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1921年,戴笠还只是个不入流的小混混。他白日混迹在赌场,晚上就寄宿在表姐夫家。他的表姐夫在商务印书馆当小职员,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于戴笠而言,到底是寄人篱下。

有一天,戴笠像往常一样去掷骰子。

或许是天赋,他在掷骰子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运气,一时间,让场子大出血了一把。看场子的人急了眼,算着时间准备收拾他一顿。

那时的戴笠,不过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根本没有什么靠山。面对来势汹汹的人,他必然要吃大亏。

不过戴笠也聪明,想起今天这个场子正巧是杜月笙名下的。而那杜月笙,素来有慧眼识珠的本事。

于是,他灵机一动,指名道姓要见杜月笙。

这一下子,看场子的人也有些不敢乱动,毕竟今日杜月笙真的在场子里。

就这样,戴笠见到了杜月笙。

杜月笙也不恼,只要求戴笠展现下自己的技术。没想到,戴笠果真没让他失望,那一手绝活如火纯青。

这一场表演,不仅让戴笠免于一顿胖揍,还收获了一位靠山。

表演结束,杜月笙和戴笠当场结拜为兄弟。

杜月笙当时可是道上有名的“流氓”,戴笠表姐知道这件事以后,强烈反对他们的交往,甚至在戴笠坚持下,将自己的亲表弟赶出了家门。

杜月笙听说了这个消息,立马对戴笠进行了接济。

或许,杜月笙真的有识人之才。

后来的戴笠,因为和蒋介石结缘,进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学习,还没毕业就被委托了重任。

而因和戴笠的这段源远,杜月笙的壮大之路,也轻松了不少。

或许,这也许就是杜月笙常说的:“人情用起来好比天地”吧。

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戴笠,一个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也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

他一手打造了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军统帝国,军统巅峰时期曾有5万在编特务,每个特务又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运用人员,又深得蒋介石信任,可谓是权势滔滔。

不过,他的早年却不太顺,一路磕磕碰碰,一路跌跌撞撞,撞得头破血流,灰心丧气。

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像一头被激怒的牛一样冲进了上海。

戴笠之所以闯荡上海,一则是因为在老家混不下去了,二则是上海意味着机遇。

上海是一个十里洋场,一个销金蚀骨的花花世界,也是一个江湖,无数人潮涌而至,有人只为讨一口饭吃,也有人为了出人头地。

可是,当他怀着激荡的心情来到上海后,却看愣了眼,心也逐渐冷了下来,他在上海能做什么?

他一没有学历,二没有手艺,三没有关系!

所以,他仍然只有一条路——混!

谁都会混,可是想要混的好却是一门学问。

这“混”之一字,黄金荣在当时可谓是教科书式的人物了,混到极致时是黑白通吃,吃得满嘴流油、腰宽体胖,是无数人仰望和敬畏的“江湖豪杰”。

这时候的杜月笙也只不过是黄公馆里的一个小弟,不过,短短几年后杜月笙已成为名震上海滩的杜先生时,戴笠却仍然只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瘪三。

杜月笙后来的名声越来越好,人人称赞他“会做人”,上到国家总统,下到贩夫走卒,他都能够结交或者善待,所以不少人都想要去投靠他,只要攀上了杜先生的关系,人生便等于是搭上了快车。

戴笠也想,但是一个小瘪三想要认识杜月笙又何其难也!

戴笠在上海“打流”的时候很惨,惨到什么地步呢?

他连个睡觉的一席之地也没有,只能厚着脸皮蹭住在自己的表妹家里,表妹和表妹夫睡床上,他则在旁边打个地铺,他为这事,当时也没少受表妹的冷嘲热讽。

他在上海混了几年,还是没出头。

这么一看,戴笠似乎不适合混,但是,他虽然混的不好,却又以一介“小瘪三”之身结识了不少大人物,这里面便有杜月笙。

当时,戴笠想要结识杜月笙,虽然这时候的杜月笙仍然没有成为和黄金荣称兄道弟的地位,可是却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戴笠想见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首先得要想办法见到杜月笙,什么办法呢?

