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当然要付费,仅乘坐载人飞船进入空间站就要花费上千万美元。
我们来看看国际空间站的一些费用,感受一下这家伙有多烧钱。
1、国际空间站截至2010年共耗费1551亿美元,其中美国承担1311亿美元,俄罗斯承担120亿美元,欧空局和日本各承担50亿美元,加拿大承担20亿美元。
2、2001年-2009年,共有7名太空游客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在上面生活10天,每人花费2000万-2500万美元。
3、2005年9月巴西与俄罗斯签署协议,2006年3月俄罗斯用飞船将巴西以及南美洲首位宇航员马科斯·庞特斯送入国际空间站,生活一周后返回地球。巴西为此耗资约2000万美元。
4、2006年12月韩国与俄罗斯签署协议,2008年俄罗斯用飞船将1名韩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韩国向俄方支付至少2100万美元,包括韩国宇航员在俄罗斯接受几个月训练的费用。2008年4月8日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素妍搭乘联盟号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于4月19日返回地球,只在国际空间站里待了10天。
5、曾经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是唯一往返于国际空间站和地球的载人飞船,俄罗斯的开价非常高。2008年票价平均2000多万美元/人,2017年涨到7060万美元/人,2018年涨到8110万美元/人。
6、由于俄罗斯的飞船报价太高,NASA大力扶持美国民间航天公司SpaceX和波音发展商业航天,而这两家公司的飞船平均报价也高达5800万美元/人。
7、NASA2019年6月宣布,计划从2020年开始,允许SpaceX的Crew Dragon和波音的Starliner用于商业航天,每位太空游客在国际空间站的居住费用为3.5万美元/天,飞船票另算。
由此来看,如果外国宇航员想要进入我国的空间站,包括训练费用、飞船费用和空间站的生活费用等估计需要数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
中国的空间站今后也会成为“国际空间站”。
在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宣布,有17个国家的9个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项目,将在2022年之后陆续展开。17个国家包括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挪威、荷兰、印度、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墨西哥、秘鲁等。印度、日本、肯尼亚、墨西哥和秘鲁都能去,但美国不能去,因为2011年美国公开禁止航天部门与我国合作,作为“回礼”,我国直接拒绝了美国。
中国空间站上的操作界面全是汉语,操作系统是国产银河麒麟,所以外国宇航员必须掌握汉语才能上去,欧空局有几名宇航员已经学了好几年的汉语了,并能熟练使用汉语。
德国宇航员马蒂亚斯·约瑟夫在2012年就开始学习汉语,他的汉语老师给他取了一个汉语名叫“马天”,他的愿望就是登上天和空间站。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当然,这肯定是要费用的,一,国外宇航员乘坐我国神舟飞船去空间站,至少在飞往空间站的前半年是要来我国统一培训的,其中包括中文学习,培训费、吃的,住的都是要钱的,这至少得要个几十万吧,当然这是小钱。
二,乘坐神舟飞船是要购置席位费,这个起步在千万美金之上,比如在2018年,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单个席位报价是8110万美金,我国如果报个4000万美金,这不算多吧,一去一回就是要8000万美金。
三,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一天至少消耗100万美元之上,为什么这么贵,比如一公斤物品运送到太空,光火箭成本就要差不多2万美金,如果要运送到空间站,成本再增加1倍,那就是需要4万美金,如果一名宇航员一天消耗3斤物体和3斤饮用水的话,那就是需要24万美元。
这只是伙食费,人还需要呼吸氧气,还需要租借科学设备,所以一名国外宇航员给报价100万美金根本就不多,如果它们的宇航员在太空待1个月,就是需要3000万美金。
所以国外一名宇航员要进入中国空间站没有个把亿美元,肯定是行不通的,别以为这很贵,其实中国空间站的研发投入要以100亿美元来计算,个把亿又算得了什么呢!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老话说的好,地主家也没有太多的余粮,何况咱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地主还差一大截,弄一个太空站,那可不容易啊。
前期投入的多寡,咱就不用说了,这绝对少不了。
而且您以为送一个人上去,就跟在地球上搭便车那么简单吗?压根就不是,地球上搭便车能花几个油钱,甩上六百块钱能跑一天。
上天飞行那可不是烧油,贵就不说了,而且还是论吨算。这点燃料钱钱虽然多,但搁到航天这块也就那么样吧,您再瞅瞅地球上负责地勤是多少人?这些人没日没夜的干,那也是成本,而且那送人上天的火箭也得掏钱建造不是?
这那那都得花钱。
而且送上去之后,做实验,您以为没有消耗吗?最简单的说,人员的淡水饮食等等。
所以要小编说,咱自己上去免费那是正常,为人民服务吗?
而给外国人也免费,这还真就算不着,毕竟他上去也不是光去遛弯,而是带着科研项目上去的。
那么那个科研项目能没有个经费?这些个科研项目出来之后,那个没有经济效益?
