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在宋代,教头属于低级军官,不仅中央军——禁军、就是地方军——厢军也广设教头。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给人以好像林冲是八十万禁军唯一的教头、总教头似的,显赫高官、位高权重;其实,就是作者为了小说渲染气氛、极尽夸张的文字游戏,吸人眼球的手段而已!
实则,林冲是八十万禁军众多教头中的一员;你看,林冲的岳父、九纹龙史进的师傅王进,都是禁军教头。
盖因宋代的士兵皆从农民、市井之徒招募而来,所以必须设教头教习军事技能,一个教头教习士兵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
但教头仅仅是教习军士,如同现在的体育教练,教学指导技术、技能,但是人事、参赛等管理权在队长,别说教练、就是总教练也没有管理权。
教头一点权力也没有,根本没有统兵、军事指挥权,连一个士兵也调动、指挥不了。你看,林冲就一个使唤丫头,还是自掏腰包。
林冲还不及县都头武松风光,管辖百八十的地方军士,身后总有军士护卫、挑担行李侍候。
仅供参考。
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水浒传》是我国最著名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一,里面的众多的人物各有各的鲜明特点,要说哪个人气最高,豹子头林冲绝对要算一个。书中描写林冲在上梁山之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官职听起来着实威风。那么这个官职在历史上真实情况怎样呢?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呢?
我们都知道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北宋,那么这个禁军教头肯定是北宋的官职名了。而教头是主管军队的训练的,我们翻看史书可以查到北宋这方面的军职主要有巡教使臣、都教头、教头。其中巡教使臣级别最高,教头是最低等的,而林冲就是排在最后的教头。
让我们先来看看其中品级最高的巡教使臣,这个巡教使臣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吏,可以说是宋朝公务员序列里的最低级别。而再往后的都教头就没有品级了,按照最初的安排,是按照每2000人左右设置一名都教头,选拔的标准就是武艺高强者,让他们去训练士兵。虽然说没有品级不在公务员序列,但好歹手底下人也挺多的。不过他们是无权调动这些人的,只负责教授士兵们武术、骑马、射箭等项目,说是军官其实更像老师。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教头,既然高一级的都教头都没有品级,那么教头就更不用说了。教头这个职务最初是范冲淹下令设置的,按照每10-20人左右设置一名教头,而选拔标准呢?史书上记载的是少壮勇健者,说白了就是身强体壮就行,武功高低并没有强制要求。刚开始只是临时工,没有编制,甚至还不固定,时有时无的。
到了后来宋神宗时期,也就是水浒传的故事发生时期,才渐渐成了固定职务,不过依然没有品级。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了,林冲的这个职位其实真的很低很不入流。有人或许还有疑问,人家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训练八十万人吗?
其实这个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个统称,真正的意思应该为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们之一。八十万是禁军的总数,其实也不准确了,宋朝禁军人数最高时候确实有八十万,不过后来基本五六十万人左右。几十万人要只靠一个教头还不把他给累死了,到了北宋末期禁军的教头少说也有几百人,多了估计有上千人,而林冲只是其中一个。
水浒传中提到的禁军教头其实也不止一个,书中还写到王进也是。还有一处写到史进去跟人打听王进的消息,对方说:“这府里教头极多,有三四个姓王的,不知那个是王进?”