戴笠和杜月笙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赌!

从“赌”字入手,只要引起杜月笙对自己的兴趣,肯定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戴笠设了一个“赌局”。

他走进杜月笙的赌场里,在赌桌上露了一手掷骰子的绝活,然后引发了一场争执,这么一来,果然引起了杜月笙的注意。

没过多久,杜月笙让人将他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这一见面更了不得,两个人是越聊越投机,竟然生出了相见恨晚的感觉。对于戴笠的手段和胆魄,杜月笙也很赏识,同时又了解到戴笠读过不少书,也算是有野心,心中自有一番抱负,所以他和戴笠结拜,在戴笠身上投资,是看到了戴的潜力。

杜月笙凭什么编织出一张人情巨网?凭的是钱,凭的是利益,会识人,也舍得投资。

锦上添花,终究比不上雪中送炭。

两个人的交情的深厚,也是和对方结交于窘困之时更深,这是知心之交。可是,如果是在对方发达之时结交,则多是利益之交,又怎么能交心?

所以,杜月笙才会投资戴笠,他的投资对于戴笠当然是雪中送炭,可是对他自己来说也不过是一支烟罢了。

后来,戴笠去广州投考黄埔军校,也有杜月笙出的一份力。

戴笠倒也是一个念旧情的人。

他在发迹以后,也没有忘记杜月笙,后来充当了杜月笙和国民党、蒋介石之间的桥梁,为杜月笙提供了不少便利,两人也是一对很好的搭档。

戴笠想借助杜月笙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去扩充自己的实力,杜月笙则想通过戴笠参与一些能够捞取政治资本的活动,比如戴笠在组建苏浙别动队时向杜月笙要人,杜问戴要多少,戴一开口便是一万人,杜一开始虽然感到为难,可是最后还是给足了人!

戴笠手里的军统或者忠义救国军,实际上,背后都会有杜月笙的身影,他的不少门生都投入到了戴笠的系统里。

戴、杜两人相互扶持,逐渐成为了利益共同体,不过,戴笠或许可以离开杜月笙,可是杜月笙却离不开戴笠。

戴笠有野心,杜月笙当然也不会差,杜的野心在于由江湖而庙堂。

杜月笙虽然声称不会当官,可实际上他一直在洗白自己,谋求一个正经官职,他的眼睛一直在盯着上海市长的座位!

可是,他一个混社会的人,也没读过几本书,蒋介石凭什么用他?虽然蒋介石对他是一口一个“杜先生”,可实际上对他也没什么好的观感,但是因为杜月笙在上海确实有影响力,也有一定的能力,又加上戴笠的关系,所以蒋倒也吝啬给他一个虚衔。

杜月笙也知道,维系蒋介石和他之间的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条纽带便是戴笠。

戴笠在,则纽带在。戴笠死,则纽带断。

所以,后来戴笠飞机失事后,久病在床的杜月笙一听到消息竟然激动得痛哭流泪,想要爬窗户跳楼。

不过,戴笠和杜月笙确实也有着好几十年的交情,戴笠也一直很尊敬杜月笙,他们之间既是利益之交,更是知心之交。

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借这个问题来聊聊戴笠与杜月笙的交往史。

上海滩三大亨尤其是杜月笙、黄金荣这两位,之所以能在上海滩长期呼风唤雨,有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懂得和党国军政要员攀交道。

特别是杜月笙,看看他鼎盛期半公开操纵的恒社就知道了,杜老板的意识、格局、手段明显高出民国其他帮会大佬很多。

在杜老板编织的权势网中,和军统戴笠的关系无疑是最重要且最密切的。至于他们之间为什么会交往的如此深入,以至于达到了荣辱与共程度,这几个因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个就是他们之间的江湖缘分,第二次就是他们习性“臭味”相投,第三个也很重要,帮会和特务组织本身就是阴暗世界里的孪生兄弟,很容易形成互相利用、彼此联手的双赢关系。

