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马到底会不会排汗?为什么有动物学家想要获取它的“汗液”?

河马没有汗腺,所以它不会排汗。但河马的皮下腺体可以分泌一种神奇的液体,被俗称为“河马汗”。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遭遇猛兽》。讲的是喜欢搞怪的动物学家布雷迪·巴尔为了获取河马的皮肤分泌物,来到非洲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扛着一套伪装成河马模样的装备,试图靠近野生河马,从它们身上刮下皮肤分泌物。这套伪装大小与真河马相近,内部由金属架子支起,架子外面裹有帆布,帆布上抹了一层河马粪便用来遮盖人类气味,整套装备重约89公斤。布雷迪藏在里面,扛着它接近野生河马,结果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巴尔把失败归咎于装备太沉,设计不合理。

片中将河马皮肤分泌的液体称为汗液,这让我误以为河马真的会排出血一样的汗,之后才知道,河马并没有汗腺,被称为“河马汗”的液体并不是汗,是从靠近皮肤表面的腺体中渗出,比人类的汗液的更粘稠,这种分泌物被称为“血汗”,但也不是血。这种分泌物最初是无色的,在与空气接触几分钟后,色素分子不断聚合成更长的分子链,分泌物会变成深红色,看起来非常像血。

根据古埃及的传说,当尼罗河附近的河马变得太胖或生病时,它们会在芦苇上刺穿自己,让血液流出,使自己恢复健康。这个传说被认为是西方放血疗法的起源,这种疗法一直流行到19世纪。这种分泌物的分子非常脆弱,很容易随着温度或pH值的轻微变化而分解。因此科学家不得不想办法收集,以至于花了七年的时间才找到了一种收集方法,使它们能够将这些分子保存足够长的时间,以研究它们的结构。所以,像布雷迪那样直接去河马身上刮是不行的,即使刮到了也很难保存。

通过长期观察,科学家们总结了河马产生这种分泌物的特点。1、白天排出量比晚上多,这使得科学家们推测它是用来控制体温的。2、当它们愤怒或兴奋时排出量很大,这类似于我们的情绪性出汗。3、即使在水下也会排出。

分泌物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色素,一种是红色的,被称为hipposudoric acid,另一种是橙色的,被称为norhipposudoric acid,它们是河马体内的有机酸代谢的产物。这两种色素是高酸性化合物,能抑制一些革兰氏阴性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的生长,起到抗生素的作用,加快伤口愈合,这对好斗的河马来说非常重要。在非洲野外观察到,即使满身伤痕的河马,整天泡在淤泥里也能顺利痊愈。

即使河马被狮子挠成这样,在分泌物的帮助下也可以愈合。

红色色素可以吸收可见光和波长为200-600纳米的紫外线,从而产生防晒效果,尽管河马的皮肤厚达6厘米,但单靠厚皮肤还是很容易被晒伤。然而,这种天然防晒霜不能防止河马的皮肤在离开水太久的情况下开裂,所以河马每天仍需要在水里泡16个小时,在黄昏时候才上岸吃草。

这种分泌物听起来非常神奇,但还没有运用到人类身上,因为稳定性太差,如何利用它目前仍在研究当中。

关于河马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尽管河马一天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水里,但它们并不会游泳。

通常它们待在浅滩,四肢踩在河底,背部露出水面,像一座座小岛。在深水处,它们就憋气潜水在河底行走,河马可以在水里憋气5分钟,需要换气时,就用粗壮的后腿猛蹬一下冲出水面,还可以在水里跳跃前行,但它们的四肢无法划水。河马潜水时会关上鼻孔,即使在水里睡着了,也可以每隔几分钟就无意识地浮出水面呼吸而不用醒来。

河马到底会不会排汗?为什么有动物学家想要获取它的“汗液”?

先说答案,河马不会排汗,但河马的特殊腺体会分泌一种特殊的红色油性液体,看起来很像“汗血宝马”。可以肯定地讲这种红色油性液体并不是汗水,人类以及大部分哺乳动物所分泌的汗液,主要起散热、降温作用,但河马分泌的液体却可以为皮肤保湿、防水,甚至具有一定抗生素的作用,能抑制致病细菌生长。不过相应的,河马的皮肤对干燥、紫外线非常敏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这其实也就是河马一天当中大部分时间都要在水中保持凉爽的原因。

更为准确地讲,河马最先开始分泌的液体是粘稠无色的,分泌到体表以后几分钟内才会由无色逐渐变成红色,然后随着色素聚合而变成棕色。确实有科学家试图模仿河马分泌的红色液体,来生产四合一防晒霜,因为这些液体能吸收光谱范围为 200 -- 600 纳米的光,且在聚合成棕色固体之前,会保持数小时“湿润”,防晒效果要比当前市面上任何一种防晒霜都管用,所以科学家借助 X 射线晶体学、质谱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手段,试图分析合成模仿出这种液体,以最终生产出商业产品,但这些液体的详细化学成分目前仍然是个谜。

其实河马也算是昼伏夜出的动物,我们去动物园看河马时,河马更多时候是待在水里,或者在阴凉处休息假寐,很少能看到其白天四处运动,这说明河马已经随着进化产生了夜间觅食的习性。另外,河马分泌液体的这种习性,相比于传统哺乳动物也算不上优势。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