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人家都爱儿不爱女,只有我大表姐爱女不爱儿,无论儿媳妇怎么做都不能让她满意,口口声声说以后靠我们娟娟,即便靠不住娟娟,我也不靠你们,我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最后她真的给自己挖了个好大的坑,肠子都悔青了…………
大表姐人漂亮,姐夫比她大8岁,就比较宠她,这让她有点儿目中无人的感觉。
本来她也是爱儿子的,小时候宝贝得不得了,见谁都夸她们家玮玮聪明,读书又好。
她女儿才考了个专科。
事情的反转是从玮玮找了女朋友开始的,大表姐不喜欢这个女朋友。
可是玮玮不知妈妈为什么不喜欢女友静静,他都跪下求母亲了,说静静人好,心地善良,让她试着接纳。
大表姐始终不松口。
玮玮偷了家里的户口本悄悄和静静结了婚。
表姐知道了破口大骂,说除非她死,她永远不接受这个儿媳,如果儿子非要一意孤行,她就当没有这个儿子。
玮玮提着行李箱要出去和妻子租房子住,表姐哭得稀里哗啦的,说这儿子白养了,娶了媳妇忘了娘。
她威胁玮玮,敢垮出这个门坎,以后再也不要回来,就是死了也不要他送终。
玮玮跪下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如此容不下静静,静静又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母亲分明就是有意刁难自己。
表姐打电话向娟娟哭诉。说玮玮胳膊肘往外拐。偷摸着和静静结婚了。
娟娟打电话骂了弟弟一顿。责怪弟弟怎么可以因为一个女人抛弃母亲呢!
娟娟站在母亲那边,不愿意和玮玮来往了,除非弟弟听母亲的话离开静静。
静静怀孕的时候,吃什么吐什么,两人都要上班,那段时间静静瘦了很多,玮玮没办法只能打电话问我姐可不可以去帮帮忙跟他们做晚饭。说静静闻不了油烟味儿,
我姐心里就纳闷儿了,大表姐明明很清闲啊!儿媳妇怀孕理当照顾着,她怎么坐视不管呢?大家都知道大表姐脾气不好,我姐不敢说也不敢问她。
我姐也有家庭也要给上班的儿子儿媳做饭,没办法只能让玮玮夫妻俩下班去她家吃饭,这样都能照顾到。
我姐发现静静人很好相处啊,虽然怀孕,但从来也没有挑剔我姐做的饭菜不好吃,来了如果饭没做好,就会帮着端菜盛饭,吃完了收碗擦桌子扫地,玮玮就拖地倒垃圾。虽然人家给了生活费,但是也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让人更纳闷,这样的儿媳妇多好啊!
大表姐家是那种老的步梯房,5跃6层,楼顶还有小花园,还种了很多菜。
没想到遇到旧城改造拆迁,她就搬到女儿娟娟家住,等着新房子分下来装修再搬回来。
岳母到来,女婿自然要表现一番,天天下班买菜做饭,给岳母削水果,带岳母出去吃大餐,逛公园。
大表姐晒出来的照片张张都笑容满面,眼睛都笑眯了,每一条的文案都是我家娟儿和强子带我吃什么,我家娟儿和强子带我玩什么。
一帮亲戚在下面感叹说,还是养女儿好啊!女儿才是小棉袄,有人说女儿好不如女婿好,让自家的女婿们都学着点。
这样吃喝玩乐不到一个月,强子回家就晚了,也没有买菜做饭了,说是公司最近遇到一点麻烦。
乖女婿遇到麻烦,作为丈母娘心里当然也很着急。大表姐就问女婿遇到啥困难了可以说出来,大家想办法共度难关。
女婿声泪俱下说有母亲这句话就够了,资金周转的事儿他自己知道想办法的,还叮嘱娟儿不要受影响,该带母亲出去玩儿该吃的该喝的一样都不能少。
大表姐心里那个感动啊!别提了。多么孝顺的孩子啊!要是自己的玮玮能这样听话多好。
她让娟儿陪她去银行,把定期活期全给取了出来,共计200多万全部交给娟儿,让她拿这钱帮助老公渡过难关。
娟儿说老妈你不留点儿啊!表姐说留啥啊,有你们我还能饿肚子不成。
女婿收到这笔钱,就在星级酒店订了晚餐,他要感谢岳母的厚爱。席间服务生推出蛋糕和鲜花,钢琴公主为她弹起《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和《梁祝》那是大表姐最爱的曲目。
大表姐晒出照片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三姐还在亲友群里感叹,大姐那才叫生活,我们只配活着。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地过着,一晃新房子都下来了,大表姐去领了钥匙,跑了很多家装潢公司,看看哪家的设计理念最适合自己。
女婿说,清水房也可以出租,你花几十万装修租给别人,不怕人家弄脏了吗?多不划算啊!你就在我家住着,省得娟儿老惦记着回去看你,将来玮玮要是搬回来住,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装修就行,这样多划算。
大表姐嘀咕,捐了都不给那个逆子。
就这样装修的事儿就搁浅了!
一晃外孙女都读高中了。娟儿天天早上5点多起来给女儿做营养早餐,那阵起床她总感觉头晕脑胀,而且有点心神不宁的感觉,她感叹自己也老了。
大表姐说她:你老娘还在呢,你有资格说老吗?
那天女婿很晚才回来,在洗手间洗洗刷刷了半天,娟儿让他早点睡,女婿说把衬衫洗好就睡,娟儿说你放哪里明天我给你洗。女婿说你要照顾母亲要接送女儿,够辛苦的了,快睡吧,你要早起呢!