所以虽然林冲是个英雄好汉,武艺高强,但是他的这个禁军教头的身份,却真的是很低微。
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水浒」中好汉们的官职大小,一直是水浒迷们的高热话题。今天我们从文学和历史两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下林冲的官职。
(一)水浒不止一个禁军教头(1)王进八十万禁军教头,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九纹龙史进的师傅,被高俅逼走。
(2)王升都军教头,王进之父。早年一棒打翻高俅,故此结仇。这也算是为林冲提前报仇了。此二人在水浒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出场。
(3)张教头林冲岳父,林冲也算是半个「将门之后」了。
(4)丘岳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算是林冲的领导。
(5)周昂八十万禁军副教头。此二人在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中出场,帮助高俅攻打梁山泊。
(6)徐宁金枪手徐宁,金枪班教头,林冲相互认识,梁山第十八位好汉。
(7)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梁山五虎将之一。
所以,准确的表达是,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禁军教头中的顶级高手,军队中的武术教官。(二)何为禁军宋代以前,守卫都城或皇宫的部队称为禁军。宋朝赵匡胤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大家熟知的「杯酒释兵权」就是措施之一。
朝廷的地方军称为「厢军」,从厢军中挑选精锐组成中央军,便是「禁军」。八十万禁军,宋初是有的。最高达到八十二万人,后来基本在五六十万人。
(三)书中还有其他教头吗?只要涉及培训教练的组织,自然都是有教头的,只是叫法未必一样。
比如水浒中的地方武装祝家庄和曾头市,都有教头。只是他们叫教师,祝家庄的栾廷玉,曾头市的史文恭,苏定等都是教头。
还有地方军中的教头,史进去延安府找师傅王进,向人打听,人说「这府里教头多,姓王的教头都有三四个」。
还有地方有钱人家的教头,用来训练庄客保护家产。比如柴进家的洪教头,书中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讲的就是两个教头故事。
在那个年代,拥有实力和武装是有必要的。
(四)林冲官职如何?从上面看,林冲只是教头之一,是教头中的佼佼者。上面还有都教头,也是有领导的。
教头,有职无品。但作为禁军中精锐,比起其他地方教头,林冲在京城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军衔少将,职务师旅一级,品级正五品。
抛开宋朝的历史背景,就小说《水浒传》来说,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至少不低于大校军衔。
为什么要抛开《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呢?因为《水浒传》的作者毕竟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物。由于历史相隔久远,施耐庵也没有在北宋任职过,对于北宋的官职并不是十分清楚。
小说中很多的官职并不是完全按照历史上北宋的官职来展开的,其中的官职非常混乱,许多具有杜撰的成分,甚至在北宋历史上也找不到记载。
比如《水浒传》中的大反派高俅被称为高太尉,高俅本来是街头混混,只是因为是蹴鞠踢得好,就被宋徽宗任命为殿帅府太尉。
且说高俅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拣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监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高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
高俅的殿帅府太尉是什么官呢?先说说殿帅府吧,翻开北宋的历史一看,压根儿就没有殿帅府的部门。
那么太尉是什么官职呢?在古代太尉是三公之一,是正一品官职。很不幸在宋徽宗时期,太尉这个官职就被废除了。
所以在北宋历史上就没有什么殿帅府太尉的官职。而书中这样的错误的情况就太多了,比如大名府的梁中书,宿太尉等等。
梁中书原名是梁世杰,梁中书是人们对其的尊称。只有在中书省担任中书侍郎,中书令,才有资格被人称为中书。
而北宋官职中,被任命为中书令的宰相也就一手之数。到了宋徽宗时期,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就是宰相。梁中书不过是北宋国都大名府的留守,按理来说也就是一地方官,根本达不到宰相的级别,是没有资格被人称为中书的。
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最有权势。那留守唤作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
但是《水浒传》还是按照宰相的级别来对待梁中书的。诸如此类的错误,还有很多,比如开封府尹,楚州安抚使,十方节度使等等。
按照五代惯例,担任开封府尹的必定是亲王,也意味着是储君,到了宋朝一般人只是权知开封府事,宋朝也没有楚州安抚使的职务,宋朝节度使是虚衔,并不带领军队。
不能用北宋的官职生搬硬套在《水浒传》上,这既不符合历史,也没有符合小说的内容。
根据《水浒传》的情况来看,虚构的殿帅府是专门管理八十万禁军的,在小说中就是相当于北宋东京卫戍区司令部,按照明清的官职来限定就是九门提督。
