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1947年7月20日,露丝·哈克尼斯突发心脏病死亡,年仅46岁。如今,大熊猫成为全球知名的动物,甚至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标志就是它,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WWF认识到大熊猫的影响力,一致赞同将大熊猫的形象作为该组织的logo。从此,大熊猫便成为全球自然保护运动的一个偶像性标志。
但西方人对大熊猫的痴迷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1869年法国神父阿尔芒·戴维德在四川雅安宝兴县邓池沟见到了大熊猫,成为第一个见到大熊猫的西方人。阿尔芒之后,英国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美国人等相继来到四川猎杀和活捉大熊猫,其中就包括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
西方人猎杀大熊猫主要是为了制作标本,带回去炫耀,如果能带回活体大熊猫,那肯定更有面子,所以很多西方人千方百计的想把大熊猫活着运回去,但都失败了。1934年9月,威廉·哈克尼斯受纽约动物学协会的委托,前往中国捕捉大熊猫,他扬言要成为将活体大熊猫运出中国的第一人。但“壮志未酬”,他连大熊猫都没见到,就在1936年2月因食道癌死在了上海。
威廉·哈克尼斯的妻子露丝·哈克尼斯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放弃了服装事业。1936年4月,露丝来到上海。1936年10月20日,在美籍华人杨昆廷的帮助下,露丝组织了19人的探险队,从成都出发寻找大熊猫。11月9日,探险队在四川雅安夹金山下约两千米的竹丛中,活捉到一只出生不到十天的两磅半熊猫幼崽,露丝给它起名叫“苏琳(Su Lin)”,当时误以为这只大熊猫是雌性的,所以给它取了这个女性化名字,实际上它是雄性。
上海的各大报纸打算采访露丝,但都被她拒绝。露丝想把“苏琳”带到美国,被GMZF阻拦。
12月1日,GMZF同意让露丝携带熊猫出境,露丝称“是凯申先生的一名副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2月2日,露丝乘坐上海12号码头边的“麦金利总统号”客轮将苏琳带离出境,海关登记证写的是“一只形状奇异的哈巴狗,价值二十元”。1936年12月18日,露丝携带大熊猫抵达旧金山,许多人前来观看。《时代周刊》称“活捉熊猫”的行为是“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科学发现”。1937年1月,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以8750美元买下“苏琳”,一个星期获得的门票收入就回了本。由于露丝是第一个将活体大熊猫带出中国的人,因此她获得了“熊猫夫人”的称号,她参加了各种晚会和广告,一时名声大噪。
后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请求露丝再捕捉一只雄性熊猫,作为“苏琳”的伴侣,露丝同意了。1937年8月11日露丝再次来到中国捕捉大熊猫,1938年初,杨昆廷的帮助下,露丝再次捕获一只成年熊猫与一只幼崽,并为幼崽命名“苏森”。后来那只成年大熊猫被杨昆廷打死,露丝伤心欲绝,终于良心发现,意识到了自己的罪恶行径,决定放归“苏森”。1938年7月10日,露丝来到四川,将“苏森”放归自然。露丝也是第一个放生大熊猫的西方人,尽管这样粗蛮的放生成活率很低,但她至少良心发现了,停止了捕猎大熊猫的行为。
回到美国后,露丝身体状况越来越差,1947年7月20日,露丝因突发心脏病死于美国匹茨堡市一家旅店的浴缸中。“苏琳”在1938年4月1日死亡,死后人们解剖时才发现它是只雄性,“苏琳”的标本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展出。
1949年之后,西方人肆意猎杀大熊猫的历史结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大熊猫最终成为全球知名的动物明星。
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直到今天,中国大熊猫依然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珍稀保护动物。哪怕是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首脑出面,哭着喊着“借”来熊猫看一眼,那都是何其难。怎么还会有人敢公然从中国盗捕熊猫?上世纪30年代,有个美国女人真做到了。