这其实就跟做买卖进行前期投资一个意思,上去不掏钱,这那成啊?没有投入那有收获啊,这是天理。
说个数据您就明白了。国际空间站在2016年的时候,运行了十五年,接待了四十五个批次,二百二十多名宇航员。
他们进行了一千七百六十多项科学研究,光发表的科学论文就有一千二百多篇。
为了不浪费,打从2000年十一月二号开始,国际空间站就有了常住宇航员,在空间站当中至少要有两名宇航员在,一天二十四小时空间站都不能闲着。
这说明啥?只能说明空间站一个萝卜一个坑,那个坑位都紧张,花钱那也得排号不是?至于不花钱,您自己琢磨吧!
而且国际空间站,也撑不了几年了,等到国际空间站掉下来之后,天上飞的就剩下咱中国空间站了,就这位子更加的紧张。
老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掏钱能上去,这就算占便宜了,这都是大实话。
当然了中国太空空间站,还没有建成,最后到底是怎么弄,这事没法猜测,咱不防就拿国际空间站来说事,大家伙在心里做个对比,打个底也成。
国际空间站的那些个事。国际空间站是在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来的。当时里根启动自由号空间站项目,目的是对抗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
你看美国都做出了表态,其他国家也开始跟风美国这个项目,加拿大,日本人,欧空局都参与了进来。
后来苏联解体了,俄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苏联时期那么僵硬了,在太空这块,就有意要联合到一块搞太空站,说道根子上,这事太费钱了。
于是美国人就开始投票,以一票之差,双方的联合才走到一块。
您看1993年就有意向了,直到1998年,国际空间站中美国舱段团结舱和苏联的舱段星辰舱,才联合到一块。
您以为两个基础舱段和到一块,这就能入住了吗?别想了,还得等等。
到了2000年的十一月份,这才搭成了一个可以长期居住的平台。
就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参与的国家有十六个。
可您知道从1993年开始在地球上进行策划到2010年,就这空间站花掉了多少钱吗?
足足一千五百五十一亿美元,您要是没啥直观感受的话,咱来个平均,这些年算下来,一天就要花掉两千五百多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这就是一亿六千万。
一亿六千万,想象一下啥概念?光拿着钱当砖块垒墙的话,估计能垒一堵墙吧,躺这上边拍个特写,都能吹一辈子牛了,就这还是一天的花销。
这笔钱的开销,一个国家基本上承受不了,这也是为什么能让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几乎是死对头的国家,在空间站这块能走到一起的根本性原因。
太烧钱了,以至于双方关系比较僵的时候,都没有对空间站这事上动太歪的念头。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际空间站建成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允许空间站空闲下来,要求常年至少有俩人呆在里边。
你不用这空间站,那简直是在糟蹋钱,毕竟空间站也是有寿命的,到了点就要报废了,多能榨取一些价值,这肯定的榨取。
您看,说了这么多,国际空间站在花费这块,那绝对是巨大的,您就说说想要上去收点费用,合理不?
那么我们来看看,国际空间站收费吗?一开始,往空间站上送人,美国可以,苏联也行,只要空间站有位置,谁也能往上送。
结果,到了2003年的二月份,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空间站返回,路上就出了事故。
后来这事,闹的挺大的,美国的那个航天局NASA就停飞了美国人的航天飞机。
这一停飞,好么,就剩下俄国人的联盟号飞船能上去了。
得咧,一开始国际空间站的考察组成员还三个人,这就得砍掉一个,变成俩人上去了,原因是这得腾挪点空间出来,装运点货物上去。
至少你的保证在上面呆着的宇航员吃喝拉撒才成。
美国人干着急也没辙,他上不去,只能借着俄国的联盟号上去,当时俄国人本着友好发展的思路,也同意让美国人搭乘他们的飞船上去,不过得掏钱。
当时俄国开始的票价是,一张往返船票是两千一百八十万美元,当然使用这张船票,哪怕上去和下来的不是同一个人,他也这么收。
这价格还成吧。
可后来美国人的飞机可以复飞了,也就那样了,这票价也没咋动过,谁要上去,就这价格。
等到2011年美国人宣布他们的航天飞机,要进行全面退休,而俄国人的联盟号,转脸就成为了通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通道了。
还是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联盟号的座位他就是那么多,人家俄罗斯自己还要往上送人,所以这联盟号上的座位也水涨船高了。
所以2011年的是联盟号的票价涨了,变成了四千三百万美元,到了2017年的时候,票价已经变成了七千零六十万美元,看见嘛,这都有零有整的,很显然是经过严格计算给出的价格。
到了2018年的时候,又微调了一下,涨了差不多一千万美元,这就变成了八千一百万美元。
当然,您以为交了钱就可以安排直接上去吗?不!这那成啊!既然坐俄国的飞船,就要遵守俄国的飞行规矩,这些上去的人员还得接受俄国的培训。
至于培训费,就掏个四亿两千四百万美元意思意思就成了,而这笔费用,也仅仅是用半年的时间培训六个美国宇航员而已。
爱去不去,就这价。
美国也是一脸的愤愤不平,但那也没辙。
其实对于空间站这块,美国国内一直就没有消停。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国会议员就几次阻挠这国际空间站的项目,在他认为,美国人在空间站里头花那么多钱,实在是太不值当了。
他还给美国人算了一笔账,自打美国开始启动这个国际空间站的项目,光1993年出资的预算是一百七十四亿,结果到了1998年正式发射的时候,这笔预算已经增加到了二百六十亿美元,翻了一倍,都没顶住这个缺口。
最后这个项目,是挪用了打算在其他科学领域投入的资金,才顶住的。
2001年十一月份,实在是看不下去的美国人,这个项目的一个成本控制任务组,就透漏出一点消息,说NASA还在和他们说,要在追加五十亿美元,他们这个项目就够了,就这个成本控制任务组没有一个人相信的。
说道这里,估计很多人要说了,这点钱和总投入比似乎没多少啊!