高俅的殿帅府太尉官职应该是北宋东京禁军司令长官,而通过全书中高俅参与朝廷大事,甚至上朝议政的情况来看,高俅的品级和权力,仅次于奸臣蔡京,比童贯都高一级,应该是正一品官职。
高俅和童贯都曾经率领大军征讨梁山,而童贯征讨梁山其部下都是地方的兵马都监。高俅带领的却是十方节度使。由此可以看出高俅能够调动的军队级别比其他人高。
高俅职务级别这么高,高俅一上任,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就来到殿帅府参加点卯。如果八十万禁军教头如果是个不入流的官职,甚至连个连长职务都没有,估计是没有资格参加殿帅府点卯的。
而且从书中记载来看,高俅是直接管理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是林冲的顶头上司。正一品大员当顶头上司,而直接下属竟然是个不入流的小职员,这可能吗?决不可能。
那么,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什么官职呢,从书中记载推测估算,应当是少将或者大校;在殿帅府任职的,职务应当是旅一级,品级是正五品。
从书中来看,林冲对高俅非常熟悉,对高衙内也都知道,林冲对高俅家里也十分熟悉,甚至连高俅有一把宝刀都知道。
林冲把这口刀翻来复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林冲认得高俅府上不少人,而高俅府上的人也对林冲恭恭敬敬的。比如误入白虎节堂的时候,高俅府上的承局就称呼林冲为林教头,到了林冲府上直接称呼为教头,丝毫没有怠慢之心。
而林冲见了他们,并没有什么毕恭毕敬的举动,反而说一句气话,是谁这么多嘴告诉高太尉,丝毫不在意他们是高俅府上的人。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林冲道:“我在府中不认的你。”
古人说:宰相门前七品官。意思就是宰相家里的看门仆役,其相当于朝廷七品官。而他们见了林冲,反而恭恭敬敬,林冲对他们不以为意,说明林冲的地位不一般。
林冲误入白虎节堂中的细节也可以看出,林冲进入白虎节堂后,就说了白虎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没有事情不能随便进入。林冲能够十分清楚白虎节堂的作用,说明林冲差一步就可以进入白虎节堂了。
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
林冲的地位不低,也是可以从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看出。林冲阻止高衙内后,高衙内说: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这句话中的意思也透露出,高衙内怕林冲。
书中说,如果高衙内如果知道是林冲的娘子,也没有了这场事情。林冲怒气未消,众人劝林冲的时候,对林冲也是非常低三下四,林冲反而瞪着高衙内,高衙内也没有记恨林冲,找个机会溜了。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说道:“林冲,干你甚事!你来多管!”原来高衙内不晓得他是林冲的娘子。若还晓的时,也没这场事。见林冲不动手,他发这话。众多闲汉见闹,一齐拢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林冲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众闲汉劝了林冲,和哄高衙内出庙上马去了。
最后,林冲被高俅陷害,误入白虎节堂,才被发配沧州。这个细节中,也可以看出林冲的职务很重要。
如果林冲的品级不高,职务不重要,甚至连个中尉都不是。那么高俅作为朝廷重臣,是不用亲自对付林冲的。只需要高俅一道命令,就可以处置了林冲。
可是高俅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是让人引诱林冲带刀进入了白虎节堂,才让人绑了林冲送到了开封府,要定林冲的死罪。
高俅为什么这么做呢?正是因为林冲的品级高,职务重,杀林冲必须要有正当的理由,不能随意处置。
只有误入白虎节堂这样的错误,才可以名正言顺处置林冲。而开封府也没有像往常那样听从高俅的意见,没有定林冲的死罪,反而网开一面,只是刺配沧州而已。
谁不知高太尉当权,倚势豪强,更兼他府里无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却不是他家官府。
以前有人触犯了高俅,高俅想杀谁,只要他送到开封府,就是要杀便杀,要刮便刮。可是林冲这一回,开封府犹豫了,反而不顾高俅的颜面,不怕得罪高俅,自己做了主意。
开封府尹这么做,并不是其执法公正,而是林冲品级高,职务重,不能轻易处置了。如果开封府按照高俅的吩咐处置林冲,那么,依照林冲的品级朝廷的御史会弹劾开封府,朝廷恐怕会怪罪下来。那么开封府也吃罪不起。
《水浒传》中的教头有很多,比如柴进庄园上的洪教头,史进家中的教头,小种经略相公麾下的教头,还有栾廷玉,史文恭都是教头。
但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却没有几个,除了林冲,王进,还有其林冲岳父,就没有几个人。书中还有两个,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和副教头周昂。
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
从丘岳和周昂来看,八十万禁军教头还可以担任其他官职,比如亲军指挥使,将军等。所以说《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那可不是吃素的。
如果以宋朝的官职来看,虞侯比教头要品级高。可是书中虞侯比教头多,什么陆虞侯,李虞侯等,他们干的都是管家的事,也没有人将他们放在眼里。
由此来看,是不能用北宋的官职来套在《水浒传》中提到的官职,脱离小说中的设置,从而认为林冲只是一个品级不高的下层军官。
