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1992年,一位87岁老太弥留之际对儿女说:“我的事终究要让全世界人都知道。”儿女不明所以,可不久后,老人的名字真的传遍大江南北,震撼全世界。
香河老人周凤臣,生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可在她去世后的几年里,她的名字却迅速传遍世界,被世人称为“天下第一奇人”,她究竟做了些什么,能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高僧都慕名前来呢?
命运坎坷却善良一生1905年,周凤臣出生在河北省香河县,父亲是晚清的一名地方官,周凤臣的生活还是比较优渥的,但身为大小姐的周凤臣却从小虔诚信佛,心地善良。1924年,她嫁给了淑阳镇胡庄村的杨世杰为妻。二人生活幸福,共孕育了7个子女。
1943年,38岁的周凤臣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舅妈得知后,用民间方子将周凤臣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从此周凤臣开始长年吃素,不沾荤腥,此后50年皆是如此。即使后来公社化运动时期全村人都去吃集体大锅饭,她依然在家独自吃些简单素食了事。
老人的一生十分坎坷,先后经历了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周凤臣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被划为富农遭到抄家打击,多年来,她受尽了村里人的谩骂屈辱。但周凤臣却没有丝毫怨恨,她只是偷偷在凌晨起来烧香拜佛。
周凤臣曾与周围一名道士交往深厚,跟随道士掌握了许多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乡亲们有什么久治不愈的疾病,求助周凤臣,必然手到病除,并且她且向来不问来者何人,也不求回报。
即使在她被称为“牛鬼蛇神”期间,她依然是有求必应。白天还在痛骂周凤臣的村民,晚上却面色痛苦地来找她求医了,周凤臣二话没说,当即把脉调药。村民服下后果见好转,想到白天的所作所为,村民羞愧难当。
老人一生信仰虔诚,潜心修持,治病救人,行善积德。在晚年时期,老人愈发显得神秘且深不可测了。
神秘莫测的晚年1974年,受孙子的邀请,周凤臣来到了北京居住,在北京的18年间,周凤臣展现出了许多常人难以解释的能力,常常让子孙目瞪口呆。
那时候还没有发达的通讯设备,但老人生活在北京,却对香河老家发生的事了如指掌,有时周凤臣会突然让儿子今天多准备两道菜,儿子不解,老人却淡定的说:“今天中午某时某分,家里的那个谁会来看我们”。
时间一到,果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来人的身份与人数竟与周凤臣所说丝毫不差!
孙子对奶奶的能力颇为惊讶,他时常在屋内将周凤臣的这些神奇之处记录下来。但周凤臣却似乎知道他在写什么一样,笑着对孙子说:“你不要写,将来自然有人会写”。孙子不信,但隔天他的纸笔却不翼而飞,这时他才真的相信奶奶已经修炼大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凤臣的修为越来越高,直到1985年,老人对自己的女儿说:“我啊,已经修成了,是个肉身了”。女儿不解,但想到母亲常年信佛,也没有在意。老人却对小女儿说:“你以后拖地不要用拖把,蹲地用抹布擦”。
小女儿一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听了母亲的话。一段时间后,小女儿惊奇地发现,困扰了自己多年的腿疾居然痊愈了!可之前自己也没对母亲说过,她是怎么知道的呢?
