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二战中德国并不是“一国挑整个欧洲强国”,德国有很多仆从国。
这些仆从国给德国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维希法国的工业和人口、罗马尼亚的石油的军队、瑞典的铁矿石、瑞士的资金。仅维希法国的工业生产力就超过了日本,瑞典的铁矿石远多于日本,罗马尼亚的石油储量也是日本比不了的。
正是有了这些仆从国(包括瑞典、瑞士这些合作国)的支撑,德国才能和苏联、英国以及后来的美国硬拼。
不知道咋的,总有一些人认为二战是“德意日三国单挑全世界”。德意日只是轴心国,三国都有一些仆从国,仅靠这三国怎么可能和盟国打这么久。
二战中德国的仆从国有哪些?来盘点一下二战中德国在欧洲的仆从国,包括被德国占领的和主动与德国合作的。
1、奥地利。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当时奥地利有600多万人口,有较强的工业实力,铁矿石、煤炭、油气、石墨资源较为丰富,这些都是重要的战争资源。
2、捷克斯洛伐克。1938-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该国有1000多万人口,有很强的工业实力,有储量很大的煤炭和石墨。捷克生产的武器非常精良,德国用很小的代价就占领了捷克,缴获的武器足够装备当时德国一半的陆军,包括2000多门野战炮、500多门高射炮、400多辆坦克、4.3万挺机枪、120万只步枪和手枪、超过10亿发子弹和500多万发炮弹,简直是白捡了一个庞大的军火库!这些武器在后来德国进攻波兰和西欧的战斗中派上了大用场。
二战还未正式开打,德国控制的领土就达到了近70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9000万。
3、德占波兰,1939年9月德国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10月初波兰就沦陷了。当时波兰有约2900万人口,欧洲第六,只比法国少1000多万。尽管德国在波兰犯下了滔天罪行,但仍有几十万波兰人加入德军。
4、德占法国和维希法国,二战中法国正规军抵抗了一个多月就投降了。随后法国本土被分成大西洋一侧的德占区和地中海一侧的维希法国。当时法国人口约4000万,拥有广阔的大平原,粮食产量高,足够装备几百万人的武器也落在了德国手里。更重要的是,法国的钢铁产量比日本还多,1939年法国的钢铁产量约800万吨,日本约670万吨,仅一个法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就超过了日本,更别说德国还有一大堆其他仆从国。
二战期间德国强征数百万法国工人为德国生产战争物资,甚至有些德国兵工厂里,法国工人的数量是德国工人的几十倍之多。法国的粮食支持着德国军队巨大的消耗,还有很多法国人加入德国军队,甚至参加了柏林保卫战。二战中德国从外国获得的物资中,法国占了42%。
5、匈牙利。当时匈牙利为了扩大领土,倒向了德国。派出大量军队随德军作战,参加了德国入侵南斯拉夫和苏联的战役。巴巴罗萨计划中就有大批匈牙利军队参与,但匈牙利当时工业实力弱,军队实力不强。
6、罗马尼亚,德国在欧洲最能打的仆从国,不仅为德国提供巨量石油,还为德国提供了大量军力,且军队战斗力较强。罗马尼亚派向东线与苏联作战的军队,超过了德国其他仆从国之和。在巴巴罗萨计划里,罗马尼亚就派出了近40万军队。
7、丹麦。德军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当时丹麦人口约380万,德国占领丹麦的几年时间里,有十多万丹麦人加入了德军或者在德国工厂里工作。
此外,德国的仆从国还包括芬兰、保加利亚和被占领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等。
表面中立,实则与德国合作的欧洲国家有:瑞士。瑞士向德国出口大量工业品,整个二战期间两国的贸易额超过40亿美元。瑞士还帮德国销赃,把德国掠夺来的黄金、文物换成瑞士法郎和其他外币,用以从非交战国购买物资。1940-1945年瑞士帮德国出售了价值13亿瑞士法郎的黄金,大部分是掠夺而来的。社会学家Jean Ziegler评价瑞士在二战中的表现——瑞士是德国心甘情愿的帮手,所谓的中立是“虚伪的典型例子”。这就是为何德国没有入侵瑞士的原因。
瑞典。二战期间瑞典向德国出口重要的资源——铁矿石,每年达到1000万吨。还出口钢铁、轴承和军用机械。1941年瑞典还允许德国使用瑞典铁路将德国第163步兵师从挪威运往芬兰。瑞典和瑞士一样,靠着与德国合作,没有被入侵。
但瑞士和瑞典都是两头下注,二战后期两国看到苗头不对,暗地里也和盟军展开合作,比如向盟军分享情报,允许盟军的间谍活动。
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都向德国出口了战争物资。
二战打到最激烈时,整个欧洲基本只有苏联、英国和零星的游击队在抵抗德军,其他的国家要么被德国占领,要么主动与德国合作。
所以别再说“德国一国挑整个欧洲强国”这种不着边际的话了,仅凭德国自己那点领土和资源,是不可能坚持这么久的。
