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认为大家不要轻易相信这种手机短信和信息。这类信息或者手机短信如果你当真了就真的很麻烦了。

我相信很多人经常在手机上或者在邮箱中收到这类信息:【某某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公司)授予你25000元,将于某年某月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查利率回1,申请回2,退订回T,或者会收到:尊敬的客户,您名下XX银行的信用卡额度已提升至100000元,将于某年某月到期,请您及时办理,确认回复1,申请回复2,退订回T。收到这样的信息后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认真对待,立即删除就对了。

我和大家聊一下什么是银行的授信以及银行授信的流程

银行的授信其实是一个统称的概念,一般来讲授信包括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贷款承诺、保函业务、保理业务等等,只要银行向客户提供服务而且由银行承担风险的各类业务统称为授信、

向客户授信之前,银行是要进行授信调查的,而且有严格的调查流程和规定,一般都是由双人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风险,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授信管理制度和规定,必要严格执行。试想一下就知道了,银行就没有对你开展调查,银行的工作人员就没有见过你,怎么可能会向你授信呢。

有人可能会说,我办理的信用卡还有在手机银行上面申请的线上审批贷款,银行也没有调查怎么就申请成功了呢,其实信用卡和线上审批贷款银行也利用大数据对你进行了风险判断和分析,而且银行的各类线上贷款事先都需要导入白名单,银行也是提前需要调查的。大家难道没有发现,现在银行的线上审批贷款申请越来越难了吗?

这类信息和短息是谁发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我经常收到的这类短息,其实要么是中介公司发的,要么就是电信诈骗分子发的。如果你相信了,去办理贷款或者信用卡,这些中介公司可能会巧立各种名目,收取各种手续费,最后贷款基本上办不下来,而且你还得交很多费用。即使能办下来,大多数也是他们自己的公司发放的贷款而不是银行,也就是小额贷款公司,利率也是非常高。

其次就是电信诈骗分子发的这类信息,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你的银行卡号和密码或者骗取你的网银账号等等,然后转走你的存款。

大家有正常的融资贷款需求一定要亲自去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大家如果有贷款需求,一定要本人亲自去银行询问,在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任何贷款中介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赚手续费,而且费率很高,很有可能就是诈骗,谨防上当受骗。

因此,我建议大家如果收到这类的短信,删除就行了,很大可能就是诈骗,大家牢记一句话一般来说银行是不会发短信告知客户授信状况的,银行很重视风险,怎么会轻易授信呢。

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如果你轻易相信了这种信息,那才是麻烦的开始。

相信很多人都接到类似的信息:【某某银行】尊敬的客户,我司授予你198000元,将于某年某月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拥挤,查利率回1,申请回2,退订回T:

有些人在看到这种短信的时候会比较兴奋,特别是那些急用钱周转的客户,但转念一想,“我没车没房,银行真能给我这么多授信额度吗”?

确实,银行不可能轻易地给你这么多额度,之所以会收到这种短信,不过是银行或者一些助贷中介机构一种广撒网的营销手段罢了:

发送这种短信的有两个主体,为数不多的是银行,虽然工信部已经明确加强骚扰电话治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但大家都在发,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看到别人发而自己不发,总有种“吃亏”的感觉,生怕潜在客户被其他银行抢走。

没有贷款需求的用户会直接忽略这种信息,但发送100条,总有几个潜在客户,这几个潜在客户就能为银行带来利益,包括但不限于贷款、备用金、账单分期等业务类型。

推广短信上体现的授信额度一般都比较大,在几十万上下,额度太小,根本没人搭理,额度写大一些才能足够吸引眼球。

但所谓的大额度并非你的真实额度,只不过是“模板”罢了。用脚指头也能想出来,银行凡是给某个客户以授信额度,必然要经过征信查询、资产分析、稳定性分析,而征信查询必然是要经过客户授权的,银行无权擅自查询,资产方面银行更是无从所知,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的给你较高的授信额度呢?无异于天方夜谭。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真的通过这种短信联系到银行,确实有可能融到资,但绝对不是这么大的额度,有可能只是几万的贷款,甚至只能办理几千元额度的信用卡罢了。

更有甚者,因为征信不良,或者不能提供有效的资产抵押、担保人担保,到头来还是一分钱都融不到的。

其实这种广撒网的方式获客成功率是极低的,试想一下,在所有收到短信的用户中,有一些人压根就不缺钱,还有一些资质好的直接就到银行申请了,只有那些实在缺钱但又苦于没有融资渠道的才会“病急乱投医”,到最后还是会因为征信问题、资产问题被打回。

虽然获客成功率极低,但对于银行来说,短信群发的费用也不高,一条通常只有几分钱,能捞到一个成功办理的客户就能收回成本了。

除了少数银行会发送这种短信外,大部分都不是银行发的,而是一些助贷中介机构。

就拿上文我收到的这条短信来说,虽然标榜“某某银行”,但行内人一看就不是银行发的,最大的漏洞就是把消费贷和经营贷混为一谈了,而银行这种贷款是分的很清楚的,在利率、还款方式上也存在很大不同,甚至银行往往有两个科室,分别负责消费贷和经营贷,怎么可能统一授信198000呢?

