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购入了私家车。虽然大多数人靠驾照考C1照,但是买车的时候都优先选择购买自动挡的车。之所以会这样,无非是自动挡更加好开,非常适合新手。
自动挡上面的档位非常多,有P、R、N、D、S、L,M+.M-这些档位。虽然自动挡的档位多,都是大部分开自动挡的车主都是“D档走天下”。无论是平地还是上坡,或者下坡路段,也是挂着D档一路驰骋。
对于大部分的路况来说,D档走天下是没问题的。但是遇到需要下长坡的时候,挂D档就不够安全了。
下长坡的时候,车辆在惯性的作用下车速会变得越来越快,如果不加以控制,极有可能出现交通事故。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通过踩刹车来控制车速。
通过刹车减速的办法虽然好,但是对于下长坡来说,需要频繁的,长时间的踩刹车,时间久了,有刹车失灵的隐患。
汽车上面的刹车系统,通过脚踩刹车踏板,然后刹车踏板推动刹车油总泵,总泵里头的刹车油推动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片,起到减速的作用。
因为是通过刹车片摩擦刹车盘的摩擦方式减速,刹车系统下长坡长时间制动会产生高温,摩擦系数就会下降,刹车性能就会衰减,严重点就是刹车失灵了。
为了防止单靠刹车减速导致刹车失灵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刹车减速的时候还能通过发动机制动的方式辅助减速,这样才是最安全的办法。
想要通过发动机减速很简单,那就是通过车轮传递到变速箱的惯性力反拖发动机到高转速。从发动机运行原理来说,发动机想要达到高转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平时废油,下坡废惯性力就好了。
而从厂家设定的档位来看,S档是性能取向,D档则是舒适/经济取向。D挡行驶时,变速箱控制逻辑会在保证当前车速时发动机负载不至于太高的前提下尽量用更高的档位,这就会导致发动机转速只能保持在较低的转速,一般在1800~2200左右。
这样一来,通过反拖发动机转速制动的作用就达不到了,因为挂D档的时候变速箱发现发动机转速超过一定的值就自动升到更高的档位了,结果就是车子越跑越快,需要施加到刹车上的力就越大,就变成了恶性循环。
开自动挡的时候,遇到下长坡的时候,如果你的车够高级,变速箱够聪明,它会根据发动机的荷载判断车辆处于下坡,会自动选择高转速来辅助刹车。如果发现变速箱没啥反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切换到S档位,即运动档来辅助制动。之所以是S档,是因为S档是性能取向,是通过拉高发动机转速获取性能且推迟换挡的档位,用来下长坡非常好。
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我们驾驶自动挡车型,很多老司机都会告诉我们,汽车行驶在山区下长坡时,一定不能挂在D档上,而应该挂在数字限位档上,或使用手动模式,把变速箱限制在比较低的档位。在一些汽车的使用说明书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呢?如果挂在D档上会发生什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动变速箱的换档逻辑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说他的姐姐第一次开车回婆家,差点发生车毁人亡的悲剧。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夫妻二人奋斗多年,终于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自动挡的)。高兴之余,决定开车回一次婆家,来一次短途自驾游。夫妻二人都是第一次驾驶自动挡车型,只知道P档停车,R档倒车,D档前进。婆家是在几百公里外的一个山区,风光秀美,景色怡人。路面都是铺装的,比较平整,只是有很多大坡。一路上由他的姐夫驾驶,路上车不多,交通也很顺畅。但是在下一个很长的坡路时,出问题了。他们的车一直挂在D档上,在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他姐夫就不停的踩刹车来控制车速,快接近坡底时,突然感觉刹车不起作用了,汽车越滑越快,眼看就要失去控制了。二人都慌了,前面就是一个急转弯,这速度过去,非冲沟里不可。紧急时刻,还是男人冷静一些,选择向路边的一个小山坡冲去。虽然撞坏了保险杠,刮坏了底盘,但汽车最后还是停了下来,有惊无险,两人也没有受伤,只是受到了惊吓。随后二人找到4s店,说他们出售的汽车刹车失灵,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要求4s店赔偿自己的损失。但4s店的人了解完情况后,告诉他们,汽车没有问题,是驾驶操作不当造成的刹车失灵。