而且,这位做了如此“高难度”行为的美国女人,在号称“自由博爱”的西方世界,非但没有遭到批评,还获得了无数追捧盛赞,甚至收获了荣誉称号“熊猫夫人”。如此奇葩,正是美国“探险家”兼“女作家”(tou lie fen zi ):露丝·哈克尼斯(下面简称露丝)。在36岁以前,这位露丝女士,只是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普通的服装设计师,嫁给了一个喜欢探险(tou lie)的科学家哈尼克斯。当时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熊猫“爆红”西方世界的年月。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一张熊猫皮,就惹得欧美观众纷至沓来。看一眼活的熊猫,更是多少西方人疯了似的愿望。瞅准其中“商机”的露丝丈夫尼哈克斯,也兴冲冲杀奔中国,本想逮一只熊猫回去,不料却在上海染了重病,竟然撒手人寰。
闻听丈夫死讯的露丝,也就果断放下了服装设计师工作,从1936年起宣称“继承丈夫的探险事业”,几乎倾家荡产拉起队伍来到中国,开始继续抓熊猫。
为什么如此执着?表面上的原因,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根子上说,却是熊猫的诱惑力太大了。露丝在信里就承认当时“见过大熊猫的百人不超过三人”。如果真能成功抓到一只活熊猫并待到美国,那从欧洲到美洲,多少人会为之疯狂。名利财富,都将滚滚而来。
不得不说,这个露丝,确是个极度执着的女人。1936年10月20日,露丝率领的19人探险队从成都出发,由华裔向导杨昆廷指引,每天沿着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路穿行,瞪红了眼在四川大地搜索熊猫。整整两周时间,这支疯狂的探险队经历了无数次暴雨冰雹,每天在“爬上翻下的世界”里颠沛,还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终于在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抓到了一只出生不到十天的雄性熊猫幼崽。欣喜若狂的露丝,将这只熊猫命名为“苏琳”(当时露丝弄错了熊猫性别)。
“美国女人捕获熊猫”的消息,瞬间轰动了全世界。当露丝带着“苏琳”来到上海,准备出境时,上海各大报纸也蜂拥而至,但愤怒的质疑声也随即扑来:你一个丧夫的美国女人,就可以随意捕捉盗猎珍稀保护动物吗?难道美国人就可以无视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公然盗猎,然后大摇大摆的把中国的珍稀动物带出境?
虽然当时上海境内,许多美国人办的刊物,以及收了美国人好处的刊物,都对露丝一行人大唱赞歌,但抨击声也越发响亮。装聋作哑的国民政府,也不得不出面了。1936年11月,本想乘坐“俄罗斯女王号”轮船离开的露丝,被南京国民政府官员拦了下来。抱着小熊猫的露丝,也一度被扣押在海关大楼。许多国民政府政要也纷纷发声,表示绝不让中国熊猫被带走。但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出面了。
深知此时熊猫价值的美国政府,何尝不想利用这个机会?他们更深知国民政府的软弱本性。于是,经过一来二去的交涉,各大报纸也纷纷失声。露丝也奇迹般的恢复了自由,熊猫呢?国民政府的海关机关,特意将其登记成“一只形状怪异的哈巴狗”。就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露丝走人了。
中国珍稀保护动物大熊猫,就以这样的方式被偷运了出去,漂洋过海来到了美国。以偷猎的方式,盗走他国珍惜保护动物,美国人怎么看这事?那时美国人顾不上这个,他们都沉浸在获得熊猫的巨大喜悦里。露丝抵达旧金山时,码头上就挤满了欢迎的人群。美国报纸惊呼“这是具有头等价值的科学发现”。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用八千美元高价买下了熊猫“苏琳”,展出的前三个月,就有三十二万人来参观。就连感动过全球无数孩子的美国盲人励志女作家海伦凯勒,这次都公然给露丝们“站台”,就为摸一摸熊猫。
铤而走险的露丝,这下也如愿火了,不但有了大笔的钱,更是红遍了美国。次年,她再次来到中国,打着“帮苏琳找到伴侣”的名义,又偷猎了一只熊猫“美美”,也是卖到了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1938年,在一次偷猎活动中,露丝的同伴打死了一只成年熊猫,良心未泯的她悲痛欲绝,才决定结束这不光彩的行动。
这以后,露丝也曾靠写书为生,作品《夫人和熊猫》一度畅销西方,她也因此被称为“熊猫夫人”,还被西方许多媒体誉为“慈善”的代表。可这位“熊猫夫人”抓回来的熊猫“苏琳”,却在美国动物园里受尽了虐待,于1938年痛苦的死去。然后被制成了标本,至今还在展出。
在经过了一段走红后,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熊猫夫人”也终于渐渐被遗忘。人生最后几年的露丝,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直到1947年,病故在匹斯堡一所廉价旅馆里。
看过这个事件的全过程,有唏嘘有感慨,但相信也一定能看明白,面对这场偷猎事件,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究竟是怎样的厚脸皮。同样能看明白的,还有国民政府在其中的软弱表现:那个落后挨打的时代,就连自家的熊猫,也是保不住啊!
