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我本人之前在银监局工作,现在在银行工作,这其实是银行正常的存款营销活动,并没有任何套路,银行唯一的小心思就是让你在他们银行存款,而且是存定期,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营销方式,有的银行存款赠送的是洗衣液、抽纸之类,还有的是水杯和小挂件之类的。邮储银行可能比较实在赠送物品的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比较实用而已,而且存赠送米、面、油和鸡蛋之类的活动,深受退休大妈和大爷们的喜爱,老人们很喜欢赠送的米、面、油,以我日常的工作经验来看,不要小看退休大妈、大爷们实力,他们退休后退休工资加上之前的存款,很对都能轻松拿出100万以上作为存款,所以他们也是银行重要的目标客户。

1.吸收存款,也就是拉存款,是各个银行最基本的业务之一,没有存款,就没有贷款,存款业务是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存款营销对银行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银行在存款营销方面很大气,银行也都会配置专门的营销费用,来进行拉存款,也就是赠送的物品的费用,所以在银行存款,银行赠送物品很正常。

2.在银行存款送物品,并不是所有存款都赠送,是有一定金额和存款期限的限制,比如至少要存5万,至少要存定期1年,如果少于5万或者少于1年,银行也是不会赠送物品的。

3.存款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大家去银行存款一定要自己去银行的营业网点办理存款业务,不要把钱交给别人,让别人帮助自己存款,包括银行的工作人员、朋友等,因为存款时需要设置密码,后期发生问题也很难说清楚。二是存款时不能被高利率和高回报吸引,因为存款变理财的事情时有发生,一方面是由于银行销售人员的误导,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只想着高回报和高收益。三是存款时一定要注意利率,如果存款动辄给出5%以上的利率,一定要慎重。

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我就在基层银行上班,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邮储银行存钱就送米、面、油,就是一个很正常的揽储活动。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存,没有什么陷阱。

不过说到套路,可能确实有一个。

就是你的这钱存了,就不能提前支取出来。如果提前支取,可能本金就会有少量的损失。

存钱送礼品,揽储的一种手段

像我上班的银行,就有存定期送礼品的活动。只要你存定期一年,金额大于1万,就有礼品可以送。

存钱送礼的标准,如下:

1万块钱,送一壶1升的玉米油

2万块钱,送一袋2.5㎏的大米

3万块钱,送一提卷纸

4万块钱,送一袋5.0㎏的大米

5万块钱,送一壶5升的玉米油

如果存钱的金额,大于10万,就可以挑选一些家用小电器。有热水壶,电饭煲,高压锅,电烤箱等。

如果金额大于20万,就可以送超市的购物卡。一万块钱,一般送25的标准。

金额大于30万,一万送40块钱的超市购物卡。

金额大于50万,一万送40块钱的超市购物卡。

如果金额大于100万,那就属于大客户的,都是网点负责人亲自接待。除了可以商议购物卡的标准外,还可以拿不少的礼品。

另外,像到了节假日,大客户都有准备礼品。

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过年送春联福字和红酒等。

银行是干嘛的?开门就是做“钱”的生意的,服务重点肯定是偏向于有钱人。

你是大客户,来银行办业务根本就不需要排队。你提前和网点负责人打个电话,贵宾室就给你安排好。

你来了以后,直接进贵宾室,喝着茶吃着点心就把业务办完的。

像我上班的银行网点,有几个大客户阿姨。她们只要路过,必定会进来坐会。

然后就会安排一个经理,在贵宾室陪着聊天。

等她们走的时候,米、面、油之类的东西,多少都会给她们一些。

这些礼品,对于年轻人来说,肯定不算啥。但是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真的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有很多存款几十万、上百万的客户,之所以把钱从别的银行转过来,就是看中了礼品。

同样的利息,存个20万,就至少多五六百块钱的礼品。那些叔叔阿姨,都开心的不得了。

如果中途提前支取,可能会有点小不愉快的

但是这种存款送礼品,里面也有一个小套路:如果提前支取,就要把以前送的礼品退回来。如果礼品用掉了,就要按照现金折算。

这个听起来也是很公平公正,很多人存钱的时候,我们也告诉客户,提前支取需要退礼品。

但是真的当客户提前支取的时候,就不这么认为的。

像10万块钱,存的大半年的时间,如果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利息结算,就没有几十块钱。

