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元顺帝是元朝的亡国之君,而朱棣的母亲碽妃,曾经是元顺帝的妃子。碽妃跟了朱元璋以后,怀孕7个月就生下了朱棣。朱元璋喜当爹,大怒,发明铁裙刑,把她活活折磨死了。
铁裙刑是古代有名的酷刑,专门用来惩罚女犯人。
简单来说,就是让女犯人穿上铁做的裙子,在火上烘烤。铁片受热以后,就如同被烙铁烙,惨状不言而喻,那痛苦指数,比生孩子还恐怖。
在古代,铁裙刑通常和骑木驴一起,用来惩罚不忠的女子。
朱元璋发明出这样的法子,专门用在碽妃,可见,他是怀疑碽妃不忠的。
那么,碽妃真的是怀着元顺帝的孩子,嫁给了朱元璋吗?
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孩子吗?
要说清楚这件事,还要从碽妃这个人入手。
碽妃身上的谜团
碽妃是朱元璋的妃子,她的身世有两种说法,有人说她是高丽人,有人说她是蒙古人。
在《南京太常寺志》一书,明确写了朱棣的生母,就是碽妃,如下:
“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朱棣)。”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南京太常寺志》不是官方明史,因此真实性要打一个折扣。
不过,明末时期大臣钱谦益、李清利曾在元旦祭祀明孝陵时,曾经打开明孝陵查看,惊奇地发现《南京太常寺志》所记载的明孝陵寝宫的布局排列,和真实情况完全一致。
由此可见,《南京太常寺志》也不是什么不入流的野史。
而在明孝陵中,享殿之后的后妃神位处,东侧排列了十二个妃嫔,要么位份高,要么生育有儿子,而西侧仅仅只有碽妃。
这也与《南京太常寺志》记录的“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而西侧止碽妃”完全契合。
一个在正史中几乎不出现的妃子,凭什么一人独享一侧?
而且,这个碽妃,还是个被朱元璋处死的女人,而且处死手段还是极其残忍的铁裙刑!
“铁裙刑”,是朱元璋自己发明的酷刑,专门用来针对女性囚犯,其残忍程度不亚于骑木驴。将铁片做成裙子的形状,穿在受刑人的身上,然后放在火上加热,受刑人逐渐被折磨而死,痛苦程度堪比炮烙。
这样有劣迹的妃子,想要葬进妃陵都是困难,如何还能够与十二妃并列,单独享受一侧呢?
于是,唯一靠谱的说法便是,她是明成祖朱棣的生母。
清末南京史志学家陈作霖表示: 予幼时游南城大报恩寺,见正门内大殿封闭不开,问诸父老云 :
“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妃本高丽人,生燕王,高后养以为子,遂赐妃死,有铁裙之刑,故永乐间建寺塔以报母恩 。”
近代有学者研究朱棣,不少人都赞同这一观点,比如傅斯年、吴晗先生认为明成祖“生于碽氏、养于高后”。
由此来看,朱棣真的母亲不忠以后,才生下来的孩子吗?
其实也不能这么武断,因为《南京太常寺志》一书中,并没有说朱棣身世的问题。
而且,关于朱棣的身世,还有好几种说法。
正史:朱棣的生母是朱元璋发妻,大脚马皇后。
在明朝官方正史中,朱棣的母亲一直是大脚马皇后。
朱元璋的原配皇后马氏,原本出生富豪之家,因为父亲杀人逃亡,她才被托付给了马父的生死之交——郭子兴。
元朝末年,郭子兴在定远起义,成为白莲教的首领,朱元璋前来投奔。
入伍后的朱元璋精明能干,有勇有谋,从不喜争功。郭子兴断言此人日后定大有前途,于是便把视为亲生女儿的马氏嫁给了他。
结婚后,两人如胶似漆,还收养了一堆义子,其中不少都是朱元璋的亲戚。
朱元璋起兵,马氏在后方照顾家庭,为她处理往来文书,是个必不可少的女诸葛、贤内助。
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生死相随的马氏自然也就成了正统皇后。
马皇后在位期间,后宫妃嫔宫女、前朝肱骨大臣,无一不称她为贤后。
朱元璋本人,也一天都离不开这个妻子。
洪武15年,马氏去世,朱元璋非常伤心,未再册立新皇后。
马氏,也就成了朱元璋唯一的皇后。
根据《明史》记载,马皇后一共五子儿女:
“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两个女儿宁国公主、安庆公主。”
在《明实录》中也明明白白记载着:
“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
而朱棣自己,也一直以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自居。
登基后,一到马皇后的生日,朱棣便会按照帝王生母的礼仪,进行祭奠。
但是,也有一种传言称,马皇后一生无子,所谓的五个儿子应该都是庶子,只不过养在了马皇后的膝下。
