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面对这种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城投当副总经理。理由其实很简单,从拿月薪变成为拿年薪,而且工作还相对轻松,何乐而不为呢。

40岁依然是副科级干部,这对于大多数人意味着什么呢?

40岁还是副科级,也就意味着即使你熬到退休的年龄,那么最多也可能就是个正科级干部,有可能还是正科虚职,因为你已经没有年龄的优势了,在仕途上注定不会走的太远了,而且公务员的工资并不高,我所在的地区副科级干部一个月拿手的工资4500元左右,正科级干部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在5000-5500元之间。因此,无论从年龄还是从仕途发展方面来讲,如果有机会应该跳出体制内去外面尝试一下。

城投公司的性质和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城投公司一般都是国有独资企业,一般是由地方财政局或者国资委出资成立,而且城投公司领导基本上都是政府部门任命,地市级的城投公司一把手一般是副处级,省级城投公司一般是副厅级单位有的还是正厅级单位,40岁副科级去城投公司当副总其实相当于提拔了一级。副科级干部如果在县级部门可能是副局长,在市直部门也就相当于副科长,很多工作还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工作也并不轻松,在城投公司副总经理相当于领导了工作也相对轻松一点。

各级城投公司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融资,简单地来讲城投公司承担得更多的是融资平台的角色,主要职责就是向各个银行贷款,然后把贷的款投放到相应的城市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因此,城投公司的领导一般都由财政部门的人调任。很多地方的城投公司的一把手都是由财政局的副局长或者局长担任的。

城投公司的福利待遇真的很好

我的大学室友他本科毕业后,很幸运地进入了省级的城投公司工作,现在是部门的副总经理,在省会城市去年全年税后到手的工资为25万左右,可以说非常不错了,而且工作也并不忙,上升空间也很大,他的主要工作是协调财政部门和银行。我以前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认识的一个财政局的副局长到了当地的城投公司工作,去的时候也是副总经理,工作两年后就成了一把手,而且工作了5年后,调到了另外一个市级的国有企业当了一把手,发展前景也很多元化,而且工资真的年薪,一年在30万左右。

因此,我认为如果40岁了,依然是副科级干部,那么如果有机会还是跳出体制外,也许会发展得更好,毕竟即使留在体制内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况且城投公司也是国企并没有什么破产倒闭的风险,可以放心地去。

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不提拔老总,建议不要去,谁去谁吃亏。

理由如下:

1、40岁的副科在县里就是部门或乡镇副职,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好歹在编制内,两个字:稳定。而城投副总虽然比照副科级管理,毕竟是企业,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城投任职,必然会丢失身份,以后能不能回来,会不会企业改革连现在的身份待遇都没有均存在变数,未来不可控因素太多。

2、城投今非昔比。作为政府的平台公司,城投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替政府打包管理资产、投融资,辉煌时期依靠大量的银行资金左右手互倒,资金多,项目多,体量大,依赖项目建设的确小日子过得不错,在其中当老总或副总可以拿高薪,有职有权有钱,比较实惠。而今中央到地方都在清理平台公司,控制地方债务和融资渠道,类似县级城投公司这样的企业不仅很难筹措到资金,还要承担过去政府举债产生的大量本息,且多数进入了还本付息的高峰期。项目建设上不去,包装融资搞不了,还要面临大量的债务,全国很多城投公司如今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工资快发不出了,这样的企业,这种形势,过去当副总还有什么意义?

3、如今的国企除了资源型、制造业的企业效益还可以外,其他企业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企业一切都以效益为根本,所有人包括副总、老总在内都必须围绕效益做文章。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城投做副总,势必要承担经营任务,工作节奏、强度百分之百会增加,辛苦是肯定的,压力大也是必然的,届时极有可能会面临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的现实,以你40岁的年龄,是否做好了迎接这些挑战的准备?

4、回归本原。40岁了,年龄不小了,调任城投当副总,本质上仍属于平调,没有提拔却要去一个可能面临各种变数且压力更大的企业单位,实话说并不值当。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国企,是典型的“降纬使用”,说白了也就是从好单位到差单位。类似的交流使用,如果组织上注重一个干部,一般都会给予提拔,当事人才会考虑,否则就给人被贬、被发配或者给人让位的联想,融资给干部个人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一般情况下,组织上不会这么调整干部。一旦出现这种调整,毫无疑问意味着失势,届时就不是你想去或者不想去的问题了。特别是在40岁以上的年龄,这种调整更加意味深长。真要那样,你还有机会说不吗?

