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农民工外出务工,发生工伤事故,也同样享受工伤应有的福利待遇!
一、工伤事故发生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认定与否结论;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总之,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切处理事故程序都是用人单位办理,如用人单位不予办理,可向单位工会、直至上级工会求助,维护合法权益。
二、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的认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在工作的时间内,在工作的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导致伤亡。
(二)进行工作前的准备性、或工作结束后的收尾性活动导致伤亡。
(三)上下班必经路途,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导致伤亡。
(四)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治疗无效,于48小时内死亡的,可视同工亡处理。
这条是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增加的很人性化的内容。
(五)其他的情况,如在履行工作职责遭到暴力伤害、工出期间发生伤害事故、抢险救灾维护公共利益受伤害、参加集体公益活动受伤害、职业病等。
工伤认定条件主要是这些,还有一些工伤认定的程序和时限等。工伤认定须由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用人单位。
三、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必须的收集、保管好发生工伤事故的相关证据资料,以后无论走到哪一个程序,都是要靠证据说话的。
(二)可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的,由用人单位呈报工伤手续,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工伤福利待遇等相关费用。
未参加社会保险工伤险的,应当由用人单位负责工伤福利待遇等相关费用,就要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力争由用人单位内部解决。
(三)与用人单位协商不成,可以向属地劳动人事爭议仲裁委员会,或劳动人事爭议仲裁院申请工伤认定仲裁。
(四)也可以向属地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诉,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解决。
(五)上述行政途径不能解决,最后必须走法律程序,也就是上法院打官司。
因为一般单位都聘用律师,而且法律太专业,所以也必须聘请专业律师,如果经济条件所限,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提供律师服务。
(六)同时,可以求助工会,乃至地方工会,地方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还是有一定力度的。
相信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会主持公平正义,依法依规处理的。
仅供参考。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咱们干工地的农民工不容易,肩负着全家的重担,如果不小心受了伤,构成工伤这一点我是最有体会 ,也曾经搜集这方面很多资料,以及咨询过很多律师,简单总结了一下!
首先在工地上意外受伤,如果自己有意识话第一先报警120他会详细登记 出警记录,以便后续取证方便,能更快更便捷的方法得到医治。
其次工伤认定,后续是理赔问题,生活费,营养费,护理费,以及误工费医疗器具费等,要去跟其对方协商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遭遇工伤,用人单位首先积极配合对伤者的治疗,直到康复出院,其次,依照伤者情况进行协商赔偿,如有异议,可申请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赔偿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首先,农民工在工作中,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如果自己还清醒),应立即要求到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其次,要知道工伤的范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再次,工伤事故发生后,要保留证据,证据包括证明是工伤的证据和医疗证据,并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以后就是工伤待遇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事先给工人办理工伤保险,则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要按《工伤保险条例》全额支付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
如果就支付费用、待遇等问题发生争议,甚至是用人单位拒不承担相关责任,农民工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认定以后就是工伤待遇支付。如果用工单位事先给工人办理工伤保险,则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要按《工伤保险条例》全额支付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具体标准如下: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城镇合同制工人的抚恤费标准,按月发给,直至死亡; (2)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农民工原标准工资的70%,按月发给,直至死亡;
(3)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根据其伤残程度一次性发给。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农民工患职业病的,其医疗和生活待遇,与城镇合同制工人相同。
如果就支付费用、待遇等问题发生争议,甚至是用人单位拒不承担相关责任,农民工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按法律规定应当算工伤!享受报销!
农民工外出务工,如果遭遇工伤,该如何处理?
农民工在外务工,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如果自己还清醒,第一时间是拨打急救电话,让工地上都知道这事,医院留下证据。方便以后的处理中不是很被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