参考资料:《熊猫与夫人》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也得亏了这个人偷的早,要是现在想碰到熊猫,都不可能碰得到。这件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初,一个美国女人从中国偷走了一只活的大熊猫。在19世纪的世纪末,一位法国的传教士从中国带走一张熊猫皮。回到巴黎之后,请人把熊猫皮做成了标本,放在了巴黎的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熊猫标本一经展开之后,立刻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来观看,很多人甚至能以合照为荣。这股熊猫热席卷整个西方国家,所以很多人都想去见一次活的大熊猫。
1929年的时候,一对美国的兄弟,从中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们花钱组建了一支探险队伍,来到了中国的川藏交界地。然而找了三个多月时间,才看到一只熊猫。
当时他们追寻了整整一个星期,由于熊猫的野性比较足,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带走的时候,于是开枪将这只大熊猫射杀。杀死大熊猫之后,他们将大熊猫的皮剥了下来。
随后这支队伍回到美国之后,将大熊猫的熊猫皮制成了标本,放在了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而这两兄弟也一时间成为了热门。不过相对于标本来说,很多人还是想见到活的大熊猫。因此从这之后,陆陆续续的有十几支队伍来到中国,想一睹大熊猫的风采。其中有一个名叫哈克尼斯的美国人,靠着一股激情来到了中国。但是一年半之后还没找到大熊猫的踪影,便因为食道癌去世。
听到这个噩耗的妻子露丝痛苦万分,发誓要为丈夫完成遗愿,于是只身一人来到中国。找了丈夫在中国的朋友杨帝霖,希望他可以担当导游。
还别说经过两个月的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只野生的大熊猫。这只野生大熊猫,当时刚刚生了一个小熊猫。露丝找到的时候,大熊猫出去觅食了,所以她就趁机抱走了小熊猫。
随后她给这个小熊猫起名叫做苏琳,每天小心翼翼的对他进行照顾。而美国人抓到大熊猫的消息也传回了美国,很多人都希望他能把这头大熊猫带回去。
不过想要带出一只大熊猫出境其实并不简单,虽然别看当时清政府腐败,但是这一点卡的还是比较严。后来他托人办了一张动物出境许可证,把大熊猫伪装成宠物狗,就这样顺利的混了出去。1936年的12月18日,露丝带着苏琳乘坐豪华客轮来到美国。在她还没有抵达港口的时候,就已经有几百个人在这里欢迎。到了美国之后,一家动物园开价2万,想要买下这只大熊猫。
不过她并没有选择这家动物园,而是选择了芝加哥的一处动物园,虽然这处动物园只出了1万美金。但是却承诺给露丝,以后只要她继续去找大熊猫,路上的钱全部由他们来承担。
这种大熊猫一经展出,只是三个月时间,就超过了325,000人前来观看。有一些比较有商业嗅觉的商人,还做了很多熊猫的周边。而这位露丝夫人,也做到了名利双收。
1937年的8月11日,露丝准备再次来到中国寻找大熊猫。在4个月之后,她又从当地的一个猎人手上,买下了一只大熊猫美美。然后在1938年带回美国,卖给了芝加哥的一家动物园。
随后在中国的露丝,又捉到一只成年的雄性大熊猫,和一只幼年熊猫。但是因为成年的雄性大熊猫反应太过激烈,最后被打死。然而大熊猫的死让露丝愧疚无比,偷偷的把那只刚捕捉到幼年熊猫放生。从此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参加类似捕捉大熊猫的活动,回到美国之后写了一本名叫《夫人和熊猫》的畅销书。一直到1947年,露丝因为心脏病去世。她的墓碑上刻的是熊猫夫人露丝·哈克尼斯。
