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在很多国人眼里,合资车就是质量好的代名词,尤其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核心三大件,在很多国人眼里是技术好,质量稳定的代名词。很多车企,深谙国人心理,搞出了很多用合资三大件,挂自主车标的合资自主品牌。
这其中,启辰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了。启辰作为东方日产的子品牌,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全部照搬日产,除了车壳子不一样,大部分零部件都是通用的,价格却低得多。
如启辰的D60,发动机跟轩逸同款,为1.6L 126马力自吸发动机,变速箱是轩逸同款CVT变速箱,底盘的细节也是差不多的,都是前后板车悬挂。
启辰的T70,曾经很火,路上跑的也不少。这台车,发动机是日产逍客的2.0L 150马力自吸发动机,变速箱跟逍客,轩逸同款,底盘也跟逍客一致。
按理来说,日产销量高,出了个家轿之王轩逸。那么使用了日产原装三大件的启辰,销量应该也差不到哪去?但是事实上,启辰的销量非常差。以2021年的销量为例,2021年1~6月份,启辰累计销量仅为3.3万,销量惨淡。那么,使用了日产发动机的启辰,为什么卖不好,买的人非常少呢?
在我看来,启辰用了日产三大件,却卖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车标不行。如果把启辰的车标换成日产车标,价格维持不变,那启辰销量绝对比现在好看。
据我观察,现在国人对于合资车的迷信程度非常高,只要挂了合资车标,顿时高大上,一台简配车也能卖出高价来。比如轩逸,1.6L 126马力,动力不行吧,但是很多人不讲动力,就说他它省油,质量好。CVT变速箱,天然缺陷吧,十万公里是个槛,很多人就盯着平顺,省油。底盘是板车悬挂,舒适性一般吧,很多人就觉得结构简单,质量好不容易坏。总之,日产哪哪都好,因为挂了日产车标,有信仰加成。
结果,跟启辰D60相同三大件的轩逸,成了家轿之王,月销4.5万。价格更低的启辰D60,月销2.300,苟延残喘。由此可见,启辰卖不好,是国内崇洋媚外的大环境导致的。就算启辰用了日产的三大件,但是没有日产的车标,那就是不行。
当然,这事不止启辰一家,但凡是合资子品牌,一旦脱离了主品牌,换了车标,销量都不行。
比如本田理念,是本田子品牌,现在销声匿迹,已经凉的差不多的。再比如大众的斯柯达,三大件全是大众原装正品,共用生产线,但是旗下的明锐,柯迪亚克,速派等车照样卖的不好。
启辰脱离日产,自毁核心卖点启辰卖的不好,除了国内大环境驱使,还有个原因就是启辰走了一步烂棋。这步烂棋,就是启辰在17年脱离日产,尾标从东风日产,变成了东风启辰,彻底成了独立自主品牌。
独立后,启辰推出了一款不用日产三大件的新车,即启辰启辰星。启辰星是一台紧凑级SUV,发动机是采购自沈阳航天三菱生产的,代号为A415TD 1.5T发动机,发动机采购上汽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是彻底的组装车。本来,启辰的核心卖点是“更便宜的日产车”,脱离日产后,启辰的核心卖点没了,销量直接腰斩。
在17年,启辰的年销量还有14万辆。到了18年,变成了13.44万辆。再到19年,年销量只有12.3万辆。最近的2020年,年销量只剩7.8万辆,典型的销量腰斩。这背后的时间线,跟启辰脱离日产的时间线分非常吻合。
国产车倒逼,启辰源自日产的三大件竞争力明显下降,销量也跟着下跌启辰卖的不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辆本身的竞争力下降严重,已经干不过竞品车了。启辰目前略微走量的车,是启辰D60,启辰T70,启辰星这三款。这三款车,跟竞品比起来,竞争力并不好。
启辰D60全系指导价6.98~14.08万,直接竞品就是帝豪,荣威i5,逸动,艾瑞泽等车型。
T70全系指导价10.98~12.78万,竞品瞄准H6,博越,CS75 PLUS,宋PLUS,GS4,RX5等车型。启辰星指导价10.96~14.96万,算是T70的补充车型,定位略微高端一点。
说启辰车竞争力差,是全方面的。比价格,跟竞品比起来,启辰车价格并不占优势,同配置比竞品车贵一万块左右。比动力,国产车马力多20~50匹。比空间,国产车轴距更长。
比内外型设计,启辰的车师承日产,内外饰设计不算好看。比配置,竞品也拉下启辰半个身位。
