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张作霖被炸死的那天,有2个神秘人中途匆匆下车。他的车厢损毁最严重,他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可日本人一直无法确认他的生死。在这件事里,张学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百密一疏的安保工作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坐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此前,他已经得知消息:日本人极有可能在山海关袭击专列。

为此,他做了万全准备:严格保密出发时间、沿线布满军队、安排压道车作前卫……

然而,一个小小的漏洞,夺走了他的性命。

日本人在三洞桥布置了120公斤炸药,张作霖所在的车厢炸毁最严重,车厢内无一人生还……而与张作霖同一车厢中,有2个人中途下车,并最终逃过一劫。

为什么会有人中途下车?

为什么安保工作百密一疏?

是否真的有内奸?

要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安保工作的负责人。

  • 黑龙江督军吴俊升

负责安保工作的人,名叫吴俊升,是黑龙江督军,也是张作霖的心腹。

当年,奉军入关,东北实力空虚,吴俊升就是专门负责看家的人,可见张作霖对他的信任。

当得知日本人即将动手时,张作霖紧急将吴俊升从黑龙江调到了山海关,让他负责安保工作。

可以说,在张作霖心中,吴俊升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吴俊升确实很能干,他在山海关亲自部署安保工作,京奉铁路沿线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别说炸弹了,连苍蝇都飞不过去。

然而,他忽视了一个漏洞——三洞桥。

  • 三洞桥

三洞桥是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交叉处。在当时,南满铁路由日本人控制,奉军无权守卫。

虽然只是一个交叉口,但百密一疏,日本人就靠着这个地方,炸死了张作霖,彻底改变了历史进程。

要知道,张作霖靠忽悠日本人,已经完成了东北的军事部署。

只要有他在,东北固若金汤,日本几乎不可能发动侵华战争。

甚至于,就算他被炸死了,只要张学良有骨气,拿着枪和日本人拼命,日本也未必能打得过东北。

可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不动一刀一枪,将已经完成军事化部署的东北拱手相让,大幅增长日本实力,最终导致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 吴俊升是内奸吗?

安保工作的百密一疏,让日本人抓住可趁之机,并最终让一代枭雄张作霖殒命。

那么,负责安保工作的吴俊升是内奸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他对张作霖忠心耿耿,对安保工作更是非常上心。

当专列抵达山海关时,吴俊升信心满满踏上专列,准备和大帅一起返回奉天。

在爆炸中,他被一枚铁钉打穿脑袋,全身血肉模糊,当场去世。

2个神秘的幸运儿

前文提到,日本人用120公斤的炸药炸掉专列,张作霖所在车厢损毁严重,无人幸存。然而,在爆炸之前,和张作霖同一车厢的,有2个神秘人在中途匆匆下车,最终逃过一劫。

这两人,一个名叫靳云鹏,一个名叫町野武马。

  • 靳云鹏

靳云鹏是内阁总理,他的身份和张作霖地位相当,而且两人也非常熟悉,甚至还在同一车厢聊天。

然而,当列车抵达天津,靳云鹏就匆匆下车离开,而他原计划是返回东北的。

是知道了内幕消息吗?

原来,当专列抵达天津时,靳云鹏的副官上车给他递了一封信。

这封信是日本人写来的,要求靳云鹏立刻返回山东处理公司的问题。

靳云鹏是公司董事长,事关自己利益,不得不立刻下车,然后返回家中,等待日本人来商议。

就在他左等右等,等不来日本人而大发雷霆时,专列在皇姑屯被炸的消息传来,瞬间他就明白了:日本人不想让他死。

  • 町野武马

另外一个下车的人,名叫町野武马。

町野武马是张作霖的顾问,是个日本人,但非常了解中国,而张作霖也非常器重他,允许他自由出入大帅府。

事实上,这个人是个“双面间谍”。

一方面,他给日本人透露点大帅的消息,另一方面,他给大帅透露点日本人的消息。

町野武马其实早就察觉了日本人的阴谋,并多次暗示张作霖“避开黑夜,白天返奉”。

只是,回家心切的张作霖,并没有意识到危险,而町野武马在列车上越坐越不安,最终选择提前下车。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预感不安,张作霖却没有准备呢?

其实不是的,张作霖做了很多准备。

张作霖的准备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通电退出北京,返回沈阳,此时,他已经非常清楚日本人要刺杀他。

最初,他准备乘坐汽车,但担心刺客在路上埋伏,便选择了专列。

最初,他通电退出北京的时间是1号,此后又改成了2号,但真正出发的时间,是3号。

2号出发的专列上,载的是他的五姨太,这个女人在后面的事件处理上,表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而早在张作霖决定回奉天的前几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就向他发了电报,在电报上,他称日本人在皇姑屯车站附近的老道口和三洞桥有行动,似乎在构建工事,只是拿捏不定。

张作霖收到电报后,立刻采取了行动,开始布置疑兵计。

张作霖的专列一共20节,他所坐的第10节,曾是慈禧太后专用的花车,是蓝色样式的,非常豪华。

和他随行的人一直惴惴不安,私下准备了很多药物和饼干。

为什么能瞒过日本人?

