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1994年7月17日,SL9彗星的G碎片撞击木星,最终释放出了60000亿吨TNT炸药的当量,是当时全球核武器总量的750倍,并且木星被被撞出了一个直径约3万公里的“疤痕”,而地球的直径只有1.2742万公里。
以上只是SL9彗星其中一大最大碎片(G)的数据,而SL9彗星被木星“撕裂”后的碎片数量高达21个,如果算上所有碎片,其所释放出的能量大概是40万亿吨TNT的当量,威力是几十亿颗广岛原子弹。
鉴于此,有人就说,这颗SL9彗星原本“瞄准”的是地球,如果地球被它撞击,整个人类文明会跟恐龙时代一样直接被终结,甚至地球上将再无任何一名人类,幸亏“木大哥”以自己庞大的身躯,阻挡了这颗“灭世之星”,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下去,事实真相果真如此吗?
苏梅克列维9号(SL9)撞击木星全过程1993年3月24日,美国天文学家尤金、卡罗琳·苏梅克夫妇和天文爱好者戴维·列维,在加州帕洛玛天文台共同发现这颗彗星,由于是一起发现的第9颗,所以被命名为苏梅克-列韦9彗星,即SL9。
SL9的公转周围为2年,远木点为0.33个天文单位,根据科学家推测,SL9可能在1970年左右被木星引力所捕获。
在SL9达到了木星的洛希极限后,其被木星撕裂成了21个碎片,科学家分别以英文单字母来命名。
1994年7月,这些碎片再次回到近木点后,一起“栽入”木星,当时地球上的人类都能亲眼目睹这次彗星撞击木星事件,其中G碎片体积最大,造成的破坏力也最为恐怖。
根据科学计算,G碎片以210000公里的时速径直撞入木星,对木星造成的“伤口”比地球直径还大,能量为6万亿吨TNT当量,所有碎片加起来为40万亿吨TNT当量。
再来看看地球,在5.4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上开始诞生各类物种,可谓“万兽争鸣”,在地球下了一场200多万雨之后,恐龙乘势而起,一举奠定了地球霸主的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时已经有一种恐龙的脑容量很高,如果再给数千万年,可能真的能突破到智慧生物的层面,但谁都没想到,就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从天外袭来,带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破大气层,最终撞击到地球上。
除了最直接的破坏之外,小行星的撞击还接连引发了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甚至地球气候也产生了剧烈变化,作为地球霸主的恐龙,也因此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没有木星,SL9会不会撞击地球,最终毁灭人类文明?1.SL9的能量并没有毁灭人类文明的能力
根据科学家从尤卡坦半岛上一个直径180千米的陨坑来推算,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小行星,其直径大概为10千米,撞击产生的能量约为100万亿吨。
论能量,SL9根本不足以毁灭地球,G碎片造成的能量为6万亿吨,21个碎片合起来是40万亿吨,比起毁灭恐龙的小行星,40万亿吨跟100万亿吨相差甚远。
据估算,如果把21个碎片揉合在一起,SL9的直径应该不会超过5千米,而毁灭恐龙的小行星,它的直径却高达10千米。
照理说,SL9撞击木星的能量并不会这么夸张,其主要原因是SL9在木星强大的引力下,速度被强行提高到了60公里/秒,但地球的引力跟木星比起来差太多了,当年毁灭恐龙的小行星,它的速度也大概只有20公里/秒。
所以,哪怕以SL9撞击木星所产生的数据,原封不动的搬到地球上,其威力也不足以毁灭人类文明,况且SL9撞入地球,它的各项威力会有较大程度缩减,此外,SL9还是一颗很松散的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它的部分质量会因高温而损失,自然其所携带的动能也会大打折扣。
不过话又说回来,21个碎片撞击地球,其产生的破坏比单个整体要大一些,虽然人类文明不足以被彻底毁灭,但应该会倒退很多年。
2.即便没有木星,SL9撞击地球的概率也是小到不可思议
彗星主要是由太阳系形成初期的残留物构成,根据科学推测,SL9很大可能来自于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并且在此之前围绕着太阳赚了数亿年甚至更长。
SL9之所以撞到木星上去,不是因为它的运动方向就直勾勾冲着木星去,而是因为木星引力太大,SL9运动到木星附近时被其捕获,最后达到木星的洛希极限后撞入木星,也就是说,SL9并没有撞击地球的意思,更没有人类文明被SL9毁灭这一说法。
再者,地球这颗行星,本身直径也就12742公里,木星的直径是139822公里,而地球跟金星之间的距离在4200万~2.5亿公里之间,地球跟火星的距离在5500万~4亿公里之间,简而言之,地球这颗星体太小了,而且行星跟行星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
而SL9才多大?