那么他们错在哪儿呢?究竟是什么地方操作不当呢?4s店的人指出:下长坡,挂D档,汽车没有发动机制动,单纯依靠制动系统的制动力来维持车速,最后导致制动系统热衰退,刹车失灵。
为什么汽车下长坡挂D档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呢?接下来我们就利用自动变速箱的换档逻辑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汽车在下长坡时,不能只依靠汽车的制动系统来控制车速,而是应该更多的依靠发动机制动。档位越低,发动机制动效果越好;而变速箱处于最高档位时,一般都是直接档或超速档,变速箱输出轴的转速等于或高于发动机转速,此时发动机制动基本不起作用。
当自动挡车型挂在“D档”下坡时,比如说我们以50%的油门起步,由于是下坡,动力需求较小,车速上升很快,变速箱很快就会升档;为了控制车速,我们会选择减小油门,而减小油门又会促使变速箱更快的升档。下面图片中的红色曲线显示的就是节气门开度变化(即油门的大小),可以看出,油门越小,变速箱升档越快。对于普通的六速自动变速箱来说,在平路上车速需要达到60公里/小时左右才能升到最高的六档,但是在下坡的状态下,可能只需要40公里/小时的速度就能升到六档了。
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制动基本失效,只能依靠汽车的制动系统控制车速。如果长时间高强度制动,制动系统就会出现热衰退现象,制动力急剧减弱甚至消失,这无疑是极为危险的。
如果下长坡时挂在数字限位档上,限制变速箱的最高档位,比如说挂在“3”的位置上,变速箱最高只能升到三档,这时发动机制动会起作用,汽车能够在发动机的反拖作用下,以一个稳定、安全的车速下坡,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制动,那么制动系统就会随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在紧急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让我们更好的控制汽车。此时虽然发动机转速会比较高,但此时节气门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自动断油,所以此时既不会增加油耗,又能够比较好的控制车速。
有些自动挡车型没有数字限位档,只有手动模式。这时应该把变速杆拨到手动位置,然后向减档方向拨动,直到出现我们需要设置的档位为止。一般视坡路的大小而定,基本原则是在这个档位上汽车不会越滑越快,并且速度恒定可控。如果是特别陡的坡,最好是放在“1”或“L”位置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发动机制动的作用。
所以,自动档车型在下坡时一定不能挂“D档”,而是应该挂在数字限位档上或手动模式的低档,限制变速箱升档,使发动机制动发挥作用,利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而不是依靠刹车来控制车速。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汽车下坡的安全性。
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壹车热评,100%原创,谢绝搬运!
长下坡路段挂D挡,壹车热评认为这个做法虽然没有手动挡挂空档那么危险,但还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毕竟挂D挡长下坡,即使你不踩油门,但车速依旧会越来越快。自动挡车挂着D挡前行时,变速箱会根据车速和我们踩油门的动作(即油门踏板控制的节气门开闭行程)来选择是否进行升档或降档操作。
在挂着D挡进行长下坡行驶时,虽然我们此时不会踩下油门,但变速箱的换挡逻辑依旧会遵循挂D挡时的程序设定,挡车速或转速达到一定值后,变速箱就会自动进行升档操作。而在升档之后,汽车的下坡速度就必然会提升,否则就无法与挂D挡的换挡逻辑相匹配。
那么我们在对汽车进行的制动操作除了有踩下刹车踏板以外,汽车的发动机本身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制动力。这是由于汽车在每个档位下,发动机不仅会给汽车提供牵引力,汽车本身还会受到行驶阻力的影响,只不过正常驾驶时牵引力会远大于行驶阻力。但如果我们停止加油动作,汽车则会失去发动机所带来的牵引力,但行驶阻力是不会消失的。这个行驶阻力不仅包括滚动阻力、风阻、加速阻力、坡道阻力,还包括部分发动机内部部件运转时的相互阻力。