三洞桥的炸药爆炸后,张作霖所在的车厢被炸得粉碎,吴俊升当场殒命,而张作霖也受了重伤。

他的喉咙有很深的窟窿,血留了一地,被温守善用绸子捂住,然后被迅速抬上了汽车,往大帅府飞速始去。

上午9点,张作霖在大帅府内去世,享年54岁,最后一句话是:“我受伤太重……不行了……快叫小六子回奉天!”

如果张作霖不是受伤这么重,恐怕他还得加一句“攻打日本”。

只可惜,命运没有给他机会。

张作霖去世后,灵柩没有下葬,因为张学良并不在东北,如果死讯公布,恐怕日本人有所行动,而东北军也将面临很大的麻烦。

但是,想要隐瞒死讯,等待张学良回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以下这几个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 一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张景惠和日本顾问嵯峨

张景惠后来成了大汉奸,但不可否认,他和这个日本人功劳是最大的,因为当时,他们和张作霖乘坐同一趟列车,爆炸时也在火车上,并成功生还。

而且,嵯峨就更神奇了,他居然只受了一些皮外伤。

因为这两个人,日本人根本摸不清楚炸弹的威力。

  • 二是张作霖的护卫队

可以说,张作霖的护卫队在突发事件中,所有表现都可圈可点。

最亲近的几个人,受了伤的第一时间,也是寻找大帅的所在。

见大帅受伤严重,他们当机立断,立刻将人抬上汽车,迅速往大帅府送去。

整个过程里,有机会见到张作霖的人没有几个,在汽车的掩护下,张作霖的重伤也几乎无人知晓。

如果护卫队没有这么做,恐怕张作霖重伤的消息就瞒不住了,那么对日本人的威慑也将不复存在。

  • 三是张作霖的五太太张寿懿

除护卫队外,这个女人的贡献非常大。

当张作霖死后,提出秘不发丧的人,就是她和于凤至。

可以说,如果没有隐瞒大帅的死讯,那么东北王的位置是否能顺利交接,就要打一个天大的问号了。

虽然事后来看,张学良不堪大用,可在当时,如果东北动乱,是否会出现一个汉奸也真的不好说。

张作霖的女人们,在关键时刻表现非常镇定。

她们忍住了哀痛,维系日常的生活,而且尽量让自己开心,让前来打探的日本人看不出端倪,为张学良返奉争取时间。

  • 四是张学良

虽然张学良在九一八事件上,让人非常反感,但在返回奉天上,张学良做得非常好。

首先,他隐秘返回奉天。

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如果在这种敏感时期,大摇大摆返回奉天,日本人再傻也会察觉到不对。

但是,在返回奉天的过程中,他不仅成功隐瞒行踪,还散步了假的行踪,即去前线巡查。

其次,他模仿父亲笔迹特别像。

在张作霖去世后,所有文件都有他的签名,只是这个签名不是来自大帅,而是来自张学良。

总结

不得不承认,大帅张作霖之死,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大损失。

他虽然一直和日本人走得近,却是以日本人的钱来为东北谋利。

整个东北的铁路干线,在新中国成立前都是国内顶尖,而且底层出身的他,对付日本人可谓是奇招倍出。

比如,他一方面和日本人表现亲密,还给了他们在东北的居住权,但暗地里,他下令禁止老百姓把房子出租给日本人,让大批日本人无房可住,狼狈之极。

比如,他允许日本人在东北铁路防线安排驻军,却在日本驻军附近重兵防备,而且数量是压倒性的。

1928年5月,实在占不到便宜的日本人,恼羞成怒要求张作霖兑现当年的承诺,但张作霖却勃然大怒,宣称自己从未有过任何承诺。

在皇姑屯事件前,也就是张作霖上专列前,日本人芳泽还想求见他,做最后的威胁,结果张作霖不仅不见他,还在房间里对日本人破口大骂。

可以说,正是因为张作霖不愿成为日本人的傀儡,还多次戏耍日本人,才让日本人下定决心铲除他。

在几乎快到家的地方,被日本人暗算,或许是张作霖没有想到的。而他更没想到的,或许是儿子张学良。

面对杀父之仇的日本人,张学良居然不拿枪反抗,还想要求助国际舆论,生怕先开枪就落人口舌,最终被东北拱手相让。

当年,张作霖与日本人周旋,谋求的是东北的利益,他从未害怕过死亡,但他的儿子却处处害怕,不动真刀真枪。

虎父犬子,最终只留一声叹息。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1928年6月4日凌晨,一列火车呼啸着行驶在京奉铁路上,“东北王”张作霖正乘坐这辆专列从北京返回奉天。5点20分,列车抵达皇姑屯,经过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的交叉口,奉天已近在咫尺,眼看着张作霖的一只脚几乎已经踏上了奉天的土地。

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传来。一瞬间,列车脱轨并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桥梁轰然坍塌,爆炸腾起的烟雾,将周围的一切完全笼罩。

(皇姑屯事件)

待硝烟散去后,人们惊恐地发现,张作霖乘坐的车厢,被炸得只剩了底座。车顶被完全掀翻,车窗早已不知去向。车内的乘客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现场惨不忍睹。