其中最大的一块碎片的宽度也仅有4公里。
在茫茫宇宙中,一颗直径不到2公里的彗星,在动辄几亿公里的宇宙空间内,要锁定一颗才1.2742万公里的行星撞过去,其几率真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要不是木星拦在地球前面,SL9就会撞入地球,导致人类文明毁灭的这一说法,并不存在,也十分不切实际。
SL9“彗木相撞”事件带来的启示在太阳系中,除了太阳以外,木星的质量是其余天体质量总和的2.5倍,其拥有的70多颗卫星基本都是靠强大的引力捕获而来,并且还有数不清的天体直接撞入木星,从以上种种来看,木星堪称太阳系的“清道夫”。
在SL9彗木相撞事件之前,行星防御这一概念并未普及,但随着人类亲眼见识到彗星撞入木星所产生的破坏力之后,各界科学家便开始着手计划地球防御项目。
如果没有木星,地球遭到域外天体撞击的概率将会大幅度提升,但这并不是地球可以放松警惕的理由,毕竟从古至今,地球表面留下了很多陨石坑,如果撞入地球的天体过大,地震、海啸、火山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将会被引发,到时候人类文明即将遭到前所未有的灾难。
针对域外天体的撞击,目前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派飞行器直接跟星体相撞,使其改变轨道,这样域外天体就能跟地球“擦肩而过”,这种方法对动能的要求极高,目前人类科技还不足以做到。
第二种办法则是在天体即将撞入地球之前,发射武器直接炸毁天体,使其崩散成大大小小的碎片,尽最大程度降低其破坏力。
——END——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1994年7月17日那天,要不是木星挡着,人类下场会有多惨?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大意是1994年彗木相撞时,要不然木星为地球躺枪,人类就会和恐龙一样就此灭绝!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彗木相撞的释放了多少能量,能毁灭人类吗?1994年7月17日到22日的盛况应该是太阳系里都是少见的,人类直接以旁观者的身份见证了行星级别的大事件,一颗直径千米级别的彗星撞击了木星,释放出大约相当于40万亿吨的TNT的能量,大约是广岛原子弹的20亿倍!
这五天里,一颗被命名为苏梅克-列韦9号的彗星,分裂成了21块依次撞向木星南半球,持续了130多个小时,几乎就是一场陨石雨,如果木星上有文明的话,那心头一定是一万头槽泥马奔腾而过!幸亏木星就是一颗气态行星,除了氢就是氦!
撞击后留下的巨大暗斑
曾经灭了恐龙的希克苏鲁伯陨石能量有多大?
毁灭恐龙的是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这个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撞击事件是一颗直径大约10千米的小行星造成的,撞击点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地区,撞击方向由南向北,大约相当于100万亿吨的能量,这是全世界一直爆炸规模时间中首屈一指的。
撞击引发的冲击波以超音速席卷了北美和南美地区,撞击点周围上千公里范围内陷入火海,更远处则逐渐遭受撞击引发的碎片冲击,更远的则是海啸,还有之后慢慢发酵的火山和地震!然后再是漫长的“核冬天”,因为尘埃进入大气环流,数年之后才能慢慢沉降!