1992年,本来在北京住得好好的周凤臣,却大吵着要回香河老家,孙子劝留不住,只得将她送回老家。
此后三个月,周凤臣生活如旧,没有任何异样。可在11月时,老人却突然剧咳不止,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肺炎,需要紧急住院。
老人一生治病救人,这次自己得病时,却没有用任何药物。她似乎看穿了一切,开始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举动。
入院后,老人就一直剧烈咳嗽个不停,但奇怪的是,老人咳嗽的要比其他病人严重,甚至到了有些夸张的程度,可医生在检查她其他指标时,却一切正常。
之后周凤臣更是停止了一切进食,每日除了按惯例服用些丹砂外,就只喝少许凉水。而且每次喝完,都会伴有大量的呕吐,虽然米粒未进,呕吐物里却有大量的蝌蚪状不明物体,儿女不明白,这些东西是哪里来的,可这种现象连医生都解释不清楚。
接下来的几天,周凤臣却突然吩咐儿女给她准备饭食,还特意叮嘱必须是凉拌菜与凉饭。吃完后果然很快大量腹泻,医生得知其食谱,赶忙制止。但周凤臣却执意要继续,似乎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在反复几次后,周凤臣再次停止了进食,无论家人如何劝说,她都不肯再吃一点东西,直到去世,老人再也没有进食排泄。
住院期间,女儿为了安慰周凤臣,对她说道:“孙子今天就来看你啦”。但周凤臣却摇摇头说:“他明天下午才能赶到”,待了一会又说:“你大哥在上楼了”。片刻间,周凤臣的大儿子果然走进了病房,让女儿惊诧不已。
在孙子到来后,周凤臣开始吵着要出院回家,她对孙子闹脾气道:“我能耐大着呢,能让这水(输液管)不流”。孙子自然不太相信,可转眼间吊瓶果然不再滴液了,吓得孙子赶忙叫来护士,可一连换了几个地方都输不进液,按压回血却是正常。
隔天,周凤臣吵得更凶,在得知医生和家人仍然拒绝她出院时,周凤臣生气道:“你不让我回家,我就让你们后悔!”随后两眼一闭,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儿女都吓坏了,赶忙上去摸老人胸口,发现她不仅没了呼吸,连心跳都停了!儿女这下慌了神,哭喊到我们回家,这就回家!周凤臣却突然笑着坐了起来:“这才对,我们走!”
老人这一番操作,着实把儿女吓了一跳,难道老人真的能完全操纵这具肉身了吗?
回家后的第一天,周凤臣就又开始剧烈咳嗽,儿女担心想要把她再送回医院。周凤臣却摆摆手,只是吩咐给她一壶凉水和一个铁盆,她咳嗽一阵便吐出大口粘痰,接着就用凉水漱口,如此反复居然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清早,周凤臣居然精神抖擞地站在了儿女面前,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她告诉儿女,开始为她准备丧事。可此时的周凤臣宛如正常人,根本不像是即将离世的样子,但她只是吩咐儿女照做,并且将一家人都召集到院子当中。
按周凤臣的吩咐,儿孙在院内摆好贡品,随后将两百朵纸扎的红花一把火烧掉,半小时后,她家门口正南方的天空中居然出现了四朵熊熊燃烧的大火球。火球呈玫瑰红色,十分艳丽,直径有一米多,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又过了4天,周凤臣对孙子说,自己想要去北京。一路上周凤臣虽然躺在车里,却对目前所在的位置一清二楚。
到北京后,在女儿的帮助下,她最后一次彻底清洗了身体,并指示女儿在她身上的几个穴位处擦上调配好的药膏。
11月24日,也就是周凤臣出院14天后,晚上睡觉前她突然将孙子叫到了床前。对他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的事大着呢,不但要让香河知道,还要让全中国知道,最后让全世界都知道。”随后便像睡着了一样,闭上了眼睛。
听了周凤臣的话孙子十分纳闷:奶奶虽然有些神秘之处,可毕竟也只是个普通农村老太太,怎么可能让全世界都知道?但以老人的性格,她是从来不会说吹嘘自己的空话的。
孙子替老人关上灯离开了。此时他竟然没有注意到,老人其实已经停止呼吸,离开了人世。
离世三十年肉身不腐,成为世界之谜周凤臣老人离世后的24小时内,遗体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体温也没有下降,身体四肢未出现僵硬现象,手指仍然可以柔软活动,她就像睡着了一般。
家人看到这一反常的现象,赶忙停止了原本的葬礼计划。家人们不禁猜想:老人会不会还没有离世,她会像上次一样突然恢复心跳呢?