当卫兵们找到张作霖时,他已经满身鲜血,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卫兵们赶紧用车将张作霖送回了大帅府,安置在小青楼寿夫人的房间内。

奄奄一息的张作霖只留下一句话:“召小六子回奉主持政事,望诸人辅助。”便气绝身亡。

一代枭雄,乱世军阀张作霖,就这样在日本人精心策划的爆炸声中,命断皇姑屯。

关于张作霖的死活,最想知道真相的,就是日本人了。

一旦确认张作霖去世,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在东三省横行无忌、予取予求,再也没有人敢对他们说半个“不”字。

但是,恰恰就是确认张作霖的生死,让日本人大费周章,其难度远远超过当初的刺杀过程。

这是因为,张作霖的死讯被大帅府的人掩藏得严严实实,丝毫没有透出丁点儿消息。

(张作霖剧照)

那么,在日本密探遍地的奉天,大帅府的人是如何瞒天过海,掩藏张作霖死讯的呢?

一、严密封锁消息。

张作霖死后,寿夫人强忍悲痛,下令大帅府内不许传出任何哭声,不准为大帅布置灵堂。除了一个贴身丫鬟外,其余人一律不得进入张作霖的房间。

寿夫人还着人暗地里找来木匠,为张作霖赶制棺椁,在张学良返回奉天之前不准该木匠离开。

同时,寿夫人一面命下人敞开大帅府,让大帅府里的人照常生活井然有序。一面派人火速通知时任奉天省省长刘尚青,请他前来大帅府商量要事。

刘尚青来到大帅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奉天全城戒严,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特便是密切关注日本人的动向。规定所有官员,不得随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大帅府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一个副官在张作霖死后,正欲开始布置灵堂,一头撞见了刘尚青。刘尚青立即制止了他的行为,并呵斥道:“大帅已经苏醒,你为何布置灵堂?你希望大帅归天吗?”机灵的副官随即回到:“我只是担心六姨太的伤势,早做打算。”

由此,即便是在大帅府,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内情,甚至连少帅夫人于凤至都被蒙在鼓里,更不用说日本人了。

在安排完这些细节后,寿夫人随即找来一位忠心耿耿的张作霖副官,让他化妆成普通士兵,即刻出发通知张学良,要他火速赶回奉天,主持军政事务。

(寿夫人剧照)

二、满天过海,迷惑日本人。

大帅府的人在张作霖死后,仍然将他的房间布置得灯火通明,时不时地传出张作霖的责骂声,甚至还出现张作霖抽吸鸦片时烟雾缭绕的景象。

同时,大帅府每日照常延请医生,为张作霖诊治伤情。当然,医生是绝对忠诚可靠的。而且每天对外发布张作霖病情日渐好转的消息,甚至细化到张作霖每天的饭菜种类和数量。

但这些计谋并未让日本人放心,他们决定亲自登门打探虚实。

一天,日本军官林久治郎带着日本驻华总领事的慰问信,来到了大帅府。他要亲自到张作霖的病榻前,探望张大帅,刘尚青接见了他。

正当刘尚青和林久治郎斗智斗勇,处于胶着之际,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捧着一碗参汤,向刘尚青请求看望张作霖。

这下可把刘尚青逼上了绝路,不让外人见大帅,还情有可原,可是当着林久治郎的面,不让于凤至见张作霖,必定会露出马脚。刘尚青只好硬着头皮把于凤至放了进去。

一会功夫,于凤至满脸笑意地捧着空碗出来了,高兴地说:“大帅的伤势真是大有起色,居然喝光了我亲自熬的参汤。不过,大帅吩咐,这段时间内,他不想见客。”

一场危机,因少帅夫人于凤至的不请自来而惊险化解,林久治郎只好悻悻地转身离去。

正式的外交手段失败,日本人便搬出了女人。

一天,日本驻奉天领事太太前来看望寿夫人,希望从这里得到一点张作霖生死的蛛丝马迹。

寿夫人身着一件大红旗袍,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映衬着灿烂的笑脸。她热情地接待了来访的领事太太,吩咐手下开启香槟,庆祝大帅劫后余生,大难不死。当日本女人听到张作霖的房间里传出的戏曲声,看到不时有人送茶送水,结合寿夫人的打扮后,终于相信张作霖只是受伤的“事实”。

终于,大帅府的人熬到了张学良的回归。

1928年6月19日深夜,张学良混迹在普通士兵队伍里,乔装打扮,骗过了日本人的搜查,回到了奉天。在稳定了局势后,6月21日,奉军发布了张作霖的死讯,日本人至此才恍然大悟,追悔莫及。

(参考资料:《张作霖传奇》)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张作霖被炸身亡,却成功地瞒过了所有的人,直到少帅张学良顺利接掌大权。这离不开一个人的策划――张寿懿。

张寿懿是张作霖的五夫人。

张作霖有六个老婆:赵夫人、卢夫人、戴夫人、许夫人、寿夫人、马夫人。

而五夫人张寿懿,人称之为“寿夫人”,是最受张作霖的宠信的,她也确实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张寿懿,原名王雅君,母亲姓王,她是随母姓。出生于黑龙江爱辉镇,是汉军正白旗。