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露丝·哈克尼斯是美国人,她以“继承亡夫遗志”为由于1936年来到中国上海,准备参加探险队打算活捉一只大熊猫回到美国。她在华人向导的帮助下组织了一支小型探险队,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中寻找熊猫。1936年11月9日,露丝一行人终于在一棵枯树里发现一只几个月大的大熊猫幼崽。由于之前没有人有养活熊猫的经验,露丝凭推测用奶瓶喂养这只熊猫。她认为这只幼崽是雌性的,并取了名字“苏琳”。露丝把熊猫带回驻地,并亲自给它按摸肚皮消化牛奶。露丝没有孩子,便把一腔热情放在了这只熊猫身上。如果熊猫有不舒服,她就找来儿科大夫给熊猫看病。但是如何把熊猫从上海带回美国是个难题,因为当时的民国政府已经有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当时的码头禁止任何人带活着的动物离境,除非是政府特批。可后来一些美国高层机关人员顶住了中方压力,坚持向露丝发放必要的许可证。愤怒的中国官员只能被迫同意露丝带走熊猫。露丝将熊猫放进篮子盖上布,以托运小狗的名义把熊猫带上了前往美国的客轮。回到美国后,露丝立刻成了明星。她穿着漂亮的衣服,抱着偷来的熊猫在敞篷车上让夹道让好奇的美国人围观。由于美国人都是第一次一看到活的熊猫,舆论随即沸腾。《时代周刊》称露丝偷来的熊猫是具有巨大意义的科学发现。露丝把熊猫苏琳送到了芝加哥动物园,每天向公众展览两个小时。动物园随之宾客盈门,甚至著名盲人女作家也专程前来期待亲手抚摸一下苏琳。随之而来的商业利益不言而喻,动物园收入直线上升,露丝成了公众仰慕的对象。很多玩具公司推出熊猫公仔,还以熊猫命名了很多新产品。甚至连熊猫的写真集都十分畅销。露丝和熊猫合影时的穿戴都被竞相模仿,她的熊猫被芝加哥动物园花了八千美元的天价(在当时)购买,并怂恿露丝如果能搞到一只能和苏琳配对的雄性大熊猫,那他们给予的报酬会十分可观。露丝竭力想把自己与偷猎者区分开来,但同时她还在享受熊猫给她带来的利益。后来露丝以给苏琳找一个小伙伴的名义再次踏上中国国土,准备再偷捕一只雄性熊猫。后来露丝也确实捕到了一只成年雄性大熊猫。但是它远不像当初是幼崽的苏琳那么听话。这只熊猫进了笼子之后就开始绝食,很快就死了。这给露丝的打击很大,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目睹熊猫死亡,更糟的是,此时在芝加哥动物园的苏琳也死了。当时的人们对熊猫了解很少,美国人用煮熟的胡萝卜和白菜喂养熊猫,尽管这遭到露丝的反对,但无济于事。苏琳死后被做成标本,但是这时科学家才惊讶的发现苏琳是一只雄性熊猫。在其他盗猎者的熊猫竞争下,露丝很想重新捕猎熊猫东山再起。在她捉住一只成年熊猫加一只幼崽后,她想用宋美龄的名字命名那只幼崽。但是露丝在中国已经不受欢迎,命名之事被宋美龄本人大家谴责。后来露丝的合伙人打死了逃跑的成年熊猫,这使得露丝大为震惊。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灵蜕变后,露丝把幼崽熊猫送回了四川捕到它的地方并放生。苏琳在失去熊猫后也没了名利,她在贫病交加中孤独去世。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大熊猫体态肥硕,头圆尾短,性情温顺,憨态可掬,特别是慢吞吞的内八字行走,煞是可爱,它是中国的特有种,主要栖息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属于中国的国宝。
中国对大熊猫的认识由来以久,古籍记载的貔、白罴、貔貅、貉都是指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为貘,可见当时是作为名贵药材用的。法国博物学家戴维是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大熊猫的外国人,1869年春天,戴维在四川宝兴科考时,发现一户人家挂着一张黑白相间的兽皮,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为白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会伤人,博学的戴维异常激动,估计找到了的新种,这将填补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于是戴维花重金购得一只已死亡的大熊猫,将它制成标本后在法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大熊猫标本的展出,在西方学界引起了轰动,从此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动物标本采集者来到中国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大熊猫之谜并捕获这种珍奇动物的活体。