5点半的闹钟响起,娟儿强撑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起来做早餐。丈夫洗衣服的水洒得哪里都是,一个卫生间湿哒哒的,她一边抱怨一边洗脸刷牙,刷完锅里蒸的饺子鸡蛋差不多就熟了。
转身去拿挂在窗户边的拖把,想把地面拖干净,她怕母亲起来踩着摔倒。
没想到地面有洗衣液残留,很滑,她一呲溜仰面躺下去了,脑袋重重地磕在马桶边缘。
大表姐听到娟儿的惨叫声赶紧出来,外孙女赶紧叫父亲说妈妈摔倒了。
娟儿拉着老公的手,让他一定要照顾好孩子,照顾好母亲,说自己恐怕熬不过去了。下辈子还要……
话没说完就断气了!
娟儿走了,大表姐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做早餐,去学校门口接孩子下晚自习。
女婿天天教育女儿要孝顺外婆。说外婆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大表姐本来还担心女儿走了,女婿会变脸,没想到女婿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自己。
外孙女上大学走了。
家里就剩大表姐一个人了!女婿拉着大表姐的手说:妈,你天天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你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给你倒水的人都没有。
我们公司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女朋友,你要同意我就带回来让你看看,不行就算了,我就不谈了。
大表姐想着女婿还年轻,自己终究会老,有动不了那天,一个大男人伺候自己总归不方便。就满心欢喜地让女婿把女朋友带回来。
女婿说女朋友也是离异的,带了个4岁多的男孩。问大表姐介意不,大表姐说傻孩子,你喜欢就行。
女的上门那天,大表姐早早地去菜场买菜,鸡鸭鱼肉虾都挑好的买。
女朋友也乖巧,到家就帮忙摆桌子端菜,小男孩甜甜的叫外婆叫女婿爸爸。
画面和谐温馨。
没过多久女朋友就和女婿扯证搬进来了,来的还有那个小男孩。
小男孩一点儿都不抵触这个继父,就像上辈子就是一家人一样。
从此大表姐就不用买菜做饭了,都是那女的做。
有天吃饭的时候,女的说儿子的幼儿园离家里太远了,想搬到以前的小区去住。那边对应的小学初中也很不错。
女婿说那怎么办?我母亲在这里住惯了。
大表姐说不要紧,我住哪里都行。
没几天就有人来看房子,他们要把房子卖了去儿子幼儿园附近买房子住。
女婿做事向来都有分寸,大表姐也不想掺和。
房子要过户交钥匙了。女的说她带着儿子回娘家住一阵,女婿说去公司住一阵子 ,大表姐没地儿住。
只能收拾好东西去我姐家住,她说住一阵等那边新买的房子收拾好了就搬过去。
我姐说她你干脆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好呗,大表姐说都借给女婿投进公司了。
大表姐在我姐家都住了近2个月了,女婿也没有打电话让她回去。
她打电话给女婿,女婿说公司忙,给了她地址让她打车过去。
大表姐被保安拦住了,说她不是本小区的人,大表姐说我去我女婿家,保安说业主群里没有这个人,你是不是搞错了。
大表姐打电话给女婿,让他老婆出来接她,女的出来了,说不好意思,她不能让她住进去,如果是婆婆,她责无旁贷,可是前岳母,她没有义务为她养老。
大表姐说我借了200多万给女婿呢,女的说那是你们之间的事情,这套房子是我买的,我有权利不让你住……
女儿没了200多万没了,无家可归了!
大表姐垮了,就差没疯了!
我姐看事情严重了,赶紧打电话给玮玮,大表姐还在赌气不见儿子儿媳。
我姐问她,你到底和儿子儿媳有啥深仇大恨啊?
大表姐说儿媳是她初恋的远房亲戚,当初都快结婚了,初恋劈腿了一个富家女把她甩了。
所以她才如此抗拒儿媳妇进家门。
我姐骂她糊涂。
大表姐住院的日子里,都是玮玮和静静替换着照顾,我姐就专门负责送饭。
出院的时候静静把大表姐接回家了。
她和我姐说对婆婆没有爱,只是尽到做儿媳的本分,因为她是玮玮的母亲,她不想让玮玮为难,仅此而已。
人与人之间不牵扯经济,看不透谁是好人。
不生一场大病看不出谁最孝顺。
事儿不可做绝,话不能说得太满。
记住有事与愿违这句话!
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说实话,我父亲曾经咬牙切齿的对我说过:我以后G家生养死脏,我不会指望你,到死我都不指望你,你也没个屁指望,啥出息都没有!后来我父亲重病在危,除了我,没有任何人理他,来看过他!后来再也不说这话了!
