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职业年金,等于员工在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一份养老金保险;所以,职业年金又称为补充养老保险。
虽然现实减少小额收入,但可以大幅度提高退休养老金,切实提高退休生活水平,对于员工个人是一个极大利好的事情!
一、现实减少小额收入
职业年金,员工现实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月/年减少。
但是,退休后增加收入/月/年,是现在减少实际可支配收入/月/年的三倍。
因为,实行职业年金制度,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个人缴费额度为月工资的4%,也就是说,个人月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了月工资的4%;假设月工资为5000元,月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200元,年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2400元。
但是,减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月/年,并非实际减少收入,而是转移到退休后的收入当中去了,加上用人单位8%缴费额,在不计利息的情况下,退休后增加的收入/月/年,是现在减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月/年的三倍;仍以月工资5000元为例,个人按照月工资4%缴费200元,用人单位按照单位月工资总额8%,暂且按照个人月工资8%缴费400元计算,退休后收入增加600元/月,7200元/年;扣除个人现实减少的月可支配收入200元,转移到退休后的收入,实际退休后收入增加400元/月,4800元/年。
虽然现实可支配收入小幅度减少,但退休后收入大幅度增加,对于提高退休生活水平,大有益处。
二、职业年金制度的意义
职业年金制度的实施,对职工应该说是很大的利好的事情,用人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全部属于个人收益。
职业年金,是用人单位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在国家政策指导和监督下,实施的一种具有一定程度互济性的强制性的社会保险项目。
实行职年金制度,是为增加基本养老的补充和辅助,而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障制度,不是商业保险,是一项单位福利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三、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
2014年10月,国家出台政策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属于强制性的。★企业单位也可以实行企业年金制度,但非强制性的,企业与员工协议是否实行,这一点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
职业年金,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月工资总额的8%,个人按照月缴费工资额的4%比例,共同缴纳,全部进入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单位缴费也转化为职工私有财产,退休时按月支付,是对养老保险的补充,以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职业年金缴费这一点与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不同,社保缴费只有职工个人的8%缴费进入个人账户,属于职工私有财产,而单位20%缴费进入统筹账户,属于全体参保人员共有财产。
四、职业年金可以继承
如果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单位职工遭遇不幸,逝者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缴费全部余额,包括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全部余额,本金+利息,可以继承。
★这一点与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明显不同,职工遭遇不幸,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只能继承个人按照8%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部分;用人单位按照20%缴费进入统筹账户的部分,不能继承。
实行职业年金制度单位的退休职工故去,逝者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全部余额,可以继承。
职业年金,类似住房公积金,虽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但是收益全归个人;两金的性质,在这一点上相同。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为了补充过去养老待遇的替代率。按照设立职业年金制度的预测,未来职业年金将提供20%~25%的养老待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下。.
过去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模式从建国之初,我国建立退休制度。1978年我国通过国发104号文件明确工人退休和干部退休的待遇水平,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是与退休前工资待遇的一定比例挂钩。
按照事业单位2014年10月以前的老待遇计算办法,退休人员工龄在15年以上20年以下发放员基本工资的70%;20年以上30年以下发放基本工资的80%;30年以上35年以下发放85%;35年以上发放90%。
2014年10月我们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人的养老金新办法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另外还有职业年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缴费年限包含了2014年10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包含了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都是从零开始积累的;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过去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一种补偿。
国家设立的职业年金制度,可以退休时按照养老金计发月数按月领取,也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领一辈子,但是不能一次性领取。按照相应的计算方法,职业年金相当于另外一份个人账户养老金而已。
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待遇水平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职业年金是个人缴纳4%,用人单位缴纳8%。实际上对于职业年金,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人单位缴纳的8%是记账制度,等待退休时才有财政拨款记实。目前,只有深圳、上海等地采取了实账拨付的方式,减轻了未来的负担。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2016年以来由国家统一公布,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近年来始终在7%~8%以上。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按照各地公布的记账利率,一般是4%~4.5%左右,职业年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比起养老金个人账户略低一些。
如果我们不考虑的投资收益或者假设投资收益能够跟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一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的替代率。
如果始终按照100%基数缴费,缴费30年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3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领取20.72%的社平工资,两者待遇合计是50.72%。跟原先的85%差距还是非常大。可是如果我们再加上职业年金,能领取多少社平工资呢?由于职业年金是12%,个人账户养老金是8%,所以,职业年金能达到31.08%的社平工资。三者一加相应的养老金可以达到81.8%的社平工资。而且随着缴费年限的增长,每增加一年,相应的养老金水平都能够增加2.725%的社平工资。如果缴费35年以上,养老金能达到社平工资90%以上。这样的比例水平,就跟原先的养老金替代率差不多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相应的收益率赶不上工资增长率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相应的水平也会贬值。不过随着我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大家的收入水平增长也会逐渐减缓,渐渐贬值速度也会越来越慢。
结论机关事业单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国家也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也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一份更高的养老金待遇。渐渐地,我们的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就会实现完全并轨。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事业单位的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于职工来说那么肯定是有好处的,这个职业年金等同于多了一份补充养老金的待遇,也就意味着自己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后可以多获得额外增加一部分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自己来说不言而喻,肯定是有好处的。
其实作为事业单位人员来讲,他们在2014年以后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实际上同步就给他们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基本上每一个事业编制人员都有职业年金的,待遇同时,他们在退休之后也可以额外的获得一部分退休金的待遇,这是非常不错的,当然这个职业年金呢和我们的企业年金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虽然说有些部分企业单位也会交纳企业年金,但企业年金他是不能够一次性领取的,职业年金是可以一次性领取的,而且企业年金也好还是职业年金也好,并不是属于劳动合同法保护的范畴,所以说很多企业单位没有建立,这样的异象,待遇也实属正常,当然作为事业编制人员基本上都是有这样待遇的,所以说他们所获得养老金的水平一定不会很低。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职业年金是针对事业单位职工,而建立起来的专属于事业单位补充养老保险金。好处是国家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以后的待遇,又在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份补充性的养老保险金。
职业年金怎么计算?