美国的威廉是个狂热的探险家,1936年,他和35岁的纽约女服装师露丝结婚,新婚两周后他就独自奔赴中国寻找大熊猫,然而他还没到大熊猫的产区,就病死在了上海,露丝接到死亡通知书后伤心欲绝,为了完成丈夫的遗志,她亲自来到了中国,她是约25岁的美籍华人杨昆延一起来的,她们先到上海后再乘小木船到的成都,然后进入汶川地界,两人在深山老林里开始了寻觅,有一天,杨昆延发现一棵大树有一个洞,手伸进去竟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两人仔细一看,这个小家伙竟然是日思夜想的大熊猫,于是两人用杨昆延妻子的名字给它命名为“苏琳”,露丝带着“苏琳”返回成都,随即乘飞机到了上海。
当时的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几乎为零,猎人是可以任意捕杀的,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和相应的规定,而西方人已在中国寻找了半个多世纪,他们知道这是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当露丝准备离境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不过,那不是因为带有“苏琳”的辱,而是因为来时手续没办齐全,最后她采取的是行贿方式登上了回美国的轮船。露丝人还在太平洋航行时,越洋电报就传遍了美国,轮船在旧金山码头靠岸时,已有热心的市民为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接着熊猫“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最后经过激烈的竞争,芝加哥的动物园得到了“苏琳”,露丝获得了一万美元的丰厚报酬。
自从“苏琳”关进动物园后,露丝总是隔三差五地去看望,看到“苏琳”孤独地成长,露丝萌生了给“苏琳”找个伙伴的想法,她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动物园的大力支持,他们希望露丝能找一只雄性来,以便长大后能生育下一代,在动物园资助下,露丝又一次来到了四川大熊猫产区,这一次她在当地组建了一支寻捕队,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捕获了一大一小两只熊猫,正当露丝高兴地装笼运回时,大的一只熊猫不吃不喝、极力反抗,哀嚎地暴怒撞笼,在没办法的情况下被随队人员击毙,这事触动了露丝柔软的内心,她的目的是为“苏琳”找个伴,但是事实上却造成的大熊猫的母子分别,心里产生了自责和罪恶感,于是决定将可怜的小熊猫放回了大自然,从此放弃了捕捉大熊猫的念头。
“苏琳”由于不适应动物园的环境,存活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受露丝的影响,美国先后有多人到中国寻找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运回美国的就多达9只、英国也有5只,而因捕捉时死亡的就更多了,露丝经常能在报刊上看到,某某动物园的大熊猫又病亡了,某某动物园又购得大熊猫的报道,心情越来越压抑,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盲目捉来“苏琳”而引起的,如果当初不从中国带回“苏琳”,不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就不会有那么多逐利的人蜂拥而至,这不是在保护稀有动物,这是在加害,于是她四处呼吁,著书立学,希望大家停止这种野蛮和愚蠢的行为,但是人微言轻,已经无法阻止人类的欲望了,她在无奈、落寞和悔恨之中,于1947年得肺病去世,时年只有47岁。
谢谢阅读
当年盗捕中国熊猫的美国女人下场如何?