历史都是成功者书写的,朱棣的皇位本就是篡位而来,他当然要标榜自己是嫡子,这样才能在名分上正当一些,所以,这种传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在官方的明史中,也没有明确出现“生母”、“嫡母”的字样,单纯一个“母”理解为嫡母也是符合古代礼制的。
当然了,不管朱棣是嫡出,还是庶出,正史上也没有涉及到元顺帝这个人。
那么,朱棣可能是元顺帝的儿子,这个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元顺帝遗腹子之说
元顺帝是元朝的亡国之君。
元朝灭亡时,元顺帝出逃,只带走了部分受宠的妃子,后宫不少美女被留下。
而这些美貌的妃子,不少人被朱元璋和他的下属们接盘,其中就有朱棣的生母。
清萨囊彻辰撰《蒙古源流》中称:
“朱棣是元主妃弘吉喇氏所生,为元顺帝遗腹子。”
而在刘献廷所写的《广阳杂记》里,则称:
“明成祖非马皇后子也。其母瓮氏,蒙古人,以其为元顺帝之妃,故隐其事。”
寥寥几句话,朱棣不仅成了元顺帝的儿子,连生母都有两个不同的人。
在真实的历史里,朱棣灭掉元朝后,的确收纳了元朝后宫里的不少美女。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才有了朱棣的身世之争。
后世有人对比了朱棣、朱元璋、元顺帝的画像,认为朱棣和元顺帝确实有相似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站不住脚的理由更多。
- 首先,这两本书都是清朝人所写,如今所看到的明朝皇帝画像也是清朝人留下的。
所有改朝换代的皇帝都有一个特点,抹黑前朝,越黑越好,最好是从前朝到后宫无一是清白的。因此,占据这种立场留下的文献和图画,真实性本身就值得怀疑。
更何况,从图画看长相,本身就非常不准确。
毕竟,满脸麻子的朱元璋,就把自己塑造成了秦皇汉武的模样。
- 其次,朱棣的生辰和元朝的灭亡时间,根本对不上。
朱棣出生于公元1360年4月17日,当时,朱元璋正忙着和陈友谅打仗呢,哪里有时间去抓元顺帝的妃子?
而元顺帝出逃,元朝灭亡公元1368年,这时候的朱棣已经八岁了,又怎么可能是元顺帝的儿子?
好色虽然是男人天性,但朱元璋小心眼,他就算看上了元顺帝后宫的美女,也绝不可能留下有孕的女人。
更何况,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酷刑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稍有疑心就会对自己人下手,怎么可能甘心给别人养孩子?
但凡朱棣有一点可能是别人的孩子,他都不可能安全长大。
- 最后,朱棣是元顺帝儿子的说法,是在朱棣死后几百年才被传出来的。
皇家最重视血脉,一有差池消息肯定会泄露。
更何况,这朱棣还是个铁血无情、心狠手辣的角色,干了谋朝篡位的事情,无数人等着抓他的把柄,尤其是他的亲兄弟们。
哪怕朱棣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元朝血脉,这些好兄弟们都能传成百分之百。
然而,整个明朝期间,基本没有这样的传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个人是更倾向于朱棣就是朱元璋的孩子,是货真价实的朱家人。
虽然从长相上看,朱棣和元顺帝更相似,比满脸麻子的朱元璋要好看,但是,从性格上来看,朱棣和朱元璋真不愧是父子俩,一样的心狠手辣,一样有严重的疑心病。
至于他的亲生母亲是谁,其实也影响不了什么。
毕竟,不管他的母亲是马皇后还是碽妃,亦或者是元顺帝的妃子,都丝毫不会影响他永乐大帝的成就,也不会影响他篡位的事实。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元顺帝和朱棣这两人可谓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却常常让人误会生疑。
众所周知,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而朱棣是明代第一皇帝朱元璋的儿子,这怎么会让人怀疑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呢?这个问题还得从朱棣的亲生母亲说起。
元顺帝可是被朱元璋亲手从安稳的皇位上赶下来的人,那要是朱棣和元顺帝有关系,依照朱元璋暴戾的性格,岂不是要把朱棣千刀万刮了。
都说朱棣的母亲是元顺帝的老婆,这点确实没错,元顺帝的皇宫当时被朱元璋攻打下来时,自己一个人仓皇出逃,后宫的那些绝美佳人可是一个都没有带走,为了自己保命哪会顾得上这些妃子。
在元朝时,许多少数民族为了讨好皇帝,都将自己培养出来的美人送给皇帝,其中不乏有高丽,高丽的人都是能歌善舞的,长得也是风华绝代,朱棣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了。
