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一直到元代才把西藏纳入领土范围呢?

即使强大如汉唐也没有做到?

西藏,为什么元朝时才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只能说,历史条件使然,也就是说,历史条件达到了,水到渠成!

西藏,古称吐蕃,元朝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

西藏古政权吐蕃,在唐朝时国力强盛,唐朝采用和亲政策联系吐蕃,先后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吐蕃。

唐朝以后,吐蕃多次发生政权变动,但一般仍以吐蕃称呼之。

元朝初期,成吉思汗的孙子西凉王孛儿只斤.阔端,封地甘肃、内蒙南部等地,驻节凉州(今甘肃武威),代表元朝中央政府负责西藏问题,阔端军事行动的同时,致信西藏政府,商洽西藏归属问题。

当是时,西藏的藏传佛教宗教领袖萨加.班智达主持西藏政教事务。萨迦.班智达亲往凉州,阔端与萨迦.班智达举行会谈,达成和平统一西藏,西藏接受元朝中央政权领导,纳入中国版图,史称“凉州会盟”。

元朝中央政府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仅供参考。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一直到元代才把西藏纳入领土范围呢?

我想谈谈大部分答案都没有提到的一个原因。

我们在私下讨论的时候,经常会说到,不同朝代确实有不同的性格。

性格当然是地理条件、风俗习惯、人种差别、生活经历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蒙古(注意是蒙古时期拿下的)拿下西藏,包括拿下云南,都可以说跟蒙古的性格有关。

这种性格当然涉及到很多方面,我觉得最有趣的一个方面是蒙古人打仗的方式。

蒙古人打仗的方式基本是从狩猎来的。他们怎么狩猎呢?一种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包围。把所有的骑手排成一长排,长到超乎我们的想象,可能长达几十上百公里,然后开始前进。一般来说是从山上往下俯冲,大汗和随从就在山上看着。整个全副武装的队伍就不急不缓地持续前进,清扫和驱赶道路上所见到的一切猎物。包围圈形成可能需要很多天,甚至长达几个月。整个行程快要到达终点的时候,两翼就会开始加速,整个阵型变成一个巨大的弧形。最后两翼在前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包围圈,一路上被驱赶着跑了几百上千公里的猎物就这样被包围起来。从起点到终点的前进过程中禁止杀死任何猎物,当然更不能让任何猎物从包围圈里逃出去。将领就在士兵身后,发布命令,然后不断有骑兵传达命令,或者利用旗子等标志物传递信号,引导整个行动。

因为长期这样进行狩猎,所以蒙古人打起仗来也是这个模式,首先考虑得就是进行包围。包围过程中遇到的猎物就都是自己的狩猎对象。中国传统战术会考虑在己方力量优势的时候才采用包围战略,但蒙古人从来不这么想问题。他们从来不认为需要自己的人数比猎物多才要包围,大多数情况下,包围总是狩猎时优先采用的战术。

因为这个原因,蒙古人出征最少兵分三路,左中右,以便最后形成包围圈。分封的时候也是如此,大汗在中间,东道诸王和西道诸王在左右两边。

这样一来,攻打金朝的时候,甘肃和青海基本就已经拿下了,要继续往前包围南宋,那么西藏、四川和云南当然逃不脱。比起疑惑为什么拿下西藏,其实攻打云南才是更让人意外的行动。中国古代其他朝代也不乏对西藏动脑子的皇帝,可是想拿下云南真是相当少见的。蒙古人本着自己形成包围圈的思路,使云南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这才是真正意外的收获。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一直到元代才把西藏纳入领土范围呢?

首先,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而其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周围大山环绕,导致了其的封闭性,与外界的联络有所阻断。

其次,西藏处于比较边缘的地带,所以历代王朝都不会过于关注。

第三,席卷亚欧大陆未遇对手的蒙古的入侵,打破了西藏宗教势力与其他宗教势力之间的平衡,元朝王室须笼络西藏宗教这个庞大势力。第四,由于元朝皇室对藏传佛教的崇信,使得宗教势力在朝廷中获得一部分话语权。

最后,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政院,对其进行直接管理,随后又分设立三道宣慰司,对西藏的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直到元朝才将西藏列入领土范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