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不能一概而论。
草原分为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通常不会长树,因为水热条件不足,比如欧亚大草原。而热带草原通常会生长稀疏的灌木和乔木,称为热带疏树大草原,比如非洲大草原。
树是木本植物的统称,草是草本植物的统称,树通常更高大更粗壮,草通常很矮小很柔弱,但是竹子和香蕉除外,它俩是草本植物。
树大多数是多年生的,需要更多的水分、热量和光照,而温带草原多分布于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中纬度内陆地区,比如蒙古草原、中亚草原、乌克兰大草原、美国堪萨斯草原、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除了潘帕斯之外,其余的温带草原都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热量不足,温差大,风力强,不适合树木生长,所以温带草原没有茂盛的树木,主要植被为多年生丛生禾本科植物。但在蒙古草原上,少许丘陵和山地也生长着茂盛的树木,不然古代蒙古人拿啥来做弓箭。
而热带草原位于低纬度,比如非洲大草原、南亚草原、澳大利亚北部大草原、巴西的喜拉多草原,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全年分为干湿两季,雨季的降水量远远超过旱季,全年降水量在750至1000毫米,旱季时降水量为0。
热带草原的降水量、热量、光照足以供养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的灌木生长,所以形成了热带疏树草原。树的密度比森林要低很多,草仍然是主角,稀疏的树木成为动物纳凉和安身的场所,比如非洲豹就将非洲大草原上的乔木作为根据地,以此来和狮子斑鬣狗等群居动物对抗。
所以,说草原上不长树是把眼光局限在温带草原上了,被把非洲那么大的热带草原给忽略了。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笔者去过坝上草原和黄土高原野外实习,往事如风,历历在目。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先看看我们国家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方向是怎么演化的吧。如下图,箭头方向: 森林(燕山山地)——草原(坝上内蒙古)——荒漠(外蒙)。自然带为什么呈现这样的变化呢,这是因为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在逐渐减少。这也就是内蒙草原不长树的原因。一般情况,降水量在400mm以下就成为半干旱区,森林很难发育,以草原为主了。
这不仅在草原上,在我的家乡山地丘陵地带也是如此,这些山脉向阳的一面,我们当地称之为“阳坡”,背太阳一面称之为“阴坡”,阳坡生长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阴坡往往是茂密的森林,种类以高大的乔木华北油松为主,甚至还生长着山地杨(杨树科)。这么小的范围,降水量相同,只因太阳辐射强弱差别,引发蒸发量不同,阳坡就不长树,看来与蒸发有关,这在燕山山脉现象很普遍。
有些高大山脉,如天山、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等,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交替地变化,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一个高度足够的山体,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草甸和高山荒漠。高山草甸不长树,随海拨高度升高降水越来越少,夏季温度低,热量不足等二方面原因。
还有的是沼泽地处在演化阶段,地表积水不断减少,一些低等草本植物繁生,这些地区树木还没有发育,还有待于进化到生物的高级群落,也没有树木的生长。例如,红军长征时经过的松藩草地,当时是一片沼泽地。它要经过沼泽地--草原--森林这几个阶段发育过程。这个地区不长树有人认为是高寒的原因,这个不是主要的,只要夏季不是低温,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西伯利亚仍是全世界林木最茂盛的区域之一。
树木生长期也就是它转换热量为能量储存的时间,这个时间不够长,树木就无法生存。在草原地区因降水不足,无法满足生长的时间需要,树越多,蒸发量越大。会把已经缺水的草原水分全带走,最后草就会枯死。地表植物被破坏掉,就意味着沙化,树也存活不久,所以有树的草原生态更脆弱,没树的草原生态群落更稳定。下面的图片,河流两边就有林木生长。
生物群落总是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生物群落越高级,需要的光合作用的阳光越多,水份条件越好、土壤营养越高、热量越充足,而这种高级群落就是森林,而草原提供不了这么多合适条件,草原也就不长树了。
草原上也不是一棵树不长,这样看问题,只是太片面化了。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草原地区的山地、沙带和河边,常有树木生长。达尔罕乌拉有稀疏小乔木,沙带有云杉林,油松林和榆树疏林,河边有柳灌丛。
但是广阔草原,就像修剪过一样,整整齐齐,不见一棵树,顶多在丘陵坡地上有小叶锦鸡儿灌丛。
