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没有多大变化。
目前公认的结论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实蚊子消失会对已知物种造成实质性损害。
《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没有任何物种完全依靠蚊子存活。
生物学家奥利维亚·贾德森(Olivia Judson):提倡对30种蚊子进行灭绝,消灭这30种危害最大的蚊子,能够拯救100万生命,且只会减少蚊子家族1%的基因多样性。
如果蚊子消失了,以蚊子为食的动物会减少一些数量,但不会灭绝。以蚊子授粉的植物也会减少,但不会灭绝。没有哪种生物是完全依靠蚊子而生存的,所以蚊子消失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很多人讨厌蚊子是因为部分蚊子会叮人吸血,尤其是在夏天,烦人的蚊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蚊子通通消失,甚至网上有句名言——“万物皆有灵,但蚊子除外”。但蚊子最大的危害可不只限于叮人吸血,而是在叮人吸血的时候传播疾病,蚊子家族传播的疾病有登革热、疟疾、黄热病、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热等,每年能导致超过70万人死亡。甚至比尔·盖茨都发文陈述蚊子的危害,并表示盖茨基金会正致力于减轻蚊子造成的传染病危害。
我们通常所称的蚊子,是指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蚊科的物种,约有3500种,但是会叮人的蚊子只有200种左右,大部分蚊子是以吸食花蜜、植物汁液和果汁为生的,会叮人的蚊子里,也只有雌性蚊子会叮人。能传播致命疾病的主要是疟蚊属、伊蚊属、库蚊属和绒蚊属的部分种类,如果能消灭疟蚊属那些携带感染性疟原虫的种类,就能消灭疟疾,每年可以挽救数十万人的生命。
国外的网友对蚊子灭绝的问题也很感兴趣,Quora网站上有人就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消灭地球上的蚊子,那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台大昆虫学系助理教授Matan Shelomi(中文名薛马坦)就给出了解答,他详细分析了蚊子的利弊、消灭蚊子的风险以及消灭蚊子的方法。关键的几段话如下:
蚊子的清除是否会损害蚊子捕食者?不会。蚊子并不是这些生物的唯一食物来源。
有没有什么植物是依赖蚊子授粉的?有,很多,但其中大部分植物(比如一枝黄花属)也可以由其他昆虫授粉。
蚊子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关键物种”(keystone species)。没有哪个生态系统会因为蚊子的消失而崩溃。唯一的例外可能是北极苔原,但那里的蚊子种类不会传染疾病,可以保留下来。
蚊子被消灭之后留下的空白(生态位)将被其他生物补上。最可能会发生的是,蚊子会被长角亚目除蚊科以外的其他类群,包括蠓科、蚋科、蛾蚋科、网蚊科、瘿蚋科、幽蚊科、摇蚊科、细蚊科、山蚋科等科的物种所取代。这些物种当中某些雌性个体也会吸食人血。少了蚊科的竞争者,以及可能变得更少的捕食者,这些类群的物种可能会迎来数量爆发。而原本捕食蚊子的动物也会转而捕食这些类群。
按照薛马坦的观点,消灭蚊子对生态系统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蚊子消失后空出来的生态位会被其他近似物种快速补上,这些物种也是会叮人吸血的,就比如一个恶人被制裁了,还会冒出来另一个恶人。而原本捕食蚊子的动物也会捕食这些物种,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所以指望消灭蚊子之后就不会再受叮咬之苦是天真的想法,人类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是某些动物最喜爱的食物来源,蚊子消失了,还会有其他和蚊子一样讨厌的家伙来叮人。
但消灭整个蚊子家族太难了,可以先考虑消灭危害最大的那一些蚊子,不咬人的蚊子就不用去管。如何消灭危害性较大的蚊子物种,国内外都有不少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家奚志勇带领团队向登革热疫情严重的广州沙仔岛和大刀沙释出了两亿多雄性亚洲虎蚊(白纹伊蚊),这些蚊子通过感染三种不同的沃尔巴克氏体细菌而失去繁殖能力。他们还给雄蚊子喂了糖,使其更大更强壮,对雌蚊子的吸引力更强,与这些雄蚊子交配后的雌性产下的卵不会孵化。两年之后当地野生蚊群基本消失,当地人被蚊子叮咬的记录下降了96%。