当汽车只存在行驶阻力,而失去牵引力后,大部分的阻力会直接通过传动系统反馈至变速箱,并最终传递到发动机。而变速箱在档位较低的情况下,主从动齿轮间的齿轮比较大,也就是传动比较大,此时较大齿轮与较小齿轮之间所产生的阻力也会较大,而档位越高,传动比会越小,那么齿轮件所产生的阻力则会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档位越低,发动机所带来的制动力会越大的原因。
那么当我们挂着D挡长下坡时,车速会越来越快,档位会越升越高,如果坡道足够长,那么变速箱将会很快升至最高档位。此时如果我们不踩刹车踏板,单靠发动机所提供的制动力将会很小,因此为了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在挂D挡长下坡时我们就不得不通过踩刹车踏板的方式来控制车速。
讲到这里,壹车热评根据自己的行驶经验提示大家,在长下坡时如果你们挂的是D挡,在进行刹车操作时,应尽量采用慢点刹的方式,而不是长时间保持刹车动作。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自然是涉及到制动系统的热衰退问题,特别是对于制动系统为鼓刹的车型,本身鼓刹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它的的散热性就要比开放式散热的盘刹差很多,因此长时间保持刹车状态,鼓刹制动的热衰退速度会比盘刹来的更快。
如果车主担心刹车系统出现热衰退危险,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将档把拨入手动模式,并将档位直接挂入较低档位即可,用模仿手动挡憋挡行驶的方式,让发动机产生较大的制动力,再配合缓慢点刹的操作,这基本就是最安全、稳妥的自动挡车型长下坡操作了。
当然,如果你的车配有陡坡缓降功能,那这些问题都可以交给行车电脑来解决,不过此时你的右脚最好还是保持在刹车踏板位置,以防无法预料的情况发生,保证行驶安全。
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大家好,欢迎来到远方观世界头条号,这里关注买车、用车、保养和车评,关于汽车内容我会每天不定时更新,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
经常开手动挡的老司机遇到长下坡的时候都会选择降低档位慢速下坡,其目的就是利用发动机的阻力配合刹车来控制车速,保证车辆安全顺畅的行驶,概括起来就是发动机制动和刹车制动相互结合。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①带档长下坡可以使发动机处于被动状态,从而节省燃油消耗。
②利用发动机制动减轻刹车片的负载,减少刹车片的磨损。
③有效控制车辆速度,防治时速现象发生。
那么对于现在大家热衷的自动挡车型在长下坡的时候应当怎么操作呢?D档是我们驾驶自动挡车型时最常用到的档位,甚至有些车主奉行D档行天下,其实自动挡车辆日常行驶的时候D档完全能够应对,所以面对平常比较平顺的路面D档行天下的观点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遇到长下坡的路况我个人就不敢苟同了。
自动挡D档是最“智能”的档位,可以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速随时自动变换档位,从而保证车辆随时处于最高性能状态。可是当你驾驶自动挡车辆下长坡的时候(假设坡路足够长),如果使用D档前进,那么车辆在达到一定速度值的时候车辆就会升高档位,以此类推档位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这样就接近手动挡空档滑行下坡的状态,遇到拐弯时很容易发生转向不足。
当然,下坡的时候你会根据路况利用刹车来控制车速,但是在D当的时候就失去了发动机制动,只是单纯的依靠刹车来控制车速。刹车是依靠刹车片和刹车盘相互摩擦产生的阻力从而使车辆降低速度,如果此时坡度够陡又够长,那么为了防止车辆速度过快,刹车片就会长期处于摩擦状态。
长期相互摩擦的结果就是自身温度快速提升,不论是刹车片还是刹车盘只要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那么非常容易导致损坏,那时车辆将会完全失去制动力,想停下来几乎不可能。所以遇到长下坡的时候手动挡不能使用空档滑行,自动挡也不能一直使用D档下坡。
那么开自动挡车型的朋友遇到长下坡路段应该怎么做最好呢?现在的自动挡车型一般都带有手动模式或者运动模式,所以遇到那种情况最好将挡位切换到手动模式或者是运动模式。
手动模式
自动挡的手动模式类似手动变速箱,一旦切换到手动模式那么变速箱就不会根据车速升档,而是需要人为操作,但是一段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它会自动降低档位。这样的好处就是长下坡的路段变速箱不会自动升档,当你手动选择低档行驶的时候就有了发动机制动力。
运动模式
