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感觉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只能说题主没有看清楚汽车市场的全貌,一叶蔽目。只看到国产车有更多的车标出了高价,就觉得国产车越来越贵。看到一些合资车疯狂打折降价,就觉得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出现这种情况,只要记住一个原则:没有无缘无故的提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降价。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合资车以前溢价太高,现在价格慢慢回归理性

汽车算是我们的薄弱产业,在90年代才开始发展乘用车。在那个时代,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合资车。物以稀为贵,直接推高了合资车的价格。

上面二张图片,就是90年代,市场在售的合资车市场价格。其中,我们熟悉的桑塔纳,雅阁,思域,皇冠,帕萨特等车型,价格不菲。

其中我们熟悉的桑塔纳,在当时价格是138500元。现在觉得138500元不多,但是,90年代138500元可是天价。

那个时候,我爸妈背井离乡,在海南岛种椰子树,一个月无休,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才赚三百多四百块钱。就这,还是人人羡慕的高工资了。

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民收入,桑塔纳看似价格最低的138500元,其实已经是天价了!普通人不吃不喝十来年未必都买得起。当时买一辆车的钱,可以买几套房了。拿我家90年代的农村自建房来说,花了一万多起了个小平顶,当时一辆车,可以建好几层了。

现在合资车价格低了,无非是生产力进步了,不再是物以稀为贵,曾经的高溢价也维持不住,只能一点点,趁着改款换代慢慢降价。

同级别对比,国产车仍然比合资车便宜

现在国产车开始冲击高端,以往看国产车发布会,价格都低。但是随着国产车冲击高端的进程加快,发布会上的新车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

像吉利有领克系列,价格区间到了14~23万。奇瑞有星途系列,价格区间在15~22万。长城有WEY系列,指导价14~21万。比亚迪有王朝系列,从10万到30万不等。就连以性价比做卖点的五菱宝骏,都推出了新宝骏品牌,试图把价格打到十万以上。

但是,就算这样,同级别同配置对比,合资车的价格仍然高了国产车一头。

拿家用轿车举例。国产家轿卖的比较好的有吉利帝豪系列,荣威i5,长安逸动,奇瑞艾瑞泽系列等等,这些车,价格普遍在十万以内。

合资家轿,卖的最好的轩逸,起售价9.98万,叠加优惠后,可以便宜二万块左右,实际起售价在8万块左右。但是,这种丐中丐车型,基本是没人买的。真正能用的配置,至少要十万块左右。

雷凌,卡拉罗,一母同胞的兄弟车型,起售价11万左右,没啥优惠。真正能用的车型,也要到12万左右。

那么,十万块,就可以拿到国产轿车的顶配车型了。拿逸动plus举例,顶配优惠完十万以内。可以拿到1.4T 160马力+七速湿式双离合+前后板悬+2718mm轴距+一大堆高科技配置和高强度车身。

合资家轿,十万块钱,拿轩逸来说,可以拿到1.6L 135马力自然吸气+CVT无极变速箱+前后板悬+2712mm轴距+一堆略次的配置和薄皮车身。

如果想拿到逸动PLUS这个配置,至少要十四万。比如速腾中高配,优惠完十四万左右。可以拿到1.4T 150马力+七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板悬这些配置。

所以,同级别对比,国产车现在也比同级别的合资车要低几万块钱。

题主觉得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是拿国产车的高端车型跟合资车普通车型做对比得出来的结果,那能不显得国产车更贵吗?而国产品牌的高端车,跟售价更高的同级别合资车比起来,那也是性价比满满,也达不到比合资车更贵的层次,还是妥妥的性价比。

国产车纷纷加量不加价,合资车为了降价疯狂减配

国产车价格越来越高,不是无脑加价,是靠实力撑着的。

拿国产家轿来说,算是国产车的薄弱点。但是,现在也有逸动这种使用国际一流发动机的家轿,也有帝豪这种以质量稳定出名的家轿。

纵观越卖越贵的家轿,都是定位清晰,为什么卖高价,背后都有实力撑着。就拿吉利星瑞来说,一台国产紧凑级轿车,起售价到了十一万,凭什么?

凭的,是沃尔沃的2.0T 19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凭的,是吉利和沃尔沃联合研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凭的,是前后双独立悬挂。凭的,是更加犀利的内外型设计,更高级的用料,以及更全面的配置。

就这,还只是十一万起步。看看合资车,十一万给到了什么?所以,越卖越贵的国产车,背后有实力撑着。实力普通的国产车,比亚迪F3,宝骏310,吉利远景这些,五万块不到,也没有贵到哪里去。

合资车越卖越便宜,基本靠减配撑着。拿奔驰GLB来说,奔驰车标,还是SUV,甚至还是七座SUV,结果只卖20多万。但是,低价的背后是什么?是中低配1.3T 136马力发动机。是30多万1.3t 163马力发动机。还有凑数的七座,紧凑的车身以及空间。

