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很多人都以为剑齿虎是一个物种,可能动画电影《冰河世纪》里的迪亚哥就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剑齿虎,其实剑齿虎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剑齿虎,主要是指猫科中的剑齿虎亚科,包含11个属数十个物种,成员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达到400公斤,小的只有50公斤,不知道“据说比老虎凶猛百倍”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剑齿虎亚科不是老虎的祖先,老虎是豹亚科的,两者都不在同一个亚科,没有继承关系,是各自演化的分支。老虎与猫的关系都比与剑齿虎亚科的关系更近。
剑齿虎亚科已经在1万多年前全部灭绝了,早期人类还和它们最后的成员打过交道。剑齿虎亚科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和气候剧变,尤其是频繁的冰期使大量巨型动物灭亡,造成生态链崩溃,以它们为食的大型食肉动物也随之灭绝。史前人类对它们的灭绝可能也有推动作用。
▲剑齿动物分类
除了剑齿虎亚科之外,猎猫科、巴博剑齿虎科、类剑齿虎、袋剑齿虎也被算作广义的剑齿虎,它们与剑齿虎亚科是趋同进化。
剑齿虎亚科确实有物种可以捕食猛犸象,比如锯齿虎属(似剑齿虎属)的物种就会以猛犸象和美洲乳齿象的幼崽为食,在北美洲的一个洞穴里就发现了大量的幼象骨骼,这是锯齿虎储存食物的地方。但锯齿虎属身材比较苗条,单挑成年猛犸象和乳齿象还是算了吧。
▲从左到右:毁灭刃齿虎、致命刃齿虎、巨颏虎
并非所有的剑齿虎物种都有露出嘴唇、匕首一般的上犬齿,那是早期复原图出现的错误,其实大多数剑齿虎物种的上全齿并不算长,比如代表性物种短剑剑齿虎的犬齿比例还比不上云豹。
那些犬齿非常夸张的剑齿虎大部分是刃齿虎属,刃齿虎属是剑齿虎亚科当中最著名的一个属,上犬齿可达17厘米,很多纪录片里所谓的剑齿虎其实就是刃齿虎。
刃齿虎有三种——纤细刃齿虎、致命刃齿虎、毁灭刃齿虎。纤细剑齿虎体重在55-100公斤,致命刃齿虎体重在160-280公斤,毁灭刃齿虎360-470公斤。
《冰河世纪》里的迪亚哥以及第四部出现的希拉一般认为是致命刃齿虎,不过迪亚哥和希拉看起来不像是同一物种,希拉身上的花纹看起来更像某种锯齿虎,但对动画片就不要太较真了。
关于刃齿虎还有一个著名的问题,那就是:它们的犬齿这么长,能咬住猎物吗?
