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作为曾经的选调生管理工作者,为你解答问题。
考取了选调生,就是准国家公务员。
选调生,基层培养锻炼期满,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一、选调生,越来越受到广大毕业生的热切关注,及家长的高度青睐!这主要是因为:
(一)选调生,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既可以成为国家公务员,这是绝无仅有的毕业生成为国家公务员的特殊方式,可以说是“终南捷径”!
(二)选调生,是党和国家把优秀的毕业生作为领导干部、乡镇级以上党政群团机关高素质国家公务员来培养的后备干部。
(三)选调生,是当今800多万/年数量之巨毕业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就业难、难于上青天的情况下,毕业生一个特殊的就业渠道。
二、选调生考试录用后,可以说是准国家公务员。
选调生,是党和国家每年从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毕业生,作为领导干部、乡镇级以上党政群团机关高素质国家公务员后备干部培养的一个特殊方式。
选调生招录对象,现在扩大到基层工作期满的往届毕业生,如“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
选调生培养锻炼期满,可以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
三、选调生选拔考试录用的流程。
(一)选调生的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2.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
3.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三项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二)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一般由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组织实施。
1.报名预选。
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届毕业生考生,由学校预选推荐,必备的程序。
基层工作期满的往届毕业生,由工作所在地党组织预选推荐。
2.选拔录用。
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以前采用的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录取。
现在,选调生选拔录用工作,为增加公平、公正度、社会透明度,多采用的是,省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录取。
3.考试内容。
基本上同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有的地区+其他内容。
(三)培养锻炼。
选调生录取后,由省级党委组织部门分配到各市地,再由各市地党委组织部门安排到基层培养煅炼,支工、支农、支教、支医等。
是中共党员的,可以担任基层党支部委员会成员;非中共党员的,可以担任基层行政领导职务。
(四)工作安置。
三年培养锻炼期满,经考核合格者,不经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不受编制限制,分配国家公务员职位工作。
选调生培养锻炼期满,多数已进入科级领导干部行列,甚至更高级别领导干部。
仅供参考。
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是的,恭喜你,考录了选调生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比如,中央机关遴选考试时有专门面向选调生的岗位,即便你是十年前的选调生,即便你已经到了省直机关工作,但是在推荐报考职位时,还由你最初参加工作时的县的县委组织部来推荐报考。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端啊,选调生身份会伴随你的一生的,始终会有个光环照在你身上告诉你,你是选调生!不过,选调生身份似乎也就在最初参加工作的几年会有点用处,随着年龄的增大,选调生的光环也会渐渐退去。
选调生最初是为培养党政领导干部而招录的,也被称为后备干部,最开始的选调生待遇确实不错,很多地方的选调生在一年的试用期后都会定为副科级领导职务,提拔晋升是比较快的,并且很多优秀的选调生还会被省市机关直接调走。但是,近几年随着选调生和公务员招录数量越来越多,选调生的地位也在逐步下降。现在的选调生似乎和普通的乡镇公务员没有多少区别,除了服务年限是两年,比乡镇公务员五年的服务期短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别说试用期一年后定副科级领导职务了,即便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选调生也只能定为科员。
其实,现在我们常说的选调生是指普通选调生,是面向所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招录的,只要符合党员和学生干部的身份都可以报考。但是,现在中央机关和各地又开始招录定向选调生,定向选调生是只面向重点大学的,普通学校毕业生是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并且,定向选调生的待遇是比较不错的,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肯定会定为副主任科员,还会享受当地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等。
总之,选调生其实就是公务员,但是选调生的身份确实会伴随你的一生!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是的,考取了公务员选调生,一辈子就都是选调生的身份了
我们单位(青岛市某县级市的民政局)新来的局长,现年41岁,最近被提拔成了正科级。他是东北(黑龙江)人,出生于普通的农村家庭。经过自己的努力,高考考入了中国农业大学,大学期间品学兼优,并且顺利入党,成为一名优秀党员。大学一毕业就积极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山东省委组织部选中,成为一名“选调生”,安排到我们县城财政局工作,成了一名基层科员。
至此,他的档案上就被明确地标注为“选调生”,这个身份就会跟着他一辈子。
选调生是公务员的一种,录用后直接为公务员编制,但是跟普通公务员又有很大区别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领导干部,放到基层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也就是说,从成为“选调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是一个干部身份。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而普通公务员一般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人员。选调生是省、市、县委组织部掌握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
成为选调生后优势明显,比普通公务员晋升更快一旦你成为选调生,那么就代表着:只要你在平常的工作中没有严重的党内处分、行政上的处分,剩下的只需要慢慢的磨资历、等待时间就可以一步一步的获得晋升了。