你可拉倒吧,您这仅仅是看了一个开头,更加精彩的在后头呢?
就美国那航天局NASA到现在账目都不清楚,以至于在十年间前前后后参与其中的三位审计人员,都没法弄清楚这些年NASA投入到空间站究竟用了多少钱?
说了这么多,只是告诉大家伙,太空站真的很烧钱。
举个例子您就能明白了。
在国际空间站的外架上有一根横梁,您猜一猜这家伙多少钱?
就这么一根横梁,长达十三米,重十四吨的家伙,就是六亿美元,这上头零零碎碎的挂件,价值近两亿美元,合到一块就差不多花费八亿美元。
您也别惊讶,就这种横梁,其实在国际空间站上边不止一根,而是八根,这合到一块就是四十八亿美元。
而这个国际空间站,不说发射什么其他费用,光这么一个空间站在天空中漂浮的东西,整体价值就逼近了八百亿美元。
其实这投入都还不算啥,每年的日常投入还是要进行的,据说美国宇航局NASA,每年还要持续不断的往这个项目投入三十亿美元(也有说是四十亿),但不管怎么说吧,这其中一大半都用在了国际空间站的日常运营当中了,一小部分用来采购商业货物运输了,剩下一小撮就用来推动和空间站有关的科研项目。
就这美国人,还在想着重返月球呢?
所以美国人开始在航天领域向私人开放,他可有点撑不住的节奏。
从这前前后后的描述中,其实您不难发现,太空站项目,前期投入巨大,后期日常投入也是不小的。
离开了钱都没法转。
所以美国人也是挖空了心思想在国际空间站赚到钱,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往里投钱,这会让国会那些个议员们,认为这是一个赔钱货。那么在这一块,我们会经常性的听到一个词,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
那么从美国人的这个动作,其实您已经能看出来,这已经不是送上去一个要掏钱的问题,而是被美国人彻底转化为一个商业行为了。
在最早期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就规定,每年可以接待两个私人航天员,从事不能超过三十天的空间飞行。
而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些私人航天员们,必须每天支付三万五千美元的费用。
好吧,这点钱看起来其实并不算多,毕竟按照俄国人向每一位想要上天的外国人收取高达八千万美元的座位费,这已经算是毛毛雨啦。
其实把人弄上去,赚钱这并不是美国人想到的赚钱大头,大头是那些个商业公司。
毕竟如今的科技方方面面,而这些个科技要是到了太空,那绝对会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状态。
为了这个不一样的状态,很多商业性公司,是愿意为此掏出一笔费用,在太空中展开科研。
一旦能走到这一步,您感觉这些商业性的公司,掏出的费用会低吗?
不过这个想法,美国人也只能想想而已,很诱人,但操作性就有点复杂了,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体系。
美国人想要利用太空站赚钱的想法,有很多。
其中还有一项,就是利用空间站的一些个资源,把这些个资源出租给那些个商业性公司。
啥意思呢?您比如说,给空间站换一个外壳,刷上这家公司的广告牌。
您别乐,这件事其实小编一开始也以为是一个逗乐的梗,结果在一份期刊上,看到过这样的说法,所以您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头脑。
当然这个思路中,最为实用的是,将国际空间站的一个接口卖出去,或者出租出去。
您别以为美国人没有干过,之前他们就开放过一个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口,而比格罗宇航公司就弄了这么一个接口,街上了一个充气式的舱段,如今这个充气舱段,过去了好多年,不仅飞行情况不错,也没有漏气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国际空间站的一个小仓库了。
说道这里,问题来了,弄这么个小仓库有用吗?这能给这家比格罗宇航公司带来什么好处呢?
