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农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不是一两代人能改变的,因而在农村,你必须遵守这些“规定”,不然的话可能受到农村人的指指点点,甚至非议。

第一,为父母养老送终是儿子天经地义必须做的事情,不然的话,在农村养儿防老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热衷追求了,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重男轻女”了。

第二,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农村,一旦女儿出嫁以后,基本上你就和娘家划清了界限,你就是娘家的一门亲戚了,因此,对嫁出去的女儿来说,结婚后就不要再惦记娘家的一切东西了。

第三,在同一家族里面,按辈分喊称呼是雷打不动的。无论你的年龄再大,官职再大,只要你的辈分低,回到农村,你见了比你辈分高的人,该喊啥就喊啥。即使对方是个小孩也不行。

第四,女人结过婚后,大年初一是不能在娘家吃饭的,如果你吃的话,会把娘家吃穷的,另外结过婚的女人在娘家千万不能同丈夫同房。

第五,“六十不留饭,七十不留宿”大部分人都会遵守。我的奶奶八十多岁时,我的姑姑去请她去她家里。我奶奶高低贵贱都不去,她说,她害怕万一死到我姑姑家怎么办?

第六,农村办红事不请你你可以不去,但是如果你同族里办白事时,一般不请也要去。

第七,在农村办事时一般都是内亲在先,外亲靠后。内亲指父亲的那一方,包括同族及姑姑,外亲指母亲的那一方,包括舅舅和姨娘。

第八,在农村盖房子时后面不可以留窗户,房子后要给邻居留一米,用于自己房子淌水。

第九,回到农村时,要提前下车,见到村里人要打招呼,如果遇到男的,要随时让烟。

第十,在农村不能随便在别人面前炫富。如果你在乡邻面前动不动显摆自己多么有钱,那么他们就会“眼红”你。“排挤”你,甚至背地里给你使坏。

这就是农村常见的不成文规定,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1】小女孩,最好不吃鸡头。

【2】家有孕妇,最好不要搬家。

【3】打碎碗碟,最好口念“碎碎平安”。

【4】不量小孩的脚,不与小孩比手大小。

【5】盖房上梁时,会放鞭炮庆祝,并撒糖、撒钱庆祝。

【6】剪下来的指甲,千万不要乱扔,一定要记住!

【7】清明节中元节春节等需要上坟的日子,男丁一定要去。如果去不了,一定要让兄弟姐妹代替烧纸

【8】不要送情侣“伞”,不要送病人“梨”,不要送老人“钟”,不要送寿星“烟”

【9】不要摸小孩的脑门,尤其是2岁之前的孩子,这是大忌!

【10】自己家小孩的剩饭,最好不要让外人吃

【11】孩子吃饭时,不要让其他孩子站在他的身后吃饭。

【12】结过婚的女人,就不能做伴娘了。女孩做伴娘,不能超过三次

【13】十字路口的硬币,最好不要捡可以不知道,但不要乱说

【14】家里的床,不能南北方向摆放,摆错就不吉利了。

【15】大年初一,不要说脏话不要洗头不要扫地

【16】搬家时,如果家中有神位,要先把神佛搬入新家。

【17】搬家当天要说吉祥话不能哭不能骂人,更不能与人打架

【18】镜子不要冲,床不要冲,门不要冲厕所,厕所不要冲厨房

【19】家里来客人,不要扫地不要做单数菜

【20】走亲访友,不要不打招呼不要两手空空不要乱进房间不要乱坐床不要乱翻东西

【21】没有特殊事情,不要去算命;如果算了命,给钱时不要讨价还价。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很少去算命。