到那时,恐怕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了吧。反过来讲,如果不是被动的选择,意味着还有机会,那么综合上述分析,个人建议慎重考虑,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坚决不能去。理由如下:

第一、身份丢失。你现在是副科级干部,不管是行政编还是事业编,好歹都还在体制内,而且副科级在县一级已算是领导干部,无论工作、生活都不会有太多的压力。但是一般来说,城投公司基本都是政府控股的的国有企业,副总也就是享受副科级待遇的国企人员,从行政或者事业单位的副科级到国企副科级,不仅身份丢失,而且也很不划算。

第二、年龄不具有优势。40岁的年龄,在体制内是个很尴尬的存在,在县区一级,好多不到30岁都已是副科级领导干部,甚至有些30多岁已经是镇办的一把手了。你现在已经40岁了,高不成低不就,年龄已经不具备任何优势,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要平稳,稳定压倒一切,所以不可能像20几岁的小伙子一样冲劲十足。

第三、城投公司风险很大。现在的好多城投公司都是政府的融资平台,代表政府从事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投公司的老总一般都是商人老板拉拢腐蚀的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围猎”。一旦失陷,轻则丢官,重则入狱。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人到40,还去干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是不明智的选择。

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尽量别去,说实话,这些投,那些源啥的,感觉总是无根之水,五本之木,就像二十多年前的基金会,哪天一夜之间消失都是分分钟钟的事,谁也不敢保证最后的鼓槌掉在谁的怀里

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我建议你不要去,在体制内当个副科级干部和去城投当副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除非去城投当副总的待遇远超你现在的待遇,否则还是不要去了。

1、虽然40岁了还依然是个副科级干部,可如果你在县城某科级单位工作的话,你在单位里的职级和职权也不算小了,说话肯定还是很有分量的,而且待在体制内的最大好处就是:稳定。体制内的工作可以说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旱涝保收”这四个字早已被人们说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以看出在体制内工作有多么稳定,而且副科级干部在县城的工资待遇已经相当不错了。

2、城投的平台虽好,可现在已远不如以前。你可能认为自己要去城投当副总的话,工资福利待遇都会上涨很多,并不是没这个可能,而且去城投当副总大概率是会拿年薪的,比起你现在的副科级干部拿到手的会多一些,可摆在眼前最真实的情况是现在很多城投公司的现金流都非常紧张,前期投资建设的各种项目早已让许多城投公司的资金压力苦不堪言,有些城投公司目前也面临着融资困难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也不为过,而你作为副科级干部去城投做副总的话大概率是去一个县城的城投公司,这几乎就限制住了你未来的发展前景。

3、不要想着只要在城投稳稳地干上一届再回来最低就是副处这种好事了。你作为副科级干部去城投做副总,那么这个副总的职级应该也是副科级别,但国企编制和公务员的身份完全是两回事,所以,一定把你的岗位定在城投,以后再想回现在的单位可能就比较难了。即使能回来,除非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正好有一个科级或者副处级别的职位空缺,否则一个萝卜一个坑,想晋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4、你已经40岁了,选择一定要慎重。去城投的目的是当副总,可城投毕竟是企业,企业都是有经营指标要求的,每年都要完成比上一年度更高的任务指标,而且现在融资确实比较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完成每年的任务量谈何容易,并且副总的角色就是执行任务,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又得首当其冲担当责任,因此,在一个40岁的年龄,一定要慎重选择。

从一个副科级干部调任城头去当副总,看似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工作压力会比现在大很多,如果公司效益不好的话,你会追悔莫及。

40岁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去城投当副总,你会去吗?

建议不要去了。

城投公司现如今有发展的不错的不是很多,大部分玩的都是资产左右手互倒。

就拿我们市里投资公司一样,除非下面有实体产业的投资集团,否则想要快速积累资本,只能空手套白狼。我们新成立的文旅投都是使劲往里装资产,壮大原始规模,然后找银行贷款,玩轻资产运营,反正国有企业都有政府兜底,银行不敢不贷。

当一个副总去了,实际发言权和话语权不大,说白了就是执行者,而且以盈利和效益为首位的公司,是要看但具体业绩的,城投副总应该是县管干部,营商环境不行、公司效益不好,很容易把人拉下马。

40岁的年龄,不惑之年,建议还是稳定放在第一位,稳稳实实的干好副职,当了城投副总心力憔悴,工资不见得高多少,得不偿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