但在纷纷攘攘的现实社会,没有见面就成的朋友,再投缘、再臭味相投,交往都得有个由浅入深,甚至不打不成交的过程,否则关系铁不了。

第一阶段:戴笠与杜月笙只是泛泛之交的江湖狗肉朋友。

戴笠在未进黄埔军校前,在上海曾有一段寄人篱下的不堪生活。那时的戴笠只是上海滩不入流的小混混,白天在赌场厮混,晚上便到在商务印书馆当小职员的表姐夫家打地铺。

戴笠认识杜月笙正是在这个阶段,杜月笙大戴笠8岁,当时已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杜老板。据说,两人相识是因为杜月笙看上了戴笠的赌技,再一接触,还挺对路子,于是便把戴笠揽入身边做了江湖兄弟。

在上海滩,杜老板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做派,所以像戴笠这样的江湖小兄弟,杜老板应该多了去了,讲江湖义气给几块大洋也说明不了什么,这是杜老板场面上的江湖套路,所以说,他俩认识的时候本质上也就是江湖狗肉朋友。

至于将来能交往多深,那还要看彼此的造化,尤其是戴笠的造化。

有一种说法明显是带酸腐气的演绎,说戴笠在表姐夫家住不下去,那是因为戴笠表姐坚决反对戴笠和杜老板这种流氓交往。有些许反感有可能,深恶痛绝不符合乱世小市民的真实心态。

毕竟,杜老板不是街头恶霸。

第二阶段:在杜月笙眼中,戴笠成了可以栽培,有潜力的江湖兄弟。

戴笠在黄埔军校第六期尚未毕业即去帮老蒋搜集情报,为老蒋调查异己分子的活动。这时老蒋手下的小型特务组织是以侍从副官胡靖安为组长,由戴笠、许忠五、成希超等成员组成的。

能加入这样特务小组织,充当老蒋政治打手,在老江湖杜月笙看上,那是前途无量的,所以他对戴笠的栽培扶持,再不是早先随手讲点义气那么简单。

1927年8月,老蒋下野,戴笠曾有一段闲居上海,生活无着的时候,这时候杜老板待戴笠就有了把兄弟的真意思,这是一种看得长远的拉拢。

老蒋复出后,尤其是戴笠在1932年任特务处处长后,两人的交往开始向深入发展。甚至可以这么说,那阶段,戴笠在上海滩发展特务组织,壮大自身实力,有一半都是杜老板的功劳。这是两人之间的第一次密切合作,也可以说是特务和帮会的第一次融合。

两人的合作、融合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杜老板在上海滩有两个优势,门徒众多,可以在租界自由穿梭。所以戴笠控制的上海警备司令部侦察大队,其骨干成员几乎都是杜老板的门徒。

但利益的勾连并不能代表两人就是真兄弟,处成真兄弟则一定要有见真章的时候。

第三阶段:因为一个案子,戴笠的做法让杜月笙刮目相看,从此两人成为同舟共济的真兄弟。

在杜月笙被老蒋任命为禁毒委员会负责人期间,戴笠的手下因为毒品利益纷争在上海南市端了杜老板为后台的一个毒品窝点。

这事在当时闹得挺大。

如果戴笠上报,杜老板不仅得赔本100万,关键是丢面子,还要承担巨大风险。

情急之下,杜老板托杨虎向戴笠送上了一张30万的支票,戴笠不收。

此举是什么意思,杜老板摸不清,于是又托自己的法律顾问去请戴笠赴宴面商,戴笠又拒绝了。

连续两次拒绝,让杜老板觉得戴笠很不给面子,很不够朋友。

可正在愤懑时,戴笠只身访问杜老板法律顾问,并借此给杜老板带话,不收礼,不赴宴,是怕隔墙有耳,请杜老板放心,作为真兄弟,这事最后一定办成不上报,不泄露,让杜老板安全上岸。

得到这话,杜老板对戴笠刮目相看,从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这件事也是两人交往的一个分水岭,此前杜老板是老大,戴笠是小弟,此后两人即成了同舟共济的平等真兄弟。