当朱元璋打入皇宫,这些妃子也没地方可以去,只得听从朱元璋的发落了,就是这个时候朱元璋看见朱棣的母亲,也就是以后的碽妃,一见倾心,这词形容的再为不过了。
碽妃进宫之后,很得朱元璋的欢心,宠幸自然不会少了,不久就怀孕了。怀孕可是喜事啊。
但是偏偏孩子在第七个月就出生了,那依照现在讲就是早产,原本都是正常现象了,但人多便会嘴杂,有的人就开始传说这孩子不是朱元璋的孩子,是元顺帝的孩子。
这谣言传到朱元璋耳朵里,那事情就不会简单了,自然朱棣的母亲是要受到惩罚了。这铁裙刑也就是从朱元璋这里发明的,惨无人道,最终朱棣的母亲被活活的折磨死了。
古代生存条件恶劣,孩子早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就是风言风语会害人的,不过在当时他们的思想没那么先进,也得这样怀疑了,毕竟朱棣的母亲曾经可是元顺帝的老婆啊。
但要说朱棣是元顺帝的孩子确实是不对的,只不过是人们的猜想罢了。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打赢元朝与元顺帝自身有很大关系,不好好处理朝政,反而沉迷美色。
元顺帝要是一个好的君王也不至于丢了夫人又折兵。鲁班天子,这个称号可是元顺帝的,他在接手元朝时,整个国家已经处于衰退期了,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本应该救赎百姓,造福百姓的,但是元顺帝却不理朝政,将大权交给太子掌握,自己在后宫以拜学佛理的名义在后宫做一些不光彩的事。
元顺帝当时非常器重一个大臣,但这大臣并也没安好心,知道元顺帝沉迷男女双修,就专门找一个人来教元顺帝男女之乐,整个后宫都在玩乐,头上还都带着黄色的写着佛的高帽。
不仅如此,顺帝还将十六位宫女身披五彩璎珞,在船上载歌载舞供大臣们享乐,这十六位宫女也被称为“天魔”。
这鲁班天子的名号可是妥妥的做实了。并且元顺帝还还带着自己的儿子不务正业,享受鱼水之欢。
最终元顺帝受到报应,自己的江山被打翻,仓皇出逃最后也在逃难中病亡了。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元顺帝妥懽帖睦儿是明成祖朱棣的亲生父亲,这是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说是徐达攻陷元大都之后俘获了元顺帝的一位妃嫔并把她献给了明太祖朱元璋。不久之后,这个女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更有言之凿凿者,说什么这个女人在被徐达献给明太祖之前便已经怀孕了,明太祖是“喜当爹”、接了元顺帝的盘……这简直太扯了!整出这段故事来的人脑洞开得不是一般地大。
▲元顺帝画像
元顺帝的主动退却诚然,洪武元年徐达攻陷了元大都,可徐达得到的几乎是一座空城!早在徐达兵临大都城下之前,元顺帝便带着后宫、宗室、群臣和成建制的军队退回到蒙古草原去了。这是一场比较从容的主动退却,并不是元顺帝被徐达追着打、被迫仓惶潜逃,元顺帝有足够的时间把后宫的所有妃嫔带回蒙古草原,徐达又怎么可能俘获元顺帝的妃嫔呢?事实上,等到徐达进入元大都时,城内的宫殿早已是人去楼空了……
明成祖的出生年月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出生年月,史籍记载是非常明确的,他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日。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和他的对手陈友谅决战太平呢!上哪里去俘获元顺帝的妃嫔?彼时江南半壁都还没有为明太祖所控制,就更别说是攻陷元大都了。徐达攻陷元大都是什么时候?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这一年明成祖已经八岁了。就算徐达真的俘获了元顺帝的妃嫔又能怎么地?难道把一个已经八岁的孩子再塞回到元顺帝某位妃嫔的子宫之中,让她再生一回?因此,这种说法简直无稽之极!明成祖与元顺帝八竿子都打不着,就更别说他是元顺帝的亲生儿子了。
▲徐达画像
除了以上这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明成祖是高丽女子所生,这同样是无稽之谈!李氏朝鲜太祖李成桂尊明王朝为宗主并依据明太祖的决定、定国号为“朝鲜”是什么时候?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在此之前,高丽一直处于内乱之中,而且一直尊元王朝为宗主,根本不可能给明王朝进贡宫女、妃嫔。算一算,这一年明成祖多大岁数了?三十三岁!更何况,明成祖出生时明太祖还在跟陈友谅争江南半壁,高丽人凭什么认定他将来可以一统天下、上赶着给他进贡?这不是笑话吗?那么,明成祖的生母到底是谁呢?
