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毒蛇你会怎么做。是打死还是绕着走。为什么这么做?

央视科学大求真验证蛇不怕雄黄,但有一样东西,蛇不仅害怕,只需一滴就能让其殒命,野外看到毒蛇按照正确的逃生知识远离,如果躲避不了,根据以下蛇类的知识,打死蛇,避免被咬伤。

户外活动中我们最怕遇到什么就是蛇,虽然它是动物界中最具美感的动物之一,我们依旧很多的人怵它,不敢亲近它。

而对于经常在户外的人来说,哪一个人还没有在野外遇到过几条蛇呢。

遇蛇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被蛇咬!毕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我们常见的绿蛇有以下两种:

1、如果碰到的蛇是头部呈三角形,尾部为红色,就是剧毒的竹叶青蛇,我们一定要十分小心才对。

2、我们经常碰到的另一种绿蛇,就是翠青蛇,大部分是全身绿色,头部为圆形,无毒,我们不用担心。

而我们在何时何地,容易遇到蛇呢?

1、生活在南方的人们,一般是5-10月份期间,就是蛇类出没的高峰期,蛇类通常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的时候会出洞活动。

因此,在雨前、雨后以及洪水过后,我们就要特别注意防蛇类。假如实在是怕蛇的人,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不要参加户外活动,尽量减少遇到蛇类的几率。

2、蛇类喜欢隐蔽在树木繁茂的、潮湿的、杂草丛生的、人迹罕至的、有枮木树洞的、具柴垛草堆的、乱石成堆的、古埂土墙的以及饵料丰富的这些环境,以上这些都是蛇类喜欢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但是也有的蛇类栖居水中。

假如我们碰到蛇,怎么区分是否是毒蛇呢?

1、毒蛇的特征如下:

毒蛇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毒蛇的身体通常显得比较粗短,尤其是身体在泄殖腔之后,会突然变细,而且体表条纹很鲜艳。毒蛇通常把身体盘圆,一般见人类之后不会逃窜,而且行动也比较懒散。

2、无毒蛇的特征如下:

头部一般呈椭圆形,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银环蛇的头部也呈椭圆型,而银环蛇是剧毒蛇。通常无毒蛇的身体比较细长,尤其是身体到尾部的时候,就会慢慢变细,而且体表条纹不鲜艳。

一般无毒蛇不会把身体盘圆,通常见到人之后,就会立即逃窜的,尤其是行动很敏捷。

假如我们碰到蛇类,怎么才能防止被蛇咬伤呢?

1、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在进入草丛中或是树林中的时候,提醒大家要穿高帮鞋、长袖衣、长裤,一定不要让我们的皮肤裸露在外

然后准备一个长棍子,在行走的时候,要不断地敲打地面、草丛、树干,边走边“打草惊蛇”,蛇遇到动静,一般就会主动躲开。

提醒大家:我们大声说话,是无法干扰蛇类的,蛇也不会躲开。

2、在早晨、傍晚的时间段,就是蛇经常出没的时间段,尤其是阴暗潮湿的、人迹罕至的、草丛茂盛的环境,尤其是鼠类较多的地方,是蛇类经常出没的地方。

我们在这个时间段和地段,在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3、蛇类怕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我们在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酒精、烟雾、雄黄酒、风油精等物质,假如碰到就使用这些物质进行驱赶。

4、蛇类通常不会主动攻击我们的,但是眼睛蛇除外。

因此,假如我们碰见蛇,而蛇也没有主动攻击我们,我们千万不要惊扰蛇,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逃离现场。

提醒大家,我们在逃离的时候,一定要走S形路线,然后慢慢地移动离开即可。

蛇类在爬行变向的速度远远没有我们快,当我们遇到蛇类追赶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忽左忽右地S形路线躲避,千万不要直线逃跑。

5、当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尤其是在茂密的森林中,手上一定要拿一根拐杖,可以做适度的“探测”活动,一定要避免蛇发现了我们,而我们却没有发现蛇的状况,这种事情很危险。