绝育蚊子、以蚊灭蚊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效果,未来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以减轻蚊子叮咬传播的疾病危害。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人说:蚊子在生态系统中一无是处,而且它们还到处的吸食恒温动物的血液,传播各种疾病,简直是地球上的“毒瘤”,因此,如果将蚊子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抹去,也不会对生态系统有任何的影响。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可能与我们期望的不一样,因为任何的生物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都有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存在即有用”。那么,蚊子对于生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呢?如果将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蚊子的危害?炎热的夏日已至,又到了蚊子“狂欢”的季节了。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蚊子,除了冰岛。冰岛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人居住还没有蚊子的国家,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与冰岛多变的气候的有关。
除了冰岛外,就连地球上的两个极点:南极和北极都没有摆脱蚊子的困扰,尤其是北极的苔原地区,这里甚至是地球上蚊子密度最大的地方,当夏季来临时,用遮天蔽日来形容这里的蚊子也不为过。
蚊子是“四害之一”,据统计每年因为蚊子叮咬感染疟疾的人数就高达2.4亿人,其中有近百万人死亡,因此,蚊子也成为了杀死人最多的动物。当然,蚊子除了会传播疟疾外,还可以传播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病毒等等,其中西尼罗河病毒更是致命性的神经病毒,通常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鸟类,蚊子通过叮咬鸟类,再叮咬人或者其他哺乳动物将病毒传播,最关键的是该病毒感染后80%左右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目前人类也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疫苗,因此,一旦发病有着极高的致命性。
蚊子对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蚊子是一种古老的昆虫,从已发现的化石看,早在白垩纪,蚊子就已经出现在了地球上,这是时期的蚊子体型是如今蚊子的三倍大,因此,蚊子早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恐龙灭绝后,蚊子最初是在南美洲生存,之后跟随动物迁徙、自己飞行等方式逐渐地扩大到了其他大陆上。而且最关键的是蚊子历经了冰河时期活到了今天,由此可见,它们的生命力之强。
蚊子是双翅目蚊科下所有昆虫的统称,目前已知的蚊子种类超过了3500种,它们几乎遍布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虽然蚊子的种类很多,但是真正吸食人血的蚊子只有一百多种,而且在这100多种中只有雌性蚊子在繁殖期才会吸血,而原因是需要更充足的营养来发育卵巢,完成产卵,换句话说,雌性蚊子如果吸不到血,它们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是无法繁殖后代的。
当然,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蚊子无法繁殖后代是件好事,最起码它们不会再叮咬我们,而且也不会传染疾病了。但是,作为世界性分布、拥有庞大种群数量的动物,蚊子的作用也是不小的。下面我们来列举两点:
第一:食物链的位置
在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其所在的食物链,而数量庞大、体型较小的蚊子更是不例外,在食物链中,虽然它们能够吸人血(算是变相的以“人”为食吧),但是它们依然处于食物链的相对底端。从两栖动物、到鸟类、再到水中的鱼类(许多鱼以蚊子的幼虫孑孓为食),最后到人,蚊子的天敌可以说是自然界中最多的动物之一。正是因为如此多动物会吃蚊子,所以在夏秋两季,蚊子占据了许多动物食物的相当一部分。(下图为蚊子的幼虫孑孓)
第二:帮助植物
虽然吸血的蚊子非常的可恶,但是我们不能将整个蚊科下的成员一杆子打死,因为,吸人血的蚊子只占蚊科成员的5%左右,其他的成员要么是吸食其他哺乳动物或者鸟类的血液,要么干脆就不吸血。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马来西亚的森林中,居住着一种体型庞大的蚊子,它的体长可达3.5厘米,它就是金腹巨蚊。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原本蚊子应该泛滥的森林中,只有金腹巨蚊达到一定的密度,那么几乎就很少有其他蚊子能生存,这是因为金腹巨蚊的幼虫主要以其他蚊子的幼虫为食。而金腹巨蚊即便是成虫后,它们也会以花蜜为食,从不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
虽然像金腹巨蚊这样能消灭其他蚊子的蚊子比较少,但是以花蜜为食的蚊子在蚊科下却不在少数,而吃花蜜,就意味着能够传播花粉,帮助植物进行繁殖。(即便是吸血的蚊子,也只是雌性,雄性主要也是以植物汁液和花蜜为食)