▲李成桂(李氏朝鲜太祖)画像
明王朝官方的说法明王朝官方的说法比较简单,明成祖朱棣与懿文太子朱标、秦愍王朱樉、晋恭王朱棡、周定王朱橚一母同胞,都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但这种说法一直质疑不断,有说明成祖与周定王系庶出的,也有说马皇后根本无子,五人皆为庶出的。总之就是说,明成祖不是马皇后所生。
▲孝慈高皇后马氏画像
《南京太常寺志》的说法相对比较大众的一种说法来自于明末清初的“大才子”钱谦益。钱谦益在南明政权担任礼部尚书期间,一位叫李清的大理寺左丞无意中在翻阅《南京太常寺志》时发现,书中记载:“懿文皇太子及秦、晋二王皆李氏所生,成祖则碽妃生。”书中又载,孝陵享殿之中的后妃神主“东侧列妃嫔二十余,而西侧止碽妃。”总而言之,碽妃的地位相当特殊、与明太祖的其他妃嫔有着很大区别,很可能她就是明成祖的生母!这显然与明王朝官方给出的说法是相背的,李清非常不解,于是请教“大才子”钱谦益。钱谦益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于是趁祭祀明孝陵的机会打开了享殿大门,结果发现,实际情况与《南京太常寺志》记载完全相同。这就非常奇怪了,一位鲜见于史籍、且没有相关子嗣记录的妃嫔,凭什么拥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待遇?基本只能有一种解释,他与明成祖朱棣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她很可能就是明成祖的生母!
可问题又来了,明成祖兄弟二十余人,如果他不是孝慈高皇后马氏所生,冒认生母,虽可以通过“偷梁换柱”、篡改记录等方式堵住天下人之口,却如何堵住一众兄弟之口?为何明成祖的一众兄弟也保持了缄默,即便是私下里的流言蜚语也没有传出,这显然是不太正常的,不是吗?
个人更倾向于近代傅斯年、吴晗先生的说法,明成祖“生于碽氏、养于高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成祖认马皇后为生母之时并没有遭到太多质疑和反对声的原因所在。因为他的情况和魏武帝曹操的庶长子曹昂非常相似,从小就是嫡母养大的,认嫡母为母也属于正常行为,谁又能说丁夫人不是曹昂之母?说白了,明成祖为了制造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打了一个“擦边球”!把从小养大自己的嫡母认作了生母,这种宫闱之事,知情者本来就不多,加之明成祖已经贵为皇帝,谁如果再去“较真”,那就是别有用心了!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不言而喻……
▲明成祖画像
(前后两张画像对比一下,像亲爷俩吗?)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要想知道朱棣的亲生父亲是谁,那得首先确定他的亲生母亲是谁,而这个问题,恰恰是一个历史迷案,至今在史学界尚有争论、但通过对史料中蛛丝马迹的探究,我们仍旧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
关于朱棣的生母,大约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朱棣的生母是马皇后。《明史》记载: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但《明史》中说得不清不楚,有人认为这里其实说的是“嫡母”而非“生母”。
朱棣在靖难之变后,抢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废除了建文帝的帝号,属于造反起家,难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皇位,如果朱棣是庶子的话,那就不够正统。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朱棣宣称自己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这样一来他就是朱元璋的嫡子,而他造反也不是贪图皇位,而是为了恢复祖宗法制,这就说得过去了。
不过大部分人认为,这只是朱棣为了巩固皇位而撒的一个弥天大谎。