比买车的便利程度,启辰的4S店比较少。4S店少,知道的人自然少,买车想买车都找不到店,买车都难。同时,买了车,维修保养都不方便。这点跟吉利,长安等竞品品牌比起来,差距太大。可以说,启辰除了日产三大件这个噱头外,并没有出彩的地方。
此外,启辰的技术来源日产本身,也不好过。就以21年七月份的销量举例,紧凑级轿车榜单,日产轩逸还排第一,但是紧凑级SUV奇骏,已经掉到二十名开外,逍客十名开外。除了轩逸坚挺,其他的日产车销量开始滑坡,竞争力明显下降。
而排行榜前十,紧凑级轿车,国产车上榜了逸动,星瑞,秦PLUS,帝豪这四款车。紧凑级SUV,榜单前十有哈弗H6,博越,哈弗M6,CS75 Plus,传祺GS4,长安欧尚X5这五款车。由此可见,国产车现在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连日产这个正主都干不过,指望启辰硬干,明显不现实。
综合来说,启辰的核心卖点是源自日产的三大件,但是这个核心卖点,在国产车日渐强大,合资车日渐式微的今天,并不是万能的。毕竟,日产本身迟早药丸,子品牌启辰,若是不改变自己,破产重组不远了。
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说到启辰和日产之间的关系,启辰曾经是东风日产旗下的一个合资自主独立品牌,但在2017年启辰正式与日产剥离,正式成为东风旗下的一个独立子品牌。其实这样来看启辰的品牌地位应该是上升了一个级别,相当于是从原来母公司旗下二级公司旗下的三级公司,一下子变成了母公司旗下的二级公司。
虽然启辰和日产从品牌上进行了剥离,彻底独立了出来,但启辰所造的汽车依旧还是采用的是日产的造车平台,特别是启辰的发动机,例如启辰D60等。启辰在发动机方面基本都是采用日产的HR16DE、MR20DE和HR12DE发动机,分别搭载在启辰的1.5L、1.6L、2.0L等发动机上面。
不过启辰在独立后也在逐渐与日产划清界限,并未100%的采用日产平台。例如它的驾驶辅助系统来自于博世,轮胎来自于邓禄普,车身钣金来自于东普雷,底盘有来自于通用的,也有来自于英菲尼迪的等等。
可能正是采用了日产发动机的缘故,日产发动机所出现的质量投诉问题,也同样被反映在了启辰的身上。目前在车质网上关于启辰发动机方面的质量投诉,基本已经占到启辰质量投诉近35%左右的水平,而日产发动机本身也是基本处于常霸质量投诉排行榜前十的位置。
所以启辰其实并不是它不想造好车,而是它受限于日产与东风集团之间的关系,出于制造成本的因素,它不得不选择日产发动机,否则以启辰自身的品牌力和目前的整体质量与口碑而言,启辰想用更好的发动机来替代日产,恐怕只会让它的售价更加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很多人选择启辰,其实也是看中启辰与日产之间的这层关系,认为既然同出师门,质量和品质方面应该八九不离十才对,但事实却让消费者吃了瘪,除了上面所说的发动机问题以外,启辰在以前还集中爆发过防冻液结晶的问题。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这却真实反映了启辰HR16DE发动机的一些设计与制造问题,区区的一个气缸垫质量问题,就让消费者承担着发动机温度过高,导致防冻液受损泄露的风险。
说到这里,壹车热评最后还是不得不吐槽一个问题:为什么与东风集团合作的外资品牌,往往都会让自己的产品出现不断地市场份萎缩?无论是雪铁龙、标致、雷诺、起亚还是日产,也就只有本田还可以独撑一片天。
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启辰何止日产发动机,所有设计、主要供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和组装,全套其实都是日产打造的,可以说就是日产OEM的,但是未来启辰可能会逐渐更加独立。另外有些人说启辰用的是日产淘汰技术和三大件,其实说这话的人完全不懂行,汽车技术发展是很慢的,你以为是手机吗?很多时候所谓的改款其实没多少真的升级,更多的时候是挤牙膏做给买家看的,没有实质性进步,所以启辰用的技术根本没有所谓老旧之说,反而略老点的技术更成熟,君不见新款奇骏变速箱问题很多嘛,但是老款奇骏变速箱却基本没有这种问题。但是启辰(其实是假自主,真合资)和纯自主比起来,价格没有太大优势,毕竟日产的零件成本不会太低,另外配置不够丰富(主要还是成本价格问题),外形内饰也不够讨喜,空间尺寸也不够霸气(设计师是日产的日本人,对中国了解不够)!更重要的是太多的国内消费者并不认同启辰的日系品质,等于拿合资的车和自主车对比性价比,肯定比不过!多数人还是外貌协会的,或者更认性价比。真实的市场环境里,启辰的对手还是自主,而不是合资,这是问题关键所在!以上决定了启辰的销量不够满意,启辰人还得多从自身找原因,要接地气啊!