第四阶段:戴笠与杜月笙携手抗战,两人相交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戴笠向老蒋建议,利用杜月笙在上海的青红帮门徒组建一支抗日武装,可支援前线,也可敌后活动。

老蒋同意后,戴笠即赴上海和杜月笙商议。

由于杜老板的全力支持,一支上万人的苏浙皖别动队随即编成。在淞沪会战期间,除第三支队作预备队待命外,其余四个支队全部开赴上海南市和苏州河两岸,配合正规军与日军作战。

一战,牺牲小两千,抒写了帮会抗战的震撼一幕。

上海沦陷后,别动队余部撤到苏南、皖南一带,连带中途收编的八千正规军,最后让戴笠合编成了忠义救国军。

这是戴笠试图抓军权的一枚重要棋子,杜月笙对其帮助很大,到这阶段,两人完全就是利益高度捆绑了。

第五阶段:戴笠和杜月笙共同发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戴笠的军统自1939年起,开始大肆扩张,经费经常不够用,杜老板选择力挺,每半年就给戴笠划拨一次经费,不要利息,直到抗战结束。

共同组建的通济公司则是抗战时期,两人共同发财的一个壳。应该说,这个公司做的还是相当漂亮的,国难财发的不多,擦边球打的不少,尤其是利用杜老板在上海的江湖势力,经常从沦陷区向国统区搞战略物资。

名利双收。

抗战胜利后,两兄弟的黄金收割期到了,上海的敌产接收几乎都在两人手里。

但在收获利益的同时,两人的政治命运均开始遭受寒流,戴笠遭猜忌,杜老板遭打压。

本是相互支持共图谋共进退的时候,戴笠却坠机身亡。

戴笠一死,加之整个大势已去,杜月笙也就迅速没落了。

但不管怎么讲,两个同属黑暗世界里的人,能处这么深,走这么远,在江湖层面上,这无疑是民国时期的一段佳话。

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戴笠从黄埔军校肄业后,作为一个情报员为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副官的胡靖安(1903—1978)工作,实际是间接为蒋介石工作。戴笠深知自己未来能否把情报工作做好离不开上海错综复杂的地下社会组织的联系与支持。他去拜访时任上海警备区司令的好友杨虎(1889—1966)并向他请教,杨虎告诉他:“你要在上海搞情报,就得跟一个朋友联系。”这位朋友,就是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称的黑帮大佬杜月笙(1888-1951)。

据时任杜月笙的机要秘书,后来加入了戴笠军统的万墨林回忆说,一天杨虎司令带着戴笠去拜访杜月笙,戴笠身着整洁的西服,头发梳得平整光亮,一双明亮的双眼睁得很大,谈吐也得体。虽然他刚离开军校不久,而且只不过30岁的年纪,他在杜先生和杨司令面前讲起话来却既慷慨激昂又胸有成竹。尤其是在简单的客气话后,他直截了当地向杜先生提出请求帮助,杜先生竟然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好吧。以后有事的话,你可以给我打电话。如果我不在,你可以让万墨林转告。”

后来杜月笙、杨虎、戴笠三人成了结拜兄弟(戴笠比杜月笙小9岁、比杨虎小8岁)。以后戴笠就称杜月笙为“三哥”。当戴笠的嫡亲表弟张冠夫得知他们的关系后,惊恐万状,马上把戴笠赶了出去,怕他与地下社会的关系连累到他家的安全。

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1924年秋,华格臬路杜公馆,杜月笙接到门生江肇铭打来的一个电话,说赌场里有个闹事的小瘪三自称是杜老板最要好的朋友并要求见杜老板,本来是要废掉他的,怕唐突了,问要不要相见…

等到一个瘦高个,长着马脸的年轻人站在杜月笙面前时,却是个陌生人,本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原则,杜月笙和他聊了几句,这一聊,居然还拜起了把子。这个人就是戴笠…

这戴笠早年在杭州参过军,因为经常耍流氓而被除名,后来混迹江湖,学得一手骰子绝技,两粒骰子在手,要几点就能掷出几点,经常小赌赢钱。后来觉得在小地方赌得不尽兴,决定到十里洋场见识一番,这才在上海大赌场里‘闹事’被抓…