第二种说法,朱棣的生母是碽妃。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孝陵神位的排列顺位。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寝,正中的神位当然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左边第一位是淑妃李氏。这都没有问题,淑妃能排在马皇后之下,那是因为她生了包括太子朱标在内的三个儿子。据说,马皇后根本没有生育能力,她的三个儿子(不包括朱棣)都是李淑妃所生,不过是由马皇后抚养长大而已。
接下来,左边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也都是给朱元璋生过儿子的妃子,那么右边呢?右边只有一位,那就是碽妃。碽妃在《明史》中不见记载,姓氏不详,以其在孝陵中神位的位置来看,地位应该很高贵,但又不见于正史记载,十分可疑。
这个碽妃给朱元璋生的儿子叫啥?《南京太常寺志》记载,“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朱棣)。”明朝太常寺时掌管皇家祭祀的机构,《南京太常寺志》的记载应该有很高的可信度。因此,历代学者都深信,朱棣的生母是碽妃。
民间传言,碽妃生朱棣时,朱元璋算了算日期,似乎跟自己做事的日子不符,于是就怀疑碽妃与人私通,给自己戴了顶绿帽子,赐碽妃“铁裙”之刑,就是用铁片做成裙子给碽妃穿上,再架在火上烤,碽妃当然就一命呜呼了。而刚出生的朱棣,则由马皇后抚养长大。
不过这个说法有个硬伤,碽妃是高丽送给朱元璋的女子,根据朝鲜史料记载,事情发生在1365年,而朱棣出生于1360年,时间对不上。
第三种说法,朱棣的生母是蒙古女子翁氏。翁氏是蒙古女子,也是元顺帝的妃子。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称,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蒙古人翁氏,因为曾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史书上不方便提这事。
刘献廷为清朝人,他的这本杂记其实只是他个人的观点,而且他在其中也说明了,这只是他听来的,显然不足为凭,可信度极低。
第四种说法,朱棣的生母是元顺帝妃洪吉喇氏。好吧,重点来了,所有关于元顺帝是朱棣亲生父亲的说法,都是从此而来的。
元顺帝是元朝在中原的最后一任皇帝,当徐达带领大军攻破元大都时,元顺帝早已带着众多亲信和妃子退走,回到了草原上。但是,毕竟是逃亡而不是度假,所以不可能所有人都跟着元顺帝走,有一部分妃子就被迫留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来到大都,查看元顺帝的后宫,其中一位女子吸引了他的目光,顿时龙颜大悦,将其收入自己的后宫之中,这名女子就是元顺帝的第三位妃子、洪吉喇托太师的女儿格勒德哈屯。
然而,此时的洪吉喇氏已经有了身孕,朱元璋不想放弃这位到手的美人,便只好任由她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朱棣。朱元璋当然不想认这个儿子,但当他看到小朱棣长得相貌非凡,十分喜欢,况且自己的妃子生下了前朝皇帝的儿子,这事传出去也不好听,于是便捏着鼻子认了下来。
因此,有人说朱棣的亲生父亲是元顺帝。
这种说法,未见于任何史料,只是民间的传言。但民间传言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朱棣的长相却是跟一脸麻子的朱元璋不像,倒是和元顺帝的画像有几分相似,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朱棣真的是元顺帝的儿子吗?答案是否定的。
徐达攻破大都时在1368年,而朱棣出生是在1360年,两者之间相差了8年之久,朱元璋本事再大,也没法把一个8岁的孩子塞进洪吉喇氏的肚子里,让她再生一遍。
之所以出现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后人对朱棣篡位的不满,因此编造了很多谣言来抹黑朱棣,而这种事情是最难查证,也最难分辩的,但却恰恰符合人们对宫廷秘事的好奇心理,所以才广为流传。比起正史,这种谣言反而更容易让人相信。
那么,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呢?其实最大的可能还是马皇后,如果马皇后是真的不能生育,那就是李淑妃所生,马皇后抚养长大。这样的话,朱棣硬说自己的生母是马皇后,似乎也说得过去,毕竟在古代,法理上的关系要大于血缘上的关系,即便是不是李淑妃所生,就已经不重要了。
要知道,朱棣当上皇帝的时候, 他已经43岁了,关于他的出身早已确定,知道的人绝不在少数。就算身为皇帝,也绝对无法堵住所有人的口,凭空改变自己的生母。如果是刚出生的皇子,这倒还是有可能的。可难道,朱棣一出生就开始谋划靖难之变?