6、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不要抓着树枝来借力。

比如在收割灌木、采摘水果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观察,有一些蛇类喜欢栖于树木上。当我们在翻转石块、圆木或者掘坑挖洞的时候,一定要使用木棒,千万不要徒手进行这样的活动。

当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遇到了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假如我们和蛇类碰见了,千万要保持安静,一定不要突然移动,更不要向蛇类发起攻击,选择最好的方式就是远道绕行。

2、假如我们被蛇类追逐的时候,可以选择向山坡方向逃跑,采取或忽左忽右地转S弯逃跑,千万不要直跑,更不要一直向下坡逃跑。

3、假如我们这些准备工作还不具备,或者是来不及了,可以把手里的物品朝蛇旁边丢过去,可以转移蛇的注意力,也可以快速脱下外套,把外套朝蛇扔过去,故意蒙避蛇。

4、假如我们面临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就要选择杀死毒蛇,拿一根长棒,一定要有很好的弹性,要快速劈向蛇的后脑。

当我们不小心被蛇咬到,应该怎么做呢?

1、我们一定要安静地坐下,减少活动,可以避免血液循环的加速。

我们首先要辨认这个蛇的类型,假如是毒蛇咬伤,一定要在咬伤的5分钟之内,尽快切开伤口,并且挤出毒液。

然后使用肥皂和水,轻轻地洗伤口。

2、假如我们由于交通不方便,不能立即去医院诊治,临时用手挤出毒血,或者使用消毒粗针刺伤口,立即放出毒血。

3、我们要及时用鞋带、衣物等布条类的物品,就在伤口接近心脏一端,或者是上一关节处,使用鞋带缚扎患肢,要迅速结扎,一定要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就可以避免毒素扩散。

提醒大家:结扎时要留一个较长的活结头,方便在后期松解。

4、我们还可以查看伤口,假如有一排细牙印,一般是无毒蛇咬伤,通常没有什么问题。

假如有两颗较深的牙印,通常是是毒蛇咬伤,请按照上述处理,并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5、记住蛇的特征,到医院后,告诉医生,假如有条件,可以拍蛇的照片,好判断是否是毒蛇,对症下药。

6、打电话给医院,告诉被毒蛇咬,医生会指导怎么处理,然后告知医生是否有抗蛇毒血清,假如没有会通知你去其他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或者专业机构,立即去医院看病。

提醒大家,蛇虽然很可怕,我们不要去招惹它。只要我们不去主动出击或者有意地靠近蛇,只要没让蛇类感到危险,蛇类通常不会主动咬人的。

蛇怕什么呢?有一次看电视节目是《科学大求真》,现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验证蛇是否怕雄黄,实验人员故意选择了三条毒蛇:王锦蛇、水律蛇,眼睛蛇,然后让这三种蛇饿上一周。

在一个封闭的圆形区域,中间撒一层雄黄,把蛇放置在一边,老鼠放置在另外一边。

由于蛇处于7天的饥饿状态,假如怕雄黄的话,不敢爬过去。

但是这三天毒蛇没有任何害怕的样子,直接跑到对面吃老鼠。

实验员告诉大家,蛇不怕雄黄。

2、然后实验人员做了第二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许多大蒜,故意捣碎大蒜,蒜汁出现许多,明显有大蒜的味道。

把雄黄清扫干净,把蒜汁浇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蒜汁,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蒜汁。3、然后实验人员做了第三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几瓶风油精,把蒜汁清洁干净,把风油精倒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风油精,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风油精。第二种实验和第三种实验发现一个现象,蒜汁和风油精都是有气味的物质,为了论证这个结果,然后进入第四种实验。

4、实验人员做了第四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已经证明蛇不怕雄黄,那就使用雄黄和有气味的物质混合,看看有什么结果。