大型动物都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下悉数灭绝,一些对环境要求比较低的哺乳类得以幸存,当然这颗小行星简直就是为哺乳动物的崛起扫清了一切障碍,一次小行星撞击的契机为地球文明铺平了道路,但也可能在瞬间毁灭人类。
苏梅克-列韦9号彗星,能灭了地球吗?
很多朋友直接将当量拿到地球上来计算,其实小行星撞击木星和地球差异很大,木星轨道速度小(13千米/秒),但引力大,最终达到的速度会很高,而地球轨道速度很大(30千米/秒),引力比较小,如果迎头撞击能量也很大,但如果和地球公转方向同向,再和自转同向,那么速度就能降到很低!
这种撞击速度就会很低
比如在10千米/秒以内,现在撞入木星的速度是58千米/秒,这个速度真的很要命,如果一切都凑巧,那么这个撞击能量可以下降到1万亿吨TNT左右,大约是希克苏鲁伯陨石的1%,文明的火种应该是能保住!
不过毁灭恐龙的是单颗小行星,而苏梅克-列韦9则分裂成了21个小碎块,这个整体杀伤力减小,但毁伤性增加,接近几天的时间内,几乎可以将整个地球都轰炸一遍,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保住文明没问题,但全球估计没有能幸免的地区了。
彗木相撞的彗星是从哪里来的?可能撞到地球吗?很多资料都认为,如果不是木星躺枪,那么地球就会遭受苏梅克-列韦9号彗星(SL9)的撞击,但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SL9原来是一个饶日轨道运行的短周期彗星,远日点靠近木星,近日点靠近火星轨道。
美国天文学家尤金和卡罗琳·休梅克夫妇(Eugene and Carolyn Shoemaker)及天文爱好者戴维·利维(David H. Levy)三人于1993年3月24日在美国加州帕洛玛天文台发现它时候,已经在绕木星公转,回溯轨道发现,它可能在1970年代或者更早一些被木星俘获,变成了木星的一颗卫星,但其轨道偏心率过大,达到了0.9986,这是一个极椭圆轨道,近木点很近!
1992年7月8日苏梅克-列韦9号彗星在距离木星4万千米的位置通过,此处已经落入了木星的洛希极限,SL9碎裂成了21块,并且计算出下一次经过木星时会在距离木星中心4.5万千米处通过,这比木星的半径还要小,所以撞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接下来就是1994年7月16日到21日持续5天多的彗木相撞事件。
苏梅克-列韦9号彗星的原轨道在小行星带,它的轨道并没有和地球轨道相交,不属于极度危险的阿波罗小行星系列,而且后来也是木星的卫星,所以即使木星没有俘获,地球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即使在以后,它和地球也没有相撞的机会!
木星:太阳系的清道夫
木星直径约为14万千米,总质量是其他行星总和的2.5倍,这颗气态行星的存在为木内行星挡了不少小行星,现在的木星有大大小小79颗卫星,其中有大量卫星都是俘获的,如果木星不俘获这些卫星,那么它们现在还在太阳系里游荡,很明显这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大量的小行星在木星俘获后撞入木星,而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根本无法长时间留下痕迹,比如SL9最大的一块碎片造成的痕迹比地球还大,但现在的木星早已看不出被撞过的痕迹,木星算是做好事不留名吧,太阳系有木星,那是幸事!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1994年7月16日对于彗星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它的环绕太阳的旅行永远的停止了。就在撞击前的14个月,它刚刚被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
图示:彗星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在向着太阳前进的路上遇上了木星。它被木星的强大引力所俘获撕裂成了21个碎块。这些彗星碎块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一字排开的撞向了木星。在此之前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可能已经在太阳系中旅行了几十亿年。然而在这一天木星成了它永远的归宿。
远在6.3亿公里的人类在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向木星的这段时间里异常的兴奋。因为这是我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观测到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奇观。报纸、电视媒体争先报道此事。
图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
人类在亲眼目睹了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奇观后又不免心有余悸。如果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会怎样?那时候就不是什么天文奇观了,那可就是毁灭性的灾难了。人类时代很可能会因此画上句号。同时这次慧木大相撞又让我们见识到了木星的厉害。它在太阳系中扮演了清道夫的角色。一些试图闯进内太阳系的小天体都被它清理了。因此我们感激的称木星为“地球生命的保护神”。