正是因为林冲的品级高,职务重。林冲到了哪里,都要说一声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梁山上马军五虎将中,林冲位居第二,也没有人反对。
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以前看《水浒传》,觉得林冲好厉害,八十万禁军教头,以为八十万禁军全是他一人所教,所以很厉害。后来看得解析多了,原来禁军教头都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官职,这样的教头怕是要有几百个,林冲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然而仔细一想,禁军教头在高俅那种大官眼里不算什么,可是在一般人眼里还是很了不起的存在。
首先禁军守卫皇城,就不是一般部队,能在里面担任教头,本事都是极好的。起码林冲在水浒里武力值还是颇高的,管他跟谁动手就没怵过。而且教头这个职位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名声好,社会地位高。看看水浒里其他教头都有何表现。
最先出场的是王进,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当时遇到史进露了两手,史太公就说身手这么好一定是个教头。后来王进自报家门,也是强调了八十万禁军教头,立马受到极大礼遇,在史家庄指点史进半年,也过了阵安稳日子。
还有一个洪教头,估计不是八十万禁军那么高,但是在柴进府上混吃混喝,柴大官人对他好生礼遇,后来林冲被发配经过柴进府上,两个教头比试一下,林冲远胜。像洪教头这样的废柴因为有个教头名声都混的风生水起,何况林冲这种有真才实学的教头。也难怪他去梁山以后王伦对他极为忌惮,处处逼他,还不是因为林教头名声本事都太大。
这样看起来,对普通人来讲,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名头其实是很大的荣耀。既然都是教人东西的,我感觉跟今天的大学教授比较接近,按照禁军的规格,一个禁军教头起码相当于今天985高校的院长级别,都是有个行政级别但没有行政实权。但是一般老百姓提起来谁谁是名牌大学的院长,肯定会肃然起敬。这个身份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高高在上了。所以林冲在水浒里面,在水浒中大多数人物心目中,都曾经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林冲在高俅面前吃瘪,但是到了其他地方,哪个人不是拿他当宝,对他客客气气,起码表面上的尊重是永远保持的,主要还不是冲他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声。
这也就难怪林冲经常提起自己身份了,一来他对八十万禁军教头身份很是在意,二来这个身份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地位尊崇。
当然了,林冲这个人顾虑太多,做事瞻前顾后,不够硬气,自己媳妇的死跟他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所谓逼上梁山,108个好汉里面恐怕只有林冲等少数几个才是真的被命运逼上梁山的吧。林冲上了梁山,虽然排名不低,职位也不小,可是估计他一天都没快活过,他最怀念的恐怕还是他当禁军教头的那些日子,他时常提一下,也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缅怀吧。在他心目中,能安稳的当一个禁军教头,可比落草为寇强多了。
对于林冲来说,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日子是他过去的辉煌,自从发配以后他就落魄了,梁山将领说白了不过是一群草寇,估计在他心目中也不是什么好勾当。对于一个曾经辉煌的人,经常提一下自己曾经的辉煌名头也是人之常情吧。
敬请关注一览众河小,带给您文史方面最现实的解读HOUHOU
林冲禁军教头的官职有多大,为何逢人便说自己东京80万禁军教头?
现在有不少人说:
北宋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相当于今天的小连长。
教头没品没级,连个小连长都不是,就是个枪棒教师。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没品没级,那太尉高俅因该有品有级吧?
殿师府太尉就算够不上今天国防部长的级别,大战区司令的级别总够吧?
而高太尉点卯,直接就查出了教头王进没来上班,这说明这伙没品没级的禁军教头直接规高太尉管辖。
就权把这伙没品没级的教头们算做是高太尉的衙役总可以吧?
但中国至古就有“官大衙役大、宰相家人七品官”之说。
可见这伙禁军教头并不像有些人回答的那么不堪。
林冲就更与众不同了,现在的国防部长、战区司令,有几个能叫得出部队武术教官的名字?
但林冲却和高俅很熟悉。
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时,鲁智深赶了去,林冲说:
“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荊妇,本待要痛打那斯,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小弟不合被他管着。”
这就说明高俅就是林冲的直接管理者。
高太尉有把宝刀,林冲都想看看,林冲买了把宝刀,高太尉立即让他带刀进府要与他比刀,林冲还说一句:
“又是那个多口的报于了太尉?”
但林冲与高俅并没有私交,只是上下级关系,直接归高俅管辖,且和太尉如此熟悉的枪棒教头,即使没品,他在禁军中的地位也相当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