张寿懿是名门之后,据说是明朝名将袁崇焕的后代,但根据史书记载,袁崇焕并没有后代,所谓袁门之后是后人崇仰附会。

张寿懿的父亲叫袁寿山,清朝的爱国将领。在与沙俄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寿懿的母亲名叫王松岩,海城县杏林世家,从小进入戏班,小有名气。后来在一次演出中被袁寿山看中,纳为外室。

王雅君出生于1898年。父亲袁寿山殉国时,她才三岁。作为外室,母女二人失去了生活依靠,母亲重操旧业,唱戏为生,相濡以沫,生活很艰苦。

1916年,张作霖受邀参加奉天女子学堂结业典礼,瞄上了代表致辞的王雅君,老色匪惊为天人,就找人上门提亲。母亲还犹豫不决,但王雅君却表示同意。

1917年初,张家大院喜气洋洋,锣鼓喧天,一朵鲜花从此就插在了肥料上。

张作霖这厮出身低微,从小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后来当了打家劫舍的土匪,整天和一帮土匪混在一起,言语粗鲁,行为不知礼数。

但张作霖对知识分子还是很尊重的,当了官以后,他也装模作样地在家里讲究起来,学些规矩和礼法。

五夫人张寿懿出身名门,上过学,有文化,又受母亲的影响,举手投足间有大家风范,张作霖就很欣赏她,依赖她处理家里的大小事务。

五夫人头脑也好,为人大度,在家中和其他几位夫人关系处理得特别好,对伺候的仆人也多施小惠,赢得一众赞誉,让张作霖很高兴。

随着张作霖地位逐步提高,经常要出席各种社交场合,寿夫人知书达礼,能言善辩,张作霖带出去也涨面子,就常常让她陪同交往。

1923年秋,张作霖这个老色鬼在天津又瞄上了天宝戏班十八岁的小美女马岳清。寿夫人知道了,就将马岳清接到帅府,先收为贴身丫鬟,提高身份,再将其嫁给张作霖。张作霖就对五夫人更加信任。

张作霖就让五夫人冠上自己的姓,还为寿夫人建造了一座小青楼,做为“闺楼”。张作霖就这种认识水平,建个楼还是个青楼。

张作霖一共养育了十四个子女:8子6女。张寿懿为张作霖生下四个儿子:张学森、张学俊、张学英、张学铨。

张作霖奉命辽西沙漠瀚海剿匪。他本身就是个大匪,也不知道剿的什么匪?

在辽西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栉风沐雪,餐风露宿,寿夫人王雅君追随张作霖在军中,当士兵们因条件艰苦而情绪低落之时,她就向士兵们发表讲话,鼓励士气。部队打了胜仗,还代表张作霖为士兵们发赏。所以在军队中,五夫人也受到广大将士们的衷心爱戴。

两次直奉战争以后,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对外交际活动更加频繁,寿夫人随伴迎来送往,作用就更加突出,外交才华也得以充分体现。

张作霖对寿夫人相当信任。寿夫人去营口视察经营状况,发现帐房先生栾贵田精明能干,回去后就向张作霖举荐,张作霖就将栾贵田调到军需处,主管财事,后又提升为军需处长。

有一次,张作霖检阅卫队,看到卫兵中有个矮个子,很不高兴:“谁让这个家伙来当卫兵的?”,旁边有人说是五太太推荐的,张作霖连忙改口:“怪不得这么精神,升为班长吧!”

当然,大家都知道,张作霖自己也个头不高。

1928年2月,寿夫人由北京返回沈阳处理帅府中事宜,没有与张作霖随行,却因此逃过了一劫。

6月4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寿夫人正在准备迎接大帅归来,迎来的却是被众人抬进来的血肉模糊的张作霖。

上下顿乱成一团,局面几乎失控。

寿夫人站了出来主持大局,她强压心中的震撼,做出镇定自若的样子。她严令所有的家人严禁哭闹,对外严密封锁了张作霖已经亡故的消息。五夫人又紧急召来奉天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进帅府商议大局,密不发丧,以求稳定局面。又派人去滦州前线通知张学良迅速回来。

为了防止日本关东军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事变,寿夫人又以奉天省公署的名义在各个重要新闻媒体上刊登张作霖“安然无恙”的消息。

为掩人耳目,寿夫人又让家人如同往常一样,井然有序,还故意安排医生每天出入,作出按时诊治的假象。

日本领事前来探视,《朝日新闻》记者也来采访,寿夫人都给予接待,还若无其事,谈笑风生,安排楼上的留声机放着戏曲唱片,家人也如常送饭上楼。

日本领事夫人前来探访,五夫人明白她想探测张作霖的生死确切消息。日本领事夫人在客厅中,五夫人就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为其梳妆打扮,浓妆艳抹。日本领事夫人坐下饮茶,听到后面屋中张作霖标志的骂声“妈了个巴子”。

