迁没有提到项羽的后代和正妻,只是在项羽兵败时,提到了虞美人:“有美人名虞。”

后人把她叫做“虞姬”,很多人据此认为虞姬是项羽的妾室,不过,在宗谱中,她被视为项羽的正妻。

在楚汉相争的后期,项羽四面楚歌,面对虞姬悲歌感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不逝,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其中,有项羽对自己大势已去的悲凄,更有他对虞姬的担心。

功败垂成之后,自己的女人如果落到刘邦手里,会是什么下场?那个年代的女俘虏,恐怕很难全身而退。

虞姬明白项羽的意思,一介弱女子,她丝毫不畏惧死亡,直言自己会和项羽同生共死: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或许,这就是霸王和虞姬关于生死的最后对话。

这次对话之后,虞姬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为了不面临被俘虏的结局,也为了让项羽没有后顾之忧。

项羽有儿子吗?

公元前202年,项羽拒绝乌江亭帮他渡江的好意,不肯过江。他杀了几百汉兵,在乌江边上自刎了。

这位气拔山兮力盖河的西楚霸王,终究还是倒在了乌江的血泊中。

这一年,项羽31岁。

按照这样的年纪,他的确是该有儿子了。

古代人早熟,十多岁结婚,然后就可以直接当爹了。其他的古人在项羽这样的年龄,基本都有儿子了。

刘邦那么穷苦,还是当地有名的混混,到30多岁时,他除了儿子刘肥,也娶了吕雉,生下了儿女。

项羽,贵族出身,不缺钱、不缺地位,还有远大志向,我想,他应该早早有了家室,不出意外的话,也理应有后代留下。

因此,《汝南项氏宗谱》中的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

项羽的儿子项隆,人在何处?

如果宗谱的记载可信,那么项隆就是项羽唯一的儿子,他的母亲就是虞姬。

那么,问题来了。

项羽乌江自刎时,项隆在哪里?为何史书并未提及他的存在?

我推测,项隆最有可能待在鲁城。

项羽死后,刘邦招降楚地,基本上都非常顺利,唯独除了鲁城。

鲁城的位置,刚好就在楚地的中心地带,当地百姓死守,不肯归降刘邦,也不相信项羽已经死了。刘邦没办法,拿出了项羽的脑袋,鲁城这才投降。

《史记》卷8《高祖本纪》: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鲁乃降。

项羽死后,项隆只有待在鲁城,才有一线生机。

如果有人带着他逃命,或者隐姓埋名,或许,他也会平安长大,娶妻生子,保存下项羽的血脉。

《汝南项氏宗谱》不仅有项羽的儿子项隆的记载,更有项隆后代等一系列的记载,如:

  • 十二世:隆,汉兴避居禹穴之山阴。娶袁氏,生子二:迪、还。
  • 十三世:迪,娶艾氏,生子一,胜还,由禹穴迁居西川,娶管氏。
  • 十四世:胜,娶彭氏,生子二,兴、列。
  • 十五世:兴,娶包氏,生子一,五列,娶邱氏……

据说,朱熹在应好友项平甫之邀为《项氏重修宗谱》写序时,在序文中也肯定了项羽死的时候,是有子孙的。

不过,现在的史学家们,大多数对于这一说法不太认可。

史学家们不认为项羽有儿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其一,族谱,向来只是史学界的佐证,不可以成为完全的证据。

关于项羽后代——项隆,在任何史书上都没有记载,也没有办法与其他史料相呼应。

这倒不是史学家固执,而是学术研究,就要讲究规矩,就算历史上真的发生了这件事,除非你能找到考古证据,否则,必须要以史料间相互串联为准。

其二,以刘邦心狠手辣、斩草除根的程度,恐怕不会给项羽留后人。

刘邦为人心狠手辣,就算是功臣,一旦有丝毫威胁到皇位的,他都是赶尽杀绝。以他的性格,如果项羽有后,应当是要赶尽杀绝的。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诸项氏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而在项羽死后,刘邦为了收服人心,下令将项羽的同姓宗亲全部赐姓为“刘”。项家人,全部变成了刘家人。