记得是有一次我买车,我回家请求父亲帮我借点钱。父亲当时说:我给你借什么钱?我哪有钱?我欠你的?你自己想想你有什么用?大学毕业了,你做出了啥?拿过一分钱回来没?我享过你什么福?你给我回报过什么?你自己好好想想。
既然这样说,我啥话不说,我最小的叔叔从小就送人了,那时他做生意,他自己也没钱,叔叔是找别人帮忙给我借的两万,然后我拿到钱就走了。不到半年,叔叔帮忙借钱的这个人,突然出了意外,急需用钱,于是找我父亲要。
我父亲当时手里有钱,就是不给我还,父亲当时对叔叔说:不要问我要,我不知道,我不管她。自古以来我只听说过父债子还,没听说过子债父还。这个不成气候的,我只当没生过她,没有是处,没有指望,我对她不抱希望。
叔叔没办法,给我打电话,当时父亲那样说我,我叔叔也心疼,叔叔对我说:我真是没办法,我的钱都压在货款上面,不然我给你垫上。你现在能拿出来吗?拿不出我另外想办法。才借不久,我也不知道出现这样的情况,要的这么紧急,我感觉对不住你,我就这么大本事,帮不上你的忙。
我说:没事,我有钱了,本来就准备过几天还给你。我把钱转给叔叔后,我一直没给父亲打电话,他们也不给我打电话,我一直在外面,我不打电话回去,他们从来不给我打电话。后来我一次手机丢了,我重新换号码了,谁都没告诉。
我正在上班,在实验室。门卫有人找我,保安打电话到我办公室,我在实验室,半天才出来。我去到门卫,这个人我不认识,是姑姑派他来找我的,我父亲病重,立马回家。我不认识这个人,我以为他瞎说的,父亲不是一直好好的嘛!再说我姑姑为什么不亲自过来叫我?
我给姑姑打电话确认,是真的,父亲病危,因为我的电话打不通,只好叫人过来找我。后来我才知道,姑姑不亲自过来,是怕掏钱,因为父亲的病,不是几千上万的事情,无论什么人,什么关系,只要是涉及经济方面,都会退缩,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妹。
回到医院,叔叔第一句话就是叫我还他的钱,他帮忙垫付了1000块钱的医药费。叔叔说:快想办法,医院下病危通知书,等你签字,我们订了一个方案,你自己确定。医院下了催款通知,立马把拖欠的费用缴清,我们给担保的,不要让我负责,我反正是没钱垫了,不知道你们干什么吃的,一分钱拿不出来,一分钱没存下。
的确叔叔说得对,不知道父亲干啥去了,大办辈子了,一分钱没存下,真正到了花钱的时候,口袋空空。我把医药费全部缴清,见了主治大夫,用最好的药,用最先进的方案,一切听大夫的。
父亲对我说:没钱,要不采用别的方案!我一句话没对他说!心里特别气愤,因为他的病是喝酒喝坏的,出院后,大夫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喝酒,回去病刚好又开始喝酒。每次我都说:你喝酒我不管你,但是病了不要找我。
那几年是我最苦的时候,刚买房买车,工作在关键时期,特别忙,刚去总部学习,接到家里的电话,父亲生病住院,火急火燎的往家里跑,顾及不了工作。然后刚去印尼,家里电话又来了,父亲生病住院,那几年父亲的病每年复发,我真是抓狂。花钱不说,关键我是没时间,我不回去没人陪床,我在他身边他才踏实。
后来带去上海检查,去第二军医大学检查,三军医大学都去过,后来上海的一位大夫建议,有一种新型药,专门治肝保肝,只有M国的最好,我托朋友帮忙买回来,自从吃上那药,没有复发过,没有住过院,但是父亲照样喝酒,快十年了,没有什么反应。
我常常说:父亲当初对我把话说那么绝,后来自己做不到。尤其在家当着那么多人诋毁我,我心里肯定是有心结的。凡是说不指望儿女的父母,都是没有本事,没有出息,没有骨气的,有本事的人,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他们与其说还不如自己做,从内心来说,我是瞧不起这类父母的!
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女儿把中风偏瘫的刘大妈送到了养老院,刘大妈给儿子打电话说她想去儿子家养老,儿媳妇拒绝了,说:是您自己说养老靠女儿、靠养老院,不指望我们的。刘大妈想起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后悔不已。
刘大妈有一儿一女,刘大妈50岁那年老公突发心脏动脉夹层去世了,刘大妈痛不欲生,好在女儿已经参加工作,减少了她的经济压力。
刘大妈原本想要好好享受退休生活,却因为老公的意外离世让她再次走出家门打工:每次看到空荡荡的家里,少了老伴的身影,刘大妈就在家里待不住,只好白天出去拼命工作让自己劳累,回家后才能睡着觉。
女儿大学毕业后嫁给了大学同学,女婿工作也不错,两人婚后贷款买了房子。
儿子因为学习成绩一般,考了个“3+2”,老伴去世那年,儿子正在念大专。2年后儿子毕业找了个销售的工作。
外孙出生后女儿让刘大妈去帮自己带孩子,说她不放心婆婆带孩子。
刘大妈想起自己当年就是和婆婆处得不愉快,她很理解女儿的心情,就同意了女儿的要求去帮她带孩子。
儿子大坤却不乐意了说:妈,你去我姐家住着,我咋办啊?没人管我吃饭了。
刘大妈说:你都上班了还得用我做饭?你姐比你更需要我,你自己在家想办吃饭吧。
大坤说:那你和我姐说声,我晚上也去她家吃饭吧,反正都是你做饭,不差我这一口饭了。
去姐姐家吃了一个月的饭后,大坤就觉得姐姐和姐夫不待见自己了,姐姐嫌弃他自理能力差,教育他要自己学着做饭、洗衣服照顾自己,不能总是靠母亲照顾他。姐夫也在旁边帮腔说他这是“啃老”。
大坤却不高兴了:我就来吃顿饭就啃老?你们让咱妈帮你们整天带孩子就不是啃老?现在请个保姆一个月好几千块钱,你们给咱妈啦?
姐姐不高兴了:你每天在我家白吃白喝我都没意见,你还说我啃老?你不啃老你别来我家吃饭了?