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启辰的多款车型均采用日产发动机,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快速认知,从而提升销量,但实际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出众!
中国汽车消费属于群体消费,一款车型如果能得的用户高度满意及认可,那它未来的市场空间应该是巨大的,启辰的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在用户心中强有力的口碑基础,而在品牌推广上,启辰只是一味标榜自身的日产水平,让更多拥有爱国情怀的用户更加的唾弃,市场空间可谓自毁一半,加上自身相比国产品牌的高价格,国人不买账也是情理之中,关键是缺少品牌的实力锻造!
理念、上汽都在与合资车型中不断寻找国产车的优势和亮点,理念的退出让更多的人明白,中国汽车消费用户是与时俱进的人群,千万不要拿老旧技术当宝贝的销售!
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启辰作为东风日产的自主品牌,其实销量也不是说非常差,但是路面上能看到的确实不多。最早推出的启辰T50跟D50,其实就相当于变相是拿日产过去的车型,颐达跟骐达换个壳,直接拿过来用。
从其他的销量上来看,19年4月份,启辰的销量是8100台左右,前4个月累计卖出了不到4万辆,看着这个成绩,虽然有点不太好。但是和部分国产车型比较的话,也算是可以了,但是作为日产的自主品牌,按理说有日产的技术加持,销量应该是比较可观的,为什么还会造成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呢?
首先是车型产品力的不足。虽然启辰现在布局的车型有跨界车,轿车,SUV,MPV,看着好像产品布局做的挺好,可实际上,从销量上看,消费者更多的是喜欢他的轿车产品(D60),跨界车型排第二(T90),SUV排第三(T70)。当下很多自主品牌车企,都尝到了SUV车型带来的红利,可启辰似乎并没有搭上这波红利班车,显然消费者并不认可其SUV车型。
再者作为日产的自主品牌,很多技术用的都是日产过期淘汰的老旧技术。消费者之所以愿意购买国产品牌,不仅是因为其价格低廉,更有尝鲜的意味。而对于日产这种,换个壳换个标,就想用垃圾技术继续圈钱的行为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与其花同样的价钱,买个日产的,过汽车型,还不如选择自主程度更高的国产品牌。尽管目前启辰已经全面独立运营具有独立开发产品车型的实力,但是从新上市的几款车型来看,显然,启辰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
最后就是口碑和品牌实力。品牌启辰刚出现的时候,销量确实还可以,那大多是冲着日产的口碑去的,大家相信日产的技术,但久了之后发现原来启辰用的都是日产过气老旧的技术,直接导致消费者对于启辰这个品牌的不信任,口碑自然好不了。而且作为刚出现不久的品牌,启程自身本自身存在的技术实力跟产品设计等方面几乎不存在,这让消费者如何认可?
所以说,合资品牌在国内随便成立个自主品牌继续圈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不管是日系三强,还是高端宝马想用过去的技术在国内继续大行其道,而都惨遭打脸。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无论你是什么品牌,只要忽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必将被无情淘汰。
启辰的车辆发动机是日产的发动机,而且便宜配置高,为什么感觉买的人不多呢?
这车不好开,动力弱,我叔刚买了一辆新款的轿车D60,我现在经常开,底盘轻,过弯侧倾严重,动力还没有国产的1.5排量好,而且D60还是1.6排量,开起来居然没有比亚迪F3好开,开快一点总是找不到安全感,找不到那种稳的信心,不知道开过这车的有没有同样的感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