当然能咬住,既然演化出这么多剑齿动物就说明那个时期这种形态是最强的。犬齿长,要想咬住猎物就要把最张得更大,需要更大的张合角度。现存老虎狮子只需把嘴张到60度就行了,而刃齿虎要张到120度。现存被称为“小剑齿虎”的云豹可以张到85度。
此外,刃齿虎的犬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它的犬齿是侧扁的,强度很高,并不容易折断。刃齿虎的咬合力一直饱受诟病,它的咬肌不够强壮,但是颈部肌肉很强,可以配合匕首般的上全齿可以扎穿猎物的头骨或是切断猎物的颈部动脉。有化石显示刃齿虎还会将同类爆头。
剑齿类动物夸张的犬齿并非华而不实,而是成功的演化策略,剑齿虎亚科在地球上延续了近2000万年,但没有物种可以与大自然抗衡,适应不了环境变化只能黯然退场。
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剑齿虎作为上一个冰河世纪的遗迹而被人类铭记,尽管剑齿虎很大,约1.5米长,200公斤重,它的两颗18厘米长的犬齿,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缺乏,以及人类的捕猎,让这类凶猛的野兽从地球上消失了。
剑齿虎科(该物种的专有名称)是猫科的一部分。它们生活在北美和南美,在上个冰河世纪与人类并肩生活。事实上,剑齿虎实际上比人类要古老得多,化石证据可以追溯到大约180万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足够多的关于这个物种的事实,形成了一万年前它是如何从世界上消失的一些想法,但是每个理论都有质疑者。
科学家推测环境变化、猎物数量减少和人类活动导致了大约一万年前剑齿虎的灭绝。
剑齿虎在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时灭绝了,这被称为第四纪灭绝事件。在那1500年的时间里,北美有15种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了。客观地说:在过去的5万年里,总共只有33种灭绝了。剑齿虎在以前的冰河时期幸存下来,但是这次灭绝事件包括温度的变化,进而包括植被的变化,这直接影响了剑齿虎的猎物。这一事件在当地食物链中造成了巨大的后果,最终可能会灭绝掉大型猫科动物。
第四纪灭绝事件前后,冰川开始跨大陆消退。季节变化了,降水变化可能改变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状况。在5000多年的时间里,气温上升了6度多,一些科学家推测,这对大型动物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气候变化确实导致了剑齿虎的灭绝,那么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以前冰河时期没有的特殊情况。一个更大的假设是疾病导致了剑齿虎的大规模灭绝,但几乎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剑齿虎的食物包括野牛、鹿和地懒,其中许多要么灭绝了,要么在剑齿虎灭绝的同时也经历种群减少。随着草原变成森林,野牛数量急剧下降,这表明环境因素限制了野牛的数量。当人类最终到达北美时,他们代表着进一步的竞争,与剑齿虎争夺日益减少的食物来源。
剑齿虎的灭绝也恰好与人类开始在狩猎技术上取得巨大进步的时期相一致。早期人类,创造性的发明了简单的投射武器。人类不会为了食物猎杀剑齿虎,而是为了保护或荣誉而杀死它们。一些研究人员反驳了这一假设,声称当时人类没有手段或欲望让剑齿虎灭绝。
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首先剑齿虎并不是单指一种动物。剑齿虎的种类有许多,相当于今天的老虎:东北虎,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等等。具体到剑齿虎有:迅剑虎,锯齿虎,后猫,恐猫,巨颏虎,刃齿虎等等,有许多个物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刃齿虎,旧称美洲剑齿虎。美洲剑齿虎大约出现在200万年前,一直到公元9000年前左右。美洲剑齿虎在最后的历史当中,可以说是和人类同年代的。
剑齿虎为什么会长有剑齿
首先我们得知道一个道理,用则进,废则退。当身体的某一个部分,不断的使用。那这个部分就会越来越发达;而当那部位不怎么使用了,就会退化。最好的例子就是鲸鱼。鲸鱼祖先是有后肢的,但在长期进化过程当中,没使用到。慢慢就退化掉。剑齿虎因食物的关系,牙越长就越有利于它捕食。所以才渐渐进化成长长的剑齿。