还有奥迪Q7,指导价从16款的75.68万,到了21款的68.88万。尺寸降了,Q5,Q7傻傻分不清楚。动力弱了,像油耗妥协了。以往霸气的Q7,变得跟Q5差不多,价格也低了。

综合来说,国产车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是个错觉.同级别对比,国产车还是那个以性价比为主要卖点的国产车。而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原因很多。有减配导致的官方降价,有品牌溢价撑不起来的理性部分,也有国产车质量越来越好,消费者接受程度越来越高的竞争倒逼降价……。总之,随着汽车市场的进一步饱和,汽车价格只会越来越理性,一分钱一分货才能督促车企给消费者做出更有诚意的产品。而不是靠着一个车标,就疯狂的撸消费者羊毛。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谢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应该有汽车专业人士来回答。

在国产车还没有市场的2008年以前,合资车价格居高不下,普桑的价格十六七万持续了好多年。后来随着价格较低的国产车不断上市,合资车才不断的降低身段,慢慢降价,像卡罗拉,轩逸都是十四五万起卖的,所以,合资车的被迫降价 我们的国产车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我们比较同样尺寸的合资车会比国产车贵一倍的价格。很显然合资车有很高的利润也就意味着合资车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当合资车看到国产车的销量突飞猛进,就一定想着与国产车争夺市场,而争夺市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价,所以合资车就不断降价。当然由于中国车市的迅猛发展,合资车销量也在大增,销量增大单车成本儿就降低,这应该也是合资车降价的一个理由。

随着国产车技术的成熟、质量的提升,销量的大增,像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等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价值,所以国产车也有了提价的资本。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韩系车的质量和品牌价值是无法与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甚至法系车相比的。但韩系车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五大车系之一,就是因为韩系车一直在打价格战。我们看到同样尺寸大小的韩系车,总是比其他合资车便宜三到5万的价格,所以韩系车总是能在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位, 所以价格是很主要的竞争手段。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题主所说的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其实不太准确,真正在新车或者换代车型上市后,价格下降较明显的也就是韩系车型,而其他合资品牌车型的价格,基本还是保持在原来的水准。

不过像大众、雪铁龙等品牌的某些车型,的确喜欢在终端有比较大的优惠幅度,那也仅是一些中低端或者销量不太好的车型,可能就因如此造成了合资车越来越便宜的假象。

在壹车热评看来,合资车并不是越来越便宜,所谓便宜也就是那些简配或者档次较低等车型,卖的是合资品牌力。相反的是,国产车与合资车之间的价格差距却在逐渐缩小,某些国产车的确越来越贵了,这是目前汽车市场的一个趋势。

以前提到国产车,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便宜、质量差、开不了两年就各种毛病。不过在经历了20多年的抄袭、研发之后,现在主流的国产车企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整车制造实力,特别是像吉利这种在收购世界品牌车企之后,自身的整体实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以哈弗、吉利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已经开始逐步刺破20万的价格瓶颈。虽然离真正刺破还有一段距离,但它们已经从以前一味地用低端、低价位的车型来占领市场,逐渐转变成用中高端和高品质的车型来赢得人心。

无论各位看官以前如何看低国产车,现在像领克、唐、魏派、瑞虎等车型,无论是三大件还是整车的设计、品质以及做工,已经基本不输给同价位的合资车型。而反观某些合资车型,依旧还吃着品牌力的老本,技术、配置等方面依旧和欧美同款车型有明显的差距。这也就是欺负很多消费者不太了解汽车,购车时过分依赖前人所积累的口碑罢了。

在壹车热评看来,现在的国产车企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阵营:

一个是以吉利、奇瑞等为代表的自主研发制造企业,他们已经基本摆脱了技术的制约,可以做到根据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去造车;

一批是以众泰、传祺、宝骏等为代表的车企,它们还在走20多年前国产车起步时老路,只有等它们在某天觉醒了,不再享用拿来主义的时候,这类车企才能更上一步;

最后就是以猎豹、力帆、中华等为代表不思进取,只求温饱的车企,壹车热评觉得这类品牌如果不是背后有一个牛逼的爹,早应该被市场所淘汰了。

综上所述,合资车本身就有着多年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底蕴,它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竞争力依旧会很强势,但现在国产车的崛起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说,如果国产车已经能做到不输甚至超越合资车的品质,消费者逐渐接受国产车越来越贵也是迟早的事情。

关注壹车热评,这里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汽车知识及推荐!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如果没有崛起的自主品牌,或许现在我们还开着一辆20多万的桑塔纳。”

以上这句话虽然说不知道谁说的,不过确实很经典,也很好的解释了我国汽车行业内形成两种不同的趋势,其中自主品牌不断地向中高端的方向进行发展,而合资品牌不断地抢占中低端的市场。

