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这个“集体”是指那些记性不好又不懂格律的人吧,这个集体还挺庞大的。
除了这句以外,容易弄错的还有下面这几句。
1、粉()碎()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事了拂衣去,深藏()与名。
3、()()()()深()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人的记忆可以说是大脑中最不可靠的东西,人的记忆很容易出错,且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有的东西记的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偏差,或者说一开始记得就是错误的。现代人压力大,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记忆出现混乱是很正常的事,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及时纠正过来就行了。
但网上就是有一群人,明明就是自己记错了,却死活不承认,非得用一些离奇玄幻的阴谋论来解释,说什么自己的大脑被控制了,自己的记忆被篡改了,时空错乱、平行宇宙之类的东西都搬出来了,还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称,叫“曼德拉效应”。刚开始听见网上谈起“曼德拉效应”时,我就觉得可笑,而且这一套是从国外传进来的,“西学东渐”目前依旧很流行。
记忆力较强、较为理智、且善于自省的人,都不太相信“曼德拉效应”。
回到上面这几句诗来。第一句出自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要写成“粉身碎骨”了。
第二句出自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深藏功与名”是几年前流行的一句网络用语,为了读起来顺畅,就将李白的原句给改了。
第三句就厉害了,有些小说、电视剧、网剧、自媒体,就连某些“文化领域创作者”和词条都是错的,目前网络上有四个版本:“一入侯门深似海”、“一入侯门深如海”、“侯门一入深似海”、“侯门一入深如海”。这首诗是古诗,是讲究格律的,不可能出现四个版本,三个错误版本都是网友弄出来的。
到底哪一句是崔郊《赠去婢》中的原句呢?答案是“侯门一入深如海”。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但就是有些爱钻牛角尖的人死不认错,比如以前有个抬杠的非跟我说摩纳哥在非洲,我让他去查,他说懒得去查,他没记错,估计他搞不清摩纳哥和摩洛哥的区别。更有甚者,分不清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和阿尔巴尼亚,这些都是地理没学好的。
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这个真心是你自己记忆错乱了,读书的时候没好好读。这句子出自毛主席1956年写的《水调歌头.游泳》,原文是: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长沙和武昌,分别是湖南和湖北的省会,作为主席,不可能会做为 长江的,如果作为长沙,那整首词的语境就不通了。所以还真是你自己记忆错乱了。
这首词还有几句名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这是主席视察的时候,从长沙出发,一路见景有感而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武汉长江大桥,高峡出平湖,则是愿景,当时已经有人提出兴建三峡水利工程,但还在研究可行性方案的状态。
所以,你这集体记忆错乱的问法,实属不对,只怪你当初背诗的时候,背太快了。这词不管是从语境,还是对仗来讲,都不可能是长江,只可能是长沙。
湖南还有很有名的一副对联: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
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自己记错了不要冠以集体之名,长沙水,武昌鱼相呼应,对仗工整,且点出地域变化,若说长江水,则和武昌鱼不相匹配,一字之差,意境逊色许多!
毛主席用字,多是推敲斟酌之后的选择,且他一直坚持写完多读几遍,防止用字不准,所以其作品常常一字难改!
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水调歌头 游泳》最早发表在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我当时在上海鸿英图书馆(此时改为报刊图书馆)看过创刊号,当时是小学生,看不太懂,但既是主席诗词第一次正式发表,就抄录了全部十八首,此首也在其中。1956年5月30日,毛主席从广州飞长沙,第二天就到武汉,所以是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魚,6月1日,畅游長江,从武昌游到汉口,6月3日从汉口穿过正在建的大桥桥洞游武昌,6月4日又从汉阳游到武昌,主席游泳,是要横渡,是拼博,超出体育锻练的意义,具象征意义。在武汉期间,视察武钢和在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写了这首《水调歌头 游泳》。当时诗刊正筹备,准备1957年1月出创刊号,将搜集到的主席8首诗词写信请求主席同意在创刊上发表,主席做了修订,又添加10首共18首,并写了一封信用信函寄来,隔两天又在颐年堂接见臧克家等,谈诗论词,当月,《诗刊》创刊号出版,毛主席诗词从此广为传播,形成主席诗词热。前两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对仗非常好,才对又,饮对食,长沙对武昌,水对魚,这样的句子一般不会记错,更不可能群体记错,即使有人误记为长江水,记错而己,讲不上是记忆错乱,至于说"群体记忆错乱",这种惊人之语还是不用为好。
主席当年游泳镜头
武汉长江大桥,我18岁时曾在此拍照留念,第一次见此宏大建筑,记忆深刻。
三峡瞿塘峡,我17岁、18岁三次通过三峡,留下深刻记忆。
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主席这句诗是化用了三国时吴国 的一句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当时百姓及士族反对迁都武昌故有此歌谣,毛主席反其道而用之,意指四海一统,人民团结。了解此背景,绝不会所谓的记忆错乱。
有哪些类似“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这样集体记忆错乱的诗句?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不朽诗篇能让你记忆错乱?估计别人不会故意把长沙水,说成长江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