运动模式相对于普通模式改变了换挡的转速,一般自动挡车型会在1500-2000转/分钟选择换挡,这样车辆整体比较平顺;如果切换到运动模式那么换挡时转速就能达到2500-3500转/分钟,有的甚至还要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每个档位之间扩大动力输出范围,从而提升操控安的目的。所以在长下坡路段使用运动模式也会起到发动机制动的效果,结合刹车来控制车辆就轻松多了。
L档模式
其实还有一种变速箱档位,那就是L档,一般有L档的变速箱是专门为了常上坡或者长下坡准备的,因为当你使用L档的时候电脑会将挡位锁在1-2档或者1-3档之间,超过这个挡位就不在自动升高,从而达到利用发动机制动的效果,这也是可以的。
当然,刹车片和刹车盘也并不是说偶尔长时间使用几次就容易坏的,毕竟现在的刹车系统都还不错,如果你的车辆除了D当之外没有任何其它档位或者你就喜欢使用D档行天下,那么也只有硬着头皮踩刹车了,只不过在完成长距离下坡之后最好检查一下刹车相关配件是否需要更换,如果有需要尽快更换才好。
由此可见自动挡车型在长下坡路段使用D档行驶时不可取的,有条件的话还是根据路况选择档位比较好。
好了,这里是远方观世界,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你面对长下坡路段的时候是如何应对的,欢迎踊跃留言讨论,最后别忘了关注我。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下长坡时不挂D挡,难道要挂上R挡倒着下么?自动变速箱只有一个前进挡,那就是D挡,所以您只能挂D,至于要不要切换成L、M模式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现如今主流的说法是D挡空油门下坡,速度无法限制,变速箱会升挡(变速箱难道没有下坡辅助设定?)?频繁踩刹车会导致制动热衰减?有的时候思考问题,首先应将自己跳出问题的局限。。。
对于制动热衰减关键要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下坡,难道要像拓海那样全速下坡,然后频繁的利用刹车来限制车速,最后刹车过热、制动失灵,得出结论哇,D挡下坡是会导致制动热衰减的,所以不能用D挡下坡,而要用L挡去进行下坡?这种结论得出方式是不是有些太局限了呢?同样这也是不负责的结论,因为这种方式是不正常的驾驶方式,自己将自身的安全至于险境,然后拿D挡、制动来背锅,这样真的好么?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下坡方式,在坡顶时(假设),率先将车速降低,然后轻带油门缓速下坡,时刻将测速控制在30千米之内(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这个车速无论您多频繁的踩踏刹车,都不会过热,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低速行驶制动距离短、对制动力需求的也小,制动力小、刹车距离短,即便频繁摩擦也不会导致过热;比如车速超过30千米时,我们踩脚刹车,将车速压制10千米,之后空油门坐等车子提速(假如能提速),当车子再次提速到30千米时,所消耗的时间已经足够刹车片完成降温了(通风盘),之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下坡、下陡坡、下长坡,制动永远都不会发生过热,这个例子举的极端,但足以证明依靠制动配合一D到底,我们可以安全、合理的限制车速,并不是说充满危险,而实际上车速适当提高些,同样能保持制动良好。。。
关于制动热衰减起源于商用车所用的毂刹,的确容易因为频繁的制动产生热衰减,所以那些商用的大型载重车下长坡时,都被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刹车的使用,而是要利用发动机制动来牵制车速(呼吁普及液力缓速器),而后来这种关于大货车的制动过热隐患说法逐渐传递到了老百姓用的乘用车之上,然后乘用车也被传染成频繁制动容易导致热衰了;要知道乘用车大都配备的是盘刹,通风盘并没有那么容易过热,即便是部分低端的毂刹车型,也都是采用前盘、后毂的方式,制动、尤其是下坡时制动,制动力几乎分配在前刹车90%,所以那个后毂刹完全起不到作用,过不过热影响不到结果;并不是说盘刹不会热衰减,只不过很难热衰减,只要不是全油门往山下冲,合理控制车速,偶尔一次制动是不会热衰减的;玩命、极速冲破导致制动失灵问题在个人。。。