老人并没有醒来,一周后,老人的指尖开始变红,手背和皮肤出现了红色液体,身体迅速膨胀,呈现出气囊状。又过了两天,她的皮肤出现了部分破损,大量无异味的红色液体从体内流出,身体也随之干瘪下来,直至恢复原状。
之后老人的身体就这么一直放在她老家的卧室里,而她的身上也开始分泌出一股清香的油脂,更神奇的是,期间老人的皮肤出现了破损,几天后居然自行痊愈了,仿佛还活着一般。
就这样整整过了三年,1995年,老人的遗体彻底被油脂包裹,满屋散发着一股香气,且身体再也没有腐败变化,被人称为“金刚琉璃体”。
自周凤臣老人过世以后,已有过10万人来拜望过老人的遗体,其中不乏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以及佛教的高僧,真的如老人生前所说,她的事迹已经轰动了全世界。
对于老人遗体之谜,也有各种解释。有人说是老人生前的习惯与去世前的一系列举动,保持了体内的清洁,防止了遗体腐烂。也有人说是放置老人遗体的土房干燥,抵挡了细菌的滋生。
有科学家曾给老人遗体做过心电图,发现竟然还有细微的波动。而佛教高僧则认为老人这是虔诚信佛,修得了正果。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阿嘉洛桑图旦,曾专程来拜望老人,并为老人题字“功德圆满”。
写在最后香河老人周凤臣,之所以能被称为奇人,不仅仅因为她离世后遗体不腐的神秘。更重要的是,老人那传奇色彩的一生。
老人一生都恪守着五条原则:
1,走到天边口要对着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
2,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
3,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不要把它看得太重。
5,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她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谨记这几条原则,更希望所有的年轻人都能一心向善。
在这个追名逐利的当今社会,像老人这样能做到泰然一生,从不怨天尤人的人真的寥寥无几。
虽然我们可能做不到周凤臣老人这样清心寡欲,但牢记老人的这五条口诀,一心向善,终会受用一生。
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一年前的一个夏夜,我带两岁多的小孩在小区外玩耍。小孩盯着公路上川流不息的各类车辆兴奋不已,我站在他身边给他不厌其烦地介绍。突然小孩跑向辅路,我一惊,顺手抓住小孩的右手,当时我发力较大,小孩一下带到了我脚边。
小孩被我一牵大哭,开始我以为他受到了惊吓。但哄了一会,他还是哭,我这时才发现有点不对劲,他的右手无力地耷拉着,一摸他的右手,他哭声更大明显抗拒。我怀疑小孩右手被我拉得肘关节脱臼,到商店买了一个棒棒糖递给小孩,他不是习惯性用右手接,而是用左手接着,边吃边哭,样子真是可怜的让我心疼。
我进一步证实了小孩右手肘关节脱臼。旁边有一个诊所,抱着小孩进去向医生说明了情况。医生无奈地说:不会弄关节复位。但他告诉我,前两百米有一家诊所,医生姓张,专治跌打损伤之类的,也许会脱臼复位。
我抱着小孩急连赶了过去,果然有一个诊所,名为张氏骨科诊所,只可惜诊所大门紧闭,医生已下班。我心急如焚,按照门牌上的电话我联系了张医生。张医生说正在家吃晚饭,放下碗马上赶来,让我稍等。
大约5分钟后,一位60多岁的男子骑着电动车赶来,身穿灰色唐装,花须及胸,道骨仙风。没进诊所,他听完我简单介绍的情况,从口袋里一个棒棒糖递给我小孩。小孩左手接下棒棒糖之时,张医生双手抓住小孩的右手活动了一下,前后不过2秒,小孩没有一点反应。随后,他又掏出一个棒棒糖递向小孩的右手,小孩下意识接了糖。张医生见状说:好了。
我心存怀疑,这样迅雷不及掩耳地摸一下手就复位了?我抓住小孩的右手大幅度地活动了一下,小孩不哭不闹,真是神奇的手法,果真复位无疑。
我对张医生千言万谢,并掏出100元钱交给张医生。他却说:不用这么多,20块钱。我坚持给他100元以示感谢,但他再三推脱说:你有你的标准,我有我的标准。你的心意已领,但我的标准不能破。
张医生最后收了20块钱,骑着电动车消失在夜色之中。
也许脱臼复位之术并非高深高难之术,但医者仁心,能摈弃功利,却是高人所为。
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在我的老家,陕西宝鸡陈仓区千河镇朱家崖有个高人叫朱振民。他虽然去世几十年了,但是他的医术在西北地区都远近闻名,虽然朱老先生为人低调,深居简出,但医术精湛,素有妙手回春的称号,很多人慕名来此就医。直到现在,虽然老先生不在了,老先生的后辈医术依然了得。关于朱家的精湛医术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小时候见过一次。
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弟弟去家门口的小山坡上玩耍。结果不小心我弟从山坡上摔了下来,他说他肩膀痛,我看了看也没流血啥的,我安慰弟弟说没事,过几天就好了。
我怕带弟弟受伤的事被爸妈知道后挨揍,所以叮嘱弟弟回家不要给爸妈说,要不然以后爸妈不给咱们出去玩了。结果就这样耽误了几天后我弟痛得不行了,我妈也发现我弟的右胳膊抬不起来,而且肩膀很肿,在母亲的追问下我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由于朱家骨科医院离家20多公里,中间还要过条河,我妈担心我自己在家不安全就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了医院。
医院建在小山脚下的马路边上,合围式建筑,规模不是很大,在进医院后正中间有院子是围起来的。院子中间有个坟头,立着碑,碑前供奉着水果。那时候年龄小,也不认识字,看不明白,但把坟地安置院子中间还是让我很诧异,因为老家的坟地都是远离住人区的,朱家人为啥在医院中间安置个坟地?