这种草原无林现象早就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有多种解释草原上曾有过森林,由于气候变迁才被草原替代;草原属于地带性植被,是温带干旱气候的产物。
因此草原无林的根本原因应该是气候因素。一亩森林一昼夜蒸腾120吨水,除个别地段外,草原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再加上大风,更加大了耗水量,土壤的强烈蒸发,把下面的盐分调动上来,而又没有足够的降水往下渗,因此在土层的一定部位形成了发达的钙积层,树木的根系很难穿透这又坚硬盐分又多的障碍,因此不能吸收深层的水分和营养以维持树木的生长,而草木的根系大部分位于钙积层以上。坡地和沙地水分的淋融作用较强烈,钙积层不发达,因此灌木得以生长。
热带草原又叫萨之纳,有稀疏的乔木生长,因此还叫稀树草原,有成群的斑马、野牛,还有长颈鹿、狮子。内蒙古的草原属温带草原,没有高大的树木,蓝天绿地,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如果树木可以生长,那么经历了足够的岁月,树木会成为生态系统的主角,那就是森林而不是草原了。
万物都有其适合生长的环境和地区,对草类来说,一是需要的水分少,二是生存周期短暂,对它们来说,不用一年,有的草类只需一季甚至月余就可以完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的一个周期。毕竟种子比植株忍受恶劣环境的能力要强的多了,所以在雨季旱季气候差异极大的时候,只有草类能够普遍适应当地的环境。
而乔木一是需要的水分多,除非扎根很深,否则难以顺利渡过旱季;二是当地的食草动物太多,很难顺利渡过幼苗期成为根深叶茂的高大树木;三是旱季时常发生的大火,对乔木来说是致命的,一场火灾过后,数十年的大树灰飞烟灭,但“一岁一枯荣”的草类却无所损伤。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都需要水分的,长出一棵草和长一棵树所需要的水分是不一样的。因为草的个子比较矮,而树的个子比较高,也就意味着一棵树长成所需要的水是特别多的,远远高于长出草所需要的水。
我国的北部地区长满了草的地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并且它距离海还比较远,海洋的水汽能够到达这里的非常的少,所以说这里的降水量不是很多。
降水量不多,那这里的水分自然也就不多,根本就没法供应一棵树的生长,即使这这里有树生长出来,那么它也会因为水分不足而渴死,所以说我们在草原上就只能够看到草儿,看不到树。
草原上只能够长出草,却不能够长出树的第二个原因是,草原的土壤不适合树的生长。我们都知道草的个子是比较低的,这也就意味着草的根比较短,而树的个子比较高,如果他想要不被风吹倒,那么他需要把根深深的扎进地底,如果树的根扎的不够深,那么它很容易被风吹倒。
草原的土下面有一层特别坚硬的泥土,泥土坚硬到什么程度呢?即使是树的根,也没有办法穿过这层泥土,这层泥土的名字叫做钙积层。
因为这层泥土特别的坚硬,阻挡了树木的根的生长,所以说树木的根就没有办法扎到地底的深处,这给他们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总的来说,树木在草原没有办法生长,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草原的水分不是很多,而树木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太多。所以说草原就不适宜树木的生长了,即使树木长起来,那么它很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水分而被干死。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草原的下面有一层土,这层土特别的坚硬,树木的根根本就无法穿透这一层特别坚硬的土,自然他们也就没有办法生长。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提到草原,我们的第一印象都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而且在草地上几乎见不到高大的树木。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植物,野草丰盛的大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的容身之地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草原类型草原是地球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估算,全球的草地面积约在32亿公顷左右,占地球表面积的20%,其中非洲拥有的草原面积是最大的,达到了约7.98亿公顷,其次是亚洲,草原占地面积约为5.52亿公顷。
草原根据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其中温带草原大都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与温带沙漠区比邻。而热带草原大都分布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两侧,是环绕着热带沙漠形成的,比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不过,无论是热带还是温带的大草原上,都很少有树,即便在热带存在稀树草原,它的树木分布也是非常零散,而且数量稀少的。那么这是什么造成的呢?