【22】站在桥上,不要往河里撒尿,哪怕没人也不行。过桥时,不要久留,要尽快过去。

【23】睡觉之前,要将房间的衣柜门关上,尤其是胆小的人。

【24】送葬队伍路过,要主动让道,不要在嘴里瞎念叨,更不能骂骂咧咧

【25】长期没人住的破宅子,最好不进去。如果进去,要先敲三下门。

【26】在农村,家中最好不要挂风铃,老一辈的人看到,会觉得不妥

【27】吃饭时,不要叹气不要托腮不要教训孩子不要坐在门槛上

【28】自己的房子,宁肯借给人停丧,也不借给人生孩子

【29】不要在晚上拍别人的肩膀,尤其是孕妇

【30】深夜尽量不外出晚上不要看望病人中午不要独自去野外早上不要去借钱

【31】如果关系不是特别重要,不要带着婴儿参加葬礼

【32】家有老人去世,不要放鞭!如果老人超过90岁自然过世,则视为喜丧可以放鞭

【33】不要踩自己的衣服,也不能烧自己的衣服

【34】借邻居家的碗用,归还时要装满好吃的,不能还个空碗

【35】订亲仪式结束后,双方准亲家不能说“再见”,而是要说“下次见”。

【36】老人过了70,就不要住在别人家了,哪怕是关系好的亲戚也不能,这是有讲究的。

【37】卧室里不要有卫生间,如果有,尽量移除

【38】结婚时,婚车数量不能为单数接亲的路线不能重复

【39】在农村,小姑子嫂子不能去接亲,一般都是家族内的“中流砥柱”去。

【40】新婚夫妇4个月之内,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夜不归宿

【41】农村的厕所,如果上面没写“男女”,那就表明男女都能去。但进去前要故意咳嗽几声,试探里面有没有人。

【42】在农村,摘邻居门口的西红柿黄瓜吃,不叫偷,尽管大胆地吃。当然,如果是那种爱计较的家庭,就不要这样做了。

【43】在农村,最好还是要生个男娃,不然总觉得有点遗憾

【44】在农村,女孩穿衣要保守,不能太前卫。假如穿着超短裙+黑丝,是要被人说了。

【45】在农村,情感表达不能太外放,即便是小情侣,也不要在路上搂搂抱抱,真的不应景。

【46】不要偷情不要做小三,否则在村里抬不起头来

【47】不要披麻戴孝进人家,也不要手中拎着药去人家。

【48】深夜,不要吹口哨,真的很不好

【49】千万不要睡在堂屋的地上。

【50】六人吃饭,不坐乌龟席

码字不易,点赞的朋友,老穆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

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在农村,公公不能随便进儿媳的房间。

身边一位老人,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无意中去了一次,被别人开玩笑的笑了半辈子。

九十年代末期,农村那时家家户户,家里面的老鼠特别多,有部分人喜欢放老鼠药,老人怕误伤人畜,特意的买了一只猫。当时猫的价格比较贵,他只要一两小时没看到猫,就会寻找。

那天,他以为儿媳没在家,直接推门进去。爸,您进来干什么?哦,我找箩筐,一担箩筐有几只。儿媳忍不住笑了,老人迅速的退出了房间。

为什么老人会问一担箩筐有几只,如此简单,搞笑的问题呢?

因为老人平时不多言语,不知怎么就下意识的问了这么个问题。当时,老伴问他一个什么事,慌慌张张的。他说儿媳妇今天在房里,我找猫咪,就问她那么一个问题。老不正经的,跑到儿媳房里寻么得,你不晓得喊我去看,哈哈哈!

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了,成为别人茶前饭后的笑话。

我相信,这条农村不成文的规定,也是所有家庭都在无形中遵守的规定。

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1、养老方面,父母年老以后一般跟随儿子住,一般由儿子担负日常生活消费,若得了病,也由儿子负责治疗,闺女可以侍候,看望,给刷洗衣服什么的。当然,死后的大部分家产,房屋基地等也都由儿子继承。

2、亲戚来往方面,一般区分内戚和外戚。内亲是指父亲系列,内亲是母亲系列,在重大事情或者重大办事面前是要有所不同的。在亲戚方面,姑舅表亲相比姨表更亲一些,所谓“姑舅亲真正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姨表亲不算亲,死了姨妈弄不清”。

3、村民来往方面,村里面都叫村亲,有严格的长幼有序,辈分区别。有的人年龄不大也得叫爷爷奶奶,有的年龄很大也许是侄子孙子辈,这个不能乱,一辈一辈传下来的。

一般村里办红白喜事,不用一家一家通知或者下请柬,没有特别大的纠纷和矛盾,都主动去送礼的。

谁家有好吃的或者杀猪过节什么的,隔壁邻居都相互送点,一来一往。

4、风俗习惯或禁忌,出嫁的闺女中秋和除夕不容许在娘家过夜。晚辈的名字不能跟着长辈。女人坐月子不能有陌生人到家,非去不可,须的提前打招呼,否则,据说怕惊吓了孩子,吓着了孩子会不停地哭。

还有好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1、红事儿要上门请,白事自己来!

2、儿子过十岁,庆九过虚;女儿过10岁,庆十过实!

3、农村最讲究好事成双:招待客人,菜一定要双数;送的礼,一定要讲究双……

4、女孩再时尚,也不要在村里的老人面前,穿破洞的裤子!

5、在农村,最好有一个儿子,当然越多越好!

6、盖房子的时候,一定要和左右邻居沟通,这是默认的规矩!

7、对孩子取名字,要避开长辈名字中的字!

8、农村最讲究辈分,年龄小辈分大,那也是长辈!该喊啥喊啥!