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德国拥有超过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而日本仅拥有38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对比之下,自然是德国的领土面积大了,所以本题的题目就是错的。
也只是到了今天,德国的领土面积还有35万平方千米,仅比日本小了3平方千米左右。
回到二战之前,再来看日德两国的战争资源储备量
德国的资源储量
其实,在二战时期,德国并不是缺乏所有的战争资源,相反它的硬煤,褐煤,铁矿,钾盐矿等资源还是相当丰富。这里要声明的一点就是,尽管德国的铁矿石储量也有个十几亿吨,关键是这些个铁矿石大部分都是贫矿,含铁量很少。
只不过,德国主要就是缺乏充足的石油满足其机械化陆军,空军的需求;缺乏足够的有色稀有金属,橡胶等重要的战略物资。
综合来看,德国最为缺乏的就是“石油”,没有了石油的支撑,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轰炸机群,战斗机群,潜艇,战列舰等主战装备就无法开动起来,那战争必然是要走向败亡之路的。
石油
在石油方面,在二战之前,德国的石油主要是从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苏联,罗马尼亚等国进口的。
但是在二战爆发以后,其他国家运往德国的航线就被英法海军掐断了,也仅剩下苏联和罗马尼亚可以向德国提供石油。
除了从其他国家进口石油之外,德国还自行合成了石油,只不过合成石油的产量并不高,最终只能提供德国石油需求量的40%~45%。
煤炭
至于煤炭方面,德国本身就是个产煤大国,根本就不缺乏煤,仅鲁尔区露天煤田可采储量就超过500亿吨,而当时德国为解决石油不足问题还采用过将煤转化油的技术,可见,德国是根本就不缺煤的。
钢铁
除了石油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外,德国还缺乏高品质铁矿石。不过,相对于石油而言,德国铁矿石的来源还是很有保障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二战之前,德国的铁矿石主要是从法国洛林进口的。在二战期间,德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总量中的70%都是来自瑞典。
不过当战争开始后,瑞典仍然继续向德国提供铁矿石,而法国则断绝了对德国的铁矿石出口,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拿下法国,乌克兰之后,又从这两国获得了铁矿石。其中乌克兰中部尼科波尔拥有世界第二大锰矿,附近还有储量丰富的铁矿。
而法国的洛林在二战之前就出口给德国铁矿石,在拿下法国之后,德国自然是不会放弃这块到嘴的肥肉,必然将洛林的铁矿石运往德国,还包括制造战机所用的铝合金。
有色金属
在有色金属这一方面,则主要来自于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北欧国家的挪威,特别是挪威的科纳本钼矿,是德国武器装备性能和质量地得到保证重要稀有金属。自从美英联军空军将科纳木钼矿炸毁以后,德国武器质量就呈现出了直线下降的趋势。
在主战坦克的防御能力上就暴露无疑,就比如说:崭新的虎王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仅与IV号H型主战坦克相当。而在一段时间内土耳其也曾供应过一部分有色金属,但是自从盟军在北非获胜后,便再也没不向德国提供了。
可以说,在1941年巅峰的时候,德国的合成成品油产量就达到了554万吨,铜产量有2.5万吨,煤炭产量有4.2亿吨,锌产量有28.7万吨,钢铁产量更是达到了1790万吨。
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共生产了14万架战机,5万多辆主战坦克,34万多辆军用汽车,15.9万多门火炮。
日本的战争资源相比于德国不算匮乏的战争资源,日本就不行了,毕竟作为一个岛国,各种战争资源都比较匮乏,都极为依赖进口。
石油
在二战开始之前,中东,东南亚,美国等都是日本重要的石油来源地,当时日本国内对进口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达99.7%。
其次库页岛的萨哈林油田获得,占据市场约7%的份额。萨哈林油田也是日本在二战之前,手中最大的油田,1904年日俄战争之后,就被日本占据。
还有就是日本以煤炭和油页岩为主要原料进行人工制油。不过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日本的人工制油的产量非常的少,只能说聊胜于无。
而在二战开始之后,随着日军对中国,东南亚的侵略,在占领了大片领土之后。日本的石油就来自东南亚,不过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海军切断了日本的海上交通线,那石油来源就靠库页岛和他自己国内了。
钢铁
至于钢铁矿石,在二战之前,主要的来源主要就是半岛北部。二战期间,日本从中国海南岛运走了近一半的铁矿石。