有时候我们会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一个坏蛋偷偷的向主角开枪,这时候总有一个人挺身而出,用身体为主角挡住射过来的子弹。有人认为,1994年那一天木星就扮演了这种角色。它挡在了地球的前面避免了彗星撞向地球。不然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如果没有和木星相撞就一定会撞向地球吗?这可不一定。
图示:彗星撞击木星
太阳系是非常空旷的。太阳系空旷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吧,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000公里。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这段距离可以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并排放入其中。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为5500万公里到4亿公里;地球和金星之间的距离为4200万公里到2.5亿公里。因此在火星和金星轨道之间几亿公里的辽阔空间中,大型天体只有地球一个。而地球的直径仅有12756公里。在这辽阔的空间中,地球好比是一个足球场上的一粒细沙。
图示:太阳系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可忽视。为什么苏梅克列维号9号彗星会撞上木星?那就是木星太大了。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它强大的引力可以吸掉很多路过的小行星和彗星。和木星相比地球质量小很多,它招惹彗星撞击的机会就小了很多。科学家认为,木星发生彗星撞击的机率要比地球高出2000倍甚至是8000倍。
所以,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要想撞上地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图示:木星和地球比较
当然了,如果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没有撞向木星继续向内太阳系前进的话,它也不太可能和地球相撞。它不是冲着地球来的。有科学家研究认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没有和木星相撞的话,它会继续沿着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旋转。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有大约7500万公里。这个距离可是是要比金星和火星到地球的距离还要远啊。因此我们不用担心它会撞上地球。
如果苏梅克列维号9号彗星和地球发生碰撞呢?科学家通过计算表明,这次慧木大相撞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储备总和的750倍。科学家认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颗小行星的直径大约10公里。而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的直径大约是1.8公里,要小很多。
因此它要是撞向了地球,后果应该不会像6500万年前恐龙遭遇的严重。但是它也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灾难。人类的下场不会和恐龙一样的。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对此,朋友们有什么观点呢?留言一块讨论下吧。
欢迎关注兔斯基聊科学,一块聊一聊有趣的科学话题。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1994年,位于夏威夷的三名天文学家在望远镜里发现了一颗侵入太阳系的彗星。奇怪的是,这颗彗星并不是围绕着太阳公转,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木星的引力所捕获,围绕着木星公转。三名天文学家依据国际规则,用自己的姓氏将这颗卫星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简称SL9。
通过轨道推算,人们发现这颗彗星距离木星最近的时候距离仅有40000公里,已经远远低于木星的洛希极限70000公里。所以人们推测,在人类发现它以前,这颗彗星可能就已经被木星的潮汐力撕碎了。到1994年7月,人们发现这颗彗星已经被撕碎成21块,并且极有可能会在经过木星表面45000公里处时撞向木星大气层。
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太阳系内观测到这么大规模的相撞事件,所以全球的天文学家都很兴奋,纷纷将望远镜对准了这颗彗星,包括各大空间望远镜、地面望远镜、伽利略号飞船,甚至是远行在外的旅行者2号也都收到了观测指令。
