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我也是这个感觉

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涨房价你是白日做梦吧,新房旧房满大街都是,你是不是手里压了几套房出不了手吧。

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很多有觉得房价要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全世界目前为了对抗经济不景气,大多都在狂印钱。拜老板还没正式上任,就已经提出要拿2万亿美元来搞纾困计划,给每个美国人发2000美元,补贴因疫情受损的企业,还有补贴学校的防疫措施等等。这些钱哪里来的?当然借来的,是美国官方找美联储借的。美联储哪里来的钱?只能是“印”出来的了。

因此,钱印多了之后,必须要有地方去。在美国,因为官方的救经济行动,美联储“印”了很多钱投入银行体系,通过银行向企业放贷,支持企业维持现金流,从而维持就业,维持社会稳定。但是,企业拿到大量的援助,除了维持就业发工资外,他们也没有其他有利可图的业务可以投资,毕竟经济不景气,投什么都是难赚钱的。

于是,美国企业就拿着钱去投股市了。如果学过大学的商科课程,一定听说过,职业经理人的首要职业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股价最大化。这是因为,职业经理人是公司所有者请来管理企业的,他们的义务是替企业所有者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最大化呢?当然是股价最大化,所有者所持有的股份价值,不就最大了嘛!

因此,美国上市公司的CEO们的年终奖都与本公司的股价挂钩,股价越高,年终奖拿得越多。川总时代,很多企业拿到美国官方的支援资金,就拿去回购自家股票,然后注销掉。在公司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很短的时间内也不会有大变化),股份数量减少了,单股的价值就上升了,所以股价也就上涨了。

所以,我们看到了最奇怪的现象:美国经济深受疫情影响,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美国股市,却接连创下新高。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钱被投入美股之中。所以,美股是美国印钱之后的重要蓄水池。

而我们这儿,众所周知,房地产是我们最大的蓄水池。由于美国大放水(就是印钱),很多其他国家也跟着放水,很多的美元涌进我们这里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这些钱进来之后,我们社会上流通的钱也越来越多。由于经济确实没有很景气,这些钱也大多不愿意投入实业。咱们的股市大家也看见了,这钱要去个稳的、有利可图的地方,能去哪里呢?那就只有房子了。

因此,很多人预测房价要进一步涨,是有道理的。只是,我们的官方也在尽力调控房价,这个东西不能大跌,同时也不能继续快涨。那就只能稳着别动,或者微小幅度的上涨。

目前看来,我们的官方已经明确了管控房价的有效手段了:那就是房贷的控制。毕竟,有钱直接拿全款买房的人,是社会中的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在如今这个时代买房,不贷款真的太难了。因此,我们发现,每次官方收紧贷款,一个地方的房价上涨就要歇下来。因此,虽然很多人都看涨房价,但是最终如何,还要看官方如何考虑,会不会放松对贷款的控制,还是进一步收紧了。

(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大涨很难,小涨不断。

这个事情,我还真有发言权。2020年年底,我打算再买一套房子,原因有二。

一是,想改善一下。当时结婚时,钱太紧张,迫于压力,买了一个67平的一室一厅房子,有了小孩后,发现房子确实有点狭小,三口之家还好,父母要是下来,就明显拥挤,再者,这个房子还是壁挂炉供暖,费钱不说,还不安全。

二是,孩子上学所迫。我们户口都在省会城市下的县城,买房的话按省城户口对待,但是我们户口属于农村城镇户口,这几年老家也是搞建设,看着发展前景也不错,所以不想迁户口。但我们又不想让孩子回去上学,所以就买了碧桂园的学位房,不需要落户就可以上学。

2020年年底,我们当时选择的是89平的两居室,优惠价格下来,花了76万,当时凑了个首付,因为是二套房,首付要40%。车位当时是8万一个。

今年过年刚上班没几天,就接到置业通知,说是放假要上调1个点,车位涨2万。

我们得亏年前办的及时,要不现在里里外外要多交差不多3万块,我爱人一年的工资都不到3万。

所以,事实告诉我,房价确实还在涨,不过是微涨,但是上调1-3个点,也够我们穷人吃一壶,毕竟房子是个大宗商品,总价在那摆着。

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蓄水池而已,多发行的货币,如果不能外部消化,那就必须找到蓄水池,不然流入市场,会造成通货膨胀。不管是美元超发还是人民币超发,都会影响。好多人说通货紧缩,通货紧缩说白了就是经济危机,如果中国真的经济危机,那光失业率就够很多人喝一壶的了,所以实际经济中,是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只有不可逆的通货膨胀。而货币超发绝对会影响通货膨胀的速度,快速而不可控的通货膨胀绝对是灾难,要控制,就要给超发找一个蓄水池。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最近身边好多人都觉得2021年房价要涨?

2021年房价应该是因城施策,因地制宜。也就是有的城市涨,有的城市不涨或者微跌。大城市、核心都市圈、城市群,能级越高房价应该会稳中有涨,毕竟这些城市定位优势明显,人口增加显著,经济实力雄厚。

但是,有产业支撑和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五六线城市房价同样稳中有升。对于偏僻的,投机泡沫严重的,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房价不涨或者微跌。

第一:2020年房价整体涨幅为7.9%,均价已过万,啪啪打脸那些说房价跌的朋友。虽然这些朋友论据似乎充分,看上去似乎有理有据,但是谁信谁后悔。

第二:从2020年下半年楼市的情况来看,深圳上演“打新潮”,二手房和新房价格倒挂,房价持续上涨。广州、上海房价也是持续上涨。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出现“万人摇”现象,房价持续上涨。这容易引发房地产金融风险,催生了投机泡沫。

第三:我国央行在2020年最后一天,突然来了个刹车,宣布实行“买房新规”,对银行房地产贷款划定了“两道红线”。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四:1月12日,我国央行公布了12月的金融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人民币贷款、住户贷款等都刷新了记录,所以央行货币政策出现了拐点。

第五:2020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7.8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5万亿元,创下了近五年新高。

第六: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这也是央行领导在2021年首次对货币政策口径公开定调。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第七:提醒大家注意,根据“五道红线”,高负债房企的命运非常艰难,只要资金链出现断裂,就会导致项目烂尾。口碑差的房企,在限价的情况下,也会有项目出现质量问题以及烂尾。

第八:看国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14日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美联储保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低利率水平。在美联储开始考虑逐步缩减资产规模之前,会向公众进行充分沟通和预警,但现在还没到“讨论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

总而言之,我们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坚持房住不炒,保护刚需,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综合国内外政策,刚需买房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城制宜,因开发商不同而不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