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问题是:养老保险为什么除以139?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十分高兴为你解答相关问题。
答案是:题主的问题实则是,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员,退休计发养老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既个人账户储存额平均按139个月计发;
但并不是所有退休人员除以139,只是60岁退休人员除以139,其他年龄段退休人员除以相应的系数。
下面详细为你解说。
一、这是涉及到养老金计发公式的其中之一项
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有固定的计算公式,计发办法其中有一项,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50岁退休,按照195个月计发;
55岁退休,按照170个月计发;
60岁退休,按照139个月计发。
养老金计发公式:
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195、55岁退休170、60岁退休139])
二、系数由来
这个系数,是按照中国人均寿命计算得出来的,是退休人员理论存活年龄平均值,也就是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全部领回时间值!
(一)50岁退休,存活195个月;
55岁退休,存活170个月;
60岁退休,存活139个月;
按照退休年龄存活至对应月数,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支付完毕,也就是说,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全部领取回来。
退休人员继续存活,养老金应由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付的部分,由于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无钱支付,改由社会养老保险统筹账户支付,你就赚了!继续存活时间越长,赚的越大!
所以,退休人员,必须注意保重身体,健康长寿,才能赚大发了!
(二)如果,50岁退休,木有存活195个月;
55岁退休,木有存活175个月;
60岁退休,木有存活139个月;
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木有支付完毕,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木有完全领取回来,你就亏了。
不过,虽然退休人员本人亏了,但是,按照社会保险政策规定,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就是说,退休本人亏了,其继承人受益。
附图:
因为,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女工人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男60岁退休,所以,这三个年龄段对应数字常用。
仅供参考。
免责申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并不是所有人都除以139,只有60岁退休才会出139。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首先你要弄明白,139是什么,139是指139个月,它是60岁退休所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60岁退休,那么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要拿你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139个月。
为什么是139个月?这个其实是根据人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和利息因素来测算和确定,国家专门有一个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规定了每个年龄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可见,139个月对应的退休年龄是60岁,意思是假设你退休后生存139个月,按此给你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当然,如果你退休后活得超过139个月,肯定是赚了,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虽然已经领完了,但是你依然可以继续领取养老金,一直到去世为止。所以退休人员越长寿,越划算。
总体来看,退休年龄越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少,是一个反比关系。
比如55岁退休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70个月,50岁退休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45岁退休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216个月。
这也体现了养老金早退少得,晚退多得的一个重要原则。
举个例子,假如到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总额都是5万元,那么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万元÷139个月=360元。
55岁退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万元÷170个月=294元。
也就是,60岁退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要更高些。
由于目前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所以经常用到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170个月、195个月。
另外,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无论男女都是60岁领取养老金,也是都除以139个月。
明白了吗?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个月?所谓的139个月指的是我们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计发月数,那么139个月所对应的退休年龄是60周岁,也就是说如果你是60周岁退休,那么你的个人养老金的账户就是按照计发月数139个月来计算的,但是他有些人并不是60岁退休,比方说你是55岁退休,计发月数就不能够按照139个月来计算,就只能够按照55岁所对应的170个月来计算。
还有就是50岁退休的人群,他的激发月数是195个月,所以说不同的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是不相同的,当然这个计划月数越小,就意味着自己所获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会更高一些,激发月数越大,那么个人所获得的账户养老金的待遇会更少一些,所以说退休年龄越晚自己退休金的待遇将会变得更高一些。
139个月主要是针对于60岁退休的人群,那么我们都知道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只能够按照60岁来办理退休,所以说要除以139个月的计发月数,他是用你个人账户当中的余额,然后再除以139个月的激发约束,最终得出你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自己总养老金的30%左右,剩余的70%是由个人基础养老金组成的,个人基础养老金是由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这三大主要条件来计算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139个月是退休年龄为60岁的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关于计发月数为什么是139个月,颜开局曾经在2019-7-28撰文《准确理解计发月数,它并非是养老保险费回本时间》(https://www.toutiao.com/i6718617009258496523/),进行了详细介绍。
一,何谓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一个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基准数值,计算的依据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
简单来说,计发月数就是指退休时点对应的余命。也就是说,当退休人员去世时,个人账户余额正好发放完毕,达到账户基金精算自平衡。
也可以说,计发月数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清零的计划时间。
二,如何确定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的设计,是按照人均预期寿命、在预计记账利率固定的条件下,假设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发放段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与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同,发放时间即为计划发放月数。
计发月数公式:
其中:
M-计发月数;
Yd-人口平均预测寿命;
Yr-退休年龄;
i-未来年记账利率或投资收益率。
- 计算示例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均预期寿命75.21岁,按照记账利率4%来计算,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为多少?