综上所述,元顺帝并不可能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元朝也绝没有借朱棣恢复江山,不管朱棣是马皇后所生,还是李淑妃所生,明朝一直都是老朱家在坐庄。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他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十七日(5月2日)降生在应天府(今南京)。据说他出生之时天象异常,颇有能人之相。虽然这有悖科学,但他后来的经历确实富有传奇色彩。他从小天资聪颖,十岁便受封为王。明朝初建,屡立军功。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在位期间,迁国都、设内阁、征蒙古、护边疆、修《永乐大典》、加强中外交往,将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尽管如此,他也有许多令世人诟病的地方,首先他的皇位来得不正当;其次他很好地继承了朱元璋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品行,致使整个朝堂充满杀戮;再者他的身世扑朔迷离,不少人竟传言他是元顺帝之子。前两点笔者不与否认,但说朱棣的生父是元顺帝简直是无稽之谈。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证明朱棣和元顺帝没关系,还得从朱棣的生母说起。关于这一点,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明明白白地记录着“讳棣,太祖第四子也,母孝慈高皇后”。二是明朝官方档案《南太常寺志》中提出“懿文皇太子及秦、晋二王皆李氏所生,成祖则碽妃生”。三是说当年明军进攻大都,元顺帝携带嫔妃仓皇而逃,由于有一蒙古妃子身怀七甲,不便行走,于是被遗弃宫中。后来朱元璋被此妃子的容颜所动,不仅将她册封为妃,还让她顺利地生下腹中胎儿,即朱棣。
目前我国学术界较为认可第二种说法,即成祖乃碽妃生。排除说法一是因为朱棣在称帝后曾多次对《明实录》等官方史料进行修改。一些专家猜测:朱棣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夺皇位乃正当行为,故命史官将其身份改为嫡子。尽管只是猜测,但这一动机确实耐人寻味。至于说法三,根本就经不起考究。
首先明军进攻大都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上文笔者提到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如此算来,元顺帝逃跑之时朱棣已是一个活泼乱跳的八岁稚童。更何况朱元璋根本不是轻浮之人,而且他向来嫉恶如仇,怎会替别人养孩子?不将敌人孩子千刀万剐就不错了,又怎会封他为王?其次当年靖难之役,朱棣是靠亲近百姓、士兵才取得胜利。若他真是元顺帝之子,那建文帝完全可以凭借这点来毁坏朱棣的形象,从而打败他。然而这种可能并没有在历史上出现。另外以我们现代遗传学的角度看,朱棣是朱元璋众多孩子中与他秉性最像的一个。他们如出一辙地生性多疑、手段强硬、杀人不眨眼。
近现代人们之所以更倾向于朱棣的生母是碽妃是因为明末大臣钱谦益、李清利曾在元旦祭祀明孝陵时,借机打开孝陵的寝宫,竟发现宫内布局和《南太常寺志》的记载一模一样。这大大提高了《南太常寺志》的可信度,不过此史料中对于太子朱标及秦、晋二王的记载还是令人质疑。实际上朱棣生母至今都是一个谜,或许他乃碽妃生,但因碽妃得罪朱元璋被赐以铁裙之刑,故过继给马皇后;或许他篡改出身,以嫡子的名义传檄天下;但可以肯定是,他和元顺帝八竿子搭不上边,没有任何关系。
元顺帝真的是朱棣的亲生父亲吗?