剑齿虎的主要食物都是大型厚皮动物。如猛犸象,披毛犀,大角鹿,野牛,大地懒等等。无一不是体型巨大,毛长皮厚的家伙。捕杀这类动物效率最高的就是用剑齿。长达20CM的牙齿,只要咬一口,伤口就会很巨大,猎物就会大量的出血。最终失血过多而死亡。
灭绝的原因:
一、食物专精
剑齿虎虽然是一种大型的猫科动物。但它的体型更像是熊科而不是猫科。体长和现代的狮子相似,但体重却有现代狮子的两倍之多。最大的剑齿虎体重甚至达到惊人的360公斤。这种巨大的体型注定的剑齿虎要以捕食大型食草动物为生。剑齿虎具有强大的力量,而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它跑不快。无法追上小型速度快的猎物。所以捕食策略是以伏击为主。我们知道,专精于少数几种猎物,要是猎物发生了变化,如变少了或消失了,那以捕食它们为生的剑齿虎也就得消亡。
(剑齿虎猎物:披毛犀,大地懒)
二、气候变化
剑齿虎最后生活的时期,地球正处于冰河时期末期。随着冰河时期的结束。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球的温度越来越高,据科学家估计,温度升高约在5-10度之间。巨大的气候变化,让地球的植物种类也发生了许多改变。原美洲剑齿虎生活的地区气候越来越干燥,地势也变得开阔了。这一时期许多大型食草动物适应不了环境的变化,慢慢的消失。包括它的主要食物:猛犸象,披毛犀,大角鹿,野牛,大地懒,野马等等。许多种食物来源再继消失。而野牛因为是反刍动物,适应能力比较强,存活了下来。但存活下来也对剑齿虎帮助不大。因为野牛体型变小了,群体的数量更多。因植被稀少而更容易发现准备伏击的剑齿虎。而剑齿虎空有一巨大的身驱,却长了几只Q弹小腿,跑不快。追不上啊,没办法。慢慢的饿死。
三、人类的因素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当中,从食物链的底端,发现在冰河末期的最高端。得益于我们祖先的智慧和灵活的双手。石器时代的人类创造了石器,掌握了火的使用。考古发现,在证据显示,石器时代的人类屠杀了大量的大型食草动物。而我们人类所捕杀的猎物,正是剑齿虎生存必不可少的食物。而随着大型猎物的减少,剑齿虎找食物就变得更加的困难。还有一点,因为剑齿虎是一种大型食肉动物,对古人类的生存有很大的威胁,所以古人类一有机会就会捕杀剑齿虎幼仔或成年剑齿虎。随着人类对猎物和剑齿虎本身的捕杀,剑齿虎数量就越来越少。
剑齿虎因以上原因,最终消失在地球的历史洪流当中。但这或许不是剑齿虎命运的最终章,剑齿虎灭绝的年代离现代很近,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技术或许有朝一日能为我们重现剑齿虎昨日的辉煌。
-------------------------------------------------
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我们要首先摆脱脑海中的一个错误印象:越凶猛的野兽,并不代表越不容易灭绝,相反,那些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要远比你想象的脆弱的多。
我们所说的“凶猛的野兽”,一般就是说的位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谁都打不过他们。比如说狮子老虎这些生物,那真的是在大自然中横着走路。
但是作为一个生物族群,这些顶级捕猎者却比跟他们的个体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截然相反,他们更加脆弱、更加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下图就是所谓的“食物链”或者“能量金字塔”,植物通过太阳能生长,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总之,随着站在能量金字塔上的位置越高,这些生物就越“凶猛”,但是他们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小。
所以说,如果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比如说遇上了干旱了,那么最容易遭殃的反而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我们来假设一个情况:比如说发生了干旱,整片大地几乎是寸草不生,那么小型的食草动物肯定会大批量的死亡,但是因为单个食草动物需要从植物中获取的能量不算太多,所以这些食草动物不至于灭绝。