将相关参数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得到:
M=138.76≈139。
按照同样的计算办法,最后可以得到下面这张图表: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而这个图表,也正式在《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 国发〔2005〕38号)中以附表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由上表可见,计发月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应于不同的退休年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也是不同的。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6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01个月等等。
从规律上看。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根据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上图公式2),则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139是计算养老金时的一个特殊数字,通常适用于60岁退休的人,无论男女,只要是60岁退休的都会关系到139这个数字,专业的来讲,139叫做60岁退休人士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退休的年龄不同,那么计发月数也是不同的,我们进一步了解计发月数的规定以及计算方法:
因为我们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等因素,做了统一规定。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我们可以看到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用到了“计发月数”这一数字,对于这一数值什么情况下用哪个,都是有固定的规律的,大家看下表:退休的年龄是从45岁分布到70岁,跨度为25岁;计发月数最少为56个月,最多为216个月,跨度为160个月;因为有些特殊情况,职工是可以提现退休的,比如从事特殊工种的女职工最早可以在45岁退休,比如因公伤残的女职工也可以在45岁退休,这类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则是216个月。如果社保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未缴满规定年限需要延迟退休的,则要到70岁才满足退休条件;所以退休的年龄不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不同,退休的越迟,计发月数越小,也就是领到的养老金越多,下面我们举个小例子:
例:比如小豆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金为15万,如果他在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他每个月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5万÷139=1079元。如果他在70岁退休,那么按照上图计发月数就为56,每个月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为15万÷56=2679元。
明显可以看出,虽然是退休的年龄延后了,但是养老金的金额却成倍增加,这就是计发月数随着退休年龄不同导致的差异。
感谢阅读,我是杏豆,企业培训师,劳动纠纷咨询师,社保专家,专注职场干货分享,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笔记簿杏豆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养老金计算公式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档次(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等因素挂钩。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等于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如果我们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这就是139的由来。
退休年龄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有很多:
(1)女性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周岁,女性干部、女性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或农村合同工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男性工人干部管理人员统一退休年龄都是60岁。
(2)如果是从事特殊工种岗位满足相应年限,法定退休年龄提前5年,女性45岁,男性55岁就可以退休。
(3)如果是失去劳动能力,男性可以提前10年,女性可以提前5年退休。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部门鉴定失去劳动能力的,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可以退休。
(4)按照《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一些高级专家的离休退休年龄可以是65岁,甚至延长到70岁,需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
养老金计发月数由于我们退休年龄是各异的,因此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并不统一。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方式,同时发布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表。从40岁到70岁,每一个年龄都对应着一个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按虚年计算,69岁零一个月也是按70岁计算。
如果退休、退职年龄低于40岁或者高于70岁,都按照40岁和70岁的计发月数计算。
在此之前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统一按照120个月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会从个人账户余额中支取,直至支取完毕。如果支取完毕会有国家补贴等额的养老金,保障退休待遇不变。如果支取不完就去世了,剩余的余额会有继承人继承。
139的由来,未来的变化如何?其实,计发月数公式是通过按照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0岁预期寿命、预计记账利率固定的条件下,复杂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这个公式长期不变也存在客观的不足。毕竟第5次人口普查时,人们的预期寿命是75.21岁,而现在则达到了76.7岁,尤其是女同志的预期寿命普遍比男同志高。
如果按照个人账户记账利率4%计算,60岁退休,人均预期寿命76.7岁,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应当是150个月。
可是,当时参照的利率是4%,而实际上2016年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高达8.31%,2017年高达7.12%,2018年高达8.29%。而如果按照8%计算,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只有117个月。
但实际上这样算起来并不科学了,因为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提高,都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因此现行的激发办法并没有改变,但是未来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确实有可能产生大的修补。
时代在发展,没有什么不会变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