大坤火大的要带着母亲回家,母亲却让大坤自己回去,她要帮姐姐带孩子,大坤气哼哼的自己回家了,每天晚饭要么点外卖要么在楼下的一家小面馆吃碗面。
一来二去大坤和面馆的服务员田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他和刘大妈说了这事,刘大妈却不同意,嫌弃田钰是农村的,说田钰和大坤恋爱就是为了城.市户.口。
大坤却说他的爱情他做主,刘大妈让女儿给弟弟介绍女朋友,女儿却说自己身边都是大学毕业的女孩,人家看不上大坤的学历,大坤听了后很生气,觉得姐姐看不起自己。
刘大妈开始托人给儿子介绍女朋友,却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刘大妈觉得很为儿子的婚事操心。大坤却根本不理会母亲的烦恼,一直和田钰快乐的恋爱。
后来,刘大妈遇到一个以前的老同事,老同事说起自己的女儿,正好比大坤大了三岁,刘大妈就动心了,她知道这个同事的家庭条件也不错,早早就给女儿置办了婚房,自己老公去世后给儿子买房的事也就搁置了,如今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给儿子买房压力太大。
刘大妈就和老同事提出让两个孩子见一面,老同事见过大坤觉得大坤人长得帅气也就同意了。
刘大妈担心大坤不肯和女孩见面,就和老同事约定假装偶遇:俩人各自带着孩子在餐厅见面。女孩对帅气的大坤非常满意,加上大坤因为多年的销售工作,说话办事进退得体,让同事母女很满意。
等刘大妈和大坤说了“偶遇”真相后,大坤立刻就拒绝了。他带着田钰见了刘大妈,说他爱田钰要娶的人也是田钰。
刘大妈说,如果他和田钰结婚家里没有婚房、她也没有钱给田钰彩礼。大坤让刘大妈把自己这几年的工资给他,他用来娶田钰。
刘大妈说,她把大坤的钱让姐姐和姐夫给他里财去了,大坤给姐姐打电话让她把自己的钱拿回来。姐姐却支支吾吾地说,钱都买了长期里财现在拿出来就损失利息了。
大坤急了找到姐姐家,在他的一再追问下,姐姐才说了实话:姐姐和姐夫想换了大房子,因为首付不够就找刘大妈借钱,妈就把他钱借给自己买房子了。
刘大妈本不想动儿子的存款,但是女儿和女婿说都说将来他们买大房子也是为了将来给刘大妈留个房间养老,毕竟儿媳妇养老不如女儿养老靠谱。
女儿又说现在大坤一时半会也不能结婚,自己先借他钱周转下,等自己提了公积金后就有钱还给弟弟了,这样自己能省下好大一笔贷款利息。
女儿抱着刘大妈撒娇说:妈,我是您亲生的女儿自然和你亲;您儿媳妇却是别人家的孩子,能有我和你亲?
刘大妈想想那些鸡飞狗跳的婆媳关系,再想想儿子执意不听自己的话要娶田钰,她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存款和大坤的存款80多万都给了女儿。
大坤面对这个局面也无可奈何,他只好和田钰说了这事,商量田钰结婚能不能先住到自己家里,等姐姐和姐夫还钱后再买房子单过?
田钰听了也没啥反对意见,只是说:养儿防老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家也是我弟弟给我父母养老,你家你给你妈养老也应该的。
大坤和田钰婚后就和刘大妈住在了一起,刘大妈因为经常要去女儿家帮忙带外孙,婆媳之间相处的虽然疏离但是也相安无事。
很快田钰就怀孕了,大坤和田钰就向刘大妈提出来等她生了时候让刘大妈伺候月子、帮忙带孩子。
结果女儿也跟田钰前后脚的怀了二胎,刘大妈思来想去决定去伺候女儿,让田钰把她娘家妈叫来伺候她月子,还说自己不了解田钰的喜好,田钰自己的妈伺候她会更周到。
田钰就不高兴了,说:妈,你都把我姐的孩子带大了一个了,亲孙子您不带去带外孙?孙子亲还是外孙亲?
“你把大坤的钱都给姐家买房子了到现在姐都没还我们钱,您现在还不帮我们带孙子?将来您要养老时候你不还得靠大坤这个儿子?”
刘大妈很不悦地说:大坤借给他姐的钱是他的婚前财产,和你没关系,你也别惦记着。我将来养老靠我闺女也不指望你们,最不济还有养老院。
婆媳之间第一次打破了表面的和谐,闹得不欢而散。
田钰做月子时只好把自己母亲从老家接过来照顾自己,田钰母亲很不适应城市生活,等到她坐完月子就想回家,可是又不放心田钰一个人,本想坚持到田钰儿子一周岁时回家。
没想到在田钰儿子丁丁8个月的时候,田钰父亲在田里干活时摔了一跤造成尾椎受伤,母亲只好回家照顾父亲。
大坤和母亲商量回家帮忙带丁丁,让田钰继续上班,要不然靠他一个人上班养家负担太重,将来买房子的计划又要往后推了。
刘大妈却说:买什么房子?你们俩赚的那么少,将来家里这套房子给你们两个人,你姐和她婆婆关系也不好,我不帮忙她就没法上班了。你就让你媳妇辞职在家带孩子吧。
大坤说“妈,你这太偏心了,我姐要上班,我媳妇不上班?为啥你不让我姐辞职?”
