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年代一直存在争议,中外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几十万年至上千万年的推测都有。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洪波等人的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约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远早于此前各学者推测的时间。研究人员在阿尔塔什和柯克亚剖面的砾岩中发现的火山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出了火山灰的绝对年代,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年代再次推前。
郑洪波等人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处的塔里木盆地曾是一片被称作“副特提斯”的浅海。后来地壳运动使海洋退去,加之后来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以及天山的隆升,将塔里木地区三面包围形成盆地,海洋水汽难以抵达,致使塔里木盆地极度干旱。外力侵蚀为沙漠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干旱气候与物质来源大约在2500万年前达到临界,共同促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原因各种研究结果都很接近,只是推测出来的形成时间不同。
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1981年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因的探讨》描述的更加清楚。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在第三纪时塔里木地区已是干燥气候。第三纪中期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古地中海消失,欧亚大陆连成一片。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再次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青藏高原开始大幅度隆起升,到上新世晚期高原海拔已在3000米左右,对东亚季风环流起到明显的维持和强化作用,引起各地气候带的重新分异。
深居内陆、被高原山脉包围的塔里木盆地,夏季受不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又处于高原上空上升气流的补偿下沉区,干燥程度进一步加剧。
但仅仅靠干旱气候还不足以形成沙漠,还需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也就是沙源。
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昆仑山和天山受构造运动影响强烈隆升,塔里木盆地的形态已经和现代非常接近。第四纪初冰期来临,温度骤降,山地降水/雪增多,发育了大规模的山地冰川。冰雪融水汇集成众多水量较大的河流,把大量山地风化破坏的碎屑搬运到盆地里堆积,形成了巨厚的沉积物,这些就是形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主要沙源。
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是海洋、陆地、大气、河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搬运而来的沉积物为沙漠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但也能滋养出大面积的绿洲,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条件,进而发展出农业区和定居点,为了连接这些定居点,我国修建了几条贯穿沙漠的公路,称为塔里木沙漠公路。为防止沙漠公路被流沙给吞噬,人们在公路两边修建了防护林,称之为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是建在沙漠里的绿色长城。防护林沿途都设有滴灌管道,每隔4公里就要打一眼水源井,抽取地下水利用滴灌方式为植物供水。我国耗费了巨额人力物力财力和数十年的努力,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了一条绿色腰带,避免我国最大的沙漠成为“死亡之海”。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排名第10位的沙漠。
纵观世界上沙漠的分布,主要集中三个地带。一是南北回归线附件区域,这里常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比较稀少,比如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二是沿海地区盛行风向的背风坡,从海洋中的水汽被山脉阻挡,气候比较干旱,比如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沙漠。最后一类就是深居内地,距离海洋较远,水汽很难深入到这里,降水稀少,比如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如果从地质历史来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有关系。在距今3000万年前,随着地球板块的漂移,印度板块逐渐向北俯冲,插入亚欧板块下部,致使两大板块交界处逐渐隆起,这也是地质学上经常提起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最终形成了世界屋脊。根据监测,现在印度板块仍然在以每年5cm的速度向北移动,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还在持续。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下,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水汽基本上到达不了南疆地区,西部帕米尔高原同时阻隔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北部天山和其它山脉也使北冰洋的水汽很难进入,这里的降水大幅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
在长期日晒风吹没有降水补给的情况下,这里的生物量也极其稀少,地表岩石逐渐风化裂解,在风力搬运下,较细的沙砬逐渐堆积,形成了众多的流动沙丘,进而沙丘面积不断扩张,最终占据了盆地面积的大部分,形成了我国的最大沙漠。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时还是世界上的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因其庞大的面积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历来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何时形成的呢?2015 年美国一项研究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可能早在 2500 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远远早于过去人们认为的几十万年到数百万年的形成时间。
塔克拉玛干沙漠又是因何原因而形成的呢?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面环山,天山和昆仑山高大的山脉阻隔了来自海洋的水汽,导致这片区域常年干旱,久而久之,便被风沙所吞噬。而且研究还发现,如今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所覆盖的这片地区曾经是一片浅海,它曾是地中海的前身。后来因为地壳运动频繁导致海陆变迁,最终塔里木盆地堆积了浩瀚的沙海。
怎么测算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年龄呢?