国产车价格越来越高其实是一个很合理的现象,那些被我们叫好的日系车和韩系车曾经也是从廉价、山寨一步步做起来的,不仅品质得不到保障,品牌影响力就更不存在了,那个时候想要打入市场,只有低价甚至廉价这一条可以走。如今有了品牌和研发的积累,价格逐渐升高也是理所当然。而我们只不过是起步晚了一些。不管怎么说,随着这几年来来我国国产车突飞猛进的进步,销量占比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品牌要想做强做大,高端化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如今各个主流车企像是观致、WEY、领克等高端品牌层出不穷,配置上也可以和合资车媲美,无形之中就会给合资品牌造成了压力,把老牌合资品牌逼得不得不自降身价来挽回市场。而那些依旧固执不肯改变的合资品牌车型,无论在销量还是在品牌力上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合资车企不断下探更低的价格,不仅仅是因为迫于自主品牌的压力,他们也想把产品线延伸到低中高端,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结一句话说来就是,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无论价格更低还是更高,他们的目的就是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然后为自己的品牌争取到更多的用户。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为什么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国产车的产品力越来越强了,因此不断冲击中高端市场,而合资车型迫于竞争压力,只能不断下探价格,向低端市场寻求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其实是好事。

在之前的很长时间,国产车和合资车井水不犯河水,合资车型占据中高端市场,国产车占据低端市场。年纪大一点的朋友可能还有印象,那时候的国产车推出的都是类似于、奇瑞风云、吉利豪情、夏利等,普遍售价就几万块钱,而那时候的合资车型,价格高的令人乍舌。

2000年前后,宝马3系和奥迪A4卖到了50万,桑塔纳卖15万,本田思域最低配都要25万,宝马5系最低配都要70万,那时候的50万能够在北京二环内买套大房子。那时候的合资车可谓是有恃无恐,因为自主汽车品牌羸弱不堪,外形设计山寨国外车型,发动机用的都是三菱丰田淘汰的技术、变速箱用的都是供应商的,只能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合资品牌几乎没有对手,谁来都能分一杯羹,菲亚特、大发、克莱斯勒等等现在已经在国内销声匿迹的品牌,那时候都能在国内汽车市场赚的盆满钵满,那时候的国人没办法,谁叫咱们的汽车工业落后呢?只能任人宰割,要么买技术落后、质量差的国产车,要么只能高价购买合资车型。

2005年前后,情况稍有好转,前一年,奇瑞推出了奇瑞QQ、东方之子等车型,2005年又推出了奇瑞A5。也就是在这一年,吉利自由舰上市,哈弗CUV上市,其后一年,吉利金刚和吉利远景上市。国产车型的品质的可靠性有了一定提升,但是中高端市场还是合资车型的天下。其后的10年里,虽然国产汽车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奇瑞也数次冲击高端市场,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合资车型依然牢牢把控着中高端市场。

2015年后,国产车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变速箱产品,设计上也开始不再一味地抄袭国外车型,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设计风格。2016年,领克和WEY品牌相继发布,吹响了自主汽车品牌进军高端的号角。

随后的四年,我们见证了自主品牌首次吹响进阶高性能车号角的车型——领克03+,开辟了自主品牌在豪华中大型车领域新天地的车型——红旗H9,售价突破40万的自主品牌新能源SUV——蔚来ES8,以汉之名冲击高端市场的比亚迪汉......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认可度,自2015年以来每年分别增加12%、9%、7%和10%。到今天,自主汽车品牌才算是站起来了。

如今,包括长城长安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一线车企全部可以自主制造发动机,长城长安吉利奇瑞和比亚迪传祺等完全可以自产变速箱,国产车的质量虽然依然不及合资车,但是差距已经不断缩小,在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方面,自主品牌甚至走在了行业前面。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不需要再忍受价格高的离谱的合资汽车,我们的选择更多样。

自主品牌已经站了起来,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消费者,似乎依然在跪着,今年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共销售487.3万辆,同比下降17.7%,市场份额下滑至36.4%。2020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为什么自主品牌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为什么还是无法取得销量增长,这其中恐怕信任才是最大的问题。很多人还活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世界中,对自主汽车品牌采取不感兴趣,不想了解,更不打算购买的态度,当自主品牌已经昂首挺胸地大步前进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停滞不前呢?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去看一下去试驾一下自主品牌,成为中国品牌的粉丝。也希望自主汽车品牌能够继续修炼内功提升实力,未来,中国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终将势不可挡。

为什么感觉国产车价格越来越贵,合资车越来越便宜?

国产车以较低的价格还可以配上比较丰富的配置,还能存活,说明汽车市场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合资车以前一直以技术半垄断的优势来压制国产,随着近几年国产车的发展,二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合资车再像以前一样,就会很快把自己的市场丢掉,有些合资车在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地位了,这也为那些还在坚挺的敲响了警钟。

以前的营销策略已经不适合国内市场,他们必须有所改变。而改变的手段就是增加配置,或者降低价格。这两者说到底都是提高性价比,谁跟不上节奏很可能就直接淘汰出国内市场。

从短时间看,国内市场还是相当大的肥肉,各家车企不会轻易放弃。提高竞争力就太重要了,一旦有稍微失误,直接变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离淘汰也就不远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