刘大妈理直气壮地说:你姐一个月挣1万多块钱,你媳妇一个月才几千块钱,请保姆的钱都不够,她还不如辞职在家带孩子呢。
田钰听了这话虽然生气,可是也没办法,但是却想办法找了个熟人的房产中介店,允许她带孩子上班,只是底薪极少全靠提成。
田钰得知婆婆要把房子给自己两口后就催着大坤去和刘大妈办理过户手续,可是刘大妈却找各种理由一拖再拖。
原来,女儿得知她要把房子给弟弟后,就阻止了她,说一旦她把房子过户了后,万一大坤和田钰将来不孝顺她,她就没办拿住大坤两口子了。
田钰催了几次婆婆办手续被拒绝后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只是把大坤所有的工资都攥在手里,自己带着孩子努力工作,两口子攒了点钱后,利用她做中介的机会找了套合适的二手房买了下来。
为了省钱,田钰没有过多的装修,只是收拾了下卫生就带着孩子和大坤搬离了刘大妈家。
女儿看到弟弟一家搬走了,干脆让刘大妈把房子租出去住进了自家,说租金刘大妈攒着将来养老。
刘大妈觉得这样也挺好,毕竟自己手里有钱心里就有底气。
在女儿家住久了后,难免的就要帮忙贴补下女儿一家,刘大妈觉得自己已经和儿子媳妇闹得生分了,自己帮女儿女婿带大了两个孩子,平日里又从经济上帮衬女儿,自己将来的养老就靠女儿了。
女儿也经常表示她会给自己母亲养老,等自己退休后就陪着刘大妈去游山玩水,给母亲洗衣做饭。
刘大妈65岁那年,她正在闺女家洗碗,突然觉得半边身子发麻,手里的碗没拿住掉在地上,等女儿听见响声过来一看,刘大妈说话有点不利索了。
女儿把她送到医院一检查是脑血栓,她给大坤打了电话说是母亲住院了,让他赶紧过来。
大坤赶过来后就陪着刘大妈,姐姐说第二天她有个重要的会没法请假,晚上就回去了,直到第三天下班才去医院。
大坤说在自己伺候母亲大小便,母亲一直不好意思,让姐姐留下照顾母亲,姐姐说家里两个孩子离不开她,白天单位又不能请假,只好请了个护工照顾刘大妈。
一个多星期后医生说刘大妈可以出院了,只是回家要坚持锻炼,刘大妈虽然能说话但是有点含糊不清,右手和右脚也不能自由活动。
姐姐说不能把刘大妈接回自己家,母亲大小便不能自理和女婿住到一起不方便,姐姐说让母亲回自家住,请个保姆照顾。
结果刘大妈和保姆一直处不来,连续换了7、8个保姆后,姐姐提出把刘大妈送到养老院,刘大妈不想去养老院,可是女儿说她要上班、带孩子没办法照顾母亲。
刘大妈没办法只好给大坤和田钰打电话,说自己不想去养老院,想住到他们家去。田钰拒绝了,说:是您自己说养老靠养老院,不指望我们的。
刘大妈无奈之下只能住到养老院,养老院里1个护工照顾8个老人,虽然简单的吃喝能够得到保障,可是没有护工根本顾不上陪她做康复训练
晚上有的老人又哭又喊,吵的刘大妈也睡不好,白天养老院不断有家属来探视,她也不能好好休息。
加上养老院经常有老人去世,这对刘大妈的精神也是一个磋磨,没有一个月刘大妈就瘦了10多斤。
她又哭着给儿女打电话,女儿说要上班实在自己无能为力照顾她,让她慢慢适应后就好了。
大坤接到电话后和田钰一起去了养老院,田钰看到婆婆才一个月就瘦了那么多,两个眼睛大大得黑眼袋一点精神都没有。
她于心不忍,就和婆婆商量说:妈,要不你回家,我们再给你找保姆伺候你?但是你不能总挑剔保姆,要不然真的没办法了。我也要上班,我和大坤的房贷还有丁丁的学费都需要钱。
刘大妈看着田钰,突然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
田钰有点蒙,说:我一个月挣4、5000块钱吧。您问这个干什么 ?
刘大妈小心翼翼的说:我把我的工资和房子的租金一共7000块钱都给你,你辞职照顾我吧。我好好听你的话,你做啥我就吃啥,不给你添乱,你看行不行?