这种存在明显错误的信息,基本可以判定是一些助贷中介公司发送的,如果你回复了“利率查询”,下一步就会有人给你打电话,让你提供各种身份信息证明、资产证明,然后拿着这些资料帮你胡乱申请一通。

助贷中介的这种行为对于客户来说有三个“危险点”,一是泄露了个人资料,身份信息、家庭住址等暴露无遗,危害个人信息安全;二是中介机构会乱申请,最终导致征信查询记录过多,征信“花”了;三是会被贴上“急用钱客户”的标签,接下来你的手机号码还会流转到其他中介机构,继续有人给你发短信、打电话推销各式各样的贷款业务,不堪其扰。

当然,正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中介机构可不会为你免费融资,一般都会收取几个点到几十个点不等的“手续费”,甚至不排除有“砍头息”的情况,算下来,融资成本要比直接去银行要多的多。

特别提醒注意一点的是,如果中介机构只是单纯地帮客户申请贷款赚取手续费还好,有些这种信息后面直接跟着一条链接,一定要记住,发送主体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定不要点,这种大概率是诈骗信息,通过一步一步的诱导让你缴纳各式各样的“保证金”、“提款金”、“手续费”、“还款能力证明”等,最后不但贷不下来款,还会损失钱财。这种案例屡有发生,一定不要轻易点开任何链接。

最后,如果真的有资金需求,那还是到银行网点咨询吧,千万不要为了图省事而轻易上钩,事后再后悔就晚了。

遇到这种短信,直接拉黑或者屏蔽就行了,长此以往,会被机构认定为“非潜在客户”,或者认为此手机号码无人使用,时间一长,收到这种短信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相对应的,你越是回复,越会越来越多地收到这种信息,简直是不堪其扰。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种所谓的“银行”授信几十万的短信,里面都是套路。

如果你轻易的相信了,很可能白忙活一场,也贷不到任何的钱。

严重的,你还可能会被套路贷,甚至会被电信诈骗。

银行授信几十万额度的短信,到底是怎么回事?

1 . 银行广撒网发的

银行能知道个人的电话号码,但是不可能知道个人的具体信心。

银行贷款部分发这种短信,就是群发,广撒网模式。

有贷款需求的人看到了,自然就会点击链接,然后进入银行的页面。

收到这种短信,就能贷款几十万么?

怎么可能,想多了。

你点击链接进去后,还是会有一个审核的流程。需要你提供身份证号码,以及各种审核资料。

银行需要审查你的征信,审核你的还贷能力,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放贷,以及可以放贷多少等。

所以,你忙活了半天,可能一分钱都贷不到。或者是,可以贷款的额度特别低,就只有几千块钱。

2 . 外包机构发的

像这种短信,大概率是一些外包机构发的。

商业银行,会把贷款业务筛选客户,交给第三方机构负责。第三方机构找到有需求的客户,再推给银行。

但是,有很多第三方机构,在确定你不能从银行贷款后,就会给你推荐各种网贷平台。

这些网贷平台利息高不说,而且还有可能会有套路贷在里面。

你贷款1万块钱,把手续费一扣除,到你账上的就只有三千了。

这利息,和高利贷其实没啥区别。而且有的套路贷,它比高利贷都要狠。

3 . 电信诈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链接其实是电信诈骗。

只要你点击进去,你的手机就会被病毒软件扫描。你手机存储的很多信息,电话号码,短信息,照片,拍摄的视频,都会被不法分子获取。

然后你可能会遭遇电信诈骗,或者是被要挟诈骗等。

因为很多人的手机里,会有很多重要的信息,照片或者视频。一旦被不法分子得到,很可能就会被利用,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管这个短信是哪个机构发的,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贷款的需求,你都不要去好奇打开。

而且在个人的手机里面,你也不要留身份证的照片,也不要记密码之类的东西。重要的东西文件,你保存在U盘里,随身携带。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贷款要去正规的银行,千万别相信各种短信

贷款一定要去正规的银行,不要轻易的相信任何短信电话。

银行贷款是比较严格,要审核征信,要审核还款能力。但那也是为客户考虑,保证你以后可以按时还款,不会成为老赖。

如果你轻易的就在网络上贷款,不小心被弄了个套路贷,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贷款一万,到账三千,一年后却要还两万。这个套路贷,真的是比高利贷还要害人不浅。

所以,以后大家收到各种“银行”授信几十万额度的短信,看看就可以了。千万别轻易相信,也不要手残的去点开看。

你要相信一个事情,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要掉,那也必定会是一个陷阱。

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有一次由于周转的原因,我急需20万用三天。向朋友借担心被拒而尴尬,于是,就想起了某农商行的金发同学。金发听后当即表态,小事一桩,只要带上身份证去他那儿半小时就可以搞定。

