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因为一件小事。

果然性格决定命运。

苏雪林是民国的才女,曾经和冰心齐名,而且同样是一位百岁老人,并且晚年的时候还写了不少的书,成为当时台北文化界的知名人士。

她很有才华,写的许多东西也确实能够称得上经典。只是,她和鲁迅先生的一场骂战,终究给她的人生抹上了些许的污点。

有人说,苏雪林年轻的时候,视鲁迅先生为神明,可晚年的时候,却用了大半辈子来写“辱骂”鲁迅先生的文章,因而成了一大笑谈。

至于苏雪林为何有如此大的态度转变,并非因为鲁迅先生对她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而是因为一件非常小的事。

一、自诩鲁迅传人

苏雪林虽然长寿,可年轻的时候,过得并不舒心。

那时,连激进如鲁迅先生这样的人,都很难摆脱包办婚姻的宿命,就更不要说苏雪林这样的女性了。这并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封建礼教对于女子更加苛刻。

苏雪林年轻的时候,性格敏感好强,并非说这样的性格不好,只是终究会以为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她的包办婚姻并非美好姻缘,此后甚至走上了离婚,半生孤苦。世人的偏见讥笑,都让她很难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情,因此,也比寻常人更加多疑。

张爱玲的人生同样不如意,因此她的性格也和常人不同,苏雪林与她相似,却又与她不同。张爱玲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入小说之中,用来寄托自己的悲伤,可苏雪林却以倔强地泼辣,来维持自己的尊严。

那时,她比鲁迅先生小了16岁,在花样年华,正是鲁迅先生以战士身份讥讽世道的时候。那时,她疯狂读鲁迅先生的书,甚至还去了北京上学,自诩为鲁迅先生的精神传人。

那时,她很有才华,经常发表文章,以鼓吹鲁迅先生的理念为主,活脱脱一个追星的小女孩。

二、一件小事,半身敌对

这样狂热的女学生,鲁迅遇见了不少,他能看到的类似的文章也很多,自然很难知道苏雪林对自己的崇拜。

可苏雪林却将鲁迅先生当成了全世界,久而久之,便错以为鲁迅先生也熟悉自己。

那时的苏雪林,靠着文章跻身进了文化领域,虽然比不上鲁迅先生,但到底也算一只脚迈入了文化圈。那时,恰好有个机会,出版社请吃饭,鲁迅先生也同样前往。

当时的苏雪林很激动,满心欢喜准备见偶像,那时的她,初见鲁迅,热情而激动地伸出双手,可鲁迅先生却只是点头示意,这件事后来被苏雪林形容为“一副居高临下的傲慢”。

这次事件以后,苏雪林对于鲁迅的追捧便戛然而止,虽然不至于辱骂,但也只是根据作品来进行评论了,不再有那种追星般的欣赏。

或许,本身经历敏感的她,错以为鲁迅先生看不起自己,却忘记了那个时候的鲁迅,每日要见的人太多太多,他们之间也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

苏雪林是骄傲的,虽然她敏感多疑,可当发现有人“傲慢“地对待自己,便再也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相处了。

而此后,她不再欣赏鲁迅,自然也不再欣赏他的思想,从而堕入了另外一种思想,自然而然会对鲁迅进行批判了。而等到后来,批判鲁迅先生成了一种主流,她自然而然也会加入其中。

只是,这样的发展,终究让人有些叹惋。

三、人生在世,性格决定命运

苏雪林的一生,过得并不快乐,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她太过于骄傲,又太过于自卑。

她曾经出身名家,却没有养成大家闺秀的自信,在私塾里便以顶撞老先生出了名,等到谈婚论嫁,她以自杀相威胁。

她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她一直在挣扎出那个父母包办的世界,可她也是值得可怜的,因为没有人帮忙,一切都要靠自己,便变得偏激,错以为全世界都在对不起自己。

她以弱女子的身份,成为作家,出国留学,成为教授,是值得人尊敬的,可同样,她也受困于自己偏激倔强的性格,而很难收获那种相视一笑,彼此呵护的爱情。

不过,晚年的苏雪林性格有了转变,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人,她的学生曾说,根本想不到自己的老师年轻的时候,竟然是那般张牙舞爪。

或许人生,总要有一段时间去张牙舞爪,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只要道路是对的,总能收获晚年的宁静。