田钰看着婆婆眼里的那抹祈求的神色,有点不忍心拒绝,但是想到婆婆以前的出尔反尔,她有点不确定。
她知道照顾一个病号的辛苦,再说天长日久婆媳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加上家里的大姑姐也不是省油的灯,她迟疑了。
刘大妈赶紧说:我这次一定说话算数,我把工资折给你,租金也让租客打到你的账户上。
大坤把田钰拉到一边,恳求妻子能接受自己母亲的建议,说:我知道你为难,毕竟以前我母亲做的事我也看不惯,可是她如今这样子实在也可怜,小钰算我求你,我一定努力挣钱让你和丁丁过好日子。
田钰想了想答应了婆婆和丈夫的请求,随后他们把刘大妈接回了自己家。
刘大妈在家一改往日的脾气,对田钰很是客气,田钰给她安排的康复训练她也咬牙坚持,慢慢地手脚越来越灵活,吐字也越来越清晰了。
大姑姐看到弟弟和弟妹一家不计前嫌照顾母亲,每个月给田钰1000块钱,算是给母亲的生活费,还主动提出让母亲把家里的房子过户给大坤。
回到题主的问题:
父母的养老在多子女家庭还真的要靠所有子女的齐心协力,而不是把这副重担单纯放在某一个子女身上。父母在自己身强力壮时经常会放话说:我将来养老不靠儿子(女儿)儿媳妇(女婿),其实,真的到了垂垂老矣的那一天,还要指望儿女从生活照顾、经济保障上一起努力,才能让父母有个幸福的晚年。尤其是父母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更是需要儿女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如果只靠一个孩子或者是独生子女的老人,养老院或许是唯一的选择。所以,父母在身体康健时一定要处理好和子女之间感情、经济关系,尤其是养老这事不能提前说过于硬气的话,免得老了以后拉不脸来“认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人一定要未雨绸缪,不能把话说满,不能把事做到没有回旋的余地。“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句话适用于朋友之间,也适用于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之间。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的老子就说过这牛皮烘烘的话。
八十年代初,已经没有了大集体,农村可以各种经营了。我把我家的土地,换到宅子旁边,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桔子树,大约二百来棵吧,当时我们那里种桔子的不多,价格不错,价高的时候有一元钱斤,一年能弄个几干元,树虽是我种的,可我当时还未娶老婆,没成家,种的桔子树就归我老子“所有了”。等我结婚分家了,自己辛苦搞的几千元,也交在老头子手里,没分我一毛,桔子树也没给一棵,分家,分了一个煮饭的锅,我父母把我分到贫困线上,奔跑了几年,我真正的白手成家,钱包比脸还干净。有什么办法,我命都是父母给的,身外之物,父母要据为已有,就由着他们吧,六七十来岁了,手里有钱,也没要我们拿.钱.了,也是好事。那些年二位老人过得比我们好,那时侯人民币值钱。一年好几干元进賬,自然底气足,老头子在外,蓬人就吹:我们年老了,不要儿子养,百年后儿子甩手做孝子就成。
世事无常,天有难测风雲,几年后,种桔子的多了,桔子烂大街了,物以稀为贵,桔子多了没人要,有时白送给人吃,还问:酸否,酸的活“NO”。二老赖以生存的财路,就此彻底断了,但我父母身体还健旺着呢,需要我们给钱养老],好在他们生了仨儿子,我们哥仨尽量满足二老的要求。晚年过得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我老娘,有钱的时侯,总是不知节制,鸡鸭魚肉,胡吃海喝胖得很,我们说她,不听,最后高血压中风了,四年,儿媳照顾着,每天洗不完的衣裤,尿不湿不愿用,抓着掷了。你把她放床上,她要到椅子上去,折腾得很,一不顺心还骂人。每个人被骂了,但也有例外,我父母从来没骂过我老婆,我那二货是本份女人,对我老娘,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我建好新房,将老娘按排一间房间,有人说:你老娘这样了,死在新屋怎么办。我老婆说:没关系啊,老娘给我守家了,放老屋,终了,到时还要请上堂又费劲。我父母百年,咽气时只有我俩口子送终,说实在话,我和我老婆比较木讷,父母能动时不知道花言巧话哄着,自然不被父母看重,待见,但父母需要伺候时,我们就成了他们最需依靠的人了,在我家不愿走了,说死也要死在我家,,,。
奉劝那些说自己老了不需要儿子,媳妇伺候的老年朋友,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要儿子伺候是儿子的义务和责任,媳妇伺候你,是把你当亲人,家人了。不要有俩钱,就牛气冲天了,人有旦夕祸福,万一来个不治之症,你再多的钱给了医院,到时靠谁?你自己能爬进棺材里去?。
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说这种话的人也包括我,可能还没到需要养老的年龄和地步,所以有时说这些不痛不痒的话,好像自己很棒很牛逼的样子,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儿女养老照顾的时候,肯定不会这么说了。
就说我爸爸,他五十几岁的时候,经常在我们面前显摆自己多么牛多么能耐,说以后老了不需要我和弟弟们养老。我听了不屑一顾,吹牛吧,等你到老的那一天恐怕得求我们给你养老。事实证明,我爸爸真的老了的时候,打电话哭着喊着让我给他养老,说如果我不管他的话,他就不活啦!我的心呀一下子就软了,咋能不管啊!于是我和弟弟商量好坐火车回家把爸爸接到我家,父亲高兴坏了,就像一个在幼儿园的小孩子等待父母来接他回家。
所以我说,当父母的千万别在儿女们面前说这种令人伤心的话,也不是儿女们不管你,干嘛说让人听了不开心的话呀!有时候吧,当父母的人确实让自己的儿女们感到寒心与无奈?如果你们到老了的一天,真的不需要儿女们给你养老吗?你能做到吗?
每个人都是这样,年轻气盛、身体好,什么都不是问题!说的话口气冲也欠考虑!等到年龄大了的时候真有些傻眼的感觉。比如我,还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总以为自己不会老,可是年龄却一天比一天大,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再有一晃二晃慢慢就老了。
至于那些经常说:不指望儿子、儿媳妇养老的人,现在什么样了,我真的不知道?也许有人欢喜有人愁!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趁着还没老,养好身体健康!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手里有养老金、有自己的老窝,珍惜自己的老伴!没有老伴的人也不要悲观!人生的路上总有风雨相伴的时光,一个人也要活得精彩!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那些说老了不指望儿子儿媳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王姨一直在闺女家给带孩子,对自己的孙子不管不问,还扬言跟儿媳妇说老的时候不用她伺候,结果自己打脸了!
王姨有一儿一女,她49岁那年老公生病去世了,留下他们娘仨,好在俩孩子都大了。
当时她大闺女在市场里给别人卖服装。小儿子大学毕业,留在了沈阳,已经参加工作了。王姨在一家刷车场打工,维持生活。
过了两年,王姨的闺女结婚了,跟王姨在一个市里。要生小孩的时候,闺女让王姨去给她伺候月子,说是跟婆婆在一起不习惯。
王姨想着闺女坐月子,当妈的去伺候也应该的,毕竟跟妈在一起比婆婆方便。
于是王姨跟店里请了一个月的假,去伺候闺女坐月子。
月子里王姨的亲家母也去了,她们俩人一起照顾闺女月子。俩人分工明确,王姨照顾闺女和孩子,亲家母负责做饭,收拾屋子,洗衣服。
闺女满月了,王姨要回去上班了,这时候王姨的闺女说:“妈,你别去上班了,我上班,在这给我带孩子吧。”
王姨说:“你婆婆也不上班,让她带孩子,你上班就行了。我得上班,你弟弟还没结婚,我得挣钱给他娶媳妇呢!”