朱振民老先生的传奇人生后来长大一点时听老一辈人聊天说起了朱家骨科医院的事。朱家人过去祖上根本不懂医术,是上世纪50年代初,由于河南发大水遇到洪灾,很多河南人闹饥荒,没办吧带着一家老小向北迁移到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地。
据老人讲,那些年逃荒避难的人是相当多,门口经常会有逃荒的人来早饭,即使到我小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些讨饭的人,碰到了就给个馒头或者家里剩饭啥的给点。
话说有一个逃荒的乞丐乞讨到了这个朱家村,由于乞讨的人多,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给乞丐给东西吃。这个乞丐也是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了,饿的是两眼昏花,连着乞讨了几家人都没有讨到饭吃。带着仅有的一点力气敲开了朱家的大门。
那时候朱振民也就20多岁,开门见到这乞丐一看,乞丐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一看就是几天没有吃东西了。还没等乞丐说话结果就晕倒在地上了,朱振民赶紧喊上父亲把乞丐给抬回家中,搞了些热水,弄了一点稀饭给乞丐吃。过了一会乞丐才慢慢缓过神来,乞丐说他一家人在洪灾中没了,就剩了他一个,家里被洪水吹没了。为了活命一路乞讨过来,这次已经三天没讨到东西吃了,饿得不行了。
虽然关中地区土地肥沃,但那时候粮食也是很紧俏,基本都吃粗粮比较多。但老朱家本来为人厚道,热心肠,等乞丐好点之后,又给这乞丐做了一碗臊子面吃,乞丐感动的是热泪盈眶。
那个年代能吃上一碗面不容易,粮食都很紧张。刚好乞丐看到朱振逵的父亲胳膊受了伤,经过了解后得知原来他父亲在地里干活时,由于骡子受惊把老人给拖拽受伤了,为了省钱没只是敷了点药,不敢去大医院医治。
于是乞丐说我帮你看看,朱家人也是半信半疑,一个乞丐能治病吗?乞丐看出了朱家人的担忧,接着对朱老说,我在老家是祖传的接骨医术,是因为洪灾我才落难逃荒到此。你要不信我给你看看便知。老朱家人一合计,反正都成这样了,没钱去大医院看,不妨就让他瞧瞧。
结果乞丐摸了一下后,说朱老胳膊是骨裂造成的疼痛,乞丐帮着复位后找了竹板给固定好,又写了药方让朱振民按药方去拿了点药。结果,接好后的胳膊几天后确实不疼了,也不肿了。老朱家人心存感激,让乞丐住到自己家里,给乞丐找了些衣服换上,并告诉乞丐放心在家住着,有家里吃的就有你吃的。
受到朱家人的照顾后,慢慢的乞丐身体也慢慢健康了,乞丐也了解到家三代单传,虽然祖辈都是靠务农为生,但老朱家的人慷慨,儿子修朱振逵也是忠厚老实,深受乞丐喜欢。
为了报答老朱家家人。乞丐说,其实我是个医生,在老家也是远近闻名的,结果一场洪水一切都没了,现如今要不是被你们给救了我的命都没了,我别的不会,有祖传的接骨疗伤的医术,本来祖上让的规矩是传里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但经过这次灾难让我明白了人生无常,为了感谢你们的救命之恩,我今天决定把我的医术传给你,但前提是你拜我为师,我收你为我的干儿子,将来你要我养老送终,而且要把我的医术传承下去。
就这样乞丐住在老朱家,经过几年时间教会了朱振接民骨疗伤的医术。学艺成功后朱家正式开始给人接骨疗伤,加上乞丐的传奇故事和精湛的医术,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而来,慢慢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开了个大医院。
再后来老乞丐去世了,朱振民也是按照亲父亲的标准给乞丐养老送终,为了表示对老人的感激之情,也是为了教育子女警示子女,最终把老人安葬在了医院的院子中间。
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朱振逵在老人指点之下也是技术超群,并且加上勤学好学的精神,朱振逵的艺术可谓更上一层楼。不仅十里八乡的病人过来看病,慢慢的西北各个省的人也是慕名而来,可谓声名鹊起。