说是元顺帝的儿子,大多都是制造噱头,其实,朱棣的身世问题比传说的要复杂,之所以这么乱,一是与其父亲朱元璋的行为有关,再就是与朱棣本人的行为有关。
元朝末期,天下四处起义,元朝的江山已不保,元顺帝率领皇后奇氏和众妃、以及太子和孙子在夜里偷偷地开了大都的建德门,逃往“上都”。
按理说,元顺帝应该就此翻篇了,但这两个八杆打不着关系的人,却偏偏有一段离奇的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与父亲朱元璋的行为有关元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要活命,不得不揭竿而起。情势发展到了“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的地步。
定远土豪郭子兴,原是定远地方的一个地主,由于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敲诈勒索,积了一肚子怨气,在刘福通起义后,他也约了几个朋友,带了几千年轻人,揭竿而起。至正十二年,郭子兴攻下了濠州城。
这时的元朝,蒙古的骑兵已经腐化堕落,军队毫无战斗力。元朝派来压制濠州红巾军的军队不敢攻城,就在城外乱抓百姓,系上红头布,以报功请赏,百姓惶惶不安。
此时的皇觉寺已不是安全之地,就在朱元璋徘徊无计时,他接到好友汤和的一封信。
汤和劝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所以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郭子兴觉得他气宇不凡,就把他留为亲兵,还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过人,再加上借着这层姻亲的关系,很快就被提升为镇守和州的总兵,威信也迅速提高。
不久,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战死,朱元璋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
1356年,朱元璋率领将士渡过大江,攻占了东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朱元璋积极准备向南方发展,先是除掉了陈友谅,又设计除掉了小明王韩林儿。再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又收拾了张士诚和方国珍为首的两支起义军队伍,统一了南方。
在解决了南方的后顾之忧后,朱元璋将目光盯向了中原,他派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率领二十五万人马北伐,不久就占领了山东。
元朝的历史,到此结束。1368年正月元旦,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之时开始。
当时,元顺帝一个人仓皇出逃,为了自己保命,后宫的那些绝美佳人都来不及带走。
都知道,元朝的时候,整个国家面积巨大,周边的附属国为了讨好皇帝,都将自己培养出的美人献给皇帝,其中不乏有高丽,高丽的人长得风华绝代,能歌善舞。元顺帝逃跑后,这些绝美佳人只能听从由朱元璋的安排,朱棣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了。
就是这个时候朱元璋看见朱棣的母亲,天生丽质,也就是之后的碽妃,朱元璋一见倾心,不久之后,碽妃就怀孕了。
本来怀孕是件喜事,但当时碽妃尚未到预产期,朱棣就出生了,是个早产儿。原本早产也算正常的现象,但人多嘴杂,有的人就开始嚼舌根,传说这孩子不是朱元璋的,是元顺帝的。
于是,就有了所谓“元顺帝遗腹子”的说法。毕竟朱棣的母亲曾经可是元顺帝的妃子。
然而,谣言传到朱元璋耳里之后,事情就不简单了,朱元璋龙颜大怒,发明了一种“铁裙”之刑,惩罚碽妃,就这样碽妃活活被折磨死了。
但话又说回来,要说朱棣是元顺帝的孩子确实是不对啊,这一年,距离朱元璋建立大明还有八年,这个时候,元顺帝还沉浸于皇宫玩乐中。
元朝大都在啥时候被徐达打下来的?
是洪武元年(1368年),而朱棣生于1360年,元顺帝1368年才跑路的,这两人时间都不沾边。
即使当年徐达拿下了大都之后,将元顺帝的妃子献给朱元璋,那也不可能生育朱棣。
在正史中,朱棣的“生母”就是马皇后,这就意味着,朱棣和哥哥朱标乃是同母所生。
但事实上,朱棣究竟是马皇后的亲生儿子,还是尊马皇后为“嫡母”呢,这仍是个谜。
其实,这个谣言的主要与朱棣行为有关。建文元年,当时他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谋反,一路攻打到南京城下,就这样,朱棣如愿以偿地登上皇位。
用武力夺取政权的行为使得当时的许多人都非常不满,暗中称其为“燕贼”。于是,朱棣开始大规模篡改洪武、建文两朝的历史档案,希望能为自己的即位合理合法的依据。所以就被当时的一些文人留下笔墨,指责他篡改历史,连血脉都改掉了。
就在他这一改,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最让人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他的生母到底是谁?
