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随便怎么弄都没啥严重后果。只是不同车型电路设计不同,实际使用时稍有不同而已。
当然我们最好是提前几公里关闭空调AC开关,此时只出风不制冷,让制冷风道内的潮气吹掉一部分,降低发霉的概率,停车熄火后,再关鼓风机。
现在有不少汽车已设计成起动时自动断开空调系统,发动机运转后才又自动接通空调系统,熄火后又能自动断开空调系统。对这种车型,可以不管它,停车熄火后只管走人啥也别管。
大众汽车设计了起动减荷功能,在起动时会自动断开大功率电器,包括空调、鼓风机、大灯、雨刮器。因此起动前对这四种电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无所谓,起动时它们都不会工作的。
目前许多汽车的空调都已智能化控制,会采集发动机运行数据,如果发动机有点不正常,就会自动关闭空调,所以在起动时也会关闭空调。
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其实无所谓,提前关空调的好处前面已讲了,可以适当吹掉制冷风道内的潮气,但也不能完全吹干,因为不能提前太久,否则还未到达目的地,车内就热得难受了。
至以熄火后忘记关空调了,对有些车型确实会造成起动时带着压缩机,从而加重起动机与电瓶的负担,但对大众汽车没啥影响。
综上所述,对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其实无所谓,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车是否有起动减荷功能,那么在熄火后别忘了关空调。
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夏天开车离不开空调,但是很多人停车熄火都已经习惯了,往往忘了关空调。这样会不会对汽车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咱们就从汽车空调的运行原理上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1、汽车空调工作原理上图是汽车空调的结构图,开空调时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经冷凝器散热后进入蒸发箱气化吸热产生低温。然后气态冷媒重新回到压缩机继续循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有这几个耗能部件:
1、压缩机
空调压缩机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压缩机皮带轮上有个电磁离合器,不开空调时离合器断开,皮带轮空转。开空调时皮带轮吸合,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工作。
2、冷凝器风扇
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是高温高压的气态,而空调系统需要的是液态冷媒气化吸热,所以要想办法把气态冷媒变成液态。而冷凝器就是干这个活的。
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后在散热风扇的帮助下开始释放热量,放热后发生冷凝,变成液态冷媒。在这个过程中冷凝器的散热风扇会持续运行,散热风扇功率一般在100-200瓦之间。
3、鼓风机
空调系统工作时出风口要吹风,这个风就是位于中控台内的离心风机提供的。这个风机最大功率在80-200瓦之间。
正因为空调运行时有这么多“耗能大户”,因此有人就担心熄火时不关空调的话那么下次启动时会不会增加发动机或者电瓶的负担而伤害汽车呢?我们就把常见的几种假设一一列举出来解答。
启动发动机时空调压缩机会增加负担吗答案是不会,因为压缩机的运行从表面来看是我们按下了AC按钮,但实际上AC按钮并不是直接给压缩机电磁离合器供电的。而是给ECU发信号的,告诉ECU驾驶员有开空调的请求。
但是要不要给电磁离合器供电启动压缩机不光看AC信号,还取决于以下几种信号:
1、发动机运行状态信号
发动机正常运行时才具备驱动压缩机的条件,而熄火状态或者正在启动时的发动机无法驱动压缩机,所以ECU只有在确定发动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才会启动压缩机。
2、空调压力信号
空调压力传感器信号正常才允许启动,否则压力异常时启动压缩机可能会导致空调系统过载损坏。
3、环境温度信号
环境温度信号是用来判断有没有必要开空调的,比如大冬天零下十几度,你就是把出风口温度设定为最低压缩机也不会启动。曾经遇到过一辆车由于环境温度传感器损坏导致压缩机不启动,大热天空调用不成。
4、风机信号
而风机信号就更简单了,不开风机不管是冷热风都没有,压根是不打算用空调的节奏,当然没必要启动压缩机白白浪费发动机功率了。
5、蒸发器温度信号
因为蒸发器里不断有冷媒气化吸热,温度很低,而且蒸发器表面有很多冷凝水。如果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后会冷凝器有结霜的风险,所以蒸发器温度接近结霜温度时ECU也会停掉压缩机。
所以只有以上这些条件都满足了ECU才会给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供电,压缩机才会启动。
而在我们启动发动机时ECU内部信号显示发动机并未处于运行状态,因此压缩机不会启动,更不会拖累发动机启动了。等发动机启动后ECU内部发动机状态变为运行,这时候再满足其他条件后压缩机才会启动。
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测试一下,打开空调AC开关和风机,然后启动发动机。这时候你会发现启动过程中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并不会工作,而是在发动机启动成功后一秒钟左右压缩机才开始工作,因为这时候发动机启动成功,ECU内部显示发动机为运行状态,满足压缩机启动条件了。
启动时会增加电瓶负担吗?会,但是不算太大。因为汽车空调系统只要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那么风机就具备启动条件。熄火时没关空调,那么风机开关肯定处于接通状态。当你再次启动发动机时把钥匙拧到ON位置风机肯定会运行,只是时间很短而已。所以说会增加电瓶负担,但是这点负担不算太大,不至于损坏电瓶。