果不其然,1994年7月16日20时15分,并排总长超过16万千米的“宇宙中的长项链”,开始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陆续撞向木星大气层,直至22日下午4时6分,最后一块碎片落木,整个过程持续六天才结束。
整个木彗相撞事件释放的威力有多恐怖?这次的彗星撞击事件,对于人类科学家来说毫无疑问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盛宴,但是撞击事件结束以后,从兴奋中回过神来的人类,才纷纷感到后怕:假如撞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那么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
碎片撞击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1万公里,第一块碎片就释放了相当于2000亿吨TNT炸药的能量,撞击中心温度上升了一万度,火球绵延了一千公里,高温尘埃气体直冲一千米高空,电磁波强度瞬间提升九倍。
第七块也是最大的一块碎片直径达到了3.2公里,释放了相当于2.5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大小相近的第八块碎片以每秒六十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释放了超过6万亿吨的TNT炸药能量(已经超过了人类核武库数量总和的600倍),中心温度被提高了三万度;第九块碎片撞在木星南半球东北部,产生了直径三万公里的暗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5亿颗广岛原子弹,产生的火球有三个地球那么大。
21日,14、15、16三块碎片,似乎像是装了精确制导,连续撞在同一个区域,产生了高达2000千米的火球和地球三倍直径的尘云,以及持续十五分钟的爆炸。
纵观整个撞击事件,释放了总能量为40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时的能量,伴随着不停产生的火球、尘云和爆炸,在木星表面产生了数个上万公里的黑斑,这些黑斑消散需要数百万地球年。
这个数据,相当于20亿颗原子弹连续爆炸,是二战时美军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能量的20亿倍。人类目前制造过的最大的核弹“沙皇”的当量也不过才5500万吨,而最小的一块碎片产生的能量就超过十亿吨,不可谓不恐怖。
那么,如果没有木星,这颗彗星会撞向地球吗?事实上,即便是没有木星的存在,这颗彗星其实也不会撞向地球。
这颗彗星之所以被木星所捕获,主要是因为木星的引力太大。想要飞出木星,逃逸速度必须要达到60公里每秒,这颗彗星也正是低于这个速度才被木星捕获,而地球的逃逸速度仅仅为11.2公里每秒,在太空中,很少存在速度这么低的天体,所以它们根本就不可能被地球捕获。
地月距离足够放下其他行星
更何况,地球周边的空间实在是太过空旷,仅仅是地月距离就有38万公里,远超普通小天体,所以撞上的概率就更小了。
所以这颗彗星唯一撞向地球的可能性就是它的轨道和地球重合了无法避让,但是根据计算实际并不重合,所以无碍。
不过这并不影响木星在这次事件之后身影变得伟岸起来,毕竟在过去的千百万年内,木星不知道用自己庞大的身躯帮助地球挡住了多少可能撞向地球的天体。
如果运气太差最终还是不幸撞上了,那么会造成人类灭绝吗?大约1.6亿年前,小行星298被另一颗小行星撞击粉碎,大约6500万年前,小行星298分离出来的一块直径10公里的碎片,闯入了地球轨道,并且撞上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形成了著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这次著名的陨石撞击事件,释放了相当于九十多万亿吨TNT炸药当量的能量,引发了大海啸、地震和火山爆发,将大量烟尘冲入大气层中,遮蔽了阳光数年之久,地球进入寒冬。核子冬天导致了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进而影响到了上层的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的灭绝。
两次撞击事件相比较你会发现,无论是体积还是产生的能量,木彗相撞都远远比不上恐龙灭绝的那次。之所以木彗相撞会产生那么恐怖的景象,火球、疤痕动不动就上千上万公里,和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有着很大的关系。
让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事件,尚且没有让地球生物完全灭绝,没过多久地球上的生物又再一次繁衍兴旺,那么木彗相撞的这颗,就更加不可能让地球生命重启了。
至于对于人类的影响,我认为太多人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毫无疑问,这颗彗星如果撞在地球上,会让人类进入很长一段的艰难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口急剧锐减,文明停滞不前,但是绝不至于灭绝。
人类不是恐龙,人类今天的能力能够提前预测到这次撞击,从而开始为文明延续做准备,疏散城市、储存食物、保留技术、建立地下堡垒、发射太空飞船等。