如果他们想要进汉朝为官,必须直称项羽的姓名“项籍”

指名道姓,在古代是一种辱骂行为。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六十》: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

不愿意对项羽指名道姓的人,就算被录用了,也一定会遭到放逐。

刘邦这一行为,明显就是要从精神上,完全消灭项羽。

等到项羽基本被人遗忘,大汉江山稳固,那些曾经被赐“刘”姓的项家人,下场也不会太好。

其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是汉武帝当朝,若项羽有儿子,他没必要隐去。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太史公对项羽的记录很客观,有夸奖、也有指责,更多的还有惋惜。

如果项羽有儿子,他确实没必要隐去。

以上,是史学家们认为《汝南项氏宗谱》不太可信的理由,不过,他们倒是没有正面直言,项羽一定没有后人。

由此可知,项羽是否有儿子,还要等待更多的证据。

当然,不管项羽有没有后人,我们始终都会记得,在楚汉相争的时代,曾经有一个西楚霸王,面朝乌江,遗憾自刎。

正如李德林的评价:“项羽诛秦摧汉,宰割神州,角逐争驱,尽威力而无也。”

项羽虽不是帝王之才,却也实实在在地在亡秦催汉的路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这种角逐之中诞生的汉朝,威力无穷,为古代中国带来了新一轮的鼎盛。

或许,这也是项羽想要看到的盛世吧。

你怎么看待项羽这个人?你认为虞姬是他的妻子,还是妾室?理由是什么。

欢迎留言。

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项羽死的时候,已经30多岁了。在古代,因寿命短,男子十几岁就要成家的。

项羽自秦末起兵以来,带兵打仗8年,做诸侯老大,有差不多7年。做楚霸王都有五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妻妾好几个了。项羽死后,其后代,应该最多也就是十来岁,小屁孩一个,根本毫无威胁。

陈平离开项羽投奔刘邦时说,项羽任人唯亲,都是当年的老部下,项氏家族,妻子的娘家人,也就是姻亲关系。

由此可见,项羽是有妻子的。而广为流传的虞姬,只是其身边最受宠的一个妾而已。所以,项羽至少是有两个女人的。

各种史料中,没有记载项羽的后代。但是有一段史记的话,可以佐证。当年项羽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因而鲁城是项羽的封地。后来项羽外出打仗,有部分家眷,应该是留在鲁地的。后来家属应该去了都城彭城。

楚国都城彭城,是投降的,也就不会乱杀一通。项羽的家眷,要么逃亡隐藏了,要么就是被活捉了,并没有死在乱兵之下。全国大都被刘邦解放后,鲁城却还在坚守到最后。刘邦只好拿着项羽的人头,这才开城投降。可见鲁国是项羽家族的大本营之一。

刘邦本来想屠城,但是看到鲁国这么忠心,也就赦免了。还把项羽葬在这里,举行了浩大的入葬仪式。刘邦又是一番猫哭耗子,大哭了一场,哀悼自己的结义兄弟死的太早,死的太惨了。做足了戏,这才离开。

刘邦把项氏家族的人,都封了侯爵,以表示对项氏家族灭秦贡献的补偿。等他后代长大能有所作为时,刘邦都死了,天下早已归心于汉。

所以,表面上看,刘邦是没有对项羽的家族、后人,进行赶尽杀绝的。

只是项羽的后代,可能害怕获罪报复,隐姓埋名了。亦或者在后面,被刘邦慢慢除掉了。

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才31岁,正值壮年,按理说这样的黄金年龄早就有儿子了,但史书上对项羽有无儿子并没有记载,那么历史上项羽到底有没有后代呢?目前在苏浙等地的项氏后人是不是项羽的直系后代呢?这些问题下文将一一为大家解答。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城,故姓项氏。项氏世代在楚国为将,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秦灭楚时败于秦将王翦后自杀。朱熹为项氏写宗谱序时写到:“更数传有楚将项燕,生渠暨梁,梁杀人,与兄子籍避仇吴中......”,项燕有子项渠和项梁,其中项渠居长,也就是项羽的父亲。

