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古代的秀才是什么样的官?秀才的地位和待遇如何?

古时的秀才,不是官,只是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读书人而已,属于知识分子了,享有一定的特权待遇。

一、古时的读书人,在参加科举考试第一关为童生试,取得童生身份,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童生,俗称白衣;你看,《水浒》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绰号白衣秀士,就是一个没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岁白发老翁,未考取生员(秀才),也是童生。

二、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经唐、宋不断完善,至明清时期,形成严密完备的公开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县试、院试、乡试、会试、殿式等层次考试,考取者获得不同的功名、入学、教学、出仕为官。

三、秀才:县试、府试、院试(省学政主持的考试),童生参加,录取者称为生员,始获得功名,俗称秀才,进入县府学学习,以及向科举上一层次考试资格。

生员分为廪生、增生、附生,廪生可获得政府膳食供给待遇,相当于今日之大学公费生;增加录取名额的增生、附加录取的附生则没有这个待遇,相当于今日大学扩招的自费生。

生员中选拔出优秀者,可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者称为贡生,相当于今日之大学生保研,为贡生中的优贡;不同于恩贡、荫贡等凭特权进入国子监的贡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县、府学习,拔贡,及向上层次考试的资格,不能出仕为官,若想出仕为官,必须参加科举上一层次乡试考试,录取为举人才可以。

秀才享有可免除差徭,见官不拜,诉状直呈等特权待遇。

秀才向上考试不第,可搞教育办私塾、入县府衙为吏、进文臣武将府幕僚,甚至为账房管家、代写信扎诉状、修谱等谋生。

三、举人:乡试,省级举行考试,生员(秀才)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习称老爷,第一名称解元。

举人除取得向上层次的考试资格外,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待遇,因此,中举后,有些土财主会给好处,将土地、人口依附于中举者,以逃避赋税徭役。

举人不同于秀才,可以出仕为官了,这是秀才与举人最大的区别。

举人出仕,多是府、县教学、主簿一类的八、九品级的佐官,亦有出任知县主官的,但是为数不多。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