19日,张学良乔妆打扮,通过了日本关东军严密封锁的京奉铁路,回到了沈阳,立刻接手了军政大权。

21日,大帅府正式发布张作霖死亡消息,世人才恍然大悟。

五夫人张寿懿,以一介女流之身,在这个惊天动地的历史拐点,以她超乎常人的镇定自若,精心布局,避免了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张作霖逝世后。六位夫人都未改嫁。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寿懿移居天津。解放前夕,离开天津到上海,转赴台湾省,于1974年病逝( 以张寿懿的孙子张闾实博文为准 )。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张作霖一生娶了六个老婆,这事儿就与他的五夫人寿懿有很大关系。

枭雄的陨落

1928年6月1日上午,张作霖分批接见了京城的政要、各界的领袖,以及外国的使节,表达了自己为了和平统一,暂回东北的决定。

从1927年6月18日就任大元帅,到1928年6月1日准备离京,他做大总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如今却要离开了,他心有不甘。

张作霖在东北的时候,为了对付满铁,他成立了东北运输委员会,自己修铁路,专门与日本人的满铁唱对台戏。

日方为了反制张作霖,于1925年做了一个20年的规划,他们要“疯狂”修建35条线,建成总长八千多公里的“满蒙铁路网”。消息一出,东三省的百姓炸锅了。

修路就意味着占地,没了土地,东北的百姓靠啥生活。于是,百姓们进行了大规模的游行集会,以示抗议,日方将这笔账记在了张作霖头上。

满铁高官对张作霖痛恨不已,日本政府左翼势力极力煽动关东军使用武力占领东北。他们认为,只要解决了张作霖,日方在东北便一路顺畅了,想在哪修铁路就在哪修。

在此之前,为了摆平张作霖,日方派人拿着重金企图收买他,希望他能签署在满蒙地区承建五条铁路的契约,但被张作霖拒绝。1928年5月17日,日方再次派出公使到北京去见张作霖,对于爱耍滑头的张大帅,日方公使对他发出了警告。

张作霖面对日方公使的恫吓,依旧没有理会,两人都很生气,公使气急败坏地走了,张作霖也不得不思考他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了。

日军在东北频繁地调动军队,战局对于奉军实在不利,奉军连年征战,人困马乏,亟待休整。张作霖决定开会让大家研究一下,会议的决定就是,离京返奉,回东北,找机会,从头再来!

1928年6月3日凌晨,张作霖离开北京的大元帅府,准备坐火车回东北,这是他为自己选得最安全的一条路线。

图为张作霖的八个儿子

走水路,需要从塘沽港上船,经渤海,在葫芦岛或旅顺(已被日占领)登陆,此路最不安全。走空路,从奉天派飞机到北京,再返回奉天也不靠谱,那时的飞机随时有一头扎进高粱地的可能。走陆路,兵荒马乱地坐汽车从公路回奉天,也不安全,因为日本在东北的很多地方已有驻军。

走铁路,虽然与汽车一样也有行程固定的缺点,也存在被关东军打埋伏的可能性。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提,张作霖所乘坐的这趟专列的车厢,是慈溪太后御用的“花车”,车厢通体好比装甲车,且装饰豪华,普通的枪炮对它几乎起不到破坏作用。

离开北京时的张作霖

再加之,张作霖心里也憋着一口气,他心想老子就要风风光光地回奉天,看日本人能把老子怎样!他不会想到,日本人真的敢要他的命!

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对张作霖的离京作过如下报道:

(张作霖)沿着新绿街道微透森芒的月光,从过去住了两年的大帅府正门出来,经过窗子,依依不舍地回望中南海树从的张作霖的眼睛里,竟闪着光芒。

凌晨一时三十分,在水泄不通的警戒中,张作霖一行出现在月台上。深夜,警卫队的刀枪发出熠熠闪亮的光······张作霖的左手紧抓着佩剑,行举手札与送行者告别。

自打张作霖要回东北的消息确定后,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的神经就崩起来了,真要是在回奉天的最后一公里出事,自己的脑袋也得搬家。

齐恩铭命令手下对铁路沿线进行了地毯式的搜查,果真让他发现了问题。奉天关东军守备队活动异常,在皇姑屯车站附近的老道口和三洞桥四周日夜主哨、阻止行人通行,像是在修筑什么工事。

他觉得这背后一定有什么猫腻,于是马上将上线路秘电张作霖,请他严加戒备或绕道归奉,但张作霖是个见过大风浪的人,他不信自己真会在家门口翻船。因此,齐恩铭的电报并没有引起张作霖的重视。

6月3日晚八点,张作霖坐上了通往奉天的专列,几个小时后到达了天津,日本顾问町野武马下了车,町野是个双面间谍,既吃关东军的饭,也吃张作霖的饭。他下车前对张作霖说,最好避开黑夜,赶在白天到达奉天,相对比较安全。

深夜时分,列车开到了山海关车站,在此等候已久的黑龙江督军65岁的吴俊升上了车,张作霖握着吴俊升的手,激动不已,吴俊升说,听说小日本要在山海关对大帅下手,我得亲自来护驾,不然睡不安稳。