消灭蚊子后可能给生态带来的影响?消灭对人类有害的蚊子,显然是一件好事,最起码许多人会避免被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从而减少医疗压力,也能增加人口数量(死亡减少了,人口数量就增加了),尤其是对于受蚊子威胁最大的非洲来说,消灭了蚊子,无疑是他们这辈子听到过的最好的消息。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如果将所有的蚊子全部消灭,对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我们上面说过,许多蚊子是植物授粉的媒介之一,虽然蜜蜂、蝴蝶甚至是风都是花粉传播的媒介,但是正是如此多的媒介才造就了如今丰富多样的植物。所以,将蚊子全部消灭,植物的多样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其次,蚊子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较低,它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如果将它们全部的抹掉,在夏秋两季,主要以蚊子(包括孑孓)为食的动物就会面临“饥荒”,而一个动物的种群消失,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被其他的生物代替,况且一种动物的食性记忆早已经存在于基因当中,想要这些动物改变食物的构成,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就容易灭绝。因此,将蚊子全部的抹掉,许多动物会面临食物不足的灾难。(每年的夏季,也是燕子繁殖的季节,此时燕子的主要食物构成之一就是蚊子)
总结消灭蚊子对于哺乳动物以及一些鸟类来说确实是件好事,因为夏秋两季不再受叮咬之苦,但是,蚊子作为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之一,它们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同时它们也帮助了许多植物完成了繁殖,所以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蚊子确实也非常的重要。
当然,如果单纯地灭掉那些吸食人类血液的蚊子,对整个生态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不过,问题是蚊子繁殖能力强、分布广,想要灭掉它们,谈何容易啊。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一点都不会影响生态系统
蚊子是多余的害虫, 蚊子靠吸食人和动物的血液生存,在吸血的同时,蚊子还把很多疾病传染给了人和动物,因为蚊子的繁殖地方,都是又脏又臭的水里 ,蚊子繁殖出来,就自带病菌 。
蚊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强 ,繁殖能力也强 ,从恐龙时代就有蚊子,恐龙灭绝了 ,蚊子这害虫,却存活了下来 ,要想彻底的消灭蚊子也是不可能的
最好是多养殖点蚊子的天敌青蛙多养殖青蛙,每只青蛙一天能吃好几百只蚊子,这是生物灭蚊子的办法 ,还有人类用科学的方法灭蚊子,蚊香了 ,杀虫剂, 全可以杀死讨厌的蚊子。
把蚊子要真能都灭了!是件大喜事 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里蚊子是一点用没有,没有一种动物是离开蚊子活不了的 ,青蛙吃蚊子,那是蚊子是块肉,对青蛙来说是美味,青蛙也可以不吃蚊子,吃别的昆虫也一样 ,别的动物也没有拿蚊子当口粮的 。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地球没了蚊子,地球生态系统会有如下变化:1、蚊子(尤其白纹伊蚊)带着致命病毒(如登革热、脑炎、黄热病、寨卡等)叮咬传播疾病导致人类病亡的每年总人数比所有患上主要疾病(包括心血管病、肺结核、糖尿病、癌症等)而病亡总人数要多;而这情况绝大部分发生于落后国度,且这些地方是婴儿出生率极高的所在;如此推算结果,地球总人口会多了很多。2、没了蚊子,地球 “食物链” 系统中吃蚊虫的生物(如蚊的天敌蝙蝠、蛙类、蜥蜴、燕子、蜻蜓、水中吃蚊幼虫的鱼和蜻蜓幼虫等)少了不少食粮。3、没了蚊子幼虫(孑孓)的存在,污水里生长的大量微生物(不少是有害的)将肆意繁衍,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坏影响。4、地球没了蚊子,很多地球人都会觉得少了蚊子烦人的骚扰和恐吓、生活必然简单安祥多了,说不定,人们对改善生态系统的想法、计划、行动和时间也多了!😄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可笑,而且可悲。如同远古恐龙时代,恐龙灭绝了,就会有另一种生物取而代之。地球只要还有供生物生存的条件,它就不会一直空着。这便是我的粗浅的回答。
如果把蚊子从地球上抹掉,生态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
虽然蚊子确实很不受欢迎,几乎不会有人去替它们辩解!谁叫它们是传播人类致命疾病,比如疟疾、乙脑、登革热等80多种疾病的载体呢!但是,当有人跟你说把蚊子全部都铲除来消灭各种它们带来的疾病时,我想,每个人应该都会有一个问题吧,那就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因为大家都明白,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蚊子既然存在就一定会有它特殊的意义,如果把蚊子人为抹掉,蚊子这个生态位的缺失必然会产生很多不能预测的后果,以它们为食的蜻蜓、小型食虫鸟类等动物由此失去了一条关键食物链,而依赖于蚊子授粉的植物也不能再好好的受精繁衍!