就是用雄黄酒来验证这个实验。

实验人员搞了一瓶雄黄酒,把风油精清洁干净,把雄黄酒倒在中间位置,这三条蛇放到一边,老鼠放到另一边,这三条蛇不敢靠近雄黄酒,远离到角落里。

实验人员告诉大家,蛇怕雄黄酒。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证明,蛇害怕一些物质发出的气味,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雄黄不能驱蛇,因为蛇不怕雄黄。

但是蛇怕雄黄酒,可以使用雄黄酒驱蛇,原因就是雄黄酒的酒精会散发刺激性气味,导致蛇不敢靠近。

还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是真的吗》现场进行了一下实验。

1、实验员选择五步蛇,测试了五步蛇对于雄黄的反应。

把老鼠身上涂满雄黄粉,然后把老鼠丢到蛇的身边,蛇犹豫了很久,估计是饿了,最终还是吞下涂满雄黄粉的老鼠。

实验结果说明蛇不怕雄黄,而且雄黄伤害不到蛇!

2、实验员选择另外一个五步蛇,测试了五步蛇对于雄黄酒的反应。

把老鼠身上涂满雄黄粉酒,然后把老鼠丢到蛇的身边,蛇回避了一下,然后犹豫了很久,这个蛇饿了好几天了,就爬过去咬涂满雄黄粉酒的老鼠,不到几秒钟,又吐出来了。

实验结果说明蛇怕雄黄酒的味道,但是雄黄酒还不能让蛇受到伤害而致命。

因此如果我们想使用风油精、雄黄酒来驱赶蛇的话,就要不断地往地上喷洒,因为时间久了,这些气味一旦散去,也就无法达到驱赶蛇的目的。

蛇更怕烟油。

农村有句老话叫:“吞了烟袋油的蛇,离死不远了”。烟袋油对蛇而言就是致命的“毒药”。

经常碰到吸烟的人,清理烟斗的时候,从烟斗里面挖出那种黑褐色的膏状体,就是烟袋油,有一种很刺鼻的烟味,烟袋油的味道非常刺鼻,它是一种类似黑色或土黄色的油状液体。

那些经常抽旱烟的老人上山可谓是“百毒不侵”,蛇虫鼠疫几乎都是避着走,就算是毒蛇见了也得赶紧绕道走。

蛇信子只要是碰到一点,就会给蛇造成强烈的刺激感,没几分钟就会导致死亡。因此那些上山的“老烟民”们身上有着很浓的烟油气味道,因此那些蛇虫们不敢靠近他们。

烟袋油里面的尼古丁成分,会让蛇的血压飙升,心脏剧烈地跳动,直接造成蛇的死亡。

尼古丁这种物质,对动物有一定的危害

2.5支烟草中含尼古丁,尼古丁的危害特别大,2.8毫克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70毫克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曾经有印尼专家通过实验得出这样一个惊人的结果:尼古丁和酒精的混合溶液到了一定计量足以毒死一头成年大象。