但是10万块钱送的礼品,就值两三百块钱。

大部分的人,早就把礼品用了,或者是送人了。现在要把礼品就回来,没有礼品,只能折算成现金。

想一下,10万块钱存了大半年,一分钱利息都没有,还要倒贴不少钱,很多人就心里不乐意。

往往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如果是礼品比较少,银行也不会太较真。如果送的礼品比较贵重,那也是要成本的,银行肯定是想要回去的。

大部分的人,都会把礼品还回去,或者是折算成现金扣。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就是不愿意退,银行也只能默认吃哑巴亏了。

存钱送礼品,以后会渐渐消失的

现在有一部分的银行,存钱不送任何的礼品。有一部分银行,存钱就送礼品。

这当中,就涉及到不正当的竞争。如果别的银行知道了,完全可以举报的。

按照银保监会的规定,任何银行,都不得以回馈礼品、购物券、现金的形式,来招揽储户。

我工作的银行区局,以前就因为送客户礼品,被银保监罚款了20万。

很多老客户说,银行利息越来越低,送的礼品越来越少,感觉钱存的越来越没意思。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的趋势就是这样。而且上面监管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大概要不了三五年的时间,银行存款送礼品,就会渐渐消失。

暗地里送不送不好说,但是明面上肯定是不会再送的。

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邮政储蓄搞活动,送米面油里面有什么套路吗?以前还真觉得没什么套路,只不过是银行招揽客户增加存款额度做业绩罢了。但是二姨在邮政存钱,真真切切的遭受到了套路,以至于现在我都不敢去邮政储蓄存钱了。

二姨家房子拆迁,分过房子后又给了十万块钱的安置费,恰好那时家门口邮政储蓄搞活动送油,老年人都喜欢占便宜,二姨就拿着钱去存。

一进营业厅大堂经理就问办什么业务,二姨说存十万块钱,大堂经理就很热情的招呼说去里面VIP房间。

于是去了里面,银行工作人员说存一个定期的一年两年都可以,利息要比活期的高,而且还赠送两桶油,二姨一想两桶油最少还价值100多块钱呢。

想都没想,都同意了,并在厚厚的本子上签了名字。时间很快的,就到了一年,二姨想把这钱取出来再添点钱,付房子的首付,再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

可去取钱时告诉当时买的是保险,签的保险合同时间是两年,只有两年时间到了,才能给利息。如果不到时间想取出的话,还要赔付违约金。

二姨的血压一下就上来了,生气的说我没有买保险,我存的是定期存款,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个保单上有你签的字。

二姨仔细一看果然是自己签的名字,记得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告诉她买的是保险,并且签字的时候一个本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让签字,没有让看其中的内容。

银行工作人员看老年人年龄大,眼神不好,容易相信人,好糊弄,有点欺骗性的卖了保险。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有自己的签名,不认也不行。

二姨可不想没有利息还要付违约金,那只能再等一年再来取了,到时可能就没有那么合适的房子了,银行简直太坑人。

我觉得邮政储蓄,可以送礼品,吸引客户去存款,但是有欺骗性质的让客户买保险就是套路。

从来都没有天上掉陷饼的事情,我们应该理智地分析,清醒的判断,不要为了一时的贪念,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否则可能会侵害到我们的财产安全。

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套路就是用好处喊你去存钱。三五步一家银行,存钱的人就那么几个,你不去这家就去那家,你去这家就有可能帮助这家银行完成月、季或年度存储任务,这家银行取得上级银行的提成就多。所以银行就采用名种吸储手法,吸引你到他家去存款。你只要不购买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就不存在上当受骗的问题。你手中若有钱,就多跑几家银行,那家给的东西多就存那家。

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这还能有什么套路,无非是想让你继续在银行存钱,吸引储户,完成任务呗。在哪也是存,人家还给送米面油。多数银行什么也不送。

很多地方的邮政储蓄银行都有存钱送米面油的活动,里面有什么套路吗?

答没有什么套路。那就是一种揽储手段。吸储手段。邮储银行分得也细了。一万,二万,五万一年定期不一样的。三年,五年又多一些东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