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成长为一代名将,自称西楚霸王,威震天下,后世评价他是“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清朝文学家李晚芳评)。秦亡以后,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但他刚愎自用,不听忠谏,弑杀楚义帝,气死“亚父”范增,人心渐失,最终在决定生死存亡的“垓下之战”中败亡,“霸王别姬,乌江自刎”,一颗璀璨的将星就此陨落。

项羽死的时候才31岁,正值壮年,封建社会男人娶妻早,十几岁就能生孩子。因此项羽31岁的时候正常来说早就有儿子,但是史书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项羽作为西楚霸王,灭秦朝,分封诸侯,建立不朽霸业,却好似因此耽误了自己的人生大事。项羽身边的女人,只有司马迁在《史记.项羽》记载:“有美人名虞。”就是这少的可怜的五个字,却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确定的项羽的女人,也就是“霸王别姬”中项羽依依不舍诀别的虞姬。

由于史料的匮乏,项羽是否有子女至今仍是一个谜。秦末天下大乱,大丈夫以功业为重,免不得耽误了儿女之事,刘邦三十出头才有了长子刘肥,更何况项羽身为灭秦三军主帅,军务繁忙,面对瞬息万变的天下形势,丝毫不敢松懈,虞姬作为项羽最爱的宠姬,朝夕相处陪伴在他身边,竟没能为他生下一子半女,这确实很奇怪。

目前,所有对项羽生平描述的史料都来源于《史记》,项羽作为秦朝末年改变历史格局的最重要人物,是与刘邦一样单独以本纪体独立立传的。相比刘邦丰富的家庭生活,项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光顾事业而耽误个人的权力狂。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距离秦朝灭亡不过百年时间,因此收集史料,可以有很多渠道,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对司马迁此后撰写宏篇史著《史记》就提供了很多帮助。

司马迁写《史记》时,汉朝已经立国逾百年,没有存在什么文禁,民间对项羽的赞誉常有,朝廷也没见有什么动作。因此,一向以严谨、尊重历史著称的司马迁,也不可能刻意抹去项羽的个人家庭生活。

也有人说项羽是有儿子的,后来跟其他项氏族人一起改姓刘。当然这个也有一定的历史依据,项羽的叔父项伯降汉后,被赐姓刘。项羽的族弟项襄投奔刘邦,英布反,以大谒者击布,因功封桃侯,赐姓刘,汉景帝时,其子哀侯刘舍接替周亚夫任丞相。项羽之侄项他,原是楚将,灌婴攻取彭城时兵败被俘,降汉,赐姓刘。刘邦喜欢给项氏族人赐刘姓,以表示自己恩惠,这其中也难说也给项羽儿子赐姓刘。

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很低,如果事实存在,汉高祖时期因为时局敏感,人们不敢议论此事。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已历五帝,已稳据天下百年,为什么还没有人再提起此事?倘若司马迁经走访查阅史料确定有项羽后人在世,以他写史的严谨性,怎么不在自己的著述有所交代。

从目前史料来看,基本可以确定项羽是没有直系后代的,当然,项氏一族作为楚国贵族还是有不少族属的,不过很大一部分因为赐姓而改为刘姓。汉高祖刘邦算是历史上少有的宽仁之君,他与项羽亦敌亦友,惺惺相惜,即便项羽乌江自刎,西楚国亡,他也并不加害于项氏族人,史载“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史记.项羽本纪》)

(桂溪项氏族谱项羽画像)

如今,项氏后人有很大一部分分布于苏浙一带,其中浙江的《项氏族谱》有这么一段记载:“项隆,籍子,汉兴避居禹穴之山阴。”项羽本名项籍这个是历史常识了,他有个儿子叫项隆,在汉朝建立后为了避祸,逃到如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麓背面居住了下来,繁衍生息至今,成为绍兴项氏的始祖。