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车停在路边,司机在车里听音乐同时给手机充电,而且点火开关位于ON位置。由于之前停车时没关空调,所以这时候风机一直在转,只是风量小,没察觉而已。幸亏发现的早,否则很容易导致电瓶亏电。
启动时冷凝器风扇会转吗?冷凝器风扇也是由ECU控制的,只有压缩机启动了冷凝器风扇才会启动。所以说在启动车辆时冷凝器风扇并不会启动,哪怕你把点火开关开到ON位置,只要发动机不启动,冷凝器风扇就不会启动。
综上所述,熄火时没有关闭空调并不会对汽车造成特别严重、直接的损坏。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熄火前应该先关闭压缩机AC开关,只让风机运行,这样可以把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吹干,防止滋生细菌。说实话以前我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发现这样做效果有时候并不那么理想,空调偶尔还是有异味。而且大热天提前关闭压缩机确实有点不好受,所以现在我都不这么做了。
之所以效果不明显我觉得还是时间问题,因为蒸发器工作时温度很低,停车前三两分钟时间很难让蒸发器回升到环境温度。所以停车后蒸发器还是低温,还会有冷凝水产生。
所以我认为想要避免空调异味最好的方法就是勤换空滤、勤开外循环通风,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度。同时注意车内卫生,避免内循环时吸入污浊空气。
总结:汽车上各个部件都是有一定运行条件的,特别是各种电气设备,只要我们弄明白其控制原理,就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了。就像停车熄火和关空调的先后顺序一样,只要明白其工作原理,你就可以对其影响有很直观的了解。总的来说熄火不关空调影响没有传说中那样严重,但是我认为能做到先关空调后熄火肯定更好,当然了不愿意这么做或者说经常忘记也别担心,十年八年基本上坏不了。
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谢邀,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大家也是很少会开车出门了,毕竟夏天的车内,就显示一个大蒸笼一样,每天都是在免费蒸桑拿,大家在上车后,不管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车型,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空调,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为车内送来一丝清凉,不过很多车主对于空调的用法却是不太了解,以至于在需要停车的时候,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一旦做错,后果很严重!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车主会先熄火,然后再关空调,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车子在下一次启动的时候,那么发动机就会带着空调一起启动,这无疑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除了增加油耗之外,对于发动机本身也是一种损坏。所以说最好的做法还是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几分钟,那么就可以先关掉空调开启自然风,使得空调管道的温度回升,保持空调系统相对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除此之外,不要要进,就打开内空调内循环,最好还是外循环和外循环一起轮流着使用;这个样可以保证车内空气流通,而对于空调的风量,很多人以为开在最大档上很容易熄火,但是殊不知空调会在使用中,会吸进灰尘形成污垢,而时间一会吃那个就会发生霉变,因此行车过程中,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将空调开到最大档,这样就可以避免灰尘集聚在一起,影响人体健康。
另外,当汽车被暴晒之后,车外温度为35摄氏度,那么车内温度就会在15分钟内达到65摄氏度,以至于车内的有毒气体达到平时的5到7倍,因此我们需要打开四门车窗进行通风,之后启动发动机,打开空调,等吹掉空调的热空气之后,再打开空调制冷开关,制冷1分钟之后,就可以将车窗关上去了,而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车内的有害气体散出。
除此之外,要做到经常清洗更换空调滤清器,不然的话达不到清洁效果,至于对空调制冷器进行全面的清理,可以用风管进行清尘处理。在停车的时候,如果是先熄火再关闭空调的话,那么对发动机就会造成危害,对电瓶也是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汽车无法启动、电瓶故障等问题,因此在汽车停下来的时候,先关闭空调、多媒体这些装置,然后再熄火,这样才会汽车行车形成一种保护。
如果你觉得不错谢谢给个赞!
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停车后是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这个问题对于刚刚开车不久的新手来说,也算是一个问题。
先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你用高压锅烧菜之后,是先放气还是先关火?
很显然,正确的步骤是先关火,然后等高压锅慢慢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打开高压锅的盖子。
再来简单的科普一下汽车的工作原理:汽车的发动机传递出来的动力,一方面由波箱传递到车轮;同时,另一部分动力就分配给了空调的压缩机。
如果你是先关汽车的发动机,偶尔的一次两次倒也无妨,但长期这样操作,还是对车辆不好。
网上的汽车论坛里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说法:“熄火前不关空调,下次启动瞬间,车内电压负荷过大,对启动电机和电瓶的伤害值会暴增......”