而食肉动物就惨了,以前捕猎十只兔子能够吃饱,捕捉五只兔子只能忍饿挨饥,但是现在食草动物只剩下一成了,那食肉动物就彻底完蛋了。
所以说,这些顶级捕猎者在大自然发生突然变化的时候很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彻底灭绝。
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掉落到地球上,引起了全球性的地质运动,导致大量的火山喷发,火山灰进入到大气层中导致全球变冷,植物大批死亡。结果一些比较小型的恐龙和其他小型生物活了下来(包括我们哺乳动物的祖先),大型恐龙因为需要的能量太多了,所以根本没有能够撑下来。
剑齿虎也是一样的道理。剑齿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生物,比如说剑齿虎中的一种——毁灭刃齿虎,其体重可以高达500公斤,犬齿长达30厘米。如下图所示,就是剑齿虎跟老虎还有现代人类大小的对比。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生物有着庞大的体型,所以他们对于食物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正常的年份还好,有充足的猎物可以捕食,但是一旦遇到了荒年,哪怕这些顶级捕猎者可以捕猎领地上所有的动物,却依然吃不饱,所以自然就非常容易灭绝了。
此外,像刃齿虎之类的剑齿虎灭绝的年代大概在一万年前,这跟人类形成比较大的部落的时间也基本上是吻合的,所以也有科学家怀疑一部分剑齿虎的灭绝是跟人类有关。事实上,跟人类比起来,大自然中的那些“顶级捕猎者”都是小弟弟。人类对于领地、食物的需求远远不是这些动物能够比较的。
而且人类跟其他顶级捕猎者不一样,他也深知这种顶级捕猎者对生态的影响——如果人类要捕捉兔子吃,人类就一定会把同样捕捉兔子的其他捕猎者全部消灭掉。
所以人类很有可能有计划地捕杀过剑齿虎这样的顶级捕猎者,事实上就算是现代人,为了保证自己圈养生物的安全,也会主动出击、扑杀周围的食肉动物。这一点也有可能是一部分剑齿虎灭绝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关注走一波!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一个物种是否能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靠的并不完全是它们的凶猛,实际上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蚂蚁够弱它也没有被灭绝,剑齿虎虽然凶猛但是由于全球性气候的变化导致食物短缺,在加上远古人类的“并肩作战”,剑齿虎最终在一万年前灭绝。而远古的泰坦巨蟒,海洋中的巨齿鲨,那个不是战斗力爆表的掠食者,现在不都变成了“化石”?
冰河世纪中出现的剑齿虎形象是典型的美洲剑齿虎,剑齿虎一般指得是一大类的动物,如果严谨的来说应该是猫科动物、剑齿虎亚科下的全体动物。虽然它的名字中带着“虎”,但是跟现代老虎的亲缘关系并不近,老虎和狮子的亲缘关系都强于和剑齿虎。
大约在2300万年前一种被称为“假猫”的原始动物之下分出了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一个就是现代的猫科动物祖先,另外的就是剑齿虎的祖先。古生物学家从剑齿虎化石来分析,发现剑齿虎是一种短腿的动物,但是整体比较粗壮,四肢非常发达善意跳跃,但并不善于长途奔跑。可以知道剑齿虎更多的是短距离追击猎物或者是藏在一个位置伏击猎物。同时它们的巨大的剑齿,也导致它们头部骨骼比较发达,但是整体就丧失了猫科动物的那种敏捷性,在远古遇见石器时代的人类祖先可能并不是对手。其次气候的变化冰河时期的结束也导致可供剑齿虎捕食的大型猎物数量锐减,最终剑齿虎动物就消失在了人类的视野之中。
在一个食物链中各阶动物需要的是一个多样性,无论是竞争者还是自己的猎物中动物种类必须要多,即使一个物种灭绝,在食物链中可以有更多的替代品,这样的食物链才是稳定的。而在生态系统中随着时间的发展,生物是趋向于多样化的,食物链不简简单单的就是一条链,更多的是一个网,比较稳定。因此现代很少有因为某种动物减少或者灭绝,而导致上层动物灭绝的。
剑齿虎为何会突然灭绝?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剑齿虎虽然能够以猛犸象为食,但这些猛犸象并不是成年个体,而是亚成年个体。