因此吸烟有害健康,大家谨记。

我们村一位有着20多年捕蛇经验的大叔告诉我,他有次遇到一条将近1.5米的大蛇,将其捉住后,用棍子沾了点烟油倒入蛇的嘴里,没多久,那条蛇就殒命了。

因此,蛇不仅害怕烟油味,而且烟油还能让蛇殒命。

蛇为什么会怕以上这些药物呢?蛇是害怕这些物质发出的强烈刺激性的气味。蛇的嗅觉灵敏异常,而且蛇的舌头细长带有分叉,总是不停地吐信子。

但是蛇吐信子不是饥饿,而是舌头上有许多的感觉小体,可以接收空气中化学分子的刺激气味。当蛇闻到比较刺激的气味时,就非常不适应,因此会躲避这种气味。

写到最后:假如在路上遇见毒蛇,要做好以下事情。

1、要镇静,小心地躲开。

2、随身携带的风油精、酒精、硫磺酒等可以驱赶毒蛇,因为毒蛇害怕这种刺激性的气味。

3、假如毒蛇要攻击你,拿一个有弹性的棍子,要快速敲打毒蛇的后脑勺,这个位置就在毒蛇的七寸位置,一旦击中毒蛇后脑,毒蛇轻者晕倒,严重的直接死掉。

4、假如手里没有棍子,毒蛇攻击你,要立即逃脱,可以丢到身上丢向毒蛇,干扰毒蛇攻击。也可以脱了衣服抛向毒蛇,干扰毒蛇攻击。

5、在逃跑的时候,要往上坡方向逃离,毒蛇往上坡爬行的时候,要克服重力,爬行速度就会降低,而且加快毒蛇的心跳,毒蛇是冷血动物,怕高温,一旦心跳加速,血压就会升高,毒蛇承受不了,就不会在追赶攻击你了。

6、逃跑的方法是S形状跑,因为毒蛇爬行喜欢直形怕,节省力气,当毒蛇S形状爬的时候,头部在前面转弯爬,后面跟着转弯,阻碍力比较大,爬行速度就会降低,追赶不是人类。

7、毒蛇的爬行耐力不如人类,因为毒蛇是冷血动物,随着爬行时间的延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毒蛇承受不了,自然就不再追赶人类了。

8、假如不小心被毒蛇咬了安静地坐下来,使用清水清洗伤口,有肥皂更好,使用肥皂水清洗伤口,使用鞋带、衣物等布条类的物品,就在伤口接近心脏一端,迅速包扎。

9、立即打电话给医院求救,讲述被毒蛇咬的细节,医院会及时进行救援。

以上是我的分享,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大家怎么看待蛇啊?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看到毒蛇你会怎么做。是打死还是绕着走。为什么这么做?

不请自来!

从小我就听父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打死一条毒蛇,胜造七级浮屠……!

于是,自小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种对毒蛇的仇恨!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村里被“土公蛇”咬伤后,伤者那肿胀的大腿和痛苦不堪的表情,还有咬伤后治疗不及时,造成终身残疾的,更加增添了我对毒蛇的仇恨……!

以致于我长大后,只要见到毒蛇,都会统统将它打死。当然,无毒蛇除外!象乌梢蛇,黄公梢、菜花蛇、水蛇和火赤链蛇这些无毒蛇,我都会绕行!但是,不知出于何故,我只要一听到青蛙被蛇缠着,所发出的那种求救般的:咕——咕咕的声音来,我都会毫不犹豫地用树枝挑开蛇去解救青蛙的,每当看到青蛙被救后跳入水中躲蔵起来,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也许上小学时,老师说青蛙是益虫,是水稻的保护神吧……!

自从我在十九岁那年,发明了晚上打着电筒,用小钢叉叉鱼后,每年都会打死几十到上百条的毒蛇(土公蛇),几十年下来,打死的土公蛇早已经不计其数了……!

也许就是我打死毒蛇的数量太多,毒蛇好像也对我起了报复心理……!

大约在2000年前后,我在家养鱼期间,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差点就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亏得我的好大哥,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顾一切地在零晨一点多钟,把我送到医院抢救,才把我从鬼门关又拽了回来!否则我哪里还能坐在这里写头条呢……!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我用丝网在我承包的河沟里网螃蟹,当我吃过晚饭后,戴着矿灯准备去收螃蟹时,忽然发现在我的盆底边上,有两条土公蛇胶着的缠在一起,这一看我哪里肯放过,挥起划水板子一顿猛敲,打死了一条,但是另一条却逃走了……!

回家后,就算我老婆在我的衣服上挂了红,还是未能躲过这一劫……!

后来,听村中老辈说,在田野里,万一发现蛇缠尾,不应该打,而是第一时间迅速地爬上最近的一颗树!你就可以安然地度过这一劫,而代替你倒霉的,则是这颗树,它会必死无疑……!

文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