好处多了,至少能够研制他们的技术的确不错,陆陆续续的建造起这样的气舱,他们保不齐就可以在太空建立一个旅馆。
那个时候,才是他们盈利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个接口,这个比格罗宇航公司,就要自己造一个类似太空站的东西,然后再对接一个气舱,验证自己的东西了。
如今和国际空间站对接上了,他们验证的过程会省下一笔钱,而且还不用长期有人驻扎在上面,进行时刻检测。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肯定是要付费的。原因吗?很简单,从地球到太空的发射费用每公斤高到上万美元。假如到太空的外国人60公斤重,那么他的发射费用就高达几十万美元,另外每天消耗的食物和饮用水都要两三公斤,这也是要钱才能送上去的!
火箭的发射费用高运载火箭发射一次的价格,费用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众多小国玩不起火箭、卫星的原因,也只有大国才能投入海量的资金研发火箭、卫星、空间站。
一般来说,火箭的发射,越是大型的火箭发射费用越高,离地球越远的轨道发射火箭的费用越高。载人航天的火箭发射更是烧钱。据公开消息显示,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的各国宇航员票价在8110万美元。
欧洲阿利安5号运载火箭发射一次的费用约为1.65亿美元,每公斤的发射费用达到10313美元。美国德尔塔4重型火箭发射费为3.5亿美元。俄罗斯主力运载火箭联盟-FG发射费用为5000万美元,每公斤发射费用为8000多美元。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航天高峰论坛上宣布:中国运载火箭发射的报价。长征-3乙运载火箭发射费用为7000万美元,地球转移轨道每公斤发射费用为14000美元,
外国人到空间站应该付费一、火箭发射费用高,1公斤要1万美元以上。
二、外国宇航员到中国空间站,必须要精通中文,至于原因吗?因为空间站所有软硬件都是中国人自主研发的,使用的操作系统,显示屏都是中文界面。试问,一个不懂中文的人能够认识空间站中文系统吗?既不认识空间站中文系统,能够搞科学研究吗?据说,外国宇航员要掌握空间站中文系统,至少要在我国统一培训半年时间,学习期间,培训费、生活费、住宿费,宇航员的生活是最高标准的营养套餐,还要根据个人身体素质搭配不同的营养食物,这些都是要不少钱的。
三、坐高铁、飞机还要买张票,那么坐火箭到太空中的空间站不要票吗?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每张票价是8110万美金,我国为人类探索太空事业作点贡献,优惠点收个成本价4000万美金不过份吧!
四、宇航员在空间站吃喝拉撒要用不少钱吧?宇航员在空间站需要呼吸氧气,需要租借科学实验设备,这些钱该给吧?
五、中国空间站的研发投入是以100亿美元甚至千亿美元计算,我们投入巨大,还要为后续研发作资金储备,收点交通费为后期升级改造、开发新技术减少经济负担应该合情合理吧!
综上所述,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肯定是要付费的!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当然要付费了,当年我国申请美国航天空间站,被无情地拒绝了,现在美国人想要加入我们的空间站,我们提出了不符合条件为由拒绝了美国。美国的空间站收费十分昂贵,大概需要8000万美元左右/人的费用。我们当然也要收费,至于收费多少?一定比美国人便宜,可能会一半左右吧!当然这个也是我猜的,我想今后条件成熟的时候,大家会知道收费的标准。将来整个太空上,只有中国的空间站,那么收费也会上涨哦!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外国人用中国太空空间站要付费吗?
国际空间站预计2024年就要到期,也就是说世界上16个国家出资500亿美元的空间站就要停止运转。研制该空间站美国出资最多,据说美国出资了276亿美元、欧洲航天局出资36亿美元、俄罗斯出资30亿美元、日本出资35亿美元、加拿大出资10亿美元,另外每年还得50多亿美元的维修费用。
自从美国的航天飞机停运后,一直是用俄罗斯的宇宙飞船向空间站运各国的宇航员和生活物资。
这八年来美国光向俄罗斯出资乘宇宙飞船费也有270亿美元之多,国际空间站目前拥有16个国家合作参与,每个宇宙飞船的座俄罗斯收他们9000万美元的运费,就这俄罗斯还不愿再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物质的任务。
眼看国际空间站就要到期,世上其他国家纷纷申请加入中国2o22年的空间站,目前提出申请参与中国空间站的国家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法国、印度、俄罗斯、约旦、日本、等17个国家。
题主所问外国人用中国空间站要付费吗?目前中国的空间站还没有向外开放,据说中国的空间站没有国际空间站容量大,估计中国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闲座对外开放,到时每个座收费多少钱再定,估计下不来1亿美元左右,再加上生活费用每个座大约需要付5亿美元左右,不会低于俄罗斯的收费标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