晚饭过后,在漆黑的夜幕中,列车开进了东北大地。张作霖睡不着觉,于是提议起来打通宵麻将。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23分,天色微明,东方一片血红,太阳即将升起。就在列车穿守在皇姑屯车站三孔桥时,一声惊天巨响,随之爆炸的浓烟升到二三百米的高空。

张作霖乘坐的花车车厢,以及前后两节车厢,全部被炸翻,在这犹如地狱般的爆炸现场,浓烟滚滚,血腥味刺鼻,哭喊声求救声乱成一团。

吴俊升被炸得腹部破裂,头部穿入一根道钉,脑浆流出,当场毙命。巨大的冲击波将张作霖飞出了3丈远,他躺在血泊中,陷入昏迷,颈部还在流血。

随车的大管家温守善从碎木堆里钻出来,掏出手绢堵上张作霖流血的伤口。随后身受重伤的张作霖被迅速抬到了齐恩铭汽车上,汽车发动飞快地向大帅府奔去。

当人们把张作霖抬进大帅府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临去世前,他断断续续对二夫人说,快叫小六子回奉天,一切都好好干吧······随后气绝身亡。

至此,张作霖的人生,被日本人用240斤炸药,画上了一个血红色的句号。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在中国历史上“人死余威在”的戏码中,最著名的案例便是“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张作霖死后的“秘不发丧”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张作霖重伤去世后,为了不让关东军有机可乘,也为张学良赢得回奉天接管东北军的时间,奉天总兵办藏式毅和刘尚清经过商议,建议秘不发丧,对外只说张作霖受了轻伤,正在府中养身体。

张作霖在,日方就不敢轻举妄动,如果张作霖不在了,日方会全力对付张学良,或者扶持一个亲日的傀儡上台,东北的形势便危险了。

但是要掩过日本人的耳目,这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张作霖的五夫人寿懿功不可没,与当时的东北要人配合得天衣无逢。

张作霖被抬入大帅府的小青楼上,3小时后便离世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寿夫人和东北要人决定帅府秘不发丧后,便闭门谢客,帅府厨房照常准备张作霖的饭菜,医生照常进行换药工作,以此来打造张作霖养伤的假象。

日本人为了打探张作霜生死的消息,也是费尽了心机。一日,日本领事的太太以拜访寿夫人为名进入了大帅府。寿夫人闻报后,急忙梳洗打扮,如往常样浓妆艳抹,华丽的修饰了自己。

面对日本领事太太,寿夫人镇定自若,谈笑风声。她让副官开了香槟,举杯与领事太太庆祝大帅逃得大难,还对来者表示了歉意,说大帅遇险受了轻伤,有些惊吓,刚睡下,让来者久候致歉。

整个过程毫无悲戚之状,泰然自若,气定神闲,使来者深信张作霜确实没死。话说这位寿夫人,也算是出自名将之家,其父是清末黑龙江将军、著名的抗俄爱国将领寿山。但3岁便遭遇了丧父之痛,母亲王松岩原以唱戏为生,寿山死后,为养育女儿,母亲只好重操旧业。

1917年,20出头的寿懿嫁给了大自己23岁的张作霖,是为五夫人。她的举止言谈,以及处理事情的能力,周到又圆满,因而深得张作霖的赏识,张还为她在帅府东院特意建了一幢二层小青楼。

图为影视剧中的五夫人

1926年,奉军入主中原,张作霖长时间地逗留在北京和天津,她便成了奉天的大帅府的大管家,一管就是十多年。

所以,寿夫人属于精明强能干的女强人一类,又懂得人情世故,常年负责管家也见过不少大人物。因此,在关键时刻,她能够顶住压力,用自己的智慧与日本人周旋,与东北要人配合,演绎了一场历史名戏。

当然,东北要人也没闲着,他们还为日本人准备了张作霖的替身。为了达到混淆视听的效果,他们用替身专门拍成模糊的照片,然后刊登在奉天各大报纸上。

日方还派了林久治郎到大帅府打听消息,他故意不等通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擅自闯入大帅府,据说他听到了张作霖正在骂人,于是又灰溜溜地走了。

1928年6月19日上午10时,张学良扮做普通伙夫的模样,一路坐着运兵车终于回到了奉天。6月21日下式发丧开吊,一个多月后,正式出殡,最后被安葬于锦县的驿马坊。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张家的人为了瞒住日本人,强忍着悲痛给在日本人面前演戏,尤其是五姨太寿夫人的表演功底深厚,社交能力极强,成功迷惑了日本人。

日本人当时给张作霖布下的是“必死之阵”!

他们担心爆炸还不能置张作霖于死地,还在铁轨安装了脱轨器。又担心脱轨器也不能置张作霖于死地,还准备了一支敢死队。

如果爆炸后张作霖没死,立马启动脱轨器致列车脱轨,如果脱轨还不能杀掉张作霖,那支敢死队就立马冲上去用机枪扫射,用刺刀砍死张作霖。

即使这样,日本人也没能确认张作霖到底有没有死掉!