其实戴笠的赌技还是了得的,只是赌场见他天天赢的钱太多了,而戴笠又不知道收敛些。赌场就做局乘机用灌铅的骰子换了戴笠手里的,说他作弊,准备按江湖规矩沉黄埔江的。好汉不吃眼前亏,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情急中,戴笠叫喊着说是杜老板的老熟人,并编了一套谎话说得有板有眼的,江肇铭这才拨通了杜公馆的电话…

戴笠见了杜月笙后也并不惊慌,赔着笑脸说不认识也没关系,现在不就认识了嘛。并指着杜公馆大厅上的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将杜月笙夸作是春申君和杜曲,气度非凡,富甲天下。这杜月笙虽然读书不多,却附庸风雅喜欢结交有文化的人,见这戴笠居然知道这些典故,不禁继续攀谈起来…

闲聊中,戴笠自报了家门,也交待了个人情况,并当着杜月笙的面表演了骰子绝技。老杜暗暗佩服,就问起戴笠的志向来,小戴说想去赌场混,希望得到杜老板的赏识。老杜就对小戴教育了一番,你脑筋灵,手段活,又学了文化,应该成就一番大业才是…

要说,杜月笙还是有些识人的本事的,他从戴笠的言行举止及赌场中的作风就看出了这非池中之物。而戴笠又能见风识舵专捡老杜想听的说,两人颇有些相见恨晚之感。最后,小戴斗胆提议义结金兰拜把子,认了杜月笙为大哥…

后来,杜月笙认为戴笠终日混迹赌场终不是条正路子,就向黄金荣讨了封介绍信,将戴笠送到了老蒋的黄埔军校深造。可以说,戴笠以后的发迹完全是依靠杜月笙的赏识和资助才得以实现的,成就了一段‘伯乐和千里马’的佳话,就如同当年黄金荣赠银送老蒋投奔孙先生一样的。

戴笠与杜月笙是怎么认识的?

1946年3月17日,有东方希姆莱之称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乘坐的专机在南京附近的岱山坠毁,包括戴笠在内的13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据杜月笙的大女儿回忆:当远在上海家中的一代流氓枭雄杜月笙听到这个消息时,急得直接要跳楼,幸好被杜月笙的家人拦住。(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从这一举动就可以看出戴笠与杜月笙的关系,说是生死至交也不为过,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人人都称戴笠为魔鬼,戴笠也基本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一个说法的正确性,但不为人知的是戴笠在对待杜月笙上,可以说仅限江湖情义,而少了政治套路!

戴笠可以杀遍世间人,甚至据说最后都有点与蒋介石争锋的意味了,但却很少为难杜月笙,反而在很多方面提携杜月笙,包庇杜月笙,比如说在与蒋经国的争斗中,戴笠就选择站在杜月笙一边,要不然以杜月笙的江湖身份,断不可能正面硬扛太子的刁难。

戴笠为什么这么看得起杜月笙,别忘了杜月笙还顶着流氓的帽子,戴笠虽然也有点鬼鬼祟祟,但那是工作需要,职责所在,干特务的那就是替领袖整人,搞别人的黑材料,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倒不是怕打击报复,主要在于会增加工作难度!

原因就在于戴笠和杜月笙认识这个点上,他俩可不是仅仅是萍水相逢,杜月笙对戴笠,那是有知遇之恩的,相比于蒋介石、戴笠这些人,杜月笙算是出道比较早的,因此起势也比较早,当杜月笙在上海滩成气候的时候,蒋介石还落破着,戴笠也好不到哪去。

戴笠是个读书人,却经常在赌场晃悠,凭借着并不出彩的赌技简单混口饭吃,由于经常出现在杜月笙的场子,还很少输钱,主见被杜月笙注意,杜月笙觉得戴笠这个人不简单,不但与他结拜,还送钱送物,开介绍信送他到黄埔军校蒋介石处,到了南方的戴笠,三年后(1927年)就上演了王者归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