族谱都是后人修纂的,当然比不了正史,因此《项氏族谱》的说法存疑,不排除是项羽的旁支族亲为攀会项羽这一项氏家族最出名的历史人物而杜撰出一个叫项隆的项羽后代。

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这一年是秦王政15年,正处于秦国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期间,项羽比刘邦小24岁,项羽的父亲是项渠(也叫项荣),爷爷是楚国最后的上将军项燕,项燕在秦灭楚之战中阵亡,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项渠,次子项梁,三子项伯。

项羽的父亲项渠早逝,楚国灭亡后,项羽跟着项梁一起生活,项家世代都是楚国武将,项梁从小就教项羽读书、学剑和兵法。陈胜、吴广起兵后,24岁(虚岁)的项羽也跟着叔父项梁一起会稽郡起兵反秦。

项燕

跟随项梁一起反秦的还有不少项氏家族的成员,比如项庄、项襄、项声、项他、项悍、项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项庄了,有个成语叫“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讲的就是鸿门宴上范增要项庄舞剑,寻找机会杀了刘邦,但被项伯阻止,可见项氏家族是个大家族,人丁兴旺。

3年后,项羽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力,而刘邦早一个月也攻入了咸阳,秦朝灭亡,27岁的项羽一下子成为天下诸侯的领袖,并且开始分封天下诸侯,结束后,项羽带兵荣归故乡,仅仅几个月后,田荣开始反项羽,而刘邦也由汉中打进关中,楚汉战争爆发。

项梁

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打败了项羽,垓下之战时,刘邦集合了天下诸侯近七十万军队,围攻了项羽的十万残兵,首战项羽失败,当天晚上,项羽的营地四面响起了楚歌,项羽以为楚地尽失,于是对着虞姬唱了一首《垓下歌》,于是带着800骑兵突围而去。

在逃亡的过程中,800骑兵到了最后只剩下28个人,到了乌江时,项羽却不愿意渡过乌江,而是自杀而死,这一年,项羽才32岁。

项羽死于自杀,而且是最后一刻改变主意的,那么项羽有没有妻妾儿女呢?

首先,项羽肯定是有妻子的

项羽

陈平曾经评价过项羽,是这么说的: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意思是:项羽不能相信他人,他所信任和钟爱的,不是项氏族人就是妻子的兄弟,虽然有人才而不能用,所以我陈平要离开楚国。

如果项羽没有妻子,陈平就不可能这么说,项羽是没落贵族,在当时贵族结婚一般是很早的,最早十三四岁,最晚也不超过20岁,项羽参与反秦起义时,已经过了弱冠之年,算是成年人,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项羽与虞姬

另外,项羽在灭亡秦朝火烧咸阳后,有个韩生劝项羽定都关中,项羽不同意,还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意思是: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如同穿着豪华衣服在晚上行走。言外之意就是富贵了,要让自己的族人、家人、同乡的人看到,项羽就是为了回故乡,看望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除了妻妾儿女之外,还能有谁呢?

项羽的族人大多数是跟随他一起打仗的,平常都在一起,而家人是不会带在身边打仗,你看刘邦也是一样,刘邦的妻子的儿女都是不带在身边的,也是留在家乡,后来在刘邦有了稳定后方后,才接到后方居住的,项羽也是一样,家人都是留在后方居住。

项羽和刘邦

项羽的家人应该是在鲁地,因为项羽的封地在鲁地,鲁地就是今天山东济宁市到江苏徐州及宿迁一带,这里也是项羽的故乡,这也符合项羽所说的“衣锦还乡”。

但是史书没有记载项羽妻子的姓氏,但是肯定是有的,再来说说项羽的妾,古人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只能有一个,而妾可以有很多,一般来说,虞姬就是项羽的妾,同时也是项羽最宠爱的妾,打仗都带在身边,就像刘邦打仗带着戚姬一样。

垓下之围时,项羽对着虞姬唱了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表面上是在问:虞姬,虞姬,我应该怎么办啊?实际上项羽已经做出了突围的决定,史书上没有记载虞姬的结局如何,肯定是汉军俘虏了,虞姬只有两个去处,要么被刘邦赏赐给手下,要么像薄姬一样进入织布工房。

西楚霸王与虞姬

那么项羽有没有儿女呢?