与朱棣的行为有关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因年号为永乐,所以历史上又称永乐皇帝。
朱棣勇武善战,深受明太祖喜爱与信任,朱元璋即位不久就封朱棣为燕王,十八岁的他就已经手握重兵,和秦王、晋王等一起,成为明王朝北御蒙古人入侵的保护盾。
据说,在皇太子朱标病逝后,朱元璋还曾经考虑过把燕王立为太子,最终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皇太孙朱允炆最为合适,所以立为了太子,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即位当了皇帝。
觊觎已久的皇位,被年幼的侄子夺去,这让燕王朱棣怎能服气,于是,通过靖难之役,武力夺取政权,一路攻打到南京城下,将建文帝赶下后取而代之。
朱棣做皇帝后,当时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对他的“篡位”做法颇有微词。于是,为了强化自己的正统性,朱棣宣称自己是太祖皇后马氏亲生的。
这样的话,朱棣就是太祖的嫡子了,加上建文帝登基时,朱元璋的嫡长子、嫡次子,嫡三子都已经死了,朱棣实际上就是唯一在世的嫡长子了,这样朱棣的身份就正统多了。
为了做到这样的舆论宣传效果,明成祖多次篡改史书,以至于现在人们都搞不清他的生母到底是谁,民间和野史说法五花八门。
但关于永乐皇帝生母的第一种记载,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确系毋庸置疑的,同样也是高皇后马氏所亲生。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
“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标,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桐,次上,次周定王。”
这一种说法与《明史·成祖本纪》说法一致,说朱棣是太祖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
这样一来,朱棣确系马皇后所生无疑。但是,由于朱棣曾经大肆篡改史料,许多学者都不相信正统史书上的这种记载,认为其中有篡改之辞,不能信以为真。
因为,有些史籍上记载说马皇后并非生五子。但这些史籍都已经失传,所以这个说法也不足为凭。
而这些记载都有个共同的特点,虽然说皇太子等人不是马皇后所生,但是非常肯定地说朱棣是马皇后的亲生子。
要知道,明朝在建立初期就定下立太子的标准“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并且在朱元璋给其子孙们留下的祖训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这样说来,认为早死的懿文皇太子并非马皇后所生这种说法,恐怕站不住脚。
相反,人们就更加质疑成祖是马皇后所生之事,也正是这样,才使出手段,抹杀建文即位的合法性,使自己成为嫡子与长子身份。
当然,关于生母之说,还有更充满传奇色彩的说法:
其一,成祖是达妃所生。
这是黄佐《革除遗事》中所说,不过黄佐作品中明显表现对明成祖夺权大为不满,对建文帝被赶下表示同情,具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有别有用心之嫌,不足以为信。
其二,成祖为蒙古妃子所生。
据说元顺帝有个妃子,是蒙古的一个部落首领瓮吉喇特托克托之女。元顺帝兵败后,妃子被朱元璋的军队俘虏,并被朱元璋纳为妃子,入明宫时就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三个月后就产下一子,就是明成祖朱棣,这么一说,明成祖就应该是瓮氏所生,是元顺帝的遗腹子了。
但当时明太祖已经坐拥天下,就算是对这妃子产生兴趣,但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怎么可能把元顺帝遗腹当作自己的儿子,并委以重任呢?这说法也不靠谱。
其三,明成祖的生母是碽妃。
前文也提过碽妃,碽妃是一个来自高丽的妃子,据说是元顺帝的妃子,深得朱元璋喜爱,后来因碽妃尚未到预产期,就产下了朱棣,因此被人嚼舌,传到朱元璋耳朵里,被朱元璋赐“铁裙”之刑,活活被折磨死了。
但按照《南京太常寺志》的记录,说在祖庙里,以明孝陵奉先殿的陈设为旁证,太祖朱元璋的牌位下边,中间是马后神座,东边排列的是淑妃、以及诸妃神座,唯有西边则独列碽妃神座,地位很特殊。
于是有人分析,这个碽妃就是朱棣的生母。因为这个祖庙朱棣从来不让人进去看,所以大家也不知道书中记载是否真实。
一直到明朝灭亡后,福王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当时有两个权臣觉得反正天下大乱了,也没人管了,于是他们就斗胆偷看了祖庙的牌位,一看,果然和书中记载一样。于是,更加确信了明成祖的生母就是碽妃。
因为按照封建王朝的传统,后妃地位最尊的是皇后,其次就是继位皇帝的生母。奉先殿祭祀神座如此排列,很明显地表明了碽妃才是明成祖的生母,才得到如此的尊崇。
所以碽妃是朱棣的生母,可信度比较大,但是,这种说法仍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有关这位碽妃的记载,仅见于《南京太常寺志》,历史上从无其他相似的记录,它的准确值很难说,再加上记载朱棣生于1360年,徐达攻破大都是1368年,显然,根据这种推测,朱棣生母是碽妃的说法也不靠谱。
如此看来,由于成祖蓄意篡改史料而造成的生母之谜,也可能永远是个不解之谜了。他是不是元顺帝的亲生儿子,也无据可查。
写到最后话说元朝末期,元顺帝的治下,奸佞横行,朝中党争不断,整个国家已经处于衰退期了,加上他整日沉浸在后宫玩乐当中,然而,曾经号称杀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自从进入中原的花花世界之后,开始急剧腐化堕落,早已经没有昔日的战斗力了。最终兵败后,将自己的江山丢下,仓皇出逃。可谓是“丢了夫人又折兵了”。至于后来,说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虽称这说法不靠谱,但无风不起浪啊。大概推测的依据就是朱棣母亲曾经是元顺帝妃子的事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