在整个二战前后,日本一共生产了5000多辆坦克,6万多辆汽车,1.3万门的火炮,17艘航母,2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63艘驱逐舰和147艘潜艇,6.2万架战机。
通过对比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的武器产量可知:
德国主要就是集中生产陆空军的装备,毕竟欧洲战场绝大部分都是陆空战斗,德国注重陆空军的发展也不意外。
而日本只是一个岛国,各种资源都依赖进口,对海上交通要道的安全极为重视,且亚洲根本就没有一个军力像样的国家,不是太过于注重陆空军也是正常的。
此外,这还与两国的钢铁产量有关,德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了千万吨,日本的钢铁产量为百万吨万吨。钢铁总量的差距,也使得日本无法生产太多的武器装备。
德国的兵力高达1700多万,除了德军自己之外,还有很多仆从国的军队 。日本的总兵力也只有700多万,这也就是只有日军自身了。
综合来看,在二战之前,德国本身的战争资源就比日本多,其又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得到了更多的资源。
而日本在占领区并没有找到太多的资源,反而招惹了美国,被掐断海上交通线。
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日本不缺资源只是太分散,日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煤炭和铁矿,日本是亚洲银矿最丰富的国家,二战前日本那时贸易是真金白银贸易,而德国属于陆地国家,有铁矿煤炭所以冶金业发达,日本这方面不行,到了二战前日本侵略中国包括东南亚就是为了煤炭钢铁,到了偷袭珍珠港,就是日本用白银换来的是美国石油和废铁,美国人赚钱不择手段,石油缺斤少两钢铁也是废铁对付,日本人就特别愤怒,所以和德国没法比,没有集中的矿没办法大规模生产只能进口,其实日本贵金属很多但是特别分散,不能集中开采使用,到现在也是一样,日本有稀土可是太分散,所以和德国比就是扣扣搜搜的,这是国土问题造成的,其实中国也一样铜缺乏,不是中国没有铜是特别分散,这就导致没办法大规模开采,只能进口。
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日本陆地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德国陆地面积35.7121万平方公里。日本和德国都是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都是靠发展科技出口工业制造品为主。日本四面环海没有陆地邻国,制造业所用的原材料都是靠轮船从遥远的地方运回来,相对来说德国一面临海,周边有欧洲邻国获取原材料容易一些,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区别。
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日本的面积比德国大一些,两国面积比我国云南省面积要小;日本人口1.26亿,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相近,是德国人口的一点五倍;两国都是二战轴心国,也是战敗国;二战后,日本彻底被美国牢牢控制,成了美国的附庸;德国一分为二,分别成为北约、华约的一部分,直到1990年才统一。日本和德国,都属于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不甘寂寞的两国,正是对资源掠夺的渴望,欲通过战争,一劳永逸解决资源贫乏的问题,才共同建立了侵害略者联盟(轴心国);
要说德国资源很阔,我看倒也不见得,只是德国相对于日本,在煤炭、钾盐、高岭土等方面,有一些禀赋,但日本和德国确实都是资源馈乏的国家之一;资源,可以划分为多种资源,有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等,就综合资源而言,确实德国要优于日本。德国反省了罪恶的侵略历史,战后快速融入了欧洲,成了欧洲的领头羊,坐上了欧洲三驾马车的显赫位置,在欧洲有较大的话语权;而日本则被拴在了美国在亚洲看门狗的位置上,与亚洲国家关系紧张,成为了亚洲的弃儿。
日本比德国面积还大,可是为什么日本总是资源紧缺,德国很阔?
问题并不复杂。
德国是原始的大陆扳块。
日本是大陆板块滑落的石皮子。就是人们吃风梨的皮,也可称榴莲的壳。
壳就无味了,是垃圾。垃圾漂移落户大火山口上,就是后来叫富士山。
富士山,因火山喷发的巨大推力排向九天,地下空气流通把日本大陆抓住定位。因为地震和火山的双重作用,日本岛上动物进化慢,加上近亲生育,近亲后代罗圈腿很明显。人进化慢就大脑发育不好,办事心不正,不长前后眼。如:从一九00年前,因战争需要強盗性开发各种矿业,不计后果,断绝资源。
人不可冲动,国家也一样,日本虽然资源少,应节约开采。或者请大陆地质专家确找资源,别一心想打仗,想侵占别国资源,搬石头的人都打自己的脚。比如中国研究的合成钢比纯钢好。合成革比真皮好。别一心研制炸弹,再弄响了,炸了你别连南韩也炸了。
不是资源多少的事,是心正不正的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