因为爆发发生后,张作霖的随车警卫部队当场一字排开,向南北两面扫射数秒。

可见当时东北军立即对现场实施了戒严,日本人是没有办法靠近确认张作霖有没有身亡的。

而且日军准备的敢死队也是不可能冲进去的,毕竟这支警卫部队不是吃素的。

被炸得奄奄一息的张作霖,从5点23分爆炸那一刻到9点30分不治身亡,他的生命只被延长了4个小时。

因为张作霖是带着随行医官一起出行的,所以爆炸后,医生第一时间对他进行了现场急救。

当时的宪兵司令齐恩铭迅速找来一辆敞篷汽车,将张作霖急忙送往奉天城内的大帅府。

帅府的人见到血肉模糊的张作霖,顿时慌作一团,但还是急忙将张作霖抬进帅府的小青楼客厅里急救。

经过检查,张作霖身上多处受伤,而且身上有三处地方伤势十分严重!

他的前额被木板铁屑擦伤,左臂上关节脱臼,脖颈骨折断,即便用了各种药物和抢救措施,依旧不见好转。

此时的张作霖,双眼微微睁开,自知命不久矣,转而对身旁的卢夫人说:

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诉小六子(张学良的乳名),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吧!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沈阳。

说完没一会儿就死去了,时间为上午9点30分,距离皇姑屯爆炸仅仅过了4个小时。

张作霖虽死,可日本人不知道,一直在严密监视,还不断派人探听虚实!

一方面,当时的军署参谋长臧式毅和奉天省长考虑到张学良不在,东北群龙无首,一旦消息泄露,很容易引起东北军内部混乱。

而且日本人也极有可能趁机搞事情,严重的话甚至会颠覆东北政局!

于是决定秘不发丧,对外则宣称张作霖路上遇到爆炸事件,只是受了点轻伤,目前并无大碍。

而日本人那边,为了刺探张作霖的确切消息,不断派人前来探听虚实。

帅府方面布下了两个疑阵!

疑阵一,伪装现场。

把已经死亡的张作霖头部以绷带包扎起来,只露出眼耳口鼻,做出一副身受外伤,需要大面积包扎的假象。

为了把戏做得真实一些,帅府命令厨房每日照常给张作霖做饭,医生每日照常来换药和开处方,另外将吸食鸦片的烟具摆在旁边。

此举的目的只有一个,将现场伪装成张作霖活的好好的画面,能吃能喝,还能抽大烟,只不过在养伤而已。

疑阵二,迷惑日本探子。

日本人先是派日本医生来探望,并表示愿意给张作霖治疗,但被帅府婉言拒绝。

探听情报的目的没达到,日本人不甘心,又派了一些日本官员的太太们前来慰问。

这时就该轮到五姨太寿夫人出马了,她忍着悲痛,擦干泪水,每日浓妆艳抹,与日本太太们谈笑风生。

在交谈中,她丝毫没有表现出任何悲伤之情,而是高高兴兴地跟这些日本女人们交谈。

日本人一边交谈一边也在观察,她们望见不远处的张作霖卧室中灯火通明,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抽大烟的烟雾。

加上五姨太面色并无任何反常,于是被迷惑,在不确定张作霖生死的情况下,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

另一方面,赶紧致电张学良,让他迅速赶回东北。

不幸的是,张作霖被炸身亡这一天,恰好是张学良的生日,想必日后的张学良再也不会过生日了吧。

闻知噩耗后,张学良不得不强忍着悲痛,对外封锁消息!

没过几天,这个消息在张学良所在军团的内部高级军官中传播开,但对外还是保持信息封锁。

按照当时的习俗,孝子服丧,百日不能理发。

张学良为了掩人耳目,还是把头发给剃了!

可他最重要的还是得及时赶回去,但日本人会让他安全回去吗?

日本人杀了他爹,会希望与日本人有杀父之仇的张学良继承东北军统帅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防止日本人的暗算,避免在回去的途中再遭到日本人炸车什么的。

张学良为了安全返回,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伪装

张学良特意化妆成骑兵卫队里的伙夫,在交通工具的选择上,自然是火车比较快速,但他不是光明正大乘坐火车的。

而是坐在一辆闷罐车里面,悄悄撤离的。

第二件,选人

为了安全起见,与他随行的有两个人,分别为了达成不同的目的。

第一个人,马杨,他是张学良的私人医生,此人精通日语,万一中途与日本人发生点什么,可以方便与日本人交涉。

第二个人,英国人伊雅格,此人与张学良自小相识,是好朋友,而且会驾驶火车,这种时候,他是张学良可以信任的人。

而且其父是京奉铁路高级管理人员,京奉铁路有英国投资,而张学良此行需要经由京奉铁路返回奉天,而日本人很难管到英国人头上。

就这样,张学良以伪装成伙夫,乘坐闷罐车的狼狈方式,安全返回奉天。

之后张学良在奉天安顿好一切,稳定了政局后,才在6月21日对外公布了张作霖身亡的消息。

日本人此时才恍然大悟,可为时已晚,东北政局已成定局,日本人已无力干预。

张作霖皇姑屯被炸而亡,大帅府是如何做到让日本人不知道其生死的?