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要丰富得多,即便是阳光被遮挡,化石能源和水能等供能方式栽培的植物,足够让部分人类度过几年暗无天日的时间,而保留下来的技术会让人类在重见天日后再次快速崛起。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撞击事件也让人类警惕了起来。人类科学家建立了一套系统,将所有可能会撞上地球的天体都纳入了重点防范名单,随时观察它们的动向,一旦发现不对,要么进行摧毁,要么开始着手准备文明延续。
这是真正的“天塌下来了有人顶着”,普通人不必担心。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地球46亿年的生命里遭遇过很多次撞击,在未来几十亿年时间里,肯定也还会有小行星碰撞地球,但是距离我们最近,对于我们威胁最大的莫过于1994年那场慧木大碰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回顾下地球在46亿年前诞生至今,遭受过哪些比较出名的大碰撞。
43亿年前的中子星碰撞导致的黄金雨根据中子星黄金成因假说,地球上的黄金是怎么产生的呢?宇宙中两个中子星碰撞或者一颗中子星爆发,会喷射出大量黄金,43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后不久,那时候的地球更接近一个液态球体,这些黄金覆盖在地球表面,随着时间推移,密度比较大的黄金下沉到地核之中。
沧海桑田二十几亿过去了,到了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储藏在地核之中的黄金终于要有出头之日了,当时地球发生了剧烈的深部火山和地震,这些地震和火山将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地层中,形成了最初的金矿。
时间又是几十亿年过去了,时间到了距今一亿年的中生代,地球板块发生剧烈运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元素矿物质迁移聚集,金矿逐渐露于地表。
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了恐龙时代的结束虽然太阳系有一个称作“太阳系垃圾清理机”的老大哥木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根据牛顿老师的万有引力定律,木星的引力可比地球大多了。
有了这么大的引力,时常闯入太阳系的一些小行星,彗星会被木星吸走,防止它们破坏太阳系其他小弟弟行星,(从这一点来讲,中秋节八月十五,其他行星都得给木星送点礼),但是木星并不是万能的,还是无法吸引全部的陨石,甚至是小行星。
6500万年就有一个狡猾的小行星躲开了木星,直接撞击在了地球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上,据科学家计算这颗小行星直径大约10万米长,直接说这个数字你可能没概念,你要知道现在最高的摩天大楼也就600多米,世界最高的山峰也就8000来米,1500米的泰山还需要人爬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山峰之巅。
由于这颗小行星直径实在是太大了,那次爆炸当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约等于广岛原子弹的70亿倍,给地球留下一个直径180千米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这么大的能量可把地球“炸”个不轻,碰撞发生后,地壳第一次被撞碎,狂野的地震火山海啸肆虐整个地球,碰撞产生的烟雾遮蔽了整个地球达很长时间,阳光无法照射到地表,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地球气温骤降,食草动物因为食物短缺和低温而大量死亡,随之整个生物链都受到了影响,当时地球的主人恐龙就此灭绝,不仅如此,整个地球大半生物都灭绝了,仅仅留下了一小部分生物苟活下来。
1994年的慧木大碰撞有多可怕?早在1993年3月的,美国天文台三位天文学家尤金和卡罗琳·苏梅克夫妇、大卫·利维意外发现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其实等到被人类发现时,这颗彗星就已经不完整了。
根据天文学家研究发现,早在1993年它被发现的前一年,1992年7月,这颗彗星在距离木星4万公里时,就已经被强大的木星引力撕成了21块,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木星脾气还是不小的!
1994年7月16日晚上八点15分,正好是人们刚刚吃完饭看电视的时间,此时也是天文学家观察天象最佳时间,天公作美,就在这一分钟,两年前被木星撕碎的苏梅克列维九号彗星的21块碎块开始以每小时42万里的速度撞击木星。
在那天之前,人类还从未观察到过太阳系的天体撞击事件,更何况是能量如此巨大的碰撞事件。
这场万年难遇的慧木大碰撞中,能量最大的是7月18日撞击木星的碎片G,爆炸产生的能量相当于六万亿吨TNT产生的能量,或者相当于整个世界所有国家的核武器总和的750倍之巨,最大的撞击坑直径有一万公里之巨,你要知道地球半径也就6000多公里。
假如木星没有吸引走这颗彗星,地球会怎样?其实这颗彗星假如当时没有被木星吸引走,直接与地球撞击的概率是极低极低的,但是万一当时撞上地球,地球环境肯定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甚至人类文明进程都会被改写。
有人说1994年那一天若不是木星挡在前面,人类的下场会和恐龙一样,你认同这个话吗?