蚊子!蚊属于双翅目、蚊科,又称“蚊子”。蚊子分布很广,种类也很多,到现在为止全世界一共有记录的蚊虫共3个亚科(巨蚊亚科、按蚊亚科、库蚊亚科),35个属,种类超过3000余种,其中有70余种能传播疟疾。而在蚊的35个属里面,有三个是重要的属!分别是按蚊属(疟疾的唯一媒介,还传播丝虫病和脑炎)、库蚊属(病毒性脑炎的媒介,在热带和亚热带还传布丝虫病)、伊蚊属(传播黄热病、登革热和脑炎)!看来每个属的蚊子传播的疾病都不简单。这也难怪这些蚊子特别是能传播疟疾的蚊子,每年都会导致非洲数十万人死亡!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蚊子都会传播疾病的,传播疾病的一般都是吸血的雌性蚊子,因为雌性蚊子需要吸血才能促进其卵巢发育,好产卵孕育下一代,而人体的血液正好富含维生素B,胆固醇,氨基酸,所以它们就来吸血了,而且它们还偏爱吸汗腺发达、劳累、新陈代谢快、喜爱穿深色衣服或者爱化妆的人的血。而雄性蚊子它们是不吸血的,它们只吃植物的茎叶、草汁或者花蜜过活!所以雄性蚊子是不会传播疾病的!
蚊子的基因实验!根据研究表明,蚊子能够传播80多种疾病,可以说是地球上对人类生命危害最大的物种了!因此,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来消灭它们,蚊香、蚊帐以及各种喷药,可这些都是只能起一时效果。要想大面积的消灭它们,或许只有通过基因的改造就才有可能实现!
前不久,美国就批准了一项这样的实验,该计划是打算在2021年-2022年向弗罗里达群岛释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这些蚊子本身是不吸食人类血液的,也不会传播疾病。而当它们和野生蚊子交配时,所有的雌性后代都将无法存活到成年,就算成活了也可能不具备繁殖能力!所以这项实验从理论上来讲释放转基因蚊子的做法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控制蚊子的数量,不过这项实验还是遭到了当地不少民众以及一些官员的反对!
而且根据公开的科学报告指出,在巴西曾经就做过同样的实验,在持续投放了数百万只蚊子的27个月之后,当地的野生蚊子数量确实下降了90%,然而很快却发现,这种蚊子的后代具有了强大的繁殖能力,并对杀虫剂有耐药性,变成了超级蚊子!所以,当地民众的反对是有理的!
总之,我觉得如果能有针对性的消灭某个传播疾病强、对生态又影响不大的蚊子种类,比如危险的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的宿主冈比亚疟蚊。它对生态影响不大,而且冈比亚疟蚊还有特有的基因改造可能性,这样就会使得这种基因驱动不会像杀虫剂 DDT 那样不分青红皂白杀害所有昆虫。那就可以放心的制造基因蚊子去把这一类野生蚊子消灭干净了,这是好事!
但是如果向美国巴西这样放,随便让它们去和其它雌蚊交配,那真的很危险,可能会不受人类控制,产生超级蚊子,也会对当地的植物和动物造成很大影响!虽然蚊子可能并没有多少捍卫者,即使是那些最熟悉蚊子的科学家也不一定会为它们辩护,大家都想消灭它们,但是它的存在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是食物链的关键一环,也是不少植物的授粉者!
注: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