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哎呀,我还以为一天5元呢,原来是一个礼拜呀!这真的太少了。我儿子读初中时,因我在外地工作,孩子在外婆家,我叫他外公每星期给100元,结果他外公不听我们的,只每天给10元,孩子全封闭式在学校住校,也就是一个礼拜70元。
由于是自己的父亲,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我爸说在学校吃的一日三餐,给的零花钱孩子买零食吃了,再说了他老人家平时买有水果牛奶送去的。也是叫我们不要给孩子养成花钱无节制的习惯,又帮我一个礼拜省下30元,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这位家长,你算下,现在一块钱一天能买什么,我还真想不出有多少东西是一块钱的。就买一桶泡面都是5元钱。家庭贫困,可以理解,但是再怎么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儿子初中时的画
不要让孩子从小就活在没有钱的阴影下,那样会自卑的,甚至会改变她一生的人生观。
其实我也不算富裕,但我会尽量让孩子读书时不为钱担扰,人家给多少,我给个中间档,既不与高的攀,也决不出最低的,这就让孩子树起了自信。
即便孩子大些了,我也会说你只管读你的书,钱的事不用你担心,爸妈能生你就得为你负责。
我可以自己少吃一点,少穿一点,也不会让孩子小小的年纪去为钱发愁。在钱方面,我不纵容他,但也决不会亏待他。现在我孩子高中毕业了,并没有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开学就大学了,儿子见我们工作辛苦,学费又贵,我儿子学的是美术,这可是个烧钱的专科,高中这几年来,人家两个读高校的还没我一人负担重。
孩子将来人品如何,性格怎样,这大多离不开父母的言行和教导,既不能让我养成挥霍的毛病,又不能让他从小埋下阴影,活的自卑。
不知大家认为我的观念对否?请在评论区讨论!
- 儿子的素描
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初中啦,偶尔买个水,吃点零食,或者补习饿了买个面包,都需要花钱呀。一个礼拜给五块钱,你让你女儿比喝西北风稍微强点。现在物价那么高,五块钱真的买不到什么东西了。再说,孩子大了需要社交,文具、学习用品偶尔也需要补充,这些钱真心不够花。你就给五块钱,别的同学都买点东西换着吃,你的女儿可能只能在旁边看着,时间久了,她会有自卑心理。也许你的收入不是很高,养家糊口压力很大,而且全国各地的收入和物价差异也蛮大的,但是请好好和孩子沟通一下吧,别动不动就嫌弃孩子不懂事,也许她也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呢,只不过她没有说出来而已。
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不是孩子不懂事,而且一周五块钱真的相当少了。
初中生一周五块钱,这几乎是八九十年代农村中学的水平了,还得是相当节省的孩子。
孩子已经是初中生了,就现在这个物价水平,五块钱确实买不了什么,可能也就一个面包或几个本子就没了。
孩子大了,手里应该给点零花钱。不要太多,但也不能太少。五块钱和没有零花钱差别不大。
再者,如果不是家里条件太差,实在拿不出给孩子零花钱的话,适当地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着自己支配,计划着用钱,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
其实我们传统的教育里,对于孩子是缺少金钱方面的教育的,所以很多人成年以后,栽过跟头之后,还得把这一课补起来。
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会让孩子看一些有关金钱的书籍,像《小狗钱钱》《三只杯》这种,还有的家长会带小孩子去儿童市集摆摊体验一下,大概就是意识到这一点。
不是一味的节省就是好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初中生了,让孩子学一下自己计划着用钱,也是可以的。
或者让孩子说一个数,再说说需要这些钱做什么,家长判断是否合理。
也胜过直接指责孩子不懂事。
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一个星期五块钱确实太少。
讲讲我的真实经历。
我孩子刚小学时,我想,不能让她过早接触钱这东西,怕她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也觉得钱经过那么多人手,这孩子太小不注意卫生,怎么办?校门外卖的都是垃圾食品,怎么能买来吃呢?……总之,我想了很多个不让她身上带钱的理由,面子上,这些理由个个是为她着想的。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孩子放学,等待的过程中,让我看到很多身上没带钱的孩子。
学校一放学,门口会有很多摊点卖东西:吃的,玩的,学习用品等等。带钱的孩子都会跟逛市场似的,这儿逛逛,那儿逛逛,买点这个买点那个,当然小孩子买吃的最多了。
那些没带钱的孩子就跟在有钱孩子身后。
有大胆的就会直接问,给我也吃一口,给我也吃一口嘛……
胆小的,不说话,就跟着,紧紧贴着,不错眼的看着人家吃。大多数时候,吃东西的孩子还是会忍不住分点出去……那场景真的让人没眼看下去。
看得多了,我就想我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心里不舒服,很不舒服。于是也开始给她点零钱,每次三五块。
后来初中了,不论她在家吃早餐,还是外面吃早餐,她爸爸每天都会额外给她十块钱零花钱。不为别的,就是不想让她身上没钱,眼巴巴看着其他孩子买东西,而伤了自尊。
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因为我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我不知道题主是生活在城里还是农村,就先谈谈我了解到的情况吧。
我们是农村寄宿制小学,有走读生,有住宿生,学校没有商店,但因为学校在镇区,周围的商店超市很多。经过我的观察,零花钱花的多的都是住宿生,因为家长总觉得孩子这么小住校太可怜,就会给孩子发的零花钱多一些,但住校生没假条没家长接是不允许出校门的,结果我就总看见中午来学时,很多走读生大兜子小兜子提着饮料,奶茶来学校,然后分给住宿生,原来是帮住宿生带的。一瓶饮料三四块,有时还会买个夹馍啊,或者买一些零食啊,玩具啊……算来他们一周的零花钱大概十几块,我们老师苦口婆心强调不让给孩子发太多零花钱,但很多家长不配合,他们总觉得让孩子住校就是亏欠了孩子,必须多给孩子发些零花钱来补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现在的家长太溺爱孩子了。
也有不爱买饮料零食的孩子,这些孩子要么是家长教育有方,要么是家庭条件不太允许,因为我们班有个女孩从来不乱花钱,她在作文里写过她的父母很不容易,母亲辛苦一个月,才能挣一千多块钱,这个女生真是懂事的让人心疼。
题主的女儿是初中生了,她们班里花零花钱的现象肯定会更严重,到了初中,学生也更容易有攀比之心,所以她才会觉得五块钱的零花钱太少。
如果题主家庭条件不错,就从“中学生应该勤俭节约,杜绝攀比”方面对她进行教育,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可以让她懂得家长的不易,让她懂得自立自强。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浅见 ,欢迎大家指正。
我给初中女儿一个星期五块她说少,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就不懂事呢?
一个星期5块钱的生活费,像样吗?平均下来一天不到1块钱,试问1元能买什么?一个包子还是一包辣条?虽然提倡年轻人省吃俭用,但是也不能这般的委屈孩子,况且是一个初中女生,连最起码的生活日用品费用都不够。
别人家的孩子开口就说要四五千的生活费过分吗?是过分的,但是你一个星期就5块钱的费用,一个月下来也就20块钱,你觉得像样吗?
我觉得一个星期至少30元,可以适当以奖罚去衡量具体的生活费用,比如考试达到90分以上,加20元,低于60分扣除10元,这样形成良好的奖罚分明,我相信孩子会倍加努力学习,和珍惜得来不易的钱财。
作为父母,再穷也不要苦了孩子。生活费和同学相比落差太大的话会给孩子形成自卑心理。再者就是万一有个什么事,连个应急的钱都没有。不是现在的孩子不懂事,而是你过于苛求孩子…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