原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盆地中存在着厚度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的沉积地层,科学家们通过对这些沉积地层隆起和环境演化的研究,推算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大致年龄。在沉淀地层的顶部是厚达数千米的砾岩,在地质学中它有一个 非 常 好 听 的 名 字 —— 西 域 砾岩。科学家在新疆柯克亚和阿尔塔什两个地点的西域砾岩中发现了一层火山灰,而这些火山灰中则可以对火山灰中的矿物进行同位素测定,科学家最终确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大约在 2500 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大致上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一起讨论!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南疆,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第二大流动沙漠),更是中国经济大开发的盲区。
小本认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典型的大陆腹地的温带沙漠,具体的有些复杂:
其一,塔里木盆地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的,这里距海洋非常遥远,又有几重较高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很难通过长途跋涉达到这里,也就是说“春风不度玉门关”,属非季风区;具体来讲,东面的太平洋水汽到不了,南面的青藏高原又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北面的阿尔泰山、天山山脉阻挡了北冰洋水汽,西面的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又阻挡了大西洋的水汽;由于降水少,形成了内陆型沙漠,这与中亚一带的沙漠的成因雷同。
其二,山脉的背风坡区域常有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这里由于山脉的阻挡,来自海洋的暖湿水汽,绝大部分在抬升过程中凝结成雨水,而降落到迎风坡,而越过背风坡后产生了下沉气流,温度升高,湿度下降,产生干热风,既使有水蒸汽也很难形成有效降水,最终形成了沙漠地貌;具体来讲,受帕米尔高原的阻挡,西风环流以及由于青藏高原阻挡而形成的西风带北支流,翻过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之后形成焚风效应,由于水汽难以升腾,无法形成有效降水。
其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或生态环境(降水少)的进一步恶化,还和沙漠的比热容有关,也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太大,昼夜温差更大,白天气温高呈低压气流集中却没水汽,夜晚气温低呈高压气流散向四周,最终的雨水还是降到了周边的山脉上(这些高大的山脉,既阻挡外来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还剥削塔克拉玛干沙漠蒸发的水汽)。
其四,塔里木盆地三面被高山环绕,没有海洋水汽进入,而从东北面进来的西伯利亚寒流却使这一带更加干旱。
其五,塔里木盆地日照强,塔克拉玛干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00毫升(多为50毫升以下),蒸发量却达2000~3000毫升,严重不匹配。
其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还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由于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战争、火灾等因素,破坏了地表,引发土壤结构发生变化,丧失了土地生产力,最后形成荒漠或沙漠,楼兰古国、罗布泊的消失,应该是教训。
小本认为,马斯克都开始考虑火星移民计划了,塔里木盆地总比火星条件好得多,我们要有信心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必须的!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形成的过程简单来说与世界上所有沙漠一样,都是因为干旱少雨而逐渐沙化,但沙化之前的深层次原因才是最主要的,而说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塔里木盆地的形成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基本位于塔里木盆地之内,而塔里木盆地在古世纪还是汪洋大海,最终形成为盆地有很多说法。其中最具科幻色彩的原因是陨石撞击说,因为我国四川盆地以及塔里木盆地都接近于圆形,很像陨石撞击形成,但其实这么说一点道理都没有,盆地之所以接近圆形,主要是因为形成以后万年时间的地壳运动孕育,将棱角磨得圆润。从三叠纪开始,塔里木盆地所在海域,逐渐向陆地演化,这主要是来自于地球板块的漂移撞击,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挤压后,青藏高原逐渐隆起,与北部的蒙古高原以及东部的大陆架相互冲击,将塔路木盆地整体一并抬起,自此塔里木盆地形成了内陆湖,有科学家认为这一时期“塔里木湖”可能是当时中古境内最大的内陆湖,在后期不断蒸发中消失。青藏高原隆起以后,来自印度洋的暖流北上道路被阻止,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如同城墙一般在此东西横亘,极少有暖流能够跨越,这使得塔里木盆地失去了良好的降雨条件。且因为盆地内陷,四周被山峰阻挡,盆地内降雨更少,久而久之当遗留的水资源失去补充蒸发殆尽以后,这里变得无比干旱,最终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谢谢邀请。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部分。塔里木盆地是新生代一颗巨大的慧星小角度撞击地球形成的。塔克拉玛干地区原是一个巨大内陆湖,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干旱荒漠化,最终变成今天的沙漠地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