我想你说的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一颗彗星和一颗太阳系行星碰撞的事件。
这是1994年的天文大事件,而我写过几篇这个报道(不是当时,过了许多年后撰稿的),所以我觉得我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图注:红外拍摄的这次撞击事件
首先我说下这颗彗星如果撞到地球会不会让我们和恐龙一样。
答案是:应该是不会的。因为这颗彗星并没有消灭恐龙的那次那么大。
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下这颗彗星。
你可能听说过灭绝恐龙的那次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而这次是彗星,其实这两个是有区别的。
1994年撞击木星的这颗彗星是美国天文学家尤金和卡罗琳·苏梅克夫妇发现的第九颗彗星,所以他两给它编号9号——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或者SL9)。
彗星的典型特征就是它有自己的“尾巴”,这是因为这东西很大一部分是冰冻的气体组成的,当接近太阳的时候气体蒸发导致的。
换句话说,它看着体积不小,但其实它的密度是很低的,而质量也就是很小的。
其实彗星的内部就是一颗小行星,只是它一般都很小,而现在的一些研究发现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直径达到10公里。
当这对夫妇观察到SL9时,它已经被木星的洛西引力撕裂,所以它是一系列小的彗星组合,总共有21块(按A-W编号),然后它们分批撞击木星。
图注:SL9的21次撞击
我在《自然》杂志上找到的数据是,其中最激烈的一次撞击释放了6,000,000兆吨TNT的能量,这个能量很惊人,差不多是现有世界核武库能量总和的600倍。
但是,你知道它的直径多少吗?
其中最大的三颗揉在一起差不多1.8公里,另外的都是非常小的,我并没有找到恐龙这次撞击释放的能量数据,但是从直径上来看应该比这要激烈得多。
然而,就算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依然都有恐龙活下来(现在鸟类的祖先),更别说这颗小的了,而且人类可比恐龙聪明许多,所以不至于到灭绝的程度啦。
其次,我来说下,没有木星它会撞到地球吗?
答案:也是很难!甚至是几乎不可能。
我们知道,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一颗行星,质量是太阳的千分之一的样子,而太阳占据了太阳系99.8%的质量。
我们还知道,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秒,任何低于这个速度的东西都无法逃脱地球。但是反过来如果有一个东西要进入地球的话,它的速度要比这个低。
高中物理告诉我们,这个逃逸速度和天体的质量有关系,庞大的木星的逃逸速度达到60公里/秒。
当彗星进入太阳系内部时,因为阻尼作用它会被减速,当低于行星的逃逸速度时,它才会被行星捕获,换句话说如果SL9没有撞向木星的话,它的速度很可能是惊人的,至少比60公里/秒要快,而这样的速度只会飞过地球。
不过不排除它飞过大质量的行星后,直接冲着地球来的,但是太阳系是十分空旷的,就算是直径12742公里的地球它也只是一个小点点而已。
而我们前面说了SL9的直径可能只有1.8公里,就更加只是一个点而已了,这两个点点要撞到一起还是有点点难的。
图注:SL9撞击留下的黑点
最后
木星的存在确实帮我们吸引了不少“火力”(小行星撞击),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木星,地球的灭绝事件要比现在高出许多倍,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孕育出高等生命,所以感谢木星吧。
另外,虽然1994年撞击木星的这颗彗星撞到地球也没有想象那么严重,但是这次撞击是真的把人类敲醒了,要知道这次撞击导致木星上出现了一个大黑点,它的辐射范围比地球直径都大,所以从此以后出现了“行星防御”的概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