其实,专业人员解释过,现在的电子技术已经非常先进,大部分汽车都已经配备了启动保护装置。也就是说,即使你的爱国在上次熄火前没有关闭空调,在下一次启动车辆的瞬间,车内其它用电器会瞬间全部断电供应发动机及空调系统 。
因此:不关空调熄火,基本对发动机没有伤害。
当然,有另外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空调的管路之内,先前的冷空气,会因为突然没有换气而滞留在了管路内,时间一长,就会孳生大量的霉菌,给国内空气造成污染,长期这样操作,也影响乘车人员的健康。
所以,正确顺序:先关空调,至少一分钟后再熄火锁车。
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停车时,是先关空调?还是先熄火?这可是一门学问喽,千万不可以搞错。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汽车机械知识和健康知识,来看一看这其中会隐藏有什么样的道理。
1. 空调有保护装置。其实,汽车空调和家庭空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大致相同的。都是用压缩泵来改变雪种的压力,从而达到改变其温度的目的。
空调压缩泵是高压工作的,如果压缩泵在很高的压力时,突然启动、停止,那样对机件的损害是非常大的。所以,空调机都会有启动、停止保护电路的。
如果我们的汽车先熄火,那就相当于让空调突然停电。势必影响到空调机的工作寿命。
2. 车辆动力系统的保护。汽车的空调用电,主要是由汽车的发电机组提供的。空调机突然停电会受到损害,同样的道理,汽车的发动机及发电机,也一样会同时受到伤害的。
这好比,我们上坡时,汽车突然被拖到死火了一样,高速运转的机件突然受到外力拉停,想一想,各种轴承、气缸、连杆受到的撞击力会有多么大?
3. 人员的保护。汽车的空调,是一整套的系统,包括了很长的送风管道、冷气交换仓、空气过滤棉。我们使用空调时,空调系统的温度都很低。如果此时我们突然关了空调,系统低温的内壁遇到热空气,就会产生大量的露水。时间长了,很多细菌就会滋生出来。等到我们下次使用汽车时,这些细菌就会被送到车内,危害我们的健康。
所以,停车时,我们要先关空调,等几分钟,让空调系统的温度升高后,关了送风,再熄火。停车后先熄火还是先关空调?顺序搞错很严重吗?
「停车熄火·启动点火」均无必要提前关空调
- 内容概述:汽车空调压缩机与A/C按键,启动系统与启动电瓶的极限。
爱惜汽车不是错,不急于科学而是依靠想象养成一些用车方式就不对了。常见的错误比如为了冷启动有效润滑而原地热车,在担心冷启动机油润滑形成速度慢的同时,曲轴带动机油泵在几秒钟就完成了润滑的建立;其次如启动车辆是要关闭A/C,熄火之前也要关闭,这种操作有什么意义呢?
A/C开关与压缩机汽车空调面板上的「A/C」按键是冷空调系统压缩机的开关,很多人认为关闭后就能彻底让压缩机停转,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压缩机的【带轮】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只要启动发动机后就会全时运转,A/C控制的仅仅是是否为压缩机电磁离合器通电。
打开后离合器与带轮吸合,此时压缩机会消耗曲轴的转矩(动力)实现对制冷剂的驱动;反之关闭就会让两者分离,那么启动或熄火时有没有必要关闭呢?
知识点:压缩机的功率普遍在3~4kw(折合5马力左右)。公制马力的概念为「1PS=75kg-1m/1s」,指一马力能驱动75公斤物体以一米一秒的速度移动。那么五马力左右的驱动力自然是很大的,启动发动机时似乎会造成很大的负担,熄火后也许因为很大的惯性质量也会带动曲轴运转,这会不会损坏电瓶或增加磨损呢?请看第二节。
启动系统与电路- 重点1:启动发动机时完全没有必要关闭A/C,因为压根不通电!
汽车使用的电瓶为「启动专用型」,特点为瞬间释放的电流可以很大,但是容量非常非常小。标准一般为【12V·55Ah】左右,真实容量折合kwh(度)其实最多0.6度左右;这种容量的电瓶在启动发动机时想要同时带动压缩机运转,可能性是没有的。下图为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结构特点,要知道单纯启动发动机每秒钟就得几百甚至上千库伦的电流。
注意细节:在启动发动机时是不是全车都会瞬间断电,启动后仪表盘会重新自检、车机会再次启动,重点为空调风机与A/C开关按键灯熄灭后才会重启!这就是对电瓶的保护设定,同时也是为了其他设备不过度消耗电量,保证电瓶供电可以保证启动电机顺畅运行。所以启动车辆时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关闭,系统会自动完成断电启动。
- 重点2:发动机熄火时完全没有必要关闭A/C,因为同样会断电!
燃油动力汽车使用的压缩机是依靠内燃机曲轴带动运转,在熄火后是不可能继续使用的。而在熄火的瞬间是发动机相关电子设备也都会断电,其中就必要包括空调压缩机!也就是说熄火的瞬间电磁离合器断路,此时压缩机带轮与机体主体结构分开,不论压缩机是否还会继续运转,此时带轮也会随着发动机曲轴停转,就是这么简单。
总结:很多用车习惯看似是在爱惜车,实则都是画蛇添足;空调系统不用刻意操作,汽车启动后可以直接驾驶……至于暖空调系统更不用担心,因为暖风完全不用压缩机,其热量来自循环流动的防冻冷却液,以水暖的方式提供热风。所以在启动时或熄火时也不用管,其实连空调系统的鼓风机都会在启动时停转。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