我到了银行,金发先帮我办了一张借记卡,并开通网上银行功能;然后指导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他们的手机银行,并与刚办的借记卡绑定。

接下来,金发同学就指导我在手机银行上申请贷款,一查有25万的额度。当时,我就申请了20万,然后转到自己的借记卡。并用手机银行转到了我要付款的帐户。

我就问金发同学,怎么就一下子有了25万的额度?他说,我是工作人员,有住房公积金。这个额度就是基于我的公积金帐户上的钱算出来。可以随借随还,很方便。

第二天,我就把20万还了,记得当时的利息是31.42元。也就是说一万元用一天才付1.571元的利息。当时,我对老婆说,如果向朋友借,无论怎么说都要请人家吃个饭,或带条烟给人家。而用手机银行线上申请,随借随还,不欠任何人的人情。

隔了半年,小舅子要用钱。我就从建行的手机银行上申请了25万,然后转给他。用三天后还了,付了不到80元的利息。

后来,我也没有什么大开消,就不申请公积金贷款了。你别说,我还真收到过这二家银行的短信“你有xxx元的贷款额度可用,可随借随还。”

我记得,后来有一次收到过落款为平安银行的短信“你在我行有50万的授信,如需办理可咨询xxxxx。”我当时想,我没有与平安银行发生任何业务,怎么就向我授信了呢,难道真的是我信用好?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立刻果断删除短信…

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我在银行信贷干了近二十年,实话告诉你,给你发信息的绝对是放高利贷的。银行贷款是有严格的程序的,你没有申请,没有担保,没有抵押,凭什么给你授信?你就是有通天的能力,没有正规程序,银行也不会给你一分钱。记住,那些放高利贷的没一个好人,会害得你家破人亡。不但要杜绝和他们有经济来往,还要远离这样的人,因为他们大都是人渣。

银行发短信给你授信几十万元,这样的信息可信吗?

巧了我刚收到了署名为建设银行发来的类似短信,大致内容如下。

“尊敬的客户,我行授信给您的498000元于1月24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查利率回1,申请回2,退订回T”。

类似的信息还有其它银行发来的,大同小异,都是这么个意思。

另外,我还接到过电话并添加了对方微信,和对方聊了聊,大致知道他们的套路,简单和大家讲讲。

第一,给你发送类似信息、或者打电话的绝对不是银行,发送方只是借着银行的名义罢了。

这些机构实际上是助贷机构,什么意思呢?就是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

现在房贷收得比较紧,银行有钱贷不出去于是会找一些中介让他们在市场上寻找那些需要资金的人。助贷机构起到了帮银行找人,帮人找资金的作用,和房产中介很像。

当然,贷款资金并不是这些机构出的,而是对应的银行给的,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第二,助贷机构不是慈善机构,他们是要挣钱的,就像房产中介在撮合交易后会收取佣金一样。

对于助贷机构而言,它们的收入主要来自借款人,也就是收到消息的各位,这也就意味着通过助贷获得资金成本是很高的。

他们告诉你的贷款利率可能不高,和市面上银行直接发放的贷款利率类似,但助贷机构在帮你完成贷款事宜后会收取手续费,甚至直接从本金中扣除一部分资金作为手续费,这么一算其实贷款利率并不低。

第三,之所以会受到类似的消息是因为助贷机构广撒网的策略所致。

助贷机构也不知道到底谁有贷款需求,为了能够拉到客户便采取了群发短信的策略,只要是回复短信的人就是他们的潜在客户,之后会采取打电话等方式继续沟通、推销。不回短信则被自动筛选出了潜在客户的范围。

这种策略在商业中十分常见,以最低的成本滤掉没有需求的客户,精准地找出潜在客户后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他们身上。

第四,即使你能够承受额外的中介服务费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拿到款项。

助贷机构只是负责将你的贷款信息报给银行,能否通过审核还是得看银行信贷部门,他们会根据你的个人信息、抵押情况做出综合判断。一般来说短信中的额度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能贷到一半就非常不错了。

助贷机构将额度写得高是为了引起客户的注意,等流程走了一大半后告诉你只能借到30%的款项后你还是会借,因为如果不借之前的付出都白费了,并且你会觉得有的借还是借吧。

第五,对于那些信用较差根本无法通过贷款审核的人,助贷机构会“退而求其次”介绍网贷或是民间借贷,只是贷款利率又要高出不少了。

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成本很高,加上给助贷机构的手续费后综合利率可能会达到甚至超过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目前为年化15.2%)。

综上所述,建议题不要轻易相信,要贷款直接找银行对接就行了,现在的消费贷很方便,利率也不高,基本上能够满足短期资金需求。

至于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人就不要想着借钱了,为何无法通过审核我想你自己最清楚,在这样的情形下还想着借钱无异于往火坑里跳。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