谁知道,王姨的闺女说:“我信不着婆婆带孩子,你帮我带孩子,我上班挣钱,一个月给你点钱行吧!”
王姨也希望闺女上班,因为她姑爷就是个厨师,每个月挣个工资钱,他们还要还房贷。这回有了孩子花销更大了,要是俩人挣钱的话压力会小一些。
但是闺女不想让婆婆给带孩子,王姨也心疼闺女,就这样她把工作辞掉了,留在了闺女家帮带孩子,做饭,做家务。
王姨的儿子已经谈恋爱了,他大学毕业后在沈阳一家公司上班,女朋友赵琳是他的大学同学,也是跟他一个市的。
他们在沈阳租的房子,就像过日子一样,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家做饭。俩人本想着过几年再结婚的,没想到赵琳意外怀孕了。
俩人商量着不要这个孩子的,但是赵琳的妈妈不同意意。王姨也觉得早晚都得结婚,既然已经怀孕了,那就结婚吧。
赵琳家要求在沈阳买房子,但是沈阳的房价那么高,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
赵琳妈妈考虑到王姨家的情况,后来她们给拿了10万,王姨拿了12万,花了22万首付,给他们买了一套二手房。
房子买完后就在张罗结婚了,因为买的二手房,也不用装修,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家电家具都是原来的,也没买新的。
要看日子结婚了,王姨问赵琳家里要多少彩礼。赵琳的父母跟王姨说:“我们看中的是你儿子这个人,你家的情况我们也知道,彩礼你就自己看着给吧,反正给多少都是他们俩的。”
那时候一般彩礼都是八万块钱,王姨却只给了赵琳四万块钱彩礼,赵琳父母什么也没说,他们给了赵琳五万块钱陪嫁。
就这样,王姨的儿子结婚了。王姨也了了一桩心事。
赵琳结婚后也没有在家养胎,她一直上班,王姨也没去照顾她,还是在闺女家给带孩子。
赵琳怀孕八个月的时候,王姨还一直没去儿子家。这时候王姨的儿子着急了,他给王姨打电话说找琳快到预产期了,让她早点过来。
王姨跟儿子说:“你姐现在自己开店了,天天忙没时间在家,孩子又不跟他奶奶,我晚几天再过去吧。”
赵琳的妈妈是老师还没退休,她也没时间过去,所以整个孕期,赵琳都是自己一个人。
王姨是在赵琳预产期前几天才去的,她去的第二天,赵琳就生了顺产男宝宝,王姨很高兴,嘴里还说:“我孙子就是等着我呢”。
王姨伺候儿媳妇月子,赵琳的妈妈要上班没时间来伺候她,就给外孙子包了一万块钱的大红包。
赵琳满月的第二天,王姨就要回闺女家,儿子让她留下来帮着赵琳照顾孩子。
王姨却说:“不行啊,你姐家孩子不跟他奶奶,我走这一个月孩子都上火了,一个月病了两回了。”
赵琳也不好意思说让婆婆留下来,就这样王姨不管孙子和媳妇,回到了闺女家给带孩子。
赵琳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是很生气的。她跟王姨的儿子抱怨说:“明明你姐有婆婆帮着带孩子的,是她们不愿意用人家帮忙带的”。
再说你妈妈都帮你姐带那么长时间孩子了,我们家孩子还这么小,也应该帮我们带一带吧。”
王姨的儿子也知道是自己妈妈做得不对,但是又不能当着媳妇的面说妈妈,他只能劝媳妇,别生气了,他去跟妈妈说一说。
赵琳也不想自己老公为难,她也就抱怨一下,没再说什么,王姨走了她就一直自己带着孩子。
转眼,孩子快五个月了,赵琳的产假快休完了。她跟老公说:“我产假快休完了,你让妈妈过来帮我们带孩子,我去上班。”
王姨的儿子就给她打电话说了这事。没想到王姨还是那套话,她说:“我不能去你家,你姐家孩子她婆婆带不好,我走了孩子肯定不行”。
王姨的儿子说:“妈,我知道我姐家孩子是你一手带大的,你走了孩子肯定能上火,但是你要是不来我媳妇就上不了班了。
你也知道,我上班一个月就挣五六千块钱,还得还房贷,一人挣钱三口人花,媳妇不上班我压力很大啊!”
王姨跟儿子说:“你先让赵琳辞职在家带孩子,等你姐家孩子再大点上幼儿园了,我就去给你们带孩子,到时候再让她上班。”
王姨不肯来给带孩子,没办法,赵琳只能辞职在家带孩子。王姨儿子一个人挣钱还了房贷,剩下的钱根本不够家里开销的,赵琳的妈妈心疼女儿和外孙,经常给她们钱。
赵琳妈妈也生气,说亲家母不应该只帮闺女带孩子,儿子条件也不好,应该多帮帮儿子才是,况且闺女还有婆婆。
王姨不肯来儿子家帮着带孩子,他们都很生气,但是也没办法。
赵琳自己在家带孩子,孩子在10个月的时候得了肺炎,大夫说必须住院。孩子太小每天要打针,赵琳自己根本忙不过来,那段时间孩子爸爸工作又忙,也没时间请假陪孩子住院。
赵琳就给王姨打电话说:“妈,孩子得肺炎了住院了,我自己忙不开,你能不能过来帮我带几天”。
王姨说:“你姐家孩子这几天也感冒了,天天在医院挂吊瓶,我走不开呀!你让李扬请几天假吧”。(王姨的儿子叫李扬)
赵琳说:“李扬最近工作忙,他天天加班,公司根本不给假的。”
这时候王姨又跟赵琳说:“要不你让你妈妈请几天假,过去陪你吧,我这边走不开呀!”