9、家里有老人去世,三年内不能贴红对联,这非常的讲究!

10、去医院看完病,当天不要串门!

11、不要捡别人的鞋子来穿,所以不穿的鞋子也不要送人!

12、女人和小叔子,男人和小姨子之间的距离,只能远,不能近!

13、儿子儿媳即便不在家,老人也不要擅自把他们的房间安排给客人住;如果是客人,老人的客气话,别当真,不要住进去!

14、不要随便亲别人家的孩子,让人家厌烦!

15、赡养父母,在农村还是儿子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16、在农村,哪怕亲家住得很近,也要减少接触!

17、家里来客,不要在客人面前诉苦,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对人家的不尊重!

18、在亲戚家里住,夫妻不要睡在一起,可能你不在乎,但是很多人都有讲究!

19、老家的房子不能卖,落叶归根!

20、久住令人厌,频来亲也疏;住在亲戚家,时间不要太长;即便是亲兄弟,结婚后也不要频繁地来往!

21、亲戚之间,利益来往越少越好!所以最好不要给亲戚打工!

22、礼上往来,不在乎你说的话有多好听,更在乎你上了多少钱的礼;只能多,不能少!

23、饭点,别串门;串门要看时间,饭点前要回来!

24、女人没结婚,当伴娘不要超过三次;男人没结婚,不能抬棺!

25、怀孕前三个月,不要说出去,要把它当成秘密!

26、大过年的,别借火,别借钱,别讨债!这都是结仇!

27、老人过寿,别送烟,这是大忌!

28、衣服和照片,不能乱踩,不能乱剪,更不能乱烧!

29、兄弟姐妹中,只要有一个人没结婚就不要拍全家福!

30、家里老人生病,最好不要说出去!

31、晚上不要吓人,不要随便拍别人的肩膀,这是得罪人!

32、给别人倒茶,切忌茶壶嘴不能对着客人!

33、随身携带的玉,不要随便让人摸!

34、天黑以后,不要在十字路口徘徊,更不要在那里等人!

35、枕头就是枕头,不要把枕头当成坐垫!

36、酒桌上,切记翻菜,切忌问人家要不要饭,切忌吧唧嘴,切忌拿筷子指指点点!

37、看望病人,不要送梨,也不要把梨分着吃!

38、厨房的碗筷破了,嘴里要碎碎念!

39、男人不要找比自己大很多的老婆;女人不要找比自己大很多的老公;这在农村都会被看低的!

40、本命年记得穿红,身上总要有一样红!

41、在农村,要说家乡话,不要说普通话!

42、别人家的孩子做得再不好,也不要训斥,训斥就容易结怨!

43、没过18岁的孩子,不要碰酒;也不要劝他喝酒!

44、房前不栽桑树,房后不种槐树!

45、男人的脸打不得,女人的腰碰不得!

46、寡妇门前是非多,别瞎窜!

47、什么都可以丢,唯独家里的佛像是永远不能丢的!

48、丧事不要补礼!

49、茶七饭八酒十,茶满欺客,酒满敬客!

50、女人不能在娘家坐月子!

农村有什么不成文的规定?

中华文明五千年,祖先遗留下来的不成文规定或规则多之又多。文字有限,不可能一一叙述,这里主要说我村老人逝世的事:

一,“红事要叫,白事要到”。红事——即嫁娶、生日、满月喜事得主人登门邀请。

白事——即老人逝去,周年祭奠有关人员得不请自到。

二,“红事放炮,白事戴孝”。几千年来各地风俗基本一样。

三,“丧车行主道,百车避辅道”。当然还有的懂礼貌老司机,会车时三声鸣号,以示逝者为大,三声哀悼或三鞠躬之意。

四,“老人弥留,村人探望”。老人要离世前,正常关系下,基本每个家都会有老者前去探望告别。

五,“逝者安葬,村人自发送埋添土”。这件事我村一直沿用,启丧时提前两小时敲铜锣告知,村里男人自发扛铣出发。年纪轻点的进屋抬棺,到了墓地安置寿棺放入墓堂。随后七、八十人一起铲土成冢,人太多时老年人在外围抽烟指挥。

六,埋墓饭。凡村人送埋添土者早上回来,都到逝者门前吃饭,一般都是粉汤(也叫豆腐汤)配蒸馒头,自盛白吃,不登桌入席。孝子们提前分别跪在各主要路口磕头,以防人们不去他家用餐心里亏欠。众人吃毕各自回家,中午主人不再管饭。

这也是不成文的乡规民约,或叫风俗习惯。它具有无声的预先性和约束性,从而形成了自觉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