史书没有记载,个人推断项羽肯定是有儿女的

根据《汝南项氏宗谱》的记载,项羽有个儿子叫项隆,项隆有个儿子叫项迪,然后项羽的后代就这样传了下去,这个说法来自地方族谱的记载,史书中是没有记载的,应该说也有一定的可信度。

如果项羽有儿子在世,难道刘邦就没有斩草除根吗?

《史记 项羽本纪》: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

根据《史记》的记载,项羽被杀后,各支项氏宗族,刘邦都没有被诛杀。而且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景侯、玄武侯都是项氏宗族,赐姓刘。

项伯投降刘邦

刘邦这样的做法是为了收拢人心,这是刘邦一贯的做法,也符合刘邦的性格,刘邦最大的敌人项羽死了之后,刘邦就没有敌人了,整个项氏家族也被刘邦赦免,还赐姓为国姓,这就是收买项氏家族的行为。

项羽即使有儿子,也不可能对刘邦或者他建立的汉朝有任何的威胁,这是刘邦的自信,也是刘邦夺取天下的手段,所以项羽的儿子很可能活了下来。

项羽死的时候只有31岁,他的儿子最多也不过十来岁,能有什么威胁呢?刘邦死的时候是公元前195年,如果项羽的儿子还活着,差不多到了弱冠之年,个人认为刘邦即使不杀项羽的儿子,应该会把项羽的直系后代与项羽的妻子软禁起来,等到刘邦去世后,也许软禁会解除,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没有依据。

项羽

从其他项氏家族的结局来看,都活得好好的,刘邦一个也没有秋后算帐,比如项羽的叔父项伯被封侯,善终去世,项伯的儿子项睢后来犯了罪,只是免除了爵位,仍然传承下去,还有个叫项襄的族人,被赐刘姓还封侯,当了16年的桃侯,也是善终去世,后代也一直传承。

所以刘邦也没理由杀项羽的后人,项羽的后人跟这些项氏族人一样,在汉朝传承下去。

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战神项羽是有妻子儿子的,虞姬只是随军的美女,伺侯他的服务人员不是妻子。他的后人都姓刘了。他的家人在九江城父城中。在刘贾招降了周殿后,刘贾和周殷合兵攻下项羽的家居重地城父后,疯狂屠杀城父城人民,项家宗族人口都在这次血醒屠杀中使其毁灭殆尽。

刘贾在刘邦围困项羽时候,并没有在主战场,而是在项羽的后方,他领率二万人马,骑兵数百,渡过白马津,偷偷深入到楚地。跟原来彭越的军队一起相互配合,在燕县周围打游击战争,多次击败楚军。攻下梁地的十多座城池。导致项羽回军老家要打败刘贾,赶跑了彭越。刘邦却乘机渡过黄河,又拿下成皋。还夺下项羽在存在西广武的敖仓的粮食。迫使项羽又回来夺粮时,与刘邦隔广武涧对峙起来。持续了好几个月。这时彭越刘贾部队又回来到楚地。几次深入到梁地,打击项羽的送粮队伍。断绝楚军的粮道。

项羽己经粮断。军队被刘邦牵制进退两难。项羽深感忧虑,要东归回去,才与刘邦定下楚河汉界盟约。想东归罢战,刘邦却反悔,追项羽至固陵。刘贾和彭越的一起渡过淮河围住寿春,刘邦这时也和韩信陈余在垓下把项羽全军团团围了,刘贾在寿春,把守城的楚国大司马周殷策反投降。招降了周殷反楚以后,直接带兵和刘贾一起杀向项羽的心腹重地九江的城父城。城破屠杀使项羽的宗族几乎全部遭难。才致使项羽完全相信他楚国己被汉王的人马全部占领,宗族被消绝从而绝望自杀的。史记原文是

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士军食。己而楚兵击刘贾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闲招楚大司马周殿。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去项籍。汉王因使刘贾九江兵,与大尉卢绾西南击临江共尉,共尉已死。以临江为南郡。