草原无树(少)的原因树木的生长离不开三个要素:水、土壤和阳光,而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光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更何况是在温带和热带光照比较充足的地区,因此,让草原上无树只能从水和土壤上来找一下原因了。
首先是水。从上面我们对草原类型的介绍,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草原与沙漠比邻,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温带草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也就是说这里属于半干旱地区。而且温带草原的降水大都集中在夏季,其他季节的降水很少,这就使得树木很难在此生存。
而热带草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干湿季气候,这个气候的特点就是一年只有干湿两季,而且干湿两季各占一半的时间。举个例子,非洲的大草原基本是都是这种气候,所以才有了著名的“东非动物大迁徙”,到了旱季,坦桑尼亚大草原上草都枯萎了,这些动物不得不长途跋涉去与坦桑尼亚的干湿季恰好相反的肯尼亚大草原上度过半年的生活。
因此,长达半年的旱季,几乎很少有大的树木能在这里生存。
其次是土壤。草地在我们的印象里是软软的,但这是我们躺在草上的感觉,并非土壤,如果你掀开一块草皮你会发现,底下的土壤非常的硬,这是因为草原上有独特的土壤-草原土壤。
草原土壤的特点是盐基物质丰富,而且在剖面下部有钙积层,这使得草原土壤雨水的渗透性比较差,而且植物的根系不能太长。而高大的树木必然要有盘根错节的根系,在这种土壤中,树木的根系由于钙积层的阻挡很难深入。
如果树木的根系在浅层,这样在草原上刮大风时,它们就会被连根拔起。因此,草原上独特的草原土壤也不适合大的树木在此生存。
少水、土壤差,为何草在这里能够长得茂盛?草的生长同样也离不开上面说到的三要素,但是草的需求不同。首先,草大都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们一年也就能活半年多,而在此期间,只要有少量的水它们就能活。
其次,草原土壤虽然有着其特殊性,但是草的根系大都在浅层,根本到达不了钙积层,所以坚硬的钙积层对草也没有什么影响、
第三,草木的生长大都依靠种子的传播,而在平坦的草原上,草的种子轻松就能被吹到很远,然后静静地等待雨水的来临就可以发芽。而大树的种子且不说需要借助动物传播,它们的种子被硬壳包裹着,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发芽。
总结草原上的植被多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很少能够看到大树,这是因为草原环境的降水较少以及其土壤的结构决定的,而草就不受这些条件的制约。
当然,在自然界中有稀树草原的存在,但是这些稀树草原往往在雨林与草原之间,属于二者的过渡带。
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
首先我们要申明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草原上都没有树,但绝大多数的草原是不长树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为什么不长树呢?一、降雨量
草原是沙漠气候和湿润气候的过渡,所以草原通常比较干燥,而且降水量偏少。干燥缺水,高大的树木肯定是无法生长的。
二、土壤
草原由于降雨量比较少,只能湿润地皮以下较浅土壤。所以草原可用于生长的土壤层比较的薄,大概只有几十厘米左右。而下面的土壤则钙化严重,这就导致树的根茎,很难穿透钙化严重的土壤层,吸取土壤深层的营养和水分。所以草原的土壤,是不支持树生存的。
三、气候
草原气候变化无常:冬天不仅寒冷而且漫长,而夏天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但草原整体的气候并不规律,干旱的现象时有发生,树很容易因此干旱而死。
四、人为因素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中就离不开木材。牧民们搭建蒙古包,围养牲畜需要栅栏,游牧所需的车辆等等都需要木材去制作。草原原本就稀少的树木本,被砍伐的更少了,这导致了草原上的树木越来越少了。
结语:草类植物相对于树木个体较小,它们生长快速。有一场充足的雨水就会很快生长起来,等到气候变干旱了,草类植物基本又都已经结籽枯萎了。而树木却需要长期供水,需要从土壤深处吸水,所以干旱和低温的草原环境显然不适合树木生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