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谢谢邀请。

苏雪林,说直接了就是个变态,神经病。 她一辈子干了两件事情,极度崇拜鲁迅,极度憎恶鲁迅。

苏雪林(1897年3月26 [1] 日 —1999年4月21日,享年102岁),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

苏雪林小鲁迅16岁。苏的青少年时代,那是极度崇拜鲁迅。是鲁迅的骨灰级粉丝。达到了狂热的地步。鲁迅放的屁,你敢说是臭的,她就和你没完。能闻到鲁迅的屁,就是她的荣耀。

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还说:“谁都知道鲁迅是新文学界的老资格,过去十年内曾执过文坛牛耳……” 苏雪林那是极度吹捧鲁迅,把鲁迅捧成了“神”。

然而,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去世后。苏却变脸了,开始了她长达63年骂鲁生涯,骂鲁迅,成了她生活的精神支柱。

她写了长达四千言的《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公开祭出反鲁大旗,破口大骂鲁迅是“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 并影射、攻击鲁迅勾结日本特务机关内山书店,“行动诡秘”等等。

总之,从崇拜鲁迅到仇恨鲁迅,苏雪林来了个神奇“变脸”,让世人大跌眼镜。 苏雪林为什么会这样呢?

变态,心里扭曲。 大家记得有个寓言故事。有个魔鬼,被所罗门封在瓶子里,扔进大海。第一百年,魔鬼天天祈祷,谁救我出来,我给他做牛做马。第二百年,魔鬼祈祷,谁救我出来,他想要啥我给啥。可惜,两百年过去了,依然没人救他。魔鬼绝望了,第三百年他发誓,谁放我出来,我就杀死他。

苏雪林就是这样。极度崇拜鲁迅,写了那么多吹捧鲁迅的文章。她以为鲁迅应该很注意她,很在乎她,起码很了解她。

然而,在一次宴会上,粉丝苏雪林终于见到自己的偶像鲁迅。那种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的激动和幸福。遗憾的是,当她跟偶像握手,并且介绍自己:人家是您的超级粉丝雪林啊。鲁迅很茫然,居然并不认识她,并不在意,更没有惊喜地说:哇塞,原来你就是超级粉丝林林啊! 她在鲁迅的眼中,平常太平常了,只不过是众多崇拜者中的一个。

鲁迅的态度,像是一盆冰冷的水,浇在了苏雪林火热的心上。这巨大的落差,让苏雪林由爱到恨,由火热变成了冰霜。

此后的63年里,这个变态女人就以鲁迅为靶子,用文字为刀剑,一刀一刀地割,一剑一剑地刺,以攻击鲁迅和骂鲁迅为乐,来抚慰一个骨灰级粉丝受到的伤害。

一个女人偏执起来,就是神经病,苏雪林就是这样的女人。

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谢谢邀请,自古文人自持见,不相为谋背道远。人在天地中立站,身正不怕影子邪。有道是,世界观人生观不同,导致了走向渐渐远去,过节不可避免。

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一是两岸的政见不同。

二是鲁迅和胡适的恩怨导致胡雪林对鲁迅产生了极大的不满,而胡适是胡雪林极其尊重的长者。

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女作家苏雪林一生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高寿,她从1897年一直活到了1999年;二是反鲁,苏雪林素有“骂鲁第一人”之称,她自己也曾说过:“‘反鲁’几乎成了我半生的事业。”

苏雪林早年留学法国,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和沪江大学任教,出版了学术专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散文集《绿天》以及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赢得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注目,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雪林与鲁迅有了接触,但也不是很密切,据鲁迅书信和日记记载,两人大概见过两次面。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11月12日,苏雪林写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揭开了她半生“反鲁”的序幕。在致蔡元培的信里,苏雪林对鲁迅颇多指责,言辞之激烈,令人叹为观止:

鲁迅之为人,又复好谄成癖,依傍门墙者,揣其意旨,争进谀辞,所谓“青年导师”、“思想界权威”、“革命斗士”、“民族解放战士”、“中国肖伯纳”、“中国高尔基”、“东方尼采”各种徽号,不可以屈指数。