在我们青岛有一个规则就是:只要你是选调生,从三十岁开始,当地必须每两年将你的级别提升一级(科员--副股级--正股级--副科级--正科级)。一直提升到正科级之后,就不再有这种照顾,后面的仕途之路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因此,成为选调生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公务员身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现实生活中,我也接触了不少选调生,但大多是县处级及以下级别的,对这些曾经的“天之骄子”,还是有些熟悉和了解的。
一、什么是选调生?选调,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选拔调动。选调生,一般是指省级组织部门牵头实施,从高等院校选拔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
选调生其实也是考录公务员的一种形式,只是它与一般的公务员考录又有一些不同:
第一,负责考录的机构更高级,一般是省一级组织部门负责,一般的公务员考录是市(州)一级组织实施。并且是单独进行的选调生考录,大多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学期进行的,也就是很多选调生都是大学一毕业,就无缝衔接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与还需要到处找工作的同学相比,确实令人骄傲。
第二,报考的条件更加严格,一般要求必须是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并且还要是中共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三者缺一不可,现在有的地方已经调整为三者必居其一。但总的来说,选调生肯定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它也相当于是党政机关提前对优秀人才的“掐尖”。
第三,成长提拔的速度更快,选调生由省委组织部选拔考录后,一般是委托选调生工作的对应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作为党政后备干部进行管理,可以说,提前进入了组织的视野,也大大缩短了成长周期。除了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很多更是“火箭提拔”。
二、选调生的两极分化就我接触的选调生来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理论上来说,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但这种快得多,一是主要针对的县处级(名校博士生),二是针对的最初提拔。更多的“扎根”基层的选调生,也是“泯然众人矣”,甚至因为心理落差大,工作生活都很不如意。
提拔速度最快的选调生群体,一般都是毕业于清华、北大、人大等一流名校的博士生选调生,他们大多由地市一级组织部门管理,首先安排到县市一级任县市长助理等职务,然后大概一到三年,就会很快走上县处级的领导岗位,这与普通的公务员相比,这样的升迁速度,确实让人咋舌。要知道,在县市一级,很多很多的公务员,终其一生,都是止步在正科级。
在乡镇一级锻炼的选调生,我见过和熟悉的不少,他们就远远没有博士生选调生那么幸运了。就我接触的不少在乡镇一级工作的选调生来说,本科生没有优势,甚至在当地人脉方面、处理基层实务方面劣势还很明显。而作为研究生的选调生,也许是我运气太差的原因,好几个都比较书生气、学究气,甚至孩子气严重,不接地气,融入不了当地群众和党政人员群体,很孤单。
三、选调生的出路在哪里选调生的初衷,是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创新举措。革命化,就是要培养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所以很多选调生要求必须是中共党员。年轻化,就是要求应届毕业等要求。知识化、专业化更好理解,就是要求名校、高学历等。
选调生的根本,就是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储备党政机关高素质人才。由于猛将多出于行伍,高层也意识到了选调生基层工作经验的薄弱,所以,现在一般要求选调生必须首先到基层锻炼,有的要求两年,有的要求五年。因为自身本来素质就较高,加上组织着力培养,很多选调生成长的速度确实比一般公务员要快,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事实上,据我知道的选调生群体,比如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他们也就解决副科级、正科级这一级较快,博士生群体,也就解决县处级副职这一级别较快。事实上,在最初的快速成长后,事实上很多选调生都陷入了瓶颈,有些甚至陷入了泥潭。有时步子迈得太快,真的不是好事,尤其是经验积累、心理调适都没有跟上,能不能经历大浪淘沙的检验,还在打铁要靠自身硬。
四、选调生的身份问题选调生的身份,肯定是一种荣耀,也是品学兼优的代名词。但如果就此认为自己终生穿上了“黄马褂”,也是大错特错了。荣耀只是属于过去,更应该将此变成压力,变成动力,而不是觉得有了选调生身份就可以“躺平”了。事实上,选调生只是起跑线提前了,但在更高水平的赛道上时,还是得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竞争,才能继续前进。
有些地方甚至直接规定,如果选调生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仍没有达到正科级或者县处级,就不再纳入选调生范围进行管理。也有的地方直接明确,只要选调生年度考核有一次不合格,即取消选调生资格管理。当然,如果因为违纪、违法、犯罪等受到处理,甚至成为“阶下囚”,更会让曾经的选调生身份蒙羞。
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答:理解和认识是错误的。考取了选调生试用期满后就明确了身份,即党政机关是公务员,事业编是干部,这就是你们的身份。
我真的是觉得纳闷,大学生中的选调生这是人才,后备干部,难道这样的事都理解不了,今后当了领导干部怎么处理身边的和社会上的复杂事物。选调生只是选人用人上的一种形式,还有国考,省考,遴选等,如果这种形式说成是一种身份,那就是当笑话看。公务员就是身份的象征!
考取了选调生,工作分配后一辈子都是选调生身份吗?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除了省委选调生,还有部委选调生。选调生招录了条件比较高,必须是品学兼优,必须是党员,而且有社团、干部工作经历,部分也可以从“三支一扶”人员中招录。
选调生一经录用,即为公务员,而国考、省考公务员,一年实习期满,才能正式成为公务员。严格意义上来讲,选调生一经录用,就没有了选调生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公务员身份。但实际上,选调生到第一次提拔为止,其选调生的身份依然在起作用。比起普通国考、省考录用的公务员来讲,作为选调生,必须有三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大学本科生基层工作经历在乡镇、街道,实习期满第二年即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三年期满可提拔为副科级实职;研究生在县区工作即算基层工作经历,三年期满可提拔为正科级实职;博士生在市级党政部门工作即算基层工作经历,三年期满可提拔为副处级实职。在此期间,未提拔之前,选调生的身份还是起作用的,因为相对普通公务员,选调生的人事关系在组织部,三年提拔基本是可以保证的。
第一次提拔为实职之后,不管是在乡镇原地提拔,还是回到市级以上党政部门提拔任用,提拔之后,选调生的身份就完全失去了,成为了个人档案中的个人工作经历之一。今后的路如何发展,是一路顺风、平步青云,还是在当前位置上老死终生、昙花一现,都是个人的发展道路,没有因为是选调生身份,就必须有第二次、第三次提拔任用。曾经的选调生,确实辉煌了一段时间,提拔犹如坐了火箭,曾有博士生毕业半年后提拔为副处级实职的神话。到现在一切步入正规,选调生还是有优势,但只是相对而言,已经没有了以往的飞跃式待遇。这对普通公务员来讲,也是一种公平,是人事制度发展的成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