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46岁考中进士,得意地写下“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当时考中进士究竟是个什么水平?
一、古代科举考中进士,比现在博士后学历还高,现在木有可以相比拟的。
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难得多的多了,不知难上多少倍,不要说比较孰难了,根本木有可比性!
科举考中进士,需经多年多次、至少5级考试,乡试三年开考一次中举,次年参加会试考进士,则是四年一次考试机会,录取不过十几、几十人,历史上曾有录取几人之少,而清华北大每年录取达几万人,怎么可以相比。
考中进士就出仕为官,清华北大毕业也做不到的,考中进士,相当于现在,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录取为领导干部,吃皇粮的啦!
而考上北大清华,也就是相当于科举考试考上秀才而已,是不能出仕为官的!
科举考试,一般分为童生试、县府院试、省级乡试、全国会试、皇帝殿试,才能考中进士。
二、四年一次的全国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持考试,省级乡试录取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并不授官出仕,只是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礼部,主管外交、教育的中央政府六部之一)
三、殿试,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分等定级,录取皆称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进士皆出仕为官,授予京官者,有择优进翰林院备皇帝咨询,学习为仕经验,含有培养后备干部之意,也有分发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则可为知县主官或府、州附官。
看看,考中进士,相当于今天,全国公开招考领导干部考试,并录用为领导干部!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