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心斗角”这个成语最初用来形容什么?这个词的来源是什么?
勾心斗角,这个成语,原是一个褒义词,形容古代宫殿建筑结构精致交错,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后来,勾心斗角,演变成人际间黑暗关系的贬义词!
语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
大家知道,“李杜诗篇万口传”,指是诗坛霸主,“大李杜”李白与杜甫。
但盛唐诗界,还有驰骋诗坛的、与大“李杜”李白与杜甫,稍逊一筹的“小李杜”,李商隐与杜牧,也是盛唐诗史璀璨夺目的明星!
享有“小李杜”之一盛誉的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下“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诗句,形容古代宫殿建筑集大成者,秦朝建成的阿房宫,建筑结构交错而精巧,“鬼斧神工”,非寻常人家可以比拟!
后来,勾心斗角,这个褒义词成语,逐步演化为,形容人际之间,用尽心机,明争暗斗的世态,成为一个贬义词!
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