在西方人没有见到过大熊猫活体的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这种吃竹子,拍不出彩色照片的动物。
甚至当19世纪末,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一张熊猫皮做的标本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是设计师的恶搞,属于把动物皮毛染黑和染白拼接起来的。
但是到了1929年,一对美国的兄弟把熊猫皮带回了美国,并做成了标本在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展览的时候,却突然激起了整个社会的狂欢。
他们被多次邀请去讲述自己在中国的川藏交界地,如何跋山涉水,才艰难找到了这只猫熊(没写错,就是猫熊,以前也一直叫猫熊,现在台湾还这么叫)?他们是如何开枪猎杀的这只猫熊?是怎么剥的皮,艰难地带回?
于是要见到大熊猫的活体,成了这个被经济危机席卷的美国民众的G点。
这段时间,从美国出发到中国去寻找大熊猫的队伍,多的时候,甚至达到了几百人,其中便有一个叫哈克尼斯的人,他在中国的川藏交界处寻觅了一年半的时间,但是最终一无所获。然而由于长久的风餐露宿,死于食道癌。
他做服装设计师的妻子露丝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只身来到中国,在他丈夫哈克尼斯曾经的向导及好友杨帝霖的帮助下,只经历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在汶川县境内找到了一只雌性野生大熊猫和一只幼体熊猫。在她的书中,她曾经写到,“在空旷的山林里,她听到了一声类似婴儿的叫声,那是她从未听过的声音。”但是这么好听的声音,并没有阻止这位一心完成丈夫遗愿的女人,趁着雌性大熊猫出去觅食的机会,她就趁机抱走了幼体熊猫。这个时候,她根本没有顾及熊猫妈妈回来之后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会怎样。
此刻露丝唯一焦虑的是如何把这只幼体熊猫带回美国。
因为他尚未到达上海的时候,就已经轰动了整个世界,当时包括上海的报纸杂志都分成了两派,一个对其行为大肆赞扬,认为她是完成丈夫遗愿的楷模,但是也有声音质疑她的偷猎行为。但是很可惜那个时候,民国政府没有动物保护法。
1936年11月,到了上海之后,她把这只幼体熊猫像孩子一样裹着毯子抱在怀里,打算坐“俄罗斯女王号”轮船离开。上海海关还是在民意的压力之下,特别是当时的一些民国要人也发声,禁止将熊猫带出中国,所以还是截留住了露丝和幼体熊猫。
但是美国政府出面之后,露丝很快恢复了自由并带走了熊猫。国民政府的海关的记录是露丝带走的是“一只形状怪异的哈巴狗”。
当露丝带着幼体熊猫(露丝给它取名“苏琳”)抵达旧金山时,受到了美国的热烈欢迎,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用8000美元高价买下了“苏琳”,用于展出,3个月内有近32万人前来参观“苏琳”,连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都以摸一摸“苏琳”为荣。
成熟完整的商业运作,使得露丝名利双收。结果美国民众呼吁“苏琳”单身太可怜了,希望露丝能够给“苏琳”找一个合适的伴侣。
带着荣誉和美国民众的希望,露丝再次踏上了去给“苏琳”寻找伴侣的路。结果这次比之前更加顺利,她如愿地为“苏琳”找到了伴侣“美美”。但是这一次,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除了更高的价格。因此“美美”并未如愿地成为“苏琳”的伴侣。
因此露丝又有理由再次踏上了去中国的猎取大熊猫的道路。1938年,在一次偷猎活动中,露丝的同伴打死了一只成年熊猫,这只熊猫的死,使得露丝永远地退出了这条道路。
因为熊猫的死,使得很多人站出来指责露丝和她的团队的猎杀行为。或许一开始的确她是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但是这条路越走越远。很多野生熊猫因为她的偷猎成功,而成为牺牲品。甚至就连她最早偷到美国的“苏琳”也因为在动物园里长期接受展览,而痛苦死去。这使得露丝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且决定永远不再去盗猎熊猫了。
此后露丝靠《夫人与猫熊》这本书,再次掀起了轰动,她被美国民众称为“猫熊夫人”。然而很快就和过气网红一样,二战爆发,就没有人再记得这位“猫熊夫人”了。1947年,露丝病故于匹斯堡。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和吐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