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我在成都上海都是租房住,我说说最近几年的情况。

我女儿大一的时候我带儿子随她来成都生活的,我租的房子2室一厅,共计有89个平方米。

女儿大四了,住了近4年,最近房东把我搞烦了,买下她的房子我没钱,搬家又太累了,我从陪读开始搬了4次家了。

最近几乎隔两天就有人来看房,带来看房的又不是同一个人,在门外嗙嗙敲,又不说话,吓得你汗毛都要立起来,我感觉这样很没有礼貌。

我女儿儿子不在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家,被他这样一搞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无比烦躁。

她这套房子为啥那么多人看呢!

楼层比较好在11楼,采光比较好,双南,装修还算干净,不挑剔的可以拎包入住。

房子位置也好,2条地铁线路,公交站都不远,医院菜场超市都在周围。

距离不到10分钟有小学初中幼儿园。周边配套设施很成熟的。

这种房子只要房东挂出去,是不愁卖的,无非就是价钱问题。

再来说说上海的情况,我有3个房产中介的微信号。都是陆家嘴的小中介,都是干了10多20年的夫妻老婆店。

有两家是中介和家政一起做的。

看他们发得最多的就是卖房信息和租房信息。

就发卖房租房信息来看,去年下半年快到年底那两个月发的卖房信息是最多的。

经常会有房东急售的字样。

今年过完年,正月的时候发租房信息最多,这几天3家人要嘛没有更新,要嘛发1条2条。

不像去年下半年,天天10几条。

说明什么呢?

他们没有新房源出售,也没有多少空房子出租。

上海属于国际化都市,很多父母只要有能力,都会支持儿女去一线城市发展。并且都希望在大城市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天天吼着说想回农村的那些人,是他们城里有房,乡下有地,他们无所谓,进退自如,他们也不担心儿女孙女上学的事情,人家早都准备好了。

像我们这种啥也没有的人,还在苦苦挣扎着,说得好听退回乡下自给自足,你去问问还有几个人会种地,会犁田,会插秧。24节气歌有几个会背。

你问问他们一年四季那个季节该种啥?都懂吗?吃得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吗?

镇上的人都往县城里跑,县城里都往市里跑,市里往省会跑,省会往一线跑。你有钱会去镇上买房子吗?

在镇上有套房子的男生和在市里有套房子的男生,其他条件相当,你说丈母娘选哪个?

结婚成家就会有孩子,有孩子就要读书,家里有老人就得进医院,谁能敢说自己一辈子不生小毛小病的。

所以配套设施成熟,地段好的房子还是抢手的。人家不愁卖。你爱买不买,不买人家出租。

大把和我一样在成都上海买不起房子的人,你去问问看他们想回农村不,他们想不想在城市有套房。

反正我做梦都想。我不想天天为房东还房贷,更不想频繁搬家。

房东一个不高兴卖房子,我就得收拾起我的几件破衣服破棉被,以及锅碗瓢盆灰溜溜地滚。

未来的亲家,我儿子勤劳善良,高大帅气,就是没钱也没房更别提彩礼,啥也没有,你女儿会嫁我们家吗?

有房才有家,有家才有安全感。

题主问: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有钱的该买还会买,买不起的始终买不起。

真正告诉你说喜欢田园生活,喜欢到处租房住的人,都是有钱人,他们不差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刚需族该买还得买,别听有钱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多看看《乔家大院》,《大宅门》这样的电视剧你就明白了。

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谢谢邀请,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在城市买房,事实证明,不会,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农村更自由 更安全

疫情期间,每个小区都封闭,采购都是统一采购,每天就待在家里,条件好的住房有100平方,但是很郁闷,很压抑,成天郁郁寡欢,就是吃吃睡睡,心里素质差的迟早都要出问题。

农村就不一样,活动空间大,人口基数小,还可以种花钓鱼等休闲娱乐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二:疫情过后,没有收入,断供潮汹涌

我的好多同学都是月供,本来上班工作还可以,满足月供一点问题没有,但是你架不住没有收入,关键是几个月没有收入就鸭梨山大 ,后天国家提供救助,允许疫情期间延期,否则还有不少人断供。

三:消费更谨慎,购房大宗消费更理性,退潮之后才发现,谁在裸泳。

我记得2020年,全国疫情大范围爆发期,花钱如流水的我就各种借款的逾期,信用卡,360,有钱花,花呗,借呗,微粒贷,哪个时候可以说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以前因为有收入,还可以应付过来,还进去马上就可以贷款出来,疫情期间,这些平台来个釜底抽薪,只管催债,还进去减少额度,根本不能贷款出来,加上没有收入,退潮之后,发现我在裸泳

[捂脸]

综上所述,又根据身边朋友投资意向,发现一窝蜂在城里买房是不切实际,还有全国好多楼盘都在降价,足以证明这一点。

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不会。

因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

因为疫情,大多数人都没钱,

因为疫情,大家会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

当今社会,谁在城里买房不代表就是有钱人,相反,如果在农村发展得很好,可比城里舒服多啦。

我们老家的村里,现在生活的舒适度就一点也不亚于城里。村里建了一个公园,老人和小孩经常去遛弯,年轻人每天边去地里干活边呼吸着天然氧吧输出的新鲜空气。

地里种的是各种水果,每年大丰收时,也是年轻人最忙最赚钱的时候。

现在卖水果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以前卖水果时,还得等大车过来一车一车的来回拉,现在是开直播卖,有的卖得好的能挣百万,可比在城里打工强。

村里的房子都是自家盖的小二楼,装潢的好点,住上很舒服的。城里的房子都是高楼,坐电梯还有辐射和危险。

我觉得‬疫情‬后‬,人们‬肯定‬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了‬不一样‬的思考‬,以‬舒适度‬最大化‬来‬决定‬,不一定‬会‬在‬城里‬买房‬。

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花千万大几百万在大城市买个小房子,光还房贷就得一辈子吃苦受累,几房子太小还不能接父母到身边住。看来不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是不应该在大城市买房子的。

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会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拼了命往大城市,特别是新一线城市挤,这部分人主要是七零后和八零后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受够了凋零的四五六线城市的苦,打破头也要供孩子进入大城市。而且伴随老龄化,大城市健全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医疗措施,会吸引退休人群大面积涌入城市。

还有一部分人会从城市出来,进入城市周边农村,这也倒逼国家对农村土地进行新一轮改革。话题太大了,稍后有机会单说。就说这三年疫情,大家看明白了,无论是疫情还是战争,还得是躲在农村最安全。城市人再次掀起上山下乡热潮是大概率的事情。

疫情过后大家还会一窝蜂地在城市买房吗?

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大家对预期不看好,会反思这样累死累活过一辈子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很多观念会发生质的改变。不再会一窝蜂在城市买房。看看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就会很清楚房地产未来的走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