听到王姨这句话,赵琳当时就发火了。她跟王姨说:“我妈是老师,不能随便就请假的。再说姐家孩子生病,她公公婆婆不是都在家么?怎么离了你还不行了。
我天天自己在家带孩子,你帮没帮过我一天,你这样老那天还指不指望我们养你了”。
没想到王姨电话里直接跟赵琳说:“你放心,我老那天不用你们伺候,到时候你姐能管我。”
听到这话,赵琳气坏了,也不管礼不礼貌了,当时就把电话挂了。挂了电话赵琳又给李扬打了电话,跟李扬吵了一顿。
但是不管怎么吵,孩子住院总得有人陪呀,没办法赵琳只能让妈妈请了几天假过来陪她。
当时赵琳心里就发誓,以后婆婆有事的时候她肯定不会管的。
孩子一点点大了,王姨闺女家孩子也上幼儿园了,但是王姨也没有去儿子家帮带孩子,还留在闺女家给接送孩子。
赵琳不指望婆婆了,她自己带着孩子,还在网上找了份兼职在家干,每天不耽误照顾孩子,也能赚点生活费。
赵琳想着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她再找工作。
王姨在闺女家,有一天中午她睡醒午觉,发现自己半边身子僵硬不能动。她以为是自己侧身睡觉时压到了,缓会儿能好。结果过了一会儿还是不行,她就给闺女打了电话。
这时候她发现,自己说话也说不清楚了,闺女带着她去医院,一检查说是脑血栓,需要住院。
王姨的闺女给她办了住院,她给弟弟李扬打了电话,说妈妈得脑血栓住院了。
李扬接到电话后,给赵琳打了个电话,说了这事,然后就从单位请假开车回来了。
赵琳虽然生婆婆的气,但是李扬毕竟是儿子,她没有权利阻止李扬回家看妈妈,所以她也没管。
李扬回来后一直陪着妈妈在医院,他姐姐可倒好。看李扬回来了,说店里忙,第二天没来,去店里开店了,晚上关门才来医院。
王姨李扬只请了一个星期的假,这时候大夫说王姨可以出院了,他们给王姨办理了出院手续。
可是问题来了,脑血栓恢复需要过程,王姨自己还不能生活。李扬的姐姐说她忙没时间照顾妈妈,李扬又不能一直在家照顾妈妈。
这时候李扬就想着把妈妈带到沈阳家里,他来照顾也方便些。
于是李扬就给赵琳打了电话,想征求赵琳的意见。赵琳告诉李扬:“你是儿子,照顾妈妈应该的,但是你要带她回来,你自己伺候别指望我。”李扬答应了,就这样李扬把王姨带到了自己家里。
李扬想得挺好。他早晨等妈妈吃完饭去上班,中午休息回来给妈妈做饭,晚上下班回来再照顾妈妈。
但是现实可不像他想的那样,首先他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回来做饭时间根本不够用,他基本天天下午回来上班都迟到。
再一个脑血栓需要锻炼,可是等他下班回来再做完饭,已经黑天了,王姨每天都不能出去锻炼。
李扬正愁的时候,赵琳跟他说:“你以后中午别来回跑了,一共就休息那么一会儿,在单位歇会儿吧!我做饭时给她带点吧!”
赵琳也是心疼自己的老公,他每天要上班,中午休息那么一会儿要跑回来做饭,晚上回来还要洗衣服做饭,一天忙到晚不得闲。
虽然赵琳很不情愿给婆婆做饭,但是想想为了老公她只能忍了。
就这样,李扬中午不回来给妈妈做饭了,都是赵琳做的,白天她还会用车推着孩子,带婆婆到楼下去锻炼锻炼身体。
王姨看着儿媳妇,每天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她。在想想自己没帮媳妇带过孩子,还说老了不用媳妇伺的话,王姨觉得很惭愧。
她对赵琳说:“以前都是妈做的不对,一点没帮你们,还对你说那样的话,难为你还能对我这么好,以后我在家帮你们带孩子,你去上班。”
赵琳说:“我是很生你气,我伺候你也是不想看李扬太辛苦,其实我心里也不愿意只是没办法。”
虽然赵琳这样说,但是王姨也很感动了,毕竟是自己做的不好,儿媳妇还能对她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王姨恢复得很好,过了几个月后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在家里能帮着衣服,做饭,让赵琳去上班。
楼主提问:那些说老了不用儿媳妇伺候的,现在都怎么样了?
回答:王姨是曾经说过这话的人。但是后来自己打脸了,因为生病的时候还是儿媳妇伺候的。现在一家人挺好,都不计前嫌和和睦睦的。
总结: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对儿媳妇说过这样的话,结果到头来都打脸,老了病了还得指望儿媳妇伺候。
所以说人不要说过头话,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作为老人,对儿女一定要尽量做到公平,不说做的绝对一点不差,但是也不能差的太多,只对一个人好,伤了其他儿女的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