关于D挡空油门下坡,速度是否会越来越快?首先说自动挡D挡状态并不是无负荷,相反车子是保持拖行发动机的状态,换句话说只要保持D挡空油门,车子的前进动能就会分担一部分拖动发动机,所以D挡空油门状态是存在阻力的,如果说N当滑行下坡,或许存在车速不可控的局面,完全被作用于重力加速度;可D挡下则不是这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的车速下开始滑行,N挡滑的远、D挡空油滑的短,这个道理很简单,各位一试便知,D挡滑行是存在发动机阻力的。。。其次自动变速箱无论高、低级,都具有下坡辅助的逻辑设定,这是一个基本的解决事项,但凡开发自动变速箱,就必须把下坡逻辑设定考虑进去(类似ABS,乘用车都得有);所谓的下坡逻辑就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下坡,然后自动控制挡位、防止挡位过高,这个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也并非高端车独有,基本上现在的自动挡车(最近3、5年生产)都已经普及了;关于自动挡车D挡空油下坡,车速越来越快的说法有些缺乏立足点,鄙人听到这个说法也已经好些年了,这几年也实验过多款自动挡车D挡空油下坡,结果都是车速变的越来越慢,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省油逻辑,如负荷变轻时,为了省油而自动升挡;变速箱的逻辑有很多种,省油逻辑与安全逻辑相比较,还是安全逻辑具备优先级,所以在这个开发框架下,下坡负荷轻、自动升档、车速变快的论断有些论据不足(如果有朋友开的自动挡车,可以在D挡空油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请将车子的品牌、型号告知鄙人,鄙人会亲自去尝试,太久远的就算了)。。。所以现如今的自动挡车下坡是可以挂D挡,换句话说一D到底危险论早该结束了,合理控制车速的方式很简单,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类问题大都是一些没开过自动挡、或者不了解自动挡的朋友幻想、模拟出来的情景,将大货车的制动失灵模拟到乘用车上,模拟出的场景太苛刻、太教条,95%以上的司机下坡都会用一D到底的方式,联想一下实际,谁下坡不带着点刹车?下坡带着点刹车是最标准、最安全的,结果现在弄的下坡连刹车都不能用了,这不是把简单操作重新复杂化么?自动挡是为了方便我们使用,现在自动挡成祖宗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至于么?车辆手册写下坡不能一D到底了么?换句话说现在绝大多数自动挡车没有L挡,难道还不下坡了?跑到坡顶,停车叫拖车给运下坡?所以开车就快快乐乐,别去假设危险,危险是假设不出来的。。。
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吗?
我每年要跑上千公里山路,自认为算是有点发言权的。先回答再解释:下长坡时不能挂D挡,很危险,容易使刹车热衰减甚至失灵。要避免这个危险,就需要用D挡以外的档位,比如手动模式或运动模式,通过发动机制动辅助控制车速,减轻刹车系统的负担。
所谓发动机制动就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由于活塞与汽缸壁不断摩擦产生阻力,从而消耗发动机一部分动能,使收油后发动机越转越慢。
影响发动机制动效果的因素,一是档位、二是转速。档位越低、转速越高,发动机制动越强,反之则越低。因为低档位传动比较大,相应地轮上扭矩就大(不论正扭矩还是负扭矩);而高转速时活塞与汽缸壁的摩擦频次更高,消耗的动能也就更多。
长距离下坡如果不用发动机制动,你要想控制车速就必须频繁踩刹车,时间长了刹车就容易发生热衰减,而且也加剧了刹车盘的磨损,缩短了更换周期。这就是为什么长下坡严禁空挡滑行(完全没有发动机制动)。D挡下坡时,虽然不如空挡滑行危险性高,但因为长下坡时变速箱倾向于高档位低转速行驶,发动机制动效果几乎可以忽略,对给刹车减负还是没什么卵用。
决定自动变速箱如何选档有两个重要的因素——车速和节气门开度,节气门开度可以等效成油门深度或动力请求。车速慢、节气门开度大,变速箱倾向于选择低档位,比如大油门超车,变速箱降挡提高转速,确保加速时动力充足;车速快、节气门开度时,变速箱选择高档位,比如匀速巡航。下坡时,由于重力的作用,几乎不需要踩油门就能满足动力需求,所以对应节气门开度很小,同时车速又越来越快,两个方面都给ECU提供了升档信号,发动机趋向于高档低转速运转。结果就是发动机制动减弱-车速更快-档位升高的恶性循环,还是要不断踩刹车。
所以长距离下坡时,正确的方法是通过手动模式,强制发动机保持低档位高转速,以发动机制动为主,刹车制动为辅的策略来控制车速。
至于应该选几档,认准一个原则:走直线的话,只要选一个你既不需要踩油门也不需要踩刹车的档位;遇到盘山过弯或者坡度变陡,再降1-2挡,帮助你在弯中减速或防止下坡车速过快。
举个例子,跑北京门头沟的妙峰山路,长24公里,落差800多米。我开320Li的8AT,基本以3挡为主,偶尔发卡弯降到2挡,偶尔长直线用上4-5挡。开蔚揽的6DSG,齿比不如8AT密,2-3挡来回用,过弯必用2挡,只有比较长的直道才能用上4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