朱老医术高超由于朱老先生年纪大了,加上看病的人多,所以到医院很难碰到他就诊。可能是巧合,或者是运气好,我妈带着我和弟弟到医院后刚好朱振老民先生坐诊,老先生个子面目慈祥,浓眉大眼,看着有个70多岁了。
老先生问了一下事情经过后就让我弟弟把上衣脱掉。他面带笑容地说,孩子不要怕,我给你看看,不疼,你别怕,只见他一边和我弟弟聊天一边用手在肩膀出摸了摸,一只手拽着我弟弟的右手,一只手在肩膀处摸了一会。
突然我弟弟哇地一声哭了,朱老先生说,不要哭了孩子,骨头接好了,现在抬一下胳膊看看,弟弟抬了一下胳膊确实能抬起来了。
朱老说我弟弟肩膀的锁骨出现骨折,由于耽误了时间骨头出现了错位生长,没事我刚才矫正一下就好了,随后用竹板固定好打了石膏,朱老说我给开点药,到时自己回去养着吧,让孩子活动时注意点,给孩子多熬点骨头汤喝,骨头长的快点,过10天过来看看换个药。
不会吧,这也神奇了,片子也不拍,摸一下就好了?朱老可能看出了我们忧虑,他说来回的拍片子对你们来讲也多花钱,实在不相信的话给拍个片子看看。结果拍了片子过来一看确实是锁骨出现了骨折,不过经过医治后完美吻合了,确实太神奇了。过了段时间去换了药后,拍了个片子一看确实长好了。
这就是我见过的民间高人,不仅医术超群,并且心地善良。
写在最后: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正是朱老一家的善良之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朱老先生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最主要的是有颗善良、勤奋和知恩图报心,他的所做所为不仅激励着后辈儿女,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我见过的一个民间高人是一位抗战老兵,论关系来讲,我应该叫他幺老爷,幺老爷的一辈子真的是属于传奇的一辈子。
幺姥爷小时候上过私塾,年轻时候,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幺老爷看见到处都是宣传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百万青年百万兵”,于是也开始投笔从戎,参加了川军。先是在当地进行了简单的集训,然后就统一前往重庆的沙坪坝,又经过一顿整顿以后,幺老爷加入了胡链的队伍,开始了他的传奇。
因为有点学问,所以他刚开始是作为一位机枪手被训练的。要知道,在当时机枪手可是战场上重点被“关注”的对象,所以,机枪手的死亡率很高,需求量也很大,而且操作机枪需要一定的基础文化素养,所以,他姥爷的第一个传奇开始。
他在沙坪坝集训的时候,在队伍里面遇到了一个袍哥,那个袍哥见幺老爷作为一个文化人,居然都积极主动参军,很是佩服,两个人非常聊得来,就教了幺老爷一些内家拳的口诀,说是如果战场上不小心受了伤,配合一种常见的草药,可以不受感染,就是这个玩意儿,后来真救了要老爷一命。
幺老爷作为机枪手,在湖北的一场战斗中被打中了两枪,其中有一枪离他的心脏部位仅仅不到一公分距离,在当时极度艰苦的条件下,没有任何的抗生素使用,幺老爷硬生生的挺过了这个枪伤。根据幺老爷所说,当时他就是每天靠着口诀运气,然后积极的配合医院的治疗,就这样硬生生撑了下去。
要知道,在当时条件非常紧缺,普通士兵是没有资格使用抗生素的。如果不小心感染之后,很多人只能等死。但是,幺老爷的子弹穿过的部位非常巧,而且中了两枪硬生生都没有感染,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也正是因为从这场战斗中要老爷不怕死的精神,得到了上司的赞同和表扬,于是将幺老爷进行了提拔,送入了军校进行学习。后来,又让幺老爷学习了一些日语,然后进入了狗皮膏药的占领区收集情报。要老爷凭借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看上去老实巴交的长相,一直未被发现,为当时的抗战提供了不少的情报。以至于后来幺老爷96岁高龄的时候,依旧可以脱口而出几句常见的日语,这真的是让我很佩服。