皇姑屯事件爆发后,张作霖于当日不治身亡,他的死讯被立即封锁,大帅府在十七天后才对外发布了张作霖的死讯。张作霖死讯之所以能瞒天过海,与一个女人关系很大,她就是人称寿夫人的张作霖的五夫人。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通电全国退出北京回东北,但他的身份还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刺杀传言早就有之,张作霖对此也有耳闻。对于这次回奉,张作霖原本打算乘坐汽车出发,但因路途坎坷颠簸而放弃。

张作霖在出发之前也与张学良等人商量过此事,最终决定还是乘坐火车。在返奉的前几天,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就觉察日本守备队在皇姑屯车站附近有异常举动。齐恩铭立即电告张作霖,但张作霖并未重视。

但他针对刺杀传言也作了一些防范措施,主要是在出发时间上做文章。张作霖将一日出京的时间改成二日,但二日出发的却是其五太太寿夫人及佣人等。张作霖一行是在三日凌晨出发的,张学良等人为其送行。

张作霖的随行人员有前国务总理靳云鹏、国务总理潘复等高官,及其六太太马岳清及三公子张学曾和医官杜泽先等,另外还有两位日本顾问町野武马和仪峨诚也。列车到达天津站后,靳云鹏町野武马在此下车。

下午四时,专车抵达山海关站,张作霖在车上吃了最后一顿晚餐。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就从奉天赶来山车相迎,晚上十一时专车抵达锦州。沿途的车站都部署了岗哨,四日清晨专车到达皇姑屯,张景惠在此上车。

在距皇姑屯车站不远处的老道口和三洞桥,是南满铁路和京奉铁路的交叉点,由日本人管理经营。张作霖所在的第十节车厢中,当时只有张作霖、吴俊升和温守善。专车在驶过三洞桥时,突然爆发出两声巨响。

(寿夫人)

张作霖所乘的车厢被炸碎,车身崩出只剩两个车轮。吴俊升脑袋扎进一个钉子,当场死亡。六太太脚部受轻伤,温守善急忙爬到张作霖跟前,发生张作霖脖子上有个洞,浑身是血。他与张学曾将张作霖台上汽车。

汽车高速向大帅府驶去,张作霖被抬进了东院的小青楼,紧急进行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于当日上午九点去世,享年54岁。张作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伤势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速速回奉天主持大局!”

当时日本人最想知道的就是,张作霖有没有被炸死,这对他们接下来在东三省的行动至关重要。为了确保东北军政大权的顺利交接,寿夫人强忍悲痛,当机立断,下达了封锁死讯的命令,大帅府不能有任何哭声。

大帅府中的一切活动正常进行,除了贴身丫鬟外,其他人统统不得进入张作霖遗体所在的房间。在安排妥当后,寿夫人秘密为张大帅制作了棺椁。随后她将奉天省长刘尚青召来,要他在奉天戒严并关注日军动向。

刘尚清走出张作霖房间后,就大声对副官说,大帅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已经醒了。这让当时张作霖随行的人员大为放心,张作霖的死讯只有寿夫人和刘尚清知道,就连张学良夫人于凤至都不知情,别说日本人了。

对于张作霖的死活,日本人是一头雾水,一直处于猜测之中。次日,日本电通社报道称张作霖伤重,业已于当晚逝世。但很快电通社又报道称,张作霖已死说系误传。据本社奉天局详查,张作霖于今朝恢复知觉。

由此可知,隐瞒张作霖死讯的工作是做的密不透风。寿夫人在稳住局势后,找了一名副官化妆成士兵前往北京,要求张学良立即返奉主持军务。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的突然到访,让现场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林久治郎以看望张作霖为由,前来打探消息。寿夫人安排刘尚青应付林久治郎,两人正在寒暄之时,不知情的于凤至突然端着一碗参汤要去送给张作霖。但刘尚青并未阻止于凤至,因为当时寿夫人在大帅的房中。

如果阻止的话,林久治郎必定看出破绽。不久,于凤至拿着空碗出来说:“大帅的伤势恢复的很好,他让我传话,这段时间不想见客。”林久治郎听到后,便识趣的起身离开大帅府,一场外交危机被化解于无形。

日本人没有亲眼看到张作霖,是不会罢休的,于是又派来领事太太和川岛芳子前来一探虚实。寿夫人再次进行布置,大帅房间里放着戏听,还不时的有人端茶递水。这让前来拜访的两位女人,确信张作霖没有死。

当时的各大报纸都在猜测张作霖的情况,日本报社认为张作霖当时陷入昏睡状态,但已于次日恢复意识,除了近亲外,不接见外人。他们还猜测张学良会将军队后事托交杨宇霆负责,自己于近日回奉天看望父亲。

之后的日本陆军部不断受到张作霖死亡的信息,但都是采用不确定的说法。这说明当时大帅府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在乱局中稳住了日本人。6月19日夜张学良秘密返回奉天,6月21日晚,张作霖死讯正式发布。

综上,张作霖在伤重去世后,大帅府通过封锁消息达到瞒天过海的目的,成功的稳住了当时的乱局,寿夫人功不可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