刘贾和周殷一起消灭项羽的家人在九江,残余家室宗族投奔临江王共尉的江陵城。想和刘邦抗衡,但在项羽自杀后,刘邦派刘贾和卢绾攻打江陵。还是不能攻克,就围了起来。在刘邦再派靳歙为将助攻下,江陵城破。共尉家族和项籍残余都被抓住被押到洛阳后。全部被杀。历史没有点清项羽家人下落,是全部遭难的结果。刘邦在项羽的死后把项羽尸体抬到鲁地,鲁城人们关闭城关,誓于城池共存亡。刘邦没有动用军队,而且深情地大哭,又用鲁礼厚葬了项羽。感动了鲁人,自动开城,跪地待诛,刘邦下人都要求对他们斩草除地。刘邦宽怀地下招,大赦天下。但还是留下让后人们不许以项羽直呼,只能项籍代替。又是高超政治手段,使活着项伯等人赐为射阳侯,若干项氏旁故人不死。下令

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候皆项氏,赐姓刘。

这一系列超级手段,使项羽的后人族群,既使有亲缘后代。也姓刘不姓项了。当然加上刘邦对内部都高压政策,这枝刘家人很抬头认祖为项。不过刘备,刘裕,刘渊等刘家皇帝,是不是有流着项羽的血液也不敢胡说。

从史记可明,项伯一家是平安的他的儿子是桃候刘襄,孙子刘舍是接周亚夫之后接班的宰相,刘舍为相五年,被景帝罢相。后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以祭祖为名,要诸侯王们贡献金子,又以金子不好,成色不足,酹金夺爵,罢了一O六位诸候,刘舍一脉也在其中,成为平民,历史在无记载。

战神项羽有儿子吗?

项羽有儿子吗?

我想一定是有的。

项羽死的那一年已三十一岁了,在春秋战国时,男子大概结婚的年纪是15、16岁。也就是说如果按正常年纪结婚,到项羽死时,他的小孩应该有十四五岁了。

《礼记·昏义》上记载:“昏礼:纳采(男方托媒说亲)、问名(问女方的生辰八字,与男方合,以定婚姻的吉凶)、纳吉(如占卜为吉,就把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告诉女方)、纳征(男方将聘礼送到女家)、请期(选择成婚日期)、亲迎(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新娘回男家),……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

项羽家是楚国贵族,做事一定是按照贵族规矩严格执行的。虽然项羽成年时,项家早已败落,但破落的楚国贵族又何止项氏一族。依照周礼,贵族是不能随便结婚的,一定要门当户对。

想必项羽的妻子也是楚国贵族后人,结婚生子后就在楚地料理家事,并没有随同项羽四处奔走。

历史上的男子,尤其是贵族是可以有多个女人的。四处征战时,项羽的身边就又有了虞姬这样的大美人。

直到项羽战死前,虞姬才死去。到底是怎么死的,没有确定的答案,包括史记的记载也是不可信的。也许是真的自杀,也许是项羽所杀。

写《史记》的司马迁是个文章大家,他写的《史记》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一部文学著作。其中许多地方充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有很强的个人主观色彩。

流传到后世,项羽和虞姬变成了情种,成了爱情和英雄双重加持的形象代表。

伴随着这一形象的确立,项羽的妻子就成了隐身人,从历史的大潮中退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项羽是战败者,其族人和后人一定会受到刘邦的追杀。

而项羽身边的人全是意气相投、有肝胆的侠义之士。在项羽死前,也一定会提前安排自己最亲近的人把妻子接走,隐藏在一安全地方,从此隐名埋姓活下来。

有趣的是,在当今的文学著作中,先有了穿越回到了战国时期的项少龙,后来又有了隐居草原的项少龙夫妇;又有人写了项羽是项少龙的儿子,项羽后来并没有死,死的是替身。在项羽战败时,项少龙出手救了自己的儿子,重回草原隐居。

而最终隐居草原的项少龙父子则终生与刘邦为敌,大概也成了匈奴的首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