也许,在幺老爷眼中,那个袍哥也许就是所谓的民间高手。但在我眼中,幺老爷这样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就是我眼中的民间高手!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最后用自己的血肉,保留了我们民族的最后尊严和底线,铸成了新的万里长城。像这样的英雄们致敬,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
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十几年前,碰到一位路边的算命先生 真神,让我抽签 抽了三个下下签,最后先生说 小伙子 你真背,抽签不要钱了,你走吧。
当时他说了很多,说我当时要丢车 丢钱丢什么。。。我说我没车,先生说自行车也算车(其实当时上班坐的公交车,连自行车都没[捂脸])。过后没几天真的在公交车上被偷了,还连续丢了三次,每次都几千块(都是下班货款)。然后有天突然借了邻居的自行车去上班了,可能是习惯了,下班直接坐公交回家了,第二天发现,车真的丢了。其后,异地恋两年的女友,竟然结婚了,还说我奇怪,根本就不认识我。。。
我就好奇这算命先生 猜也不至于概率这么高啊。
还有当时先生说我30岁以后才会慢慢赚钱,还真差不多,起码33岁之前还真是干啥都不行,穷的时候,冬天的衣服袖口都是烂的,虽然一直有工作,但是收入很低,主要还要还债(创业赔的钱),为了省顿饭钱,起码两年没吃午餐(早晚在家吃,午饭必须买)。谈个女友(现在是老婆),约会见面基本就是一人一碗面,没有点菜。她发工资了会带我去吃德克士,还让她帮我还过两千块钱。大概过了33岁,真的慢慢变好了,以前是欠别人,现在是客户欠我,估计有七八十万吧。
对了,算命先生说我60岁的时候,钱会多的花不完,会应验吧[呲牙]
你见过什么样的民间奇人?
我见过这样的民间高人,是个卖猪肉的。
大约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七,我老家的集市上买卖年货的人和赶集玩的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街道两旁摆满了待出售的年货。
在卖猪肉的摊位上,我的邻居赵大叔守着刚刚杀好劈成两半的肥猪肉,等待着买主。
当时我去集市上玩耍。走到赵大叔摊位前,只见一个年纪大约二十四五的男青年,来到了赵大叔的摊位前,仔细得审量着猪肉。
赵大叔看到此青年,笑着说“放心买,刚杀好的,你摸摸,还冒着热气里。”赵大叔用割肉刀“啪啪”拍了几下猪肉,看了看左右卖猪肉的,探了探身子小声对买猪肉的小青年说“你看着这膘,你就是再转八圈也找不到这么好的猪肉”。
小青年和赵大叔谈妥了价格,拿起刀就要下手,这时买肉的青年急忙摆手制止,说道“别慌!”
赵大叔一脸疑惑,看着买肉的小青年慢慢把刀放下。“咋回事,不是讲好了吗?”小青年说道“不是哪意思,我买这块肉是娶媳妇下礼的。要三十斤你就给我割三十斤,秤只能是头高头低的事。只要滑砣我就不要。这不是我给你找麻烦,就图个吉利。俺那里有这个说法,我不能不信”。
赵大叔一听这话,说道“这个要求可以满足你,不过只要我割得不滑砣,价格翻倍。买就买,不买你另请高人。”
小青年看了看赵大叔说道“好,就这样说吧,一言为定!”
当时围观看热闹的有二三十人,大家瞪着眼,屏住气看着赵大叔。
只见赵大叔放下刀,上下捏了捏,看了看猪肉的厚度,然后又用手量了几拃长度,最后用指甲在肉上划了一道印。然后右手握刀,左手压在刀背上,沿划出的印线从前至后一下子按拉了下去,于是厚厚的肉块从中间被划开了一个大口子,一直到脊椎骨。放下割肉刀,赵大叔顺手拿起砍刀对着张开的缝隙“咔”的一下,骨头被劈开了。放下剁骨砍刀,赵大叔又用割肉刀轻轻沿肉缝把猪皮划开。
提起猪肉往钩子秤钩上一挂,等把秤砣细绳放在三十斤的秤星上,赵大叔随即提起秤绳。吊起肉来,秤杆高高地吊着秤砣,稳住秤有十几秒,一动不动。在场观看的人“哗哗”一阵掌声,有人高叫起来“好”。赵大叔一脸上骄傲、自豪的笑容。
买肉的小青年掏出钱包,双倍付了款。提起猪肉,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对赵大叔树起了大拇指,笑了笑消失在人群中。
买肉的离去,有人夸赵大叔厉害,神了,简直就是天才。
赵大叔笑着说:“哪有啥天才,别管干啥事,只要坚持干下去,别半途而废,熟了就能生巧,人人都能成天才。”
原创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