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存,按个人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单位承担8%,个人承担4%,累计为工资总额的12%,每月在税前缴纳。所以个人的工资总额越高,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就越高,存在个人职业年金账户上的钱就越多,退休后领的年金就越高。本质上来说,职业年金一方面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一种补充,另一方面是一种激励性质的福利制度。也就是说将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的一小部分转移到退休以后再发放,而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待遇,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下面举个实例:
以一名月薪5000元的现年30岁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为例,他每月的职业年金个人要交5000×4%=200元;单位要为他交5000×8%=400元,这样他一个月的职业年金总共存在年金账户上的为600元,一年则交了600元×12=7200元;如果他按60岁退休计算,在30年间共交纳职业年金:7200元×30=216000元,。
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如何?
职业年金职工单位划入的部分采取的是记账制,只有等到退休后才会拨款给个人发放。个人缴纳的部分会由省级职业年金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投资管理获取收益,除约定的资产管理费用以外,其余收益部分计入本人的职业年金账户。当然职业年金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并不计入统筹账户。近年以来,职业年金的记账利率一般是4%到5%之间,而商业养老保险能够保障的收益率不超过3%。
职业年金如何领取?
职业年金的领取方式并不固定,分以下四种方式领取:一种方式是按照退休职工的职业年金计发月数,发放职业年金,直到个人账户内的职业年金发放完毕为止。第2种方式是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然后按照商业养老保险的方式每月领取养老金。第3种方式是在退休职工出国或者在国外定居的情况下,将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金额一次性发放给退休职工。第4种情况是在退休职工死亡的情况下,以家属来继承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金额。职业年金,会跟个人账户养老金一样有可能领完,但是职业年金的投资收益高,领取的时间最起码也会长达二三十年。个人账户养老金在领取完毕以后会有国家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调剂一部分,确保养老金待遇不变,而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一样,领完就就不再发放了。
综上所述,职业年金是一份相当不错的补充养老金,对我们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在未来职业年金甚至会提供30%以上的退休养老金呢,所以职业年金对我们退休职工来说是很重要的。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有什么好处?所谓的职业年金,它实际上跟我们企业这边的企业年金是一样的,只不过就是在教法当中有一定的区别,当然在领取的过程中也略微有一定的区别,因为职业年金他允许在退休之后一次性领取我们的企业年金是不允许一次性领取的,这一点有多少区别之外,几乎都是属于同一种补充养老保险的待遇。
一般情况下,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2014年10月份开始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以后,那么基本上作为事业编制的在职员工,都同步建立了职业年金的待遇,那么这个职业年金,整体的含义其实就是一份补充养老保险的待遇,也就是说你可以在社保养老金的基础上额外获得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待遇。
所以对于我们来讲,那么拥有的职业年金,也就好比自己退休以后所获得养老金的收入总额会有一定的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很明显拥有职业年金,对于自己来说,在退休以后的实际收入,方面会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和增长。当然我们企业这边有部分企业单位,比如说大型国有企业都会有职业年金,同样也可以获得一部分补充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就给我们增加了,退休以后的实际收入。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事业单位职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对职工有什么好处?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衍生品,是基本养老保险的一项社会养老补充,在职时,工作人员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单位按按单位缴费工资的8%缴费;退休时,按月领取职业年金,直到年金账户扣完为止。因此,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对职业年金用户来说,好处多多。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职业年金依据职业年金制度是国家强制性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员工一项正常性福利,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职业年金办法依据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
职业年金账户性质职业年金账户不同于养老保险账户,它只有个人账户,没有统筹账户,意味着单位缴费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的4%同样计入4%。
领取标准职业年金=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职业年金待遇与基本养老金一样,按月计发。可按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也可以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 根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
“中人”与“新人”差异发放对于“中人”与“新人”发放职业年金形式不同,“新人”是全额领取职业年金,但多数“中人”表示未领取全额职业年金,有违背职业年金管理办法规定嫌疑,怎么说呢?比如:重算后养老金=老办法待遇+新老待遇差×10%N(N为过渡期年数),其中职业年金参与新办法待遇,存在10%N差额,没有领全额年金,对中人不公平,因为职工年金账户是中人个人账户,应该全给才对。
综上所述,职业年金是实实在在的一项福利,目的保障改革后退休人员待遇不降低的一项措施。一句话,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对职工的好处明白的,在养老金之外,增加另外一笔收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