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剑齿虎对猛犸象能够造成多大的伤害,结果发现猛犸象的成年个体体型重达几吨,而剑齿虎的体重只有150公斤到400多公斤之间,所以剑齿虎很难对成年猛犸象造成致命伤害。
幼年猛犸象虽然体重较轻,但它们和母亲形影不离,因此食肉动物很难有机会找它们下手。不过英国生态保护学家Matt Hayward曾经做过一个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它发现,剑齿虎会捕食亚成年的个体。
这是因为当猛犸象幼崽逐渐长大时,它们的食物会从母乳逐渐转化为植物,此时它们就会离开母亲的保护,开始走到更远的地方觅食。
在它们刚刚断奶时,体型还不够大,牙齿也不够锋利,对于食肉动物来说是一个机会,此时剑齿虎可以仅凭自身就能捕获2-4岁的猛犸象,而一群剑齿虎有能力捕获一头9岁左右的猛犸象。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指出,剑齿虎、狼和狮子等会杀死17%的乳齿象和其他大型食草动物的幼崽。
剑齿虎为什么灭绝了?在我们人类的世界中,似乎认为越是强壮的生物越容易生存下来,但对于自然界来说并不是,最能够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够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
剑齿虎的灭绝,就是因为它们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古植物学家朱利奥·贝坦科研究了曾经生活在索诺拉沙漠中的生物:狐尾林鼠。
狐尾林鼠在筑巢时,喜欢从周围采集植物来筑巢,然后在上面留下尿液,当这些尿液蒸发之后就会形成结晶,就像是琥珀一样。
通过这些植物科学家发现在1万两千年前,如今的索诺拉沙漠其实是一片森林,是被松树、橡树覆盖的森林,但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要寒冷、潮湿。
然而在1万1千年左右,当地的松树和橡树逐渐消失,气候变得越来越炎热,原本的森林植被也被沙漠植被所取代。
气候的变化,导致一些食草动物因食物短缺而灭绝,比如:长毛象和猛犸象以及马,所以剑齿虎的捕猎品种多样性减少了。
但还有一些生物幸存了下来,其中就有剑齿虎的猎物野牛和羚羊。由于缺乏了其他大型食草动物的竞争,所以幸存的野牛、羚羊数量不断增加。
按理说,猎物增加了,那么剑齿虎应该生活的更好了。但其实不是,虽然猎物增加了,但是剑齿虎的日子反而不好过了。
首先是因为当地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得剑齿虎原来的攻击方式无法被施展出来。我们知道,剑齿虎属于伏击生物,它们在捕猎时会悄悄的接近猎物,等到足够的距离才会发起攻击。
然而森林植被的消失,使得剑齿虎的掩护减少了,更容易暴露,所以捕猎成功率降低。
再者,幸存的食草动物进化了。原本的野牛体型较大,对能量的需求更高,所以一个区域的野牛数量有限。但现在野牛的体型由于基因突变,变得更小了,以至于同样的能量能够养活更多的野牛,所以野牛的数量增加了。野牛的数量增加使得野牛有更多双眼睛抵防天敌,导致剑齿虎的捕猎成功率进一步降低。
所以,虽然剑齿虎有很多食物,但它们却只能端着金碗饿肚子,以至于它们最终灭绝了。
剑齿虎和大熊猫提到剑齿虎的灭绝,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大熊猫为什么能躲过上次灭绝危机。
我们知道,大熊猫曾经和剑齿虎一样属于大型掠食动物,它们也曾经面临和剑齿虎一样的灭绝危机,但幸运的是大熊猫改变了自己的食物清单。
其实,改变食物清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植物和肉类的能量差别很大,25颗浆果的热量才等于1颗鱼卵的热量,所以大熊猫想要凭借植物生存,必须要花大量时间用于进食。
除此之外,大熊猫还需要尽可能地节约能量,事实上,大熊猫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首先,它们每天花费10多个小时用于进食,而在不进食的时间它们都去睡觉了,让新陈代谢降低到最低。
再者,大熊猫周边环境中没有其他大型掠食动物,无法对它们构成威胁,所以它们不用快速奔跑消耗能量。
其次,大熊猫的食物竹子在当时随处可见,使得它们不用到处寻找食物浪费能量。正是这一系列的改变,所以大熊猫才躲过了灭绝危机,而剑齿虎则不幸的灭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