与此同时,苏雪林还给早年的老师胡适写了一封信,要求借胡适主编的《独立评论》一角,发表批判鲁迅的文字。胡适是个宽厚的人,他给苏雪林复了一封长长的信,对这位昔日的女弟子提出了委婉的批评和劝诫。但苏雪林没有听进胡适的意见,又相继撰写了一系列批判文章,对鲁迅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

1949年后,苏雪林先后在台湾师范大学和国立成功大学任教。1966年,苏雪林将自己半生“反鲁”的主要文章结集出版,定名为《我论鲁迅》。苏雪林对鲁迅的攻击,在《我论鲁迅》中得到了最系统、最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本书可以说是苏雪林“反鲁”的一个总结。据说该书出版时,苏雪林称这是她“半生的‘反鲁’事业,以后我不高兴再理会了”。

然而苏雪林最终还是未能停住“反鲁”的脚步。

1988年,已逾九十高龄的苏雪林又作惊人之语,《香港月刊》第11期发表了她的《大陆刮起反鲁风》。文章爆料说:“据最近的太阳报,有李石城所撰《鲁迅召妓引起轰动》一文,言有人在鲁迅日记发现一则小记事‘某月某日,召妓发泄’,有个读者便惊叫起来,说道:‘原来鲁迅是这样下流!看他外表像孔老二,居然也搞起玩妓女的事。’又有一个读者说:‘鲁迅不是一个完人,因为他生活作风不正派。’”

苏雪林对鲁迅为什么如此仇恨,以至耗用半生的时光对其进行口诛笔伐?

说法很多,有人说鲁迅曾经冷落过她,苏雪林自己在《关于我的荣与辱》一文中也证实了此说:

有一回上海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先生为联欢起见,宴请曾在他书店出书的文人,鲁迅与林语堂先生齐出席,我亦敬陪末座。我对鲁迅固极冷淡,他对我也昂头天外,不屑理睬。

对于李小峰召集的这次聚会,郁达夫在日记中也有记录:“中午北新书局宴客,有杭州来钦文,川岛等及鲁迅、林语堂夫妇。席间遇绿漪(苏雪林笔名)女士,新自法国来,是一本小品文的著者,文思清新,大有冰心女士的风趣。”

据说苏雪林到时客人大多到了,当时她的《绿天》刚刚出版,在文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所以大家对她都十分热情,赞美有加。但当主人把苏雪林介绍给鲁迅时,也许是对她的姗姗来迟有些看法,或者出于其他什么原因,鲁迅既没有与她握手,也没有寒暄,只是冷淡地点了点头。这个小插曲让苏雪林非常尴尬,也让大家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被鲁迅冷落只是个引子,最令苏雪林反感的是鲁迅对杨荫榆(曾任北京女师大校长)、胡适等人的攻击。她与杨、胡两人私谊甚笃,情感上自然就站在他们一边,对鲁迅反感也是必然的事情———我觉得这才是苏、鲁结怨的主要原因。

关于苏雪林反鲁,还有一种比较新奇,也比较有趣的说法,此说出自房向东先生的《鲁迅:最受污蔑的人》一书。现转述于下,供有兴趣者研究、探讨:

陈漱渝(大陆鲁迅研究学者)采访苏雪林时曾问她,为什么要对鲁迅采取激烈攻击的态度?苏雪林说:“有人说,我之所以攻击鲁迅,是因为我对鲁迅单相思,爱而不得转为恨。这是没有根据的。”苏雪林不说也罢,陈漱渝并没问她是不是爱上了鲁迅,她却先说了。她为什么又性急了呢?她要表白什么?她要洗刷什么?我也搞不清楚,只有天晓得。

这大概是迄今为止最为八卦的一个原因了吧?

苏雪林和鲁迅到底有什么过节?

鲁迅和胡雪林的过节是因胡适而起,胡适其人,是一个文学家他对共产党有不满情绪,在他写作的文章和诗当中攻击共产党。是封建社会的文化代表。而鲁迅先生是激进派,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经常写一些文章支持,打击封建制度给国民带来的痛苦,与胡适适得其反,两人在文学界水火不容针锋相对。而苏雪林又是胡适的学生,虽然相处时间不多苏雪林对胡适的崇拜难于言表。苏雪林任教后又是诗歌散文作家。视胡适与鲁迅的不合心生奋恨。因她对胡的崇拜就在一些诗歌散文中骂鲁迅。鲁迅与苏雪林的不合因胡适而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