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公家地里豁上个腚,自留地里豁上个命。
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看到这个问题,我仿佛又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1975年,高中没有毕业,我就响应党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去了。
我下乡的那个地方是台儿庄区,泥沟公社,吉东大队,这个地方基本属于“三无”村庄。既:没有来水,也没有电,更没有煤。生火做饭,冬季取暖都是烧柴火。从公路到这个村大约有三里多路,基本上都是土路,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这个村给我的整体印象就是一个字“穷!”生产资料比较落后,连一台像样的拖拉机都没有,更谈不上农业机械化了,下地劳动,全都是手工作业。生活上来讲用一个字“苦!”家家户户,顿顿吃的都是地瓜,高粱煎饼,腌制的咸菜和萝卜干是他们的家常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桌上几乎见不到猪肉。
文化生活我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枯燥!”一个公社只有一部放影机,一部电影要在十里八乡轮流着播放。为了消磨时间,改善业余文化生活,有时候我们只好徒步七八里路,到邻村去看已看过多遍的一部电影。
到田里去劳动,我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累!”由于队里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往田里推粪都是用独轮车,到了冬闲时,去十几里外的地方挖河工,来回都要徒步走上十几里路,在工地上住的都是用茅草房搭起的工棚……
不过,有一点还是令人比较欣慰的,农村人,不管是多大年龄的人,对我们“知青”特别的关心爱护,为人朴实,善良,忠厚,这也是我感到最温暖的一面,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善良和朴实。
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民风淳朴,互助团结,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我们知青去谁家借个东西,推开门喊一声,没人应可以自己找,用完再送回去。
有一年,一个生产队的麦场失火🔥了,大队书记喇叭里一喊,大队社员们争先恐后的跑去救火,一会儿就给灭掉了,堪比消防队。
我放的三十多头牛,自己出圈跑到邻村大队的玉米地里,被人家的队长给赶回来,看我是知青,也没说什么,就是让我们队长多教教我,怎么把圈门弄牢固。
怀念那时候的生产队
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问:你对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七十年代我的年龄是十五到二十五岁,八十年代我的年龄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岁。七十年代我还是个臭小子,八十年代我已经是个大男人了。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交公粮,但七十年代种地是给队里种,八十年代种地是给自己种。因为七十年代我们农村人的称呼是社员,八十年代我们农村人的称呼是农民。
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吃的是窝头腌咸菜,八十年代我们农村吃的是馒头炒土豆。
七十年代我们农村耕地拉犁主要靠牛马,八十年代我们农村耕地拉犁改为拖拉机了。
七十年代我们农村是看露天电影,八十年代我们农村是看黑白电视。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听的是半导体,八十年代我们农村听的是双卡收录机。七十年代我们农村是打百分,八十年代我们农村是打麻将。
七十年代我们去市里卖农村土产是投机倒把的小生产者,八十年我们去市里农卖村土产是搞活经济的个体经营者。
七十年代我们农村的生产生活还很古老,八十年代我们农村的生产生活就是现代的转折,我们的生活从贫穷变成温饱。
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七八十年代,我们已成家立业,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农村生活还是自主创业,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在那个年代,农村还是半机械化,农业生产大部分全靠人力干农活。每户都有四轮小拖犁地、耙地、播种、打场、浇地等等。
你对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有什么印象?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是袅袅炊烟,鸟语花香,鸡鸣狗吠,吃着一样的饭,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街坊四邻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大家帮,那是真的和谐。
现在的农村——留守的老弱病残,各过